【摘 要】
:
本文报道11例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用氯喹治疗无效,改用反应停口服所取得的疗效。男6、女5,年龄20~67岁,平均45岁。7例是局限或泛发型盘状红斑狼疮。另4例是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损害位于面部者11例、头皮2例、颈3例、躯干3例、上臂和手7例、小腿5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道11例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用氯喹治疗无效,改用反应停口服所取得的疗效。男6、女5,年龄20~67岁,平均45岁。7例是局限或泛发型盘状红斑狼疮。另4例是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损害位于面部者11例、头皮2例、颈3例、躯干3例、上臂和手7例、小腿5例。
其他文献
原发性锌缺乏见于地方性营养性锌缺乏症和肠病性肢端皮炎。继发性锌缺乏少见,仅见于长期肠外营养空回肠旁路术后和慢性酒精中毒。作者报告了两例因长期应用抗癫痫药引起的锌缺乏并描述了皮肤表现。例一为37岁女性癫痫病人,两周来手指关节背侧发生红棕色限界性鳞屑性斑块、念珠菌性口角炎和右足顽固性溃疡。
合成维甲酸的毒性一般与维生素A过量相似,主要波及皮肤、粘膜,也可见甘油三酯升高、肝功异常、畸形。此外,亦可见到脊椎强直及关节疼痛。作者对50名口服合成维甲酸药物达2年之久的患者进行X线检查,并与未接受合成维甲酸治疗的72名患者依年龄、性别匹配进行比较,以了解椎骨异常的发生情况。
作者报告硬斑样皮肤纤维肉瘤5例,男4,女1;年龄为15~50岁(平均28.1岁),皮损特点为稍凹陷的硬斑样改变,其面积为35cm~58cm的大小不等斑块,临床全部诊断为硬斑病(morphea),而组织学检查确诊为皮肤纤维肉瘤。
1952年Conley等首先发现SLE(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中的所谓“狼疮抗凝物质”(LA)引起一种血液凝固缺陷。后来明确了LA是一种抗体,是凝血激酶复合物的抑制物,在体外它可延长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体内它仍有高凝作用。作者研究了60例SLE和其它结缔组织病患者,探讨了LA与患者临床和血清学发现间的关系。
有关上肢恶性肿瘤滑车淋巴结侵犯的报导不多.本文报告1955~1979共240例上肢黑素瘤,其中39例(16%)的原发灶位于肘以下的前臂、手或指,以此作为本文的基础,从而确定滑车淋巴结受侵的发病率、对预后的影响以及处理.39例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本组包括5例甲下黑素瘤,3例侵犯拇指.
既往的研究所积累的证据表明:SS-A(Ro)自身抗体与红斑狼疮(LE)的两个不同的亚型,即亚急性皮肤LE(SCLE)和新生儿LE(NLE)密切相关.LE的这两个亚型,皮肤的受累和光敏突出,并与血清SS-A(Ro)自身抗体高度相关.NLE模型,对进一步了解SS-A(Ro)自身抗体的意义很有用,在NLE中,其母亲产生的自身抗体,通过胎盘在婴儿中出现皮肤组织的损伤.
目前,在美国广泛用于梅毒诊断及处理的血清学试验有5种,其中有3种是非密螺旋体的,即: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自动反应素试验(ART)。
疱疹样皮炎是一种表现为成簇丘疹、水疱和大疱的皮肤病。组织病理变化为表皮下大疱和其下方真皮乳头内嗜中性白细胞聚集,免疫荧光检查正常皮肤和皮损周围皮肤内发现IgA和C3沉积在基底膜区及真皮乳头内,提示水疱不是由IgA沉积和补体C3激活所引起,而怀疑是否由补体的膜攻击复合物(MAC)引起。因此作者用在MAC形成时产生的C9新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检查了病人皮肤。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血管炎,临床上以皮肤紫癜伴关节、胃肠道和肾脏的表现为特征,与各种感染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据了解,过去文献中仅报导过1例成人病人,其发病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关.本文作者报告2例儿童,其紫癜等损害发生在HBV感染的过程中.例1,男,8岁.因持续性蛋白尿及血尿而住院.3个月前曾因下肢、臀部紫癜,伴膝、腕、肘关节肿胀、压痛而在其他医院住院.近日有腹绞痛、血便,尿检查
防治梅毒和研究梅毒病人的社会特征密切相关。它使我们有可能获得在预测发病率和制订各种防疫措施时有用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