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书家、诗人r——李志强印象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ljeej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识一些诗人,也知晓不少书家,更熟悉无数校长.但是,能够把这三个角色兼任,而且每一个角色都完成得非常出色,大概就数焦作市人民中学原校长李志强先生了.
其他文献
本文从艺术职业教育的特性入手,一方面从“职业性”的角度提出艺术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与合作性,审时度势地转变教育的内容、方式与载体,参与到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中来;另一方面从“艺术性”的角度提出应将艺术作为教育展开的逻辑起点,完善以经验为中心的美育与人文精神的培育,在快速变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根据其在时代中的变化思考如何完成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价值传递,以及如何通过培养具有综合艺术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完成艺术面向社会的现实功用。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就有选择地在课后设计了“资料袋”和“阅读链接”的内容,这些拓展资料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些拓展资料,作为佐料,来丰富
期刊
线在传统绘画中的运用和接搭,展现了中国画的笔墨意趣、语言技巧、意象运用,揭示了中国画中线造型的艺术形态和美学特征。研究线条造型在中国画中的艺术元素,总结中国画线造型的艺术形态和美学特征,有利于追溯绘画语言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引导当代中国画与传统文脉达成联系,提升中国画的审美价值与艺术品味,提升线造型的气韵美感。
艺术创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艺术教育的特殊性。艺术教育中,“道”的基本内涵是哲学范畴对宇宙本体的思考,尤其中国画创作理念,更是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美是道的外显,道是美的内在。美是直觉感受的真实,是生命精神的探寻。教师言传身教,注重启发学生内在精神的自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美育就是践行“传道”思想的艺术教育,美育的意义在于认识美的同时完善自己的人格,以对美的认识为契入点,获得纯真纯善的人生境界。
东汉时期人物品评谣谚发展极盛,这些谣谚或源自民间,或源自士阶层,此两类品评谣谚特性不同,所具备的功能也大有不同。源自民间的人物品评谣谚表现百姓生活状态,具有监督官吏和教化乡里的社会意义。源自士阶层的品评谣谚以标榜为主要目的,其品评格式出现了“称赞词+姓名”的七言程式化倾向,且七言品评谣谚的格式和语音特性使得桓灵时期党人所造舆论更具威力。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内地(大陆)的儒学社团应时而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儒学社团发展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据不完全统计,内地(大陆)超半数儒学社团诞生于中共十八大以后.就
在清代乾嘉学派的影响下,金石考据学日渐兴起,碑学书法随之压过帖学,整体形成“尊碑贬帖”的书风。在书法创作方面,篆书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出现了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大澂、吴昌硕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篆书大家。这些篆书家的行书创作表现出与篆书相一致的审美观念和笔法理论,呈现出复古求变、篆行一家的书风特点。借古思今,通过分析篆书家的行书创作风格,或可为当代书法创作者带来有益启示。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转向后现代艺术的关键时期,后现代主义源自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后现代艺术作品是由现代主义艺术作品逐渐转变而形成的.随着社会的不断
【摘要】在教育两难情境中,往往存在价值选择冲突。价值选择即在特定条件下主体对客体的挑选择优,有对立型价值选择和优选型价值选择两种基本形态。对立型价值选择即正向价值与负向价值之间的性质方向取舍,必然产生价值选择冲突;优选型价值选择即不同正向价值之间的排序取舍,在特定条件限制下也会产生价值选择冲突。解决价值选择冲突,一般采用趋利避害的优选策略,而主体尺度和客体尺度,则是权衡利弊优劣的基本标准。  【关
【摘要】倾听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含接收、理解、记忆、评估、反应等几个阶段。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存在听而不闻、没耐心听、假装聆听、选择性听等问题,难以达到“专注聆听”“设身处地聆听”,影响了学习效率和人际交往。倾听心理教育可从培养倾听意识入手,引导学生把握倾听技巧,提升倾听能力,养成倾听习惯。  【关键词】倾听 心理教育 意识 技巧 能力 习惯  “听”是语言交际活动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