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字切入语文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最少的时间,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一道难解的课题。那么,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切入口,无疑是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笔者在教学中,通过摸索,根据课文内容与特点,巧妙地以一字切入教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现作如下总结,也许能给大家带来些许启迪。
  
  一、“牵一发而动全身”——梳理课文
  
  案例1:
  在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后,笔者就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与孔乙己有关的含有“半”字的语句和暗含“半”字的内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热情异常高涨,经过梳理、总结,学生很快感知了孔乙己的“半”字人生,如①苦读半辈子,结果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②说起话来,白一半,文一半,说话半懂不懂。③姓名取之于“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
  ④喝酒,短衣主顾站着,长衫主顾坐着,而孔乙己却“站着喝酒而穿长衫”,两种主顾的身份各一半。⑤替人钞书时,结果是“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做事一半,工作半途而废。⑥被丁举人打了大半夜,“打折了腿”,本来“高大”的孔乙己“坐着用这手慢慢走”,以至小伙计平看了去,竟“全没有人”,孔乙己成了“半个人”⑦孔乙己死了,应该不会留下一半在世上,但掌柜的粉板上,分明还有他“欠十九个钱”的字样,残缺的肉体已经离开了人世,他的苦难灵魂却还附在酒店的粉板上。肉体的一半死了,安息了,灵魂的一半却还继续留在人世间受人嘲弄,受人侮蔑……在梳理的基础上,我又有机指导学生联系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等语句,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深挖孔乙己的思想灵魂。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最喜欢的一篇小说,也是一篇老课文,一直作为经典文章被选入初中课本。由于小说篇幅过长,内容较多,同时,作品所反映的主题离现在学生的生活现实很远,因此,选取教学的切入口,显得尤为重要。在备课中,笔者发现孔乙己的一生,始终没有跳出一个“半”字,课文中有很多的语句都直接含有“半”字,有些内容也暗含着“半”字,而这些语句和内容直接勾画了孔乙己的“半”字人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就紧扣“半”字,梳理课文,做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四两拨千斤”——感悟主题
  
  案例2:
  在教学《幽径悲剧》时,在梳理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感知藤罗之美、幽径之美和藤罗悲剧后,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12-14小节,圈划出这几段中含有“人”字的句子。然后让同桌讨论,想一想,从这些含有“人”字的句子中,我们能读到什么?(教师提示从“生存”、“尊严”、“亲情”、“名誉”、“自由”、“是非”、“美丑”、“人性”等方面加以思考。)学生经过提示后,思路豁然开朗,一下子从物的悲剧(藤罗的悲剧)上升到人的悲剧。感知了作者的悲悯情怀。
  学生1:“‘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说明了我们应该做一个尊重别人的人,尤其要尊重生命,因为生命只属于我们一次,但事实上在文革期间,并非如此,因此从这一个‘人’字上,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人性的关注,这也是作者写本文的目的之一。”
  学生2:“‘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我认为这句话既是作者的自嘲之言,也是对那些伟人的嘲笑,也反映了作者的无奈。”
  师:“那作者想要说明什么?”
  学生2:“关注自然,关注生命,这是我们人类所应该做到的。作者做到了,连花花草草也能惹起万斛闲愁,这不是没出息,而是对生命的一种高度尊重。”
  学生3:“我也这样认为,更表现了作者作为一位人文学者的悲悯情怀。”
  学生4:“作者并不是一个渺小的人,而是正话反说,我也认为,作者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而那些伟人却没有,这不正是一种无声的呐喊吗?这应该值得我们所有的人深层次的思考!”
  ……
  《幽径悲剧》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所写一篇散文。其文章内涵丰富而深邃;其文语言精练,纯粹,通俗而又雅致;其情渗透字里行间,沉痛不失其含蓄。文中古藤萝的悲剧,是整个幽径的悲剧,是燕园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更是人性的悲剧。因此,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自然成了教学的难点。怎样由“物”到“人”,而又水到渠成?怎么去切入本文的难点,指导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我一直冥思苦想。偶然间,我发现在文章12-14节中有很多的“人”字与“我”字。经比较后,认为“我”字更多的是作者一种主观意图,而“人”字更能表现作者对人性的关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所以决定在教学中抓住“人”字,突破本文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圈划“人”字后,通过“人”字,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可谓是“四两拨千金”,达到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既突破了教学难点,让学生领会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又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认识了关注人性热爱生命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
  以上两个案例,仅仅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我个人认为,一堂语文课,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面面俱到。有时,我们只要抓住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围绕一两个主打问题,就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就好比歌手的一张专辑里的主打歌一样,使人耳目一新。也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杨权应,教师,现居江苏宝应。
其他文献
我是一株柳,一棵历经沧桑的老柳树。记得几年前,我还是一粒柳絮,就被无情的狂风从家乡灞河“拐”了过来,来到这寸草不生的青海高原。其实那时候,只是因为我多看了几眼青石嶙
纳米TiO2 是一种优异的光电功能材料 ,它以优越的光催化、光电转换、介电效应和光学非线性等特性而得到广泛研究。光催化环保技术是以纳米TiO2 半导体光电功能材料为基础 ,使之在近
初一武术课上,让学生席地而坐,教师在前面讲解时,后面的男生不停地往前面女生身上投掷一些小东西,如废纸团、塑胶颗粒等。而女生也不示弱,也向后面进行反击,并向老师报告。当
在一般人的眼里,“一年级的班主任”就意味着她不但是老师,还是保姆、警察、法官……她每天都将被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儿搅得不得安宁,用不了几个月就会有筋疲力尽的感觉……去年的九月,我被委任为“一年级的班主任”。为什么一年级的班主任就不能快快乐乐的呢,我要做一个快乐的“孩子王”。经过一两个月的了解磨合后,我终于找到了一把班级管理的金钥匙——“送礼”。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有着温馨的爱的气息,有着浓厚的学
二十世纪已过去十多年了,隔着一定的时间距离,那个世纪的美国文坛全貌已更为清晰地呈现出来。综观那时代的美国文坛,有三大文学潮流是前所未有地引人注目的。其一,就是左翼文学思潮的独树一帜。马克思主义从世纪初开始就渗透进美国的文化领域,在其影响下兴起的左翼文学思潮,起起伏伏一直延续到世纪末,成为二十世纪美国文坛前所未见的新颖而独特的文学景观。对这一部分,很长时间内我们仍沿用苏联学术界的传统观念,或把三十年
最近,建设部副部长谭庆琏在上海市建委副主任沈冠军和三林苑试点小区指挥部领导的陪同下,再次视察三林试点小区。谭副部长听了有关小区建设情况的汇报后,对上海市建委和试点
北京市怀柔县建筑企业集团总公司地处京郊怀柔县城西,是一个拥有4个层次、138家成员单位的国家一级建筑企业。其中核心层企业74家,紧密层企业6家,半紧密层企业20家,松散层企
1.与大人对话,要有礼貌、有分寸。  2.与人互动,眼睛要看着对方的眼睛。  3.别人有好表现,要替他高兴。  4.自己有什么好表现,不要炫耀,输给别人也不要生气。  5.尊重别人的发言与想法。  6.打喷嚏、咳嗽都要说对不起。  7.不可以有不礼貌的小动作。  8.别人送你任何东西,都要说谢谢。  9.接到奖品和礼物,不可以嫌弃。  10.用小小的贴心,为别人制造惊喜。  11.全班一起念课文时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 Teaching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