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德国鲁尔工业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中心,20世纪90年代,政府对其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展现工业文明、自然景观的新型景观公国。文章以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和北星公园为例,对其生态的保护与恢复、历史的传承与创新、设计的实用与艺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老工业区的改造是一个生态、历史,设计三位一体的综合工程。
关键词:鲁尔工业区;北杜伊斯堡公园;北星公园;生态;历史;设计
去年笔者有幸随着景观之路德国考察团参观了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和北星公园,在感叹于老派资本主义国家完善的制度、良好的社会环境,及一丝不苟接人待物的作风之外,对于老工业区的改造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大约540万,面积4432平方公里。历史上的鲁尔区是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的传统老工业区,鲁尔区根据工业化程度可以划分为四个区:南区,赫尔维格区,埃合尔区和里普区。埃合尔区是重工业区,工业历史长达150年。由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市场发生改变,工厂关闭、工人下岗、生态恶化;失业率居高不下,80年代末失业率超过15%,为德国最高,社会问题尖锐。在这种大的背景下,鲁尔工业区的老工厂厂房改造随之应运而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北杜伊斯堡公园及北星公园。
公园历史背景
北杜伊斯堡公园位于德国鲁尔区杜伊斯堡市,总占地面积230公顷,曾经是蒂森钢铁厂的所在地,该炼钢厂于1985年被迫关闭。经过四年的荒废破败,1989年,政府开始启动对公园的改造。1991年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通过竞标取得了该地块的设计资格。他从景观设计的角度,通过对场地原有元素进行整合重塑,将该地区改造成为一个融合废弃工业景观与自然景观、展现工业文化的新型景观公园。
北星公园原来是“北星矿区”,1857年开挖煤矿、竖立井架,1865年取名“北星矿区”,直到1993年最后一次开采,北星矿区已经走过了136个年头。1993年北星矿区关闭后,整个工业区改造为景观公园,1997年联邦花园展就在此举行。
这两个公园的改造各具特色,北杜伊斯堡公园是在原有工业厂房较大规模保留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造,北星公园是在拆除部分厂房,保留大面积原有风貌地形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造,但共同之处在于都是把老工业遗址变为真正意义上的景观公园,使老工业遗址与自然景观有机地融为一体。
老工业区改造之生态
老工业区的改造对于很多在此工作生活过几十年的工人来说是一种痛苦的回忆,这里是他们挥洒青春热血的地方,是完成了人生各种角色转变的地方,是创业与追寻梦想的地方。对于他们来说留下的更多的是失望,在转型的那一刻很多人一辈子追寻的梦想随之破灭,留给后人的只是一堆不再有生命的钢铁废物。老工业区停滞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一种“死亡”,一种心灵的“死亡”。老工业区的改造怎么能消除“死亡”使之得到充分的唤醒,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老工业区改造究竟应该改些什么?这是一个令人深省的问题。老工业区改造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生态恢复。在老工业区的生产过程中,粉尘、重金属颗粒、有毒有害的废气废水,随着大气降雨与土壤吸收,沉积在土壤与水源之中,其中无害化处理是工业遗址改造的一个重要步骤。在很多项目中,以现今的技术水平,还无法用生物的手法进行完全地降解,只能通过物理化的手法,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固化与隔离,对废物废料进行混凝土包裹后再进行深埋或堆积集中隔离,这种生态隔离的做法避免了很多废料的二次环境污染。在北杜伊斯堡公园中采用的就是深埋隔离的手法。北星公园在改造过程中就将工厂剩余的废渣堆积成一个金字塔形的大地艺术。
生态的恢复是两个层面上的问题,一是阻断污染源,一是通过人为或自然的手法进行有害物质的降解,这两种手法在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有很强的体现。
水公园,由原有园区中的净化水渠、净水池、冷却池等水体景观组成的系统,在其中通过两种手法进行了处理:一是对流动的水采用逐层渗流、层层过滤的手法,通过自然的矿石、水生植物等进行层层降解从而使水质清澈透亮;一是对不流动的水面,采用喷泉让水体有一个小的循环,再通过水生植物的降解使水质得到充分的控制。在整个公园中,水体、水系自成系统,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使原有的水体网络穿插自如,使整个景观有机成为一体。
公共使用空间,该空间由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和植物花园空间组成。这些空间包括金属广场、熔渣公园、料仓花园等等。这些部分都是在原有空间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植物景观的再改造,通过生物的自我修复,在人的视觉上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花园空间。
在德国工业区的生态改造中,笔者认为最大的特点,在于隔离与恢复的平衡。这两个公园中对于污染严重的都是采取完全隔离,采用硬质的材料进行包裹、掩埋,但在掩埋体之上.都进行了处理,在其上采用覆土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在前期的修复过程中隔离区与恢复区有着严格的界限,但在表面的景观处理上却又是无边界的,整个系统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不错的景观生态系统。
反观中国的很多老工业区改造,多强调不破不立,一味的采用拆和补的手法,对老工业区一味的拆,在很多地方进行了大量的移除与新垃圾的堆叠,这种方式不仅在经济上产生了很大的浪费,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使污染源扩大。
笔者认为,老工业区的改造重中之重是对污染源的控制与生态的恢复,从老工业区到公园,应该走一条生态、环保、循环、生态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路。
老工业区改造之历史
历史身份的再现是老工业区改造的一个特点。老工业区之所以形成了区域是一个社会选择的问题。在国家发展的必要时间段,在某些特定的区域形成了特定单一的制造体系,此区域在特定的时期是非常强大与繁荣的,但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区域随着产业转型会马上由繁荣转向没落,像中国很多在三线城市的军工企业以及很多的石油炼造、钢铁加工企业,在转型时期人们看到的常常是无数_T人下岗、无数家庭为新的生计在进行创业与拼搏。这种转型从短期来看只是社会的一个小的阵痛,但从长期来看是一种信仰的断层,一种历史的断层。人们为之奋斗几代人的事业在一朝一夕问崩塌掉,使人们的生活与信仰受到不小的打击。人口的出走与流失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在一定的时间段,老工业区留下的只是一些老幼弱小,人口急剧减少,年轻与中年的中间力量流失到其他城市与产业,新一代的又得不到老一代的教育,从而使这种老工业区形成了特定的历史断层,老一代的不认可,新一代的不认识,造成了这种真空区的存在,这也是很多中国的工业历史遗址屡遭拆除最主要的原因,人口真空——经济真空——认知真空——历史真空,改变这种真空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有规模的保留,进行历史的规划与再现。 例如北杜伊斯堡公园中的5号高炉,高炉于1985年4月停产,其高度为70米,其占地之大、钢材吨位之巨,很难拆除。而且对于整个工业区来说,高炉就相当于心脏,它的存在是一种历史的存在,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一种里程碑式的存在。在此项目中老的高炉更新为游人可攀爬到顶部的高景观平台,这种攀爬的过程一是让人们在登高的过程中对原有高炉的功能进行再认识,也是让人们对高炉的历史进行一次再审视,在登高的过程中从另一个俯瞰的角度更直观的感受曾经火热的岁月和最繁荣的景象。这简单的处理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使老的历史与新的审视进行充分融合,使历史的记忆不断地传递下去。
从经济层面上来说,经济的繁荣才是历史得以延续的载体。老工业区的改造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失业率,随着产业调整,原有的技术工人因为产业转型,大部分的人都失去工作与生存的手段,经济的变化会使地域、人口、政治都发生相应的变化。历史的断层也就在此时此刻生成、发展,要想在改造过程中保留历史感,最重要的就是保留承载人们记忆的一些重要构筑物、相关的工业设施和极具历史感的工业场地等,在其他的场地上通过对各种设施的综合利用,使改造过程中能容纳更多的参观点、更多的休闲文化设施,从而使更多的人走入其中、参与进来,使人们与老工业区的历史文化的时空交流成为可能。在这两个项目中就是通过对场地上各种工业设施的综合利用,使公园集餐饮、体育运动、集会、表演、休闲、娱乐等各种活动,这种改造就是一种使历史复活的手段,历史的断层最主要的是因为载体的缺失而形成的,新的载体的引入才能使新旧历史进行传承与发展,从而使历史不停地传递下去。
老工业区改造之设计
面对老工业区大量生产遗留下来的工业景观,如废弃的工业厂房、烟囱、鼓风机、铁路、水渠等,如何结合场地条件合理处理,使其融入整个公园景观中是设计师规划改造面临的关键问题。适度合理的开发、在老的框架中通过很小的投入进行深层次地改造才是老工业区改造的设计之本。
量入为出、功能合理是老工业区改造设计的手法,功能分区清楚明朗是一个好的设计的关键,在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之中就采用了多种模式并存的设计手法。
1.整体厂区形成科普教育基地
工厂厂区的组织、流程与景观相互结合,其中既保留整个炼钢过程,又对大众进行了新型的生态与环保的科普教育,同时也映射了工厂发展的历史进程,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普教育基地。
2.局部形成体育休闲空间
原有的生产活动中的废弃储气罐在其中注入了23立方米的水,成为潜水爱好者的活动场地。将储气罐改造成了欧洲最大的人工潜水中心。利用原来的贮存矿石和焦炭的料仓,更新改造能容纳攀岩、儿童游乐等的综合活动场所。
5.引入办公与餐饮
配电站等设备房现更新改造为游客服务中心、信息咨询中心和酒吧餐厅。
4.就地利用
5号高炉停产后被更新为游客可以攀爬到顶部的观景平台,成为可以俯瞰整个公园全景的观景塔。旧办公楼建于1906年,观改建成为有着140张床位的青年旅社。
在整个大的规划中,采用了四种不同的景观分层方式进行叠合从而形成了丰富合理的景观流线与交通层次。
1.高层的尽量保留
在园区中创立一个铁路公园的层次,铁路公园是由基地内原有的高架铁路与高架步行道结合的,并与楼梯、台阶等相连,形成一个系统的高层景观平台。这个高层景观平台高出地面12米,将整个公园的大型工业景观都纳入视野结构中。在这个层次中采取极小的干扰模式,尽量的通过整合利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空中交通系统。
2.中层空间的分段切割多层次化的开发
该空间由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和植物花园空间组成。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包括金属广场、熔渣公园、料仓花园等活动空间。这些独立的活动空间构成了设计中的趣味点,在其中引入丰富的玩赏功能,使人能够参与其中。这种分段式的开发使空间连贯的同时也使不必要的改造降到最低。
3.低层道路系统多方位的串联
低层道路系统是指连接公园各部分的步行道等交通系统。在景观分层的基础上,设计师通过对交通节点的重点塑造,引入休闲活动及艺术创意等活动来实现公园的活力提升。通过多方位的串联,使道路系统更为流畅。
4.底层循环系统并联
底层循环系统由净化的水渠、净水池、冷却池等水体景观组成,形成最低的生态景观系统。这个系统通过水景、喷泉,水生植物的引入形成了很好的观景空间,在水面下通过不同的联通方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处理自洁系统。
多层次的景观层叠加、多层次的适度开发,是本设计中最大的一个亮点。不同层次与标高的景观在本层中得到很好串联与利用,通过不同层次的剥离与叠加,使设计更为立体与有机。
老工业区设计中最大的平衡点在于保留与开发,两者是一个不破不立的矛盾共同体,保留必然会影响到开发,而过度的开发又会使保留的部分失去意义。怎样做到保留开发一体是设计师必须跨过的一条鸿沟,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适度开发,合理利用。北杜伊斯堡的景观规划中引入了最小拆除、最大利用的理念。在公园中引入多种景观点,分层次的进行开发与利用。人为活动点在最大的程度上使人可完全参与其中,在新的兴趣点中融入老的历史文化遗址与文脉,是其不可磨灭的亮点。
在北星公园中设计的亮点又更为突出,通过对老的部分厂区的拆除为景观的介入留下了更多的空间。园区中2号竖井架和2号塔是原有地标,2003年被房地产公司用于改造成行政办公楼。2010年秋,2号塔楼(原高85厘米)顶部加建了一个玻璃立方体(约有5层高),其上立有大力神海格力斯的雕像。此塔楼的总高度增加至103米。
1996年为1997年联邦花园展而建设的双曲线悬索桥,双拱跨度为80米,在桥面人的视点观看为互相不对称,但桥中倒影为平行图案,其设计之巧颇耐人寻味。 园中有挑空廊桥,其下的支撑结构犹如拉伸的弹簧,采用了非对称结构的构成手法,其方式尤为灵动而又超前。园区中有一水泵房,艺术家将蓝色的玻璃贴在水泵房的外墙面上,此面蓝色墙采用了倒影的手法,预示着之前的工业污水不再排放到河水之中。
这两个公园的成功之处在于大量保留原有工业遗址的各种元素并做了适度开发,整体的风格上更多地强调人为的参与介入,在感受历史的同时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更舒适的空间。在德国,对景观设计有强制性的规定,土地开发中要预留一定的比例,使开发有可续性,而且可以在开发的不同阶段作为纠正发展方向、修正错误的一个良好补充。
从以上两个景观公园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工业区改造在设计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历史身份的特征再现。
2.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观念融入设计之中。
3.关注人的参与,营造人性化的空间。
4.平等分享、开拓创新的设计手法。
5.社会统筹、平等自助、自我繁殖是今后的发展意向。
老工业区的改造是一个生态、历史、设计三位一体的综合工程,其中既要强调生态的保护与恢复、历史的传承与创新、设计的实用与艺术,又要三位一体共同融合,不可以使任何一部分突出夸大,从而打破平衡。老工业区改造不仅是一个废物利用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修复历史断层、创新文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一种设计的过程,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断层的重现与修复。
2001年12月,鲁尔工业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正是由于鲁尔工业区在改造中强调产业景观的整体性,无论是已经沉寂的车间厂房,还是斑驳的构筑物,还是众多生产流程中的机械设备等都被保存了下来,它再现了该工业区的完整形象和历史沿革,也承载着人们对于特定历史年代的记忆与情感。因此,作为工业文化景观的经典范例和优秀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从文化、生态、景观等多维视角和层面上为我们展现了一种风貌,也使我们对该工业区的工业文化历史的发展与辉煌有了深刻而又直观地了解和感悟。
20世纪遗产的保护,是一种没有历史距离感的保护行为。它需要在最大程度上的恢复与保留,从而去触动每个参与者的情感与思想。在缅怀过去的同时继往开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与手段,去传承与创新,并在百年激荡的历程中去探寻和构建遗产价值新的评估体系。在切肤的反省中去推进和贯彻遗产的保护行为,从情感上、从心灵上、从思维上、从设计手法上,多层次多维度的进行保护。
总之,我们通过对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景观的分析与研究,特别是对该工业区的改造起点、背景以及改造手法的分析,使我们对老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方式获得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理论与经验,同时也为我国工业遗产改造与更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了一定依据。
(青任编辑:张双敏)
关键词:鲁尔工业区;北杜伊斯堡公园;北星公园;生态;历史;设计
去年笔者有幸随着景观之路德国考察团参观了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和北星公园,在感叹于老派资本主义国家完善的制度、良好的社会环境,及一丝不苟接人待物的作风之外,对于老工业区的改造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大约540万,面积4432平方公里。历史上的鲁尔区是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的传统老工业区,鲁尔区根据工业化程度可以划分为四个区:南区,赫尔维格区,埃合尔区和里普区。埃合尔区是重工业区,工业历史长达150年。由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市场发生改变,工厂关闭、工人下岗、生态恶化;失业率居高不下,80年代末失业率超过15%,为德国最高,社会问题尖锐。在这种大的背景下,鲁尔工业区的老工厂厂房改造随之应运而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北杜伊斯堡公园及北星公园。
公园历史背景
北杜伊斯堡公园位于德国鲁尔区杜伊斯堡市,总占地面积230公顷,曾经是蒂森钢铁厂的所在地,该炼钢厂于1985年被迫关闭。经过四年的荒废破败,1989年,政府开始启动对公园的改造。1991年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通过竞标取得了该地块的设计资格。他从景观设计的角度,通过对场地原有元素进行整合重塑,将该地区改造成为一个融合废弃工业景观与自然景观、展现工业文化的新型景观公园。
北星公园原来是“北星矿区”,1857年开挖煤矿、竖立井架,1865年取名“北星矿区”,直到1993年最后一次开采,北星矿区已经走过了136个年头。1993年北星矿区关闭后,整个工业区改造为景观公园,1997年联邦花园展就在此举行。
这两个公园的改造各具特色,北杜伊斯堡公园是在原有工业厂房较大规模保留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造,北星公园是在拆除部分厂房,保留大面积原有风貌地形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造,但共同之处在于都是把老工业遗址变为真正意义上的景观公园,使老工业遗址与自然景观有机地融为一体。
老工业区改造之生态
老工业区的改造对于很多在此工作生活过几十年的工人来说是一种痛苦的回忆,这里是他们挥洒青春热血的地方,是完成了人生各种角色转变的地方,是创业与追寻梦想的地方。对于他们来说留下的更多的是失望,在转型的那一刻很多人一辈子追寻的梦想随之破灭,留给后人的只是一堆不再有生命的钢铁废物。老工业区停滞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一种“死亡”,一种心灵的“死亡”。老工业区的改造怎么能消除“死亡”使之得到充分的唤醒,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老工业区改造究竟应该改些什么?这是一个令人深省的问题。老工业区改造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生态恢复。在老工业区的生产过程中,粉尘、重金属颗粒、有毒有害的废气废水,随着大气降雨与土壤吸收,沉积在土壤与水源之中,其中无害化处理是工业遗址改造的一个重要步骤。在很多项目中,以现今的技术水平,还无法用生物的手法进行完全地降解,只能通过物理化的手法,在特定范围内进行固化与隔离,对废物废料进行混凝土包裹后再进行深埋或堆积集中隔离,这种生态隔离的做法避免了很多废料的二次环境污染。在北杜伊斯堡公园中采用的就是深埋隔离的手法。北星公园在改造过程中就将工厂剩余的废渣堆积成一个金字塔形的大地艺术。
生态的恢复是两个层面上的问题,一是阻断污染源,一是通过人为或自然的手法进行有害物质的降解,这两种手法在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有很强的体现。
水公园,由原有园区中的净化水渠、净水池、冷却池等水体景观组成的系统,在其中通过两种手法进行了处理:一是对流动的水采用逐层渗流、层层过滤的手法,通过自然的矿石、水生植物等进行层层降解从而使水质清澈透亮;一是对不流动的水面,采用喷泉让水体有一个小的循环,再通过水生植物的降解使水质得到充分的控制。在整个公园中,水体、水系自成系统,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使原有的水体网络穿插自如,使整个景观有机成为一体。
公共使用空间,该空间由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和植物花园空间组成。这些空间包括金属广场、熔渣公园、料仓花园等等。这些部分都是在原有空间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植物景观的再改造,通过生物的自我修复,在人的视觉上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花园空间。
在德国工业区的生态改造中,笔者认为最大的特点,在于隔离与恢复的平衡。这两个公园中对于污染严重的都是采取完全隔离,采用硬质的材料进行包裹、掩埋,但在掩埋体之上.都进行了处理,在其上采用覆土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在前期的修复过程中隔离区与恢复区有着严格的界限,但在表面的景观处理上却又是无边界的,整个系统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不错的景观生态系统。
反观中国的很多老工业区改造,多强调不破不立,一味的采用拆和补的手法,对老工业区一味的拆,在很多地方进行了大量的移除与新垃圾的堆叠,这种方式不仅在经济上产生了很大的浪费,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使污染源扩大。
笔者认为,老工业区的改造重中之重是对污染源的控制与生态的恢复,从老工业区到公园,应该走一条生态、环保、循环、生态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路。
老工业区改造之历史
历史身份的再现是老工业区改造的一个特点。老工业区之所以形成了区域是一个社会选择的问题。在国家发展的必要时间段,在某些特定的区域形成了特定单一的制造体系,此区域在特定的时期是非常强大与繁荣的,但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区域随着产业转型会马上由繁荣转向没落,像中国很多在三线城市的军工企业以及很多的石油炼造、钢铁加工企业,在转型时期人们看到的常常是无数_T人下岗、无数家庭为新的生计在进行创业与拼搏。这种转型从短期来看只是社会的一个小的阵痛,但从长期来看是一种信仰的断层,一种历史的断层。人们为之奋斗几代人的事业在一朝一夕问崩塌掉,使人们的生活与信仰受到不小的打击。人口的出走与流失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在一定的时间段,老工业区留下的只是一些老幼弱小,人口急剧减少,年轻与中年的中间力量流失到其他城市与产业,新一代的又得不到老一代的教育,从而使这种老工业区形成了特定的历史断层,老一代的不认可,新一代的不认识,造成了这种真空区的存在,这也是很多中国的工业历史遗址屡遭拆除最主要的原因,人口真空——经济真空——认知真空——历史真空,改变这种真空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有规模的保留,进行历史的规划与再现。 例如北杜伊斯堡公园中的5号高炉,高炉于1985年4月停产,其高度为70米,其占地之大、钢材吨位之巨,很难拆除。而且对于整个工业区来说,高炉就相当于心脏,它的存在是一种历史的存在,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一种里程碑式的存在。在此项目中老的高炉更新为游人可攀爬到顶部的高景观平台,这种攀爬的过程一是让人们在登高的过程中对原有高炉的功能进行再认识,也是让人们对高炉的历史进行一次再审视,在登高的过程中从另一个俯瞰的角度更直观的感受曾经火热的岁月和最繁荣的景象。这简单的处理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使老的历史与新的审视进行充分融合,使历史的记忆不断地传递下去。
从经济层面上来说,经济的繁荣才是历史得以延续的载体。老工业区的改造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失业率,随着产业调整,原有的技术工人因为产业转型,大部分的人都失去工作与生存的手段,经济的变化会使地域、人口、政治都发生相应的变化。历史的断层也就在此时此刻生成、发展,要想在改造过程中保留历史感,最重要的就是保留承载人们记忆的一些重要构筑物、相关的工业设施和极具历史感的工业场地等,在其他的场地上通过对各种设施的综合利用,使改造过程中能容纳更多的参观点、更多的休闲文化设施,从而使更多的人走入其中、参与进来,使人们与老工业区的历史文化的时空交流成为可能。在这两个项目中就是通过对场地上各种工业设施的综合利用,使公园集餐饮、体育运动、集会、表演、休闲、娱乐等各种活动,这种改造就是一种使历史复活的手段,历史的断层最主要的是因为载体的缺失而形成的,新的载体的引入才能使新旧历史进行传承与发展,从而使历史不停地传递下去。
老工业区改造之设计
面对老工业区大量生产遗留下来的工业景观,如废弃的工业厂房、烟囱、鼓风机、铁路、水渠等,如何结合场地条件合理处理,使其融入整个公园景观中是设计师规划改造面临的关键问题。适度合理的开发、在老的框架中通过很小的投入进行深层次地改造才是老工业区改造的设计之本。
量入为出、功能合理是老工业区改造设计的手法,功能分区清楚明朗是一个好的设计的关键,在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之中就采用了多种模式并存的设计手法。
1.整体厂区形成科普教育基地
工厂厂区的组织、流程与景观相互结合,其中既保留整个炼钢过程,又对大众进行了新型的生态与环保的科普教育,同时也映射了工厂发展的历史进程,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普教育基地。
2.局部形成体育休闲空间
原有的生产活动中的废弃储气罐在其中注入了23立方米的水,成为潜水爱好者的活动场地。将储气罐改造成了欧洲最大的人工潜水中心。利用原来的贮存矿石和焦炭的料仓,更新改造能容纳攀岩、儿童游乐等的综合活动场所。
5.引入办公与餐饮
配电站等设备房现更新改造为游客服务中心、信息咨询中心和酒吧餐厅。
4.就地利用
5号高炉停产后被更新为游客可以攀爬到顶部的观景平台,成为可以俯瞰整个公园全景的观景塔。旧办公楼建于1906年,观改建成为有着140张床位的青年旅社。
在整个大的规划中,采用了四种不同的景观分层方式进行叠合从而形成了丰富合理的景观流线与交通层次。
1.高层的尽量保留
在园区中创立一个铁路公园的层次,铁路公园是由基地内原有的高架铁路与高架步行道结合的,并与楼梯、台阶等相连,形成一个系统的高层景观平台。这个高层景观平台高出地面12米,将整个公园的大型工业景观都纳入视野结构中。在这个层次中采取极小的干扰模式,尽量的通过整合利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空中交通系统。
2.中层空间的分段切割多层次化的开发
该空间由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和植物花园空间组成。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包括金属广场、熔渣公园、料仓花园等活动空间。这些独立的活动空间构成了设计中的趣味点,在其中引入丰富的玩赏功能,使人能够参与其中。这种分段式的开发使空间连贯的同时也使不必要的改造降到最低。
3.低层道路系统多方位的串联
低层道路系统是指连接公园各部分的步行道等交通系统。在景观分层的基础上,设计师通过对交通节点的重点塑造,引入休闲活动及艺术创意等活动来实现公园的活力提升。通过多方位的串联,使道路系统更为流畅。
4.底层循环系统并联
底层循环系统由净化的水渠、净水池、冷却池等水体景观组成,形成最低的生态景观系统。这个系统通过水景、喷泉,水生植物的引入形成了很好的观景空间,在水面下通过不同的联通方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处理自洁系统。
多层次的景观层叠加、多层次的适度开发,是本设计中最大的一个亮点。不同层次与标高的景观在本层中得到很好串联与利用,通过不同层次的剥离与叠加,使设计更为立体与有机。
老工业区设计中最大的平衡点在于保留与开发,两者是一个不破不立的矛盾共同体,保留必然会影响到开发,而过度的开发又会使保留的部分失去意义。怎样做到保留开发一体是设计师必须跨过的一条鸿沟,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适度开发,合理利用。北杜伊斯堡的景观规划中引入了最小拆除、最大利用的理念。在公园中引入多种景观点,分层次的进行开发与利用。人为活动点在最大的程度上使人可完全参与其中,在新的兴趣点中融入老的历史文化遗址与文脉,是其不可磨灭的亮点。
在北星公园中设计的亮点又更为突出,通过对老的部分厂区的拆除为景观的介入留下了更多的空间。园区中2号竖井架和2号塔是原有地标,2003年被房地产公司用于改造成行政办公楼。2010年秋,2号塔楼(原高85厘米)顶部加建了一个玻璃立方体(约有5层高),其上立有大力神海格力斯的雕像。此塔楼的总高度增加至103米。
1996年为1997年联邦花园展而建设的双曲线悬索桥,双拱跨度为80米,在桥面人的视点观看为互相不对称,但桥中倒影为平行图案,其设计之巧颇耐人寻味。 园中有挑空廊桥,其下的支撑结构犹如拉伸的弹簧,采用了非对称结构的构成手法,其方式尤为灵动而又超前。园区中有一水泵房,艺术家将蓝色的玻璃贴在水泵房的外墙面上,此面蓝色墙采用了倒影的手法,预示着之前的工业污水不再排放到河水之中。
这两个公园的成功之处在于大量保留原有工业遗址的各种元素并做了适度开发,整体的风格上更多地强调人为的参与介入,在感受历史的同时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更舒适的空间。在德国,对景观设计有强制性的规定,土地开发中要预留一定的比例,使开发有可续性,而且可以在开发的不同阶段作为纠正发展方向、修正错误的一个良好补充。
从以上两个景观公园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工业区改造在设计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历史身份的特征再现。
2.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观念融入设计之中。
3.关注人的参与,营造人性化的空间。
4.平等分享、开拓创新的设计手法。
5.社会统筹、平等自助、自我繁殖是今后的发展意向。
老工业区的改造是一个生态、历史、设计三位一体的综合工程,其中既要强调生态的保护与恢复、历史的传承与创新、设计的实用与艺术,又要三位一体共同融合,不可以使任何一部分突出夸大,从而打破平衡。老工业区改造不仅是一个废物利用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修复历史断层、创新文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一种设计的过程,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断层的重现与修复。
2001年12月,鲁尔工业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正是由于鲁尔工业区在改造中强调产业景观的整体性,无论是已经沉寂的车间厂房,还是斑驳的构筑物,还是众多生产流程中的机械设备等都被保存了下来,它再现了该工业区的完整形象和历史沿革,也承载着人们对于特定历史年代的记忆与情感。因此,作为工业文化景观的经典范例和优秀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从文化、生态、景观等多维视角和层面上为我们展现了一种风貌,也使我们对该工业区的工业文化历史的发展与辉煌有了深刻而又直观地了解和感悟。
20世纪遗产的保护,是一种没有历史距离感的保护行为。它需要在最大程度上的恢复与保留,从而去触动每个参与者的情感与思想。在缅怀过去的同时继往开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与手段,去传承与创新,并在百年激荡的历程中去探寻和构建遗产价值新的评估体系。在切肤的反省中去推进和贯彻遗产的保护行为,从情感上、从心灵上、从思维上、从设计手法上,多层次多维度的进行保护。
总之,我们通过对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景观的分析与研究,特别是对该工业区的改造起点、背景以及改造手法的分析,使我们对老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方式获得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理论与经验,同时也为我国工业遗产改造与更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了一定依据。
(青任编辑:张双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