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唐太宗李世民所开创的宏伟基业是唐代边塞诗走向辉煌的基础,而唐与高丽之战背景下李世民所作边塞诗又在唐边塞诗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边塞诗可以说从多个侧面反映了李世民为了求得国家的长治久安而采取积极防御政策——“以战止战”的治国方略,是唐太宗为了谋求国家长治久安而勤政一生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高丽 边战 李世民 边塞诗
唐太宗李世民是初唐时期重要边塞诗人之一,其边塞诗以其独有的风格特征推动了唐诗的发展。异乎常人的丰富阅历与帝王胸怀,使他在诗歌创作领域呈现出迥别于同时代其他作者的鲜明特征。
在征高丽期间,唐太宗作有边塞诗五首:《辽城望月》《辽东山月临秋》《五言塞外同赋山夜临秋以临为韵》《伤辽东战亡》《宴中山》。这五首边塞诗能帮我们了解唐太宗的战争观。唐对高丽之战虽然吸取了隋对高丽作战的教训,但由于采取正面进攻的方略并无多大变化,而且“早寒、沼泽、堡垒,三位一体地构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唐军十万之众久攻高丽不下,又遭遇东北方边境的薛延陀引兵南寇河南(今绥远伊克昭盟),李世民不能施行两面作战,最后不得不班师回朝。此战的结果即是“凡征高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上以不能成功,深悔之,叹曰:‘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唐太宗征高丽之战在历经三大战役、杀敌四万余而不能成功的情况下只得班师回朝,这是唐太宗生前亲自参与的最后的一场战争。
《辽城望月》作于贞观十九年五月 ,太宗亲率铁骑攻克辽东城,作《辽城望月》 诗。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这首诗是唐太宗率军攻下辽东城后的得胜之作。《资治通鉴》卷197这样介绍辽东之战:
丁丑,车驾渡辽水,撤桥,以坚士卒之心,军于马首山,劳赐江夏王道宗,超拜马文举中郎将,斩张君乂。上自将数百骑至辽东城下,见土卒负土填堑,上分其尤重者,于马上持之,从官争负土致城下。李世勣攻辽东城,昼夜不息,旬有二日,上引精兵会之,围其城数百重,鼓噪声震天地。甲申,南风急,上遣锐卒登冲竿之末,爇其西南楼,火延烧城中,因麾将士登城,高丽力战不能敌,遂克之,所杀万馀人,得胜兵万馀人,男女四万口,以其城为辽州。
这首诗除最后两句抒怀时能看到一点战争的影子外,前八句写景没有透露丝毫战争的气氛。从景物看,辽城的月光如清辉一般洒在碣石上,月光时隐时现,月光下树影婆娑,引起诗人的遐思。月圆时月中的桂子也仿佛顺手可摘,月亏时月光也暗淡了不少。一切景致写来疏朗明快,丝毫不见边城的紧张氛围,到了最后两句才提到平定高丽,有一种平和的、胜券在握的王者之风。同为写边塞风光的诗,唐太宗還有两首诗作。《辽东山夜临秋》《五言塞外同赋山夜临秋以临为韵》,现举一例:
《五言塞外同赋山夜临秋以临为韵》
边城炎气沉,塞外凉风侵。三韩驻旌节,九野暂登临。水净霞中色,山高云里心。浪帷舒百丈,松盖偃千寻。毁桥犹带石,目阙尚横金。烟生遥岸隐,月落半峰阴。连山惊鸟乱,隔岫断猿吟。早花初密菊,晚叶未疏林。凭轼望寰宇,流眺极高深。河山非所恃,于焉鉴古今。
这首《五言塞外同赋山夜临秋以临为韵》是唐太宗在征辽东期间与褚遂良、李敬宗的一首唱和诗,就是放在唐人山水诗中也是很精致的,如果不看前四句和诗题,我们丝毫看不出来它是一首边塞诗,写景部分可以明显看出受到宫廷诗风的影响,写得淡雅精致。正如宇文所安在《初唐诗》中评论的那样:“他既缺乏他们的博学,也缺乏他们在宫廷诗技巧上所受到的训练,但是他仍尽力使自己的诗符合他们的模式。遗憾的是,他既缺乏炀帝和李百药的诗歌敏感,在他的诗作里,他的强烈个性与宫廷诗人缺乏个性的雅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也就是为什么《辽城望月》一诗中在大量平和的景物描写之后来了两句“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才显出了一个纵横天下的帝王姿态的原因。
《伤辽东战亡》可以说是一首战争纪实诗。《资治通鉴》卷198记载了征辽之战的伤亡情况:“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命驰驿祀征以少牢,复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诣行在,劳赐之。 丙午,至营州。诏辽东战亡士卒骸骨并集柳城东南,命有司设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临哭尽哀。其父母闻之,曰:‘吾儿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这首诗李世民首先回顾了此次出征的经过,将士奉命出征,接下来两句写了将士的勇猛,如大鱼之振动鳞甲破水而出,如猛禽展翅凌空,但良谋还未施展就功败垂成,最后两句赞扬大唐的忠烈将士,虽黄沙埋骨但忠诚之心尚存于世,而战亡将士的父母听闻天子吊亡将士,也深感欣慰。
贞唐太宗的边塞诗诗作,一洗南朝浮艳柔弱诗风,开初唐刚健宏放诗风。边塞诗沉雄之气与乐观豪迈的精神,展示了一个崛起的大国领袖所特有的磅礴气势与整顿乾坤的精神。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家川县张川学区)
编辑/赵军
【关键词】高丽 边战 李世民 边塞诗
唐太宗李世民是初唐时期重要边塞诗人之一,其边塞诗以其独有的风格特征推动了唐诗的发展。异乎常人的丰富阅历与帝王胸怀,使他在诗歌创作领域呈现出迥别于同时代其他作者的鲜明特征。
在征高丽期间,唐太宗作有边塞诗五首:《辽城望月》《辽东山月临秋》《五言塞外同赋山夜临秋以临为韵》《伤辽东战亡》《宴中山》。这五首边塞诗能帮我们了解唐太宗的战争观。唐对高丽之战虽然吸取了隋对高丽作战的教训,但由于采取正面进攻的方略并无多大变化,而且“早寒、沼泽、堡垒,三位一体地构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唐军十万之众久攻高丽不下,又遭遇东北方边境的薛延陀引兵南寇河南(今绥远伊克昭盟),李世民不能施行两面作战,最后不得不班师回朝。此战的结果即是“凡征高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上以不能成功,深悔之,叹曰:‘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唐太宗征高丽之战在历经三大战役、杀敌四万余而不能成功的情况下只得班师回朝,这是唐太宗生前亲自参与的最后的一场战争。
《辽城望月》作于贞观十九年五月 ,太宗亲率铁骑攻克辽东城,作《辽城望月》 诗。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这首诗是唐太宗率军攻下辽东城后的得胜之作。《资治通鉴》卷197这样介绍辽东之战:
丁丑,车驾渡辽水,撤桥,以坚士卒之心,军于马首山,劳赐江夏王道宗,超拜马文举中郎将,斩张君乂。上自将数百骑至辽东城下,见土卒负土填堑,上分其尤重者,于马上持之,从官争负土致城下。李世勣攻辽东城,昼夜不息,旬有二日,上引精兵会之,围其城数百重,鼓噪声震天地。甲申,南风急,上遣锐卒登冲竿之末,爇其西南楼,火延烧城中,因麾将士登城,高丽力战不能敌,遂克之,所杀万馀人,得胜兵万馀人,男女四万口,以其城为辽州。
这首诗除最后两句抒怀时能看到一点战争的影子外,前八句写景没有透露丝毫战争的气氛。从景物看,辽城的月光如清辉一般洒在碣石上,月光时隐时现,月光下树影婆娑,引起诗人的遐思。月圆时月中的桂子也仿佛顺手可摘,月亏时月光也暗淡了不少。一切景致写来疏朗明快,丝毫不见边城的紧张氛围,到了最后两句才提到平定高丽,有一种平和的、胜券在握的王者之风。同为写边塞风光的诗,唐太宗還有两首诗作。《辽东山夜临秋》《五言塞外同赋山夜临秋以临为韵》,现举一例:
《五言塞外同赋山夜临秋以临为韵》
边城炎气沉,塞外凉风侵。三韩驻旌节,九野暂登临。水净霞中色,山高云里心。浪帷舒百丈,松盖偃千寻。毁桥犹带石,目阙尚横金。烟生遥岸隐,月落半峰阴。连山惊鸟乱,隔岫断猿吟。早花初密菊,晚叶未疏林。凭轼望寰宇,流眺极高深。河山非所恃,于焉鉴古今。
这首《五言塞外同赋山夜临秋以临为韵》是唐太宗在征辽东期间与褚遂良、李敬宗的一首唱和诗,就是放在唐人山水诗中也是很精致的,如果不看前四句和诗题,我们丝毫看不出来它是一首边塞诗,写景部分可以明显看出受到宫廷诗风的影响,写得淡雅精致。正如宇文所安在《初唐诗》中评论的那样:“他既缺乏他们的博学,也缺乏他们在宫廷诗技巧上所受到的训练,但是他仍尽力使自己的诗符合他们的模式。遗憾的是,他既缺乏炀帝和李百药的诗歌敏感,在他的诗作里,他的强烈个性与宫廷诗人缺乏个性的雅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也就是为什么《辽城望月》一诗中在大量平和的景物描写之后来了两句“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才显出了一个纵横天下的帝王姿态的原因。
《伤辽东战亡》可以说是一首战争纪实诗。《资治通鉴》卷198记载了征辽之战的伤亡情况:“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命驰驿祀征以少牢,复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诣行在,劳赐之。 丙午,至营州。诏辽东战亡士卒骸骨并集柳城东南,命有司设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临哭尽哀。其父母闻之,曰:‘吾儿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这首诗李世民首先回顾了此次出征的经过,将士奉命出征,接下来两句写了将士的勇猛,如大鱼之振动鳞甲破水而出,如猛禽展翅凌空,但良谋还未施展就功败垂成,最后两句赞扬大唐的忠烈将士,虽黄沙埋骨但忠诚之心尚存于世,而战亡将士的父母听闻天子吊亡将士,也深感欣慰。
贞唐太宗的边塞诗诗作,一洗南朝浮艳柔弱诗风,开初唐刚健宏放诗风。边塞诗沉雄之气与乐观豪迈的精神,展示了一个崛起的大国领袖所特有的磅礴气势与整顿乾坤的精神。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家川县张川学区)
编辑/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