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开放式住宅小区借鉴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c58122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加坡政府在建设开放式小区的多元政策中,涵盖了市镇的规划、社区自治组织的管理、硬件设施的维护、治安与外来人员的管理、种族和谐的营造等因素
  最近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若干意见》提及,中国将不再建封闭住宅小区以优化街区路网结构。这个新政策在中国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很多人反对,理由主要是东西方文化不同、外来人口管理问题、安全问题等。

住宅区的规划与背景


  新加坡有80%的小区是开放式的,这源于新加坡住宅区的规划与背景。1959年,新加坡政府获得自治,住房短缺、过度拥挤和贫民窟蔓延情况惊人。当时,约有大约25万人居住在市中心破烂不堪的战前建筑,有30万人居住在贫民区中简陋的棚屋内。拥挤的贫民窟内没有适当的卫生、照明或通风设施,生活条件非常恶劣。
  提供公共住房给低收入群体,便成为刚上任的政府的首要任务。1960年,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住房与发展法令》,并在同年成立建屋发展局取代英国殖民地政府时期的新加坡改良信托局,目标是为大众和中等收入者建设和提供住房,并提供社区管理服务。当时建屋发展局的首要任务是,在最短时间内建造最经济、最多的组屋,解决严峻的住房短缺问题和极度不良的居住环境。
  为鼓励居民拥有自己的组屋,建屋发展局在1964年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成立五年间,建屋发展局就建造了5.5万套组屋,为超过32%的人口解决了住房问题。到了1984年,建屋发展局每年可建6.7万个居住单位,建筑速度提高到每年每9个家庭一间新组屋。
  1967年,新加坡通过《土地征用法令》,逐步把土地收归国有,以实行全面规划和国家建设。政府逐渐把简陋的居民区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全新的、自给自足的新镇。随着住房需求的日渐解决,建屋发展局开始着手提升组屋区内的设施设备,确保新的居住环境不只满足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
  每个市镇按照统一的社区设施规划标准,拥有一个市镇中心、一个公交枢纽、商店、银行、餐馆、学校、宗教场所、邮政局、图书馆、综合诊所等日常需要设施和服务,社区设备完善齐全。李光耀曾说:“所有的设施都是为了让城市生活更加接近有着紧密关系的乡村,确保人民不会有鸽子笼被塞进蜂巢的感觉。”
  到了1970年末,新加坡的新镇开始使用棋盘式的设计。每个新镇约4平方公里-9平方公里,大致住有5万户人家20万人。每个格子就是一个邻里组团,新镇中心有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每两个邻里组团即两个格子建一所小学,每四个邻里组团即四个格子建一所中学,以完全人性化的规划,使儿童在5分钟内走到小学,10分钟内走到中学。所有生活小区都建设有盖走廊,方便居民活动。为了营造和谐社区气氛与足够的互动空间,组屋区内每个邻里组团内部都增设了许多设备,如公园、多功能厅等。
  尽管没有中央地方政府层级之分,新加坡的社区建设还是按照地域对社区进行了规划与划分,一般分为三级:新镇、邻里和邻里组团。一个新镇一般包括5个-6个邻里,每个邻里内含6个-7个邻里组团,每个邻里组团一般容纳500户-1000户或2500人-5000人。范围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划分,设置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由4幢-8幢组屋楼围合而成,内设基本的服务设施和庭院。目前,邻里组团成为新镇规划的基本单位。

大多数小区为何不设围墙


  新加坡的大多数小区没有围墙,因为所有建公共住房的土地都是政府的。有围墙的住宅很少,一般都是私人公寓。小区与小区之间是使用植物、不同设计的住宅和道路来划分界线。居民购买的是99年的住宅的使用,面积也是按照套内面积来计算,大门以外的地方都是公家的,没有公摊面积的概念,更没有以围墙设的小区“红线”。
  在新加坡这个土地稀缺的国家,开放的小区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规划方式。小区所有的土地都归政府,交由建屋发展局与市镇理事会管理,产权清晰,责任明确。小区周围的建设与维护皆由政府与相关的负责机构负责。
  没有围墙的小区除了节约土地,在交通上也形成一定的便利。新加坡的政府组屋区内的邻里组团,即500户-1000户的住宅小区内,一般设有两个车子可以进出的地方。这样外面的马路与小区内的马路形成一个活的循环体系,一个出口的道路拥堵时居民可以选择使用另外出口,确保区内区外的交通顺畅。
  对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而言,没有围墙的社区更能营造一种和谐的气象。为了促进种族和谐,新加坡政府在1989年立法通过了一项种族融入政策,具体规定了不同种族在同一组屋和组屋区内的比例,以促进各族融合。2010年,新加坡又实行了永久居民配额制度,规定同一个邻里或同座组屋的永久居民不超过5%或8%。这些政策的实施,使每个组屋区反映了新加坡的种族色彩,每个组屋区都是新加坡的缩影。时任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马宝山指出:只有在组屋区、学校、商店、小孩的游乐场所维持一个多种族的环境,才能维持社会稳定、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才能保障新加坡的安全与稳定及不同族群的繁荣。
  小区虽没有围墙,但通过公共空间的打造、楼房的设计、绿化与园艺设计,使每个组屋区都拥有归属感与认同感。建屋发展局在建造组屋时,也会尽量考虑满足居民的社会需求来设计提高居民互动的机会。为了防止居民住进高楼与高密度的组屋后会产生隔离感,鼓励居民互动,建屋发展局在组屋区内提供了公共空间。政府在小区提供完善的休闲与健身设施与设备,目的也是为了鼓励居民前来使用,从而促进邻里友好、种族和谐。
  同时,新加坡政府通过政策与规划有效实行贫富混居的政策。新加坡的每一个新镇都是人口结构的缩影,除了靠近市中心的地段以外,新加坡没有高档住宅区聚集的地段。政府把人口进行有效的混合,除了把种族混合以外,政府也把不同收入阶层及教育程度的人安排在一个小区。这一做法容易促进社会凝聚,也确保没有一个地段会成为贫民窟。每一个新镇都同时建有私人商品房和公共住房,而每个公共住房小区都有不同户型的组屋。

开放式小区的安全问题


  新加坡是全球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虽然小区开放,但小区治安有较好的保障。每个500户-1000户的小区(即一个组团)设立一个完全由居民志愿者组成的居委会。居委会协助社区警察局推广社区警务的计划,该计划认为居民在确保邻里安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每一位社区成员都必须参与并意识到他们可以为社区的安全和保障做出贡献。
  1981年,新加坡又推广邻里守望相助计划,目的是营造一个守望相助的氛围,使得邻居团结起来一起维护社区内的治安,打击罪犯, 鼓励居民主动通过互助来改善并提升社区的居住环境。
  1997年,新加坡内政部与人民协会启动了社区安全与保安计划,来提高居民对自己社区安全问题的关切度与积极性,帮助创建更安全、更有保障的生活环境,让居民树立社区稳定是每个社区的核心的理念,并促进自助与互助精神,培养积极的公民。该计划由政府牵头搭建一个官方与民间的合作与互助的平台,希望在新的城市居住环境中鼓励农村式的自助与互相扶持,通过邻里的合作保障社区的安全,利用社区现有的资源来解决社区的治安与安全问题,也借此营造居民之间的伙伴关系,促进社区团结,培养公民意识,提供一个让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途径,让居民意识到他们就是最重要的行动者。利用社区自身的资源就可以主导并改善社区环境,社区因此变得更加安全宜居。
  2012年,邻里警局开始推行社区巡逻制度。社区巡逻组警员脱下制服,换上有领T恤和短裤,骑着脚踏车在邻里穿梭,给人亲切友善的感觉。随后,在现有的警民社区合作框架下,警方在2013年推出“民众脚踏车巡逻队”计划。居民脚踏车巡逻队是社区安全与治安计划下的另外一个项目,共有八名队员,负责巡逻分区内的每座组屋。脚踏车巡逻队以四人一组形式出动,队员之前参加了民防部队主办的社区紧急应变课程,学习基本急救、心肺复苏术、防火安全、疏散伤者程序、应急程序以及非传统威胁等方面的知识。脚踏车巡逻队每周巡逻三次,步行巡逻每周两次。警方也为队员主办半日讲座,教导防止罪案的方法,讲解犯罪新趋势。
  推广至今,居委会和警方共同组成7000个邻里守望相助小组和600个居民巡逻队。在警民合作的框架下,警方及时向居委会提供区内的罪案情况,居委会也与警方保持密切联系,一起举办提高防范罪案能力的宣传活动与犯罪防治的训练,协助警方维持社区安全并一起在社区巡逻,及时通报任何可疑的人物。今天该计划已经是新加坡保障社区安全与保安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加坡,公众协助破案的比例达到总逮捕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为了使小区的治安进一步改善,政府在2012年开始在所有政府组屋的公共区域如电梯处、梯口和停车场等装置摄像头。2014年开始在小区内装置电子停车系统,进出小区的车辆都有记录,这间接使得小区的治安逐步完善。
  新加坡的554万人口中有超过163万的外国人。虽然不实行外来人口管理与登记,但新加坡人要把他们的政府组屋出租给别人,都要在建屋发展局备案。一般前来新加坡工作的蓝领工人,也都会住在设给外国工人居住的宿舍里,很少到组屋区内来。
  自上世纪60年代实行,新加坡开放式小区的做法延续至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将在组屋区内继续实行。通过开放式小区的建设,可以看到新加坡政府的多元政策考量。尽管新加坡与中国国情有所不同,但相信新加坡开放小区建设理念、规划原则、产权、治安、种族及社会和谐、外来人员管理等方面,都可为中国提供参考。
  作者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特约高级讲师
其他文献
“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制定中的‘攀比行为’”  《经济研究》工作论文第1029号  自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实施,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频率越来越快。相对于1993年-2004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次数,2004年-2013年全国22个省市最低工资调整频次均有所提高。  利用2004年-2013年31个省市相关数据对各地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各地在制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时存在着“攀比行为
期刊
实体经济的产能合作,有待形成以国际化开发性金融为引导、多层次的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支持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的“一带一路”,为构建一个跨境融资、跨境投资的平台创造了条件,目前虽然有亚投行和丝路基金这样的机构,却并不能完全覆盖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深层次的沿线国家的跨境产能合作,旨在扩大“互联互通”的中国经济半径,需要全方位的混合所有制的金融创新路径。  对于传统的以商业银行为主的中国金融机构,间接融资的盈
期刊
普林斯顿大学 Judd Cramer和Alan Krueger  “扰动出租车市场:以Uber为例”  NBER工作论文第22083号  在大部分城市,出租车行业仍旧是高度管制的,并且出租车用的技术和模式差不多还是上世纪40年代的产物。现在一切都在发生改变,现代的网络和通讯技术,使得出行分享公司例如Uber迅速崛起,成为了出租车这个行业的搅局者。简单而言,Uber通过技术使得人们改变了叫车租车和出
期刊
科研既然是对科学的探究,必然存在太多的不可预期,如果完全按照预算约束执行,会僵化研究方案,难以取得更突出的研究成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他参加评审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人之中,教授以上级别的科研人员非常少,著名教授申报课题者基本上已经没有了。  究其原因,孙宪忠认为,主要是现在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对于科研的促进发挥了不友好的作用,使得最有科研能
期刊
3月8日,土耳其总理达武特奥卢与欧盟国家领导人在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就应对难民潮达成原则性协议,其中包括6项基本原则,协议细节将在3月17日的欧盟峰会期间进行进一步讨论。  按照原则协议,欧盟将遣返全部经海路由土耳其进入希腊的移民并且承担全部费用。  欧洲国家正遭受“二战”以后最大的难民潮冲击,2015年,120余万人进入欧盟,其中多数都是通过土耳其由海路进入欧盟。难民中大多来自战乱的叙利亚、伊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 张锦华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土地流转与农地滞留”  《管理世界》2016年第1期  农户的土地流转决策可分为流转和不流转,而流转又分为转入和转出。一般而言,“理性”的农户如果寻求非农就业,那么就会将农地流转出去;如果选择继续农业生产,那么既可能转入农地也可能不流转农地,从而滞留于农地。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自2004年推行以来,到2011年参保人数已达8.3
期刊
铁矿石、煤炭、铝等大宗商品价格严重依赖投资需求,黄金等贵金属作为全球流动性的锚,随着欧日货币政策宽松和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行情也水涨船高  3月7日,钢铁、煤炭等黑色系大宗商品期货纷纷封死涨停,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螺纹钢和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的涨停封单高达38万手和18万手,空头被迫平仓。  当日,青岛港62%品位铁矿石的到岸价格单日上涨19%,最高至63.74美元/吨,乃六年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期刊
“放任自流”的产业政策让英国涌现出数千家小而精的技术厂家,在赛车的发动机、油箱、动力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也导致生产链条上不少环节的缺失;一些小规模的生产厂商无法承受经济下行周期的再投资,以至于2014年产业链的投资缺口巨大。一些中国企业加入了投资和收购英国汽车公司的行列  冬日的英国伯明翰,大多数时候阴冷潮湿。即便是在偶尔放晴的日子,太阳在下午4点左右就落山了,黑暗和寒冷让这个距离伦敦不到2
期刊
转型中的经济需要强大的总需求让资源流入新部门。如果经济体的新旧部门都萎靡不振,资本形成将熄火,升级人力资本的投资将收缩,结构调整也将停顿。强大的总需求永远是成功转型的关键  中国对其汇率盯住机制的管理仍在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关于人民币贬值的持续不确定性正在助长恐慌。但最近的汇率焦虑其实是另一个事实的症候:中国增长战略从出口拉动型转向内需推动型的过程,远不像人们希望的那样顺利。对一些人来说,中国特色资
期刊
整合联通海量数据,将是开发医疗健康大数据重要的一环。不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是拥有优势资源的医院或技术公司在布局,试图抢占市场先机  嘣,随着轻微的弹簧迸发声,采血针在赵滨(化名)指尖上轻快地戳了一下,血珠慢慢渗出。他把手指凑到血糖试纸末梢的吸血口,血滴在毛细作用下自动吸入试纸,5秒钟后,试纸连接着的智能血糖仪上显示出血糖值,并同步到手机的客户端和血糖仪厂商的云端。  同样的操作,赵滨每天重复三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