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声“起立”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6946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七岁时,就读于北京海淀区建设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某天放学回家,我对父亲说,爸,我当上了主席。爸吓了一大跳,说,什么……主席?我说,班主席。
  说起来,“主席”这个词,是中国土特产。古时没桌椅,老祖宗席地而坐历史悠久,大约到了唐代,才出现了真正的椅子。
  席地有讲究,不是没章法的胡乱坐。先在房间里铺上和地面等大的席子,这片席子叫“筵”。再给每个入座的人,摆上小垫子,称为“席”。古人进屋,先脱鞋,再走过筵,最后坐在席上。席垫有很多张,并非你想坐哪儿就能随意坐。客人在客座,主人中的长辈独自坐在主家专有席位上,称为“主席”。
  “主席”是國粹,由中国人发明并流传至世界各地,清末又由留学生引回中国。西方人似没有席地而坐的习俗(私下觉得他们的地理位置多寒凉,坐地上易受寒邪导致腹痛),逢宴请或开会,主持人坐高背大椅,客人屈居长凳。
  我的班主任名为白玉琴。一年级第一学期,我操行评定为“优”,当选三好学生,白老师随即宣布我为班主席。班主席是干什么用的?我很恍惚。在这之前,班上并无这个职务。估计白老师在第一个学期中,暗中观察学生,未曾轻易委任。
  我很茫然地说,我不会当班主席,不知道该干什么。
  白老师说,不用你干什么,每天上课时,铃声响,老师走进教室,你喊“起立”。再有,你必得要学习好,最好是全班第一。其他还有一些小事儿……
  学习,对我来讲不算太难,其他小事儿也不是问题。最难是班主席要天天喊“起立”。白老师没教我怎样才能发出“起立”的指令,真真难煞人。
  “起立”就是每堂课开启时,老师走进教室,班主席发出“起立”号令,全班同学站起身来,向老师行注目礼。
  最喜欢准时踩着铃声进教室的老师。铃声起,老师脚尖正好迈进教室门槛(教室其实没门槛。我指的是敞开的教室门和门框中假想的那条线),我不失时机地大喊“起立”!全班同学噼里啪啦站起来,齐声喊道,老师好!老师颔首,回复:同学们好!请坐下……大家又噼里啪啦坐下去,任务完成。
  之所以反复用“噼里啪啦”这个象声词,概因那个年代的课桌椅都是实木,年久失修,动辄呻吟不止。
  有时候,老师会提前到教室,成人臀挤在孩童的小坐椅上和大伙儿聊天……上课铃响,老师并不马上起身走向讲台,而是平易近人不慌不忙继续拉家常,非要把半截话吐尽,才动身走向讲台。这时我就很吃瘪,分寸感难以把握。喊早了“起立”,老师意犹未尽,话才说一半儿,被迫起身,悻悻然剜我一眼;喊晚了,老师已一个箭步冲上讲台,大家还懒散呆坐。老师感觉同学们不够尊崇,也易迁怒于我。
  所以,每逢课间,同学们利用点滴时间拼命玩耍,我却轻快不起来。上厕所都惦记着下一堂课的“起立”指令,如何适时发出,小小心灵体验到人生最初的焦虑。
  最可怕的局面是——本堂老师原已把脚尖踢到了门框内,我也当机立断喊出“起立”,同学们也噼里啪啦站起来……老师忽又想起某事,比如忘带授课笔记,没把教具备齐,或想起私事要托付给不当班的老师帮忙照应……总之,理由多多,表现则相同的——他或她悬崖勒马,身体急转弯,撤了。
  可以想见尴尬,同学们立着,鸦雀无声。小小班主席,有喊“起立”的职责,却无说“请坐下”的权力。一不知老师干什么去了,二不知他何时回,一干人等傻乎乎地站着,很快就不耐烦了。同学们不敢埋怨老师,只能把怨气撒在我头上。哎,班主席,怎么回事啊,你看清楚了吗?老师根本就没来呢,瞎指挥,乱发命令,害得腿都酸了……我百口莫辩呆呆站着,四周包裹着黏腻的凝滞。我只好开导自己:老师不进来,我有什么法子?若有谁忍不住噗通坐下,我假装没看见。反正只要不是天塌地陷,老师总会像暴风雨后的云霞一般冉冉升起……
  幸好这种糟心时刻并不太多,一年中的频率不超过五次。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共当过十一个学期的班主席。按每天六堂课计算,一年会喊近两千次起立。刨去假期和自习课体育课,整个小学期间加起来,累计发出超过九千次“起立”的口令。
  我至今不知老师选拔我做班主席的标准是什么。
  终于找到了机会问问她。白玉琴老师年过八十,我也六十多岁了,和同学们到她家做客。老人家忙着煎炒烹炸一道道布菜,好像我们还是当年的孩童,而她正值风华正茂的壮年。我嘴里一边嚼着红烧鱼块,一边思忖着在某个合适空当,插嘴问,白老师,您当年为什么在全班孩子里选我做了班主席?
  那鱼刺多,生怕被卡住,在老师面前出丑,终于没能问出口。心底里也怕白老师说,为什么啊?我已经忘了这件事儿啦!
  选自《辽沈晚报》
其他文献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古文,说的是齐威王继位后不治朝事,委政卿大夫,致诸侯并伐,齐相邹忌劝谏威王,遂使威王振奋、齐国渐强的故事。   过去读之,感叹的是重臣善于劝谏、威王善于纳谏;最近再读,仔细品鉴邹忌谏威王的经过,感到邹忌“窥镜”,还可以给人更多启发。   照镜子是平日里再随常不过的动作,但邹忌照镜子,照出了生活中存在的大问题。邹忌本身是美男子,又是地位和名望很高的重臣,妻
宋天圣三年,37岁的范仲淹在兴化担任县令,他不仅修筑海堤,阻止了海水淹没田地,还兴建学馆,倡导园林建筑美化城市,对于当地经济及文学都有着突出的贡献,深受百姓的爱戴。有一次,当他外出上街的时候,看见老李裁缝店门前围了很多人,远远地看见李老板正站在台阶上,指指点点说着什么。范仲淹赶紧走了过去,一问周围的人才知道。原来范仲淹出台规定,酒楼泔水不能随意倒在街上,因此,很多酒楼都让附近老农来免费挑泔水,回去
一   古时候读书的成本很高。西汉那会儿,人们用的还是竹简,一卷上就没几个字,所谓的“学富五车”可能也只是读过几万字,但普通人家显然连这五车书也读不起。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主人公匡衡就去地主家帮人做工,不收佣金,只求能免费借书看。然而问题来了,他白天要干活,只有晚上能看书,可灯油实在太贵,他同样点不起。   古人照明用的灯油,一般是动物油,叫“脂”或“膏”,最高级的就是秦始皇墓里的“以人鱼膏
仿佛早就约定好了似的,二月一来,布谷鸟便忙不迭地,到处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消息。那些小草儿,铆足了劲,探出头,恨不得,一下子就将这好久沒有谋面的世界,看个够。   河水,也不安分了起来,冲破一冬天沉寂的气氛,开始随着喷薄而出的生机,流动着潺潺的柔情。大地的面容,顷刻间,滋润了起来。她,披着金色的宽大外衣,惬意地行走在时光的大道之上。   春天,就是这么任性。她,仿佛一位高明的魔术师,把大地变了个大样
曾听人说:“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以前,在读过的史书中总能见到关于雁门关的描述,但无论怎样的文字记载,都会有一种距离感,总不如走近它,倾听它的诉说,抚摸那历经沧桑的“肌肤”,让人感到更为亲切。  初冬的一天,我和朋友驱车来到隐匿于崇山峻岭中的雁门关。走下车时,灰蒙蒙的天空竟下起了小雨,我急忙拿出雨具。望着从天而降的雨,我想:千百年来,这地处戈壁与平原要冲的雁门关,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容颜
最近有一部剧很火,是张嘉益、闫妮等主演的《装台》。我追着看了一阵,觉得蛮有意思,除了剧情讲述的西安市井生活吸引人外,最有魅力的一点还在于,它对西安性格进行了一番刻画与表达。  张嘉益饰演的刁大顺,是个典型的西安男人,拿得起,放得下,侵略性强,也懂服软,知道如何拿捏手下的兄弟,也知道怎么“拾掇”屋里的婆姨,是值得信任的朋友,但真闹翻脸时,也要小心他不给你留情面。闫妮演的蔡素芬,是个小媳妇模样儿,会做
我不是个讲究的人,但我在措辞这篇短文时,在题目上竟一时糊涂得不知如何是好,究竟是用一个“到”字呢?还是来用一个“走”字,或是一个“过”字?涌入我思维里的这几个字,使我琢磨再三,最终选择了一个“过”字。因为我要说的这位母亲,不是别人,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黄河啊!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她在来到宁夏的时候,已经走过青海、甘肃、四川三省的广袤地带,这才径流宁夏,一路汤汤荡荡、浩浩渺渺地走着,还要走过
有一年的晚秋时节,我们一群文人墨客,相约太行。北国的秋天,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凌寒而生的花草,日渐稀疏起来。而令我们惊叹不已的是,在太行绝壁处,焕然盛开的小小山花。绝壁之上,除了五角红枫、黄栌之外,只有它们,稀稀疏疏地在盛开着。曰:太行菊。太行山,与秦岭一样,横亘在晋冀豫边界。一读太行两个字,便使人感到它的巍峨与苍茫。而小小山菊的名字,与它连接起来,便神秘起来。资料称:太行菊,乃中国特有品种,为中
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送行和拜寿、送殡一样成为应酬的礼节之一。起个大早,迷迷糊糊地赶到车站码头,挤在乱哄哄人群里面,找到你的对象,扯几句淡话,好容易耗到汽笛一叫,然后鸟兽散,吐一口轻松气回家。在被送的那一方面,觉得人缘好,没白混,而且体面,有这么多人舍不得我走,便恨不得对每一个送行的人要道十回谢。送行既是人生中所不可少的一件事,送行的技术也便不可不注意到。如果送行只限于到车站码头报到,握手而别,那么问
想不到,冬天这么快就又来了,说实话,我是喜欢冬天的。冬天的早上,我是喜欢出去走走的,戴着皮帽子围上大围脖,而且,我是喜欢旧式的冬天,旧式的冬天是离不开火爐子的,有几间屋子一般就要生几个炉子,只要这屋子里住人。当然储物的那种小房一般用不上炉子,因为里边要储存过冬的大白菜、土豆和胡萝卜,如果你恰巧又是东北人,到了快过年的时候,你一定知道,这间屋子里还要放蒸好的黏豆包和冻好的各种馅儿的饺子。住人的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