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提出应用原声电影片断导入新课教学,能让中学英语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原声电影 课堂导入 语言情境
随着现代科学教育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设施的完善和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英语原声电影慢慢走进中学英语课堂。然而,大部分老师和学生都只是把看电影看做一种课堂休闲,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原声电影引入课堂,教师可以在视听、口语、写作乃至情感态度方面进行灵活处理,充分发挥影片的作用,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让中学英语课堂“活”起来。
一、引言
原声,Original Sound,是指未经处理的声音。所谓英语原声电影,是指以英语为母语的原版配音电影。影片中的对白,歌曲等声像资料都是地道的英语。将英语原声电影引入英语课堂,对于创造英语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具有其他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有着重要作用。而我国中学生学习英语时,最缺少的就是英语语言环境,一个与同伴交往时使用英语的语言环境。《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新课改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注重锻炼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用英语进行交际,并且对视听教学作了明确规定(要求每学期至少10个小时的时间)。对于英语老师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创造语言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使用英语的环境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由他人强加给学习者的过程,而是新知识和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验相联结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设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积极有效地重组原有知识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二、应用电影导入课堂的优势
新课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其重要性不为人们所重视。但新课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端,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必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如果一堂课有良好的导入,往往就会使学生兴趣倍增,老师也能找到讲课的感觉。
应用英语电影进行导入,通过教师精选的视频片段,将学生导入教师精心设置的语言情境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作为一种特殊的直观形象,电影片段呈现的情景真实生动,形式活泼多样,声、色、形俱全。影片中的信息通过视觉、听觉、话语等一连串的运作,传输到学生的大脑中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口、大脑等感官,建立起信号联系,从而使整堂课都“活”起来,学生积极参与,注意力集中,学习效果当然也就随之增强。此外,英语电影资料不仅是鲜活的语言材料,还是英美国家文化的缩影,因而,英文电影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听话学习,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和拓宽视野都具有重要意义。英语原声影片在活跃课堂,培养学生视、听、说水平,甚至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三、充分发挥电影在课堂导入中的作用,选择合适的影片是关键
合理发挥影片在课堂导入中的作用,首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影音资料。运用影片进行辅助教学,要有针对性,并不是所有的影片都可以用于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影片。尽管高中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个性,但依然会受榜样示范的影响。因此,过于暴力、成人化等的视频资料是不宜作为教学材料的,以免给学生误导。相反,教师应该尽量选取一些内容健康、贴近生活的影视作品,给学生以正面指引。影片的针对性还体现在影片的语言材料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不能超出学生的水平太多,要能够激发起学生讨论的热情,在语言表达方面起到很好的启迪和桥梁作用。
四、电影片段用于新课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一)明确教学目的
目的明确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用电影片段进行导入,同样要让学生明确影片导入的具体目的。影片导入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绝不能为看电影而看电影。因此,所选择的电影片段必须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并服务于教学。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依据对课文及单元主题的理解,选择与本课或本单元主题、文化背景知识联系较紧密的影片片段,为学生提供自由讨论的空间。例如,北师大版必修1模块unit2 Heroes整个单元都是围绕“英雄”这一话题展开的,Lesson4 Superhero则是关于影片“Superman”的扮演者克里斯托弗.里弗(Christopher Reeve)的事迹。在导入时,教师可以选择影片“Superman”的精彩片断,然后引导学生针对影片和演员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得差不多时,教师适时提问How do you like“Superman”?Do you think him a superhero?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actor,Christopher Reeve,who is also a superhero in real life?就能很自然地过渡到课文的学习,学生也真正成为信息的加工者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或被灌输的对象。
(二)导入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教学是我国中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新课程极力倡导的教学原则,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导入要有启发性,就是说教师应用电影片断导入课堂,要能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感悟,发现问题,引起质疑,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那种在学生看完之后什么也没留下的电影片段起不到导入的作用。因而,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任务或设计一些问题,比如What can you see in the film?What is it mainly about?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next?等等。让学生带着疑问看电影,引导他们思考,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想象余地,让学生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三)导入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主动思维,大胆实践。课堂导入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应用电影导入新课时,不仅要考虑其教育意义,而且要注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片段。正如巴班斯基所言:“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是上课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的积极化。”
五、结语
应用电影片段进行英语课堂导入,利用真实的视听材料安排教学活动,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机会接触以英语为母语的语言材料,而且真实地呈现了异族文化,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在极短时间内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并不是每堂课都要应用电影片段导入新课。教师要依据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采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随意使用或滥用电影辅助教学,不仅不会给教学带来帮助,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出发,巧妙利用原声电影,让课堂充满趣味性,充满生机和活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琳,王蔷,等主编.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原声电影 课堂导入 语言情境
随着现代科学教育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设施的完善和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英语原声电影慢慢走进中学英语课堂。然而,大部分老师和学生都只是把看电影看做一种课堂休闲,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原声电影引入课堂,教师可以在视听、口语、写作乃至情感态度方面进行灵活处理,充分发挥影片的作用,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让中学英语课堂“活”起来。
一、引言
原声,Original Sound,是指未经处理的声音。所谓英语原声电影,是指以英语为母语的原版配音电影。影片中的对白,歌曲等声像资料都是地道的英语。将英语原声电影引入英语课堂,对于创造英语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具有其他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有着重要作用。而我国中学生学习英语时,最缺少的就是英语语言环境,一个与同伴交往时使用英语的语言环境。《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新课改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注重锻炼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用英语进行交际,并且对视听教学作了明确规定(要求每学期至少10个小时的时间)。对于英语老师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创造语言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使用英语的环境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由他人强加给学习者的过程,而是新知识和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验相联结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设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积极有效地重组原有知识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二、应用电影导入课堂的优势
新课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其重要性不为人们所重视。但新课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端,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必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如果一堂课有良好的导入,往往就会使学生兴趣倍增,老师也能找到讲课的感觉。
应用英语电影进行导入,通过教师精选的视频片段,将学生导入教师精心设置的语言情境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作为一种特殊的直观形象,电影片段呈现的情景真实生动,形式活泼多样,声、色、形俱全。影片中的信息通过视觉、听觉、话语等一连串的运作,传输到学生的大脑中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口、大脑等感官,建立起信号联系,从而使整堂课都“活”起来,学生积极参与,注意力集中,学习效果当然也就随之增强。此外,英语电影资料不仅是鲜活的语言材料,还是英美国家文化的缩影,因而,英文电影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听话学习,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和拓宽视野都具有重要意义。英语原声影片在活跃课堂,培养学生视、听、说水平,甚至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三、充分发挥电影在课堂导入中的作用,选择合适的影片是关键
合理发挥影片在课堂导入中的作用,首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影音资料。运用影片进行辅助教学,要有针对性,并不是所有的影片都可以用于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影片。尽管高中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个性,但依然会受榜样示范的影响。因此,过于暴力、成人化等的视频资料是不宜作为教学材料的,以免给学生误导。相反,教师应该尽量选取一些内容健康、贴近生活的影视作品,给学生以正面指引。影片的针对性还体现在影片的语言材料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不能超出学生的水平太多,要能够激发起学生讨论的热情,在语言表达方面起到很好的启迪和桥梁作用。
四、电影片段用于新课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一)明确教学目的
目的明确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用电影片段进行导入,同样要让学生明确影片导入的具体目的。影片导入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绝不能为看电影而看电影。因此,所选择的电影片段必须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并服务于教学。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依据对课文及单元主题的理解,选择与本课或本单元主题、文化背景知识联系较紧密的影片片段,为学生提供自由讨论的空间。例如,北师大版必修1模块unit2 Heroes整个单元都是围绕“英雄”这一话题展开的,Lesson4 Superhero则是关于影片“Superman”的扮演者克里斯托弗.里弗(Christopher Reeve)的事迹。在导入时,教师可以选择影片“Superman”的精彩片断,然后引导学生针对影片和演员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得差不多时,教师适时提问How do you like“Superman”?Do you think him a superhero?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actor,Christopher Reeve,who is also a superhero in real life?就能很自然地过渡到课文的学习,学生也真正成为信息的加工者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或被灌输的对象。
(二)导入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教学是我国中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新课程极力倡导的教学原则,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导入要有启发性,就是说教师应用电影片断导入课堂,要能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感悟,发现问题,引起质疑,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那种在学生看完之后什么也没留下的电影片段起不到导入的作用。因而,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任务或设计一些问题,比如What can you see in the film?What is it mainly about?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next?等等。让学生带着疑问看电影,引导他们思考,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想象余地,让学生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三)导入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主动思维,大胆实践。课堂导入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应用电影导入新课时,不仅要考虑其教育意义,而且要注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片段。正如巴班斯基所言:“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是上课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的积极化。”
五、结语
应用电影片段进行英语课堂导入,利用真实的视听材料安排教学活动,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机会接触以英语为母语的语言材料,而且真实地呈现了异族文化,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在极短时间内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并不是每堂课都要应用电影片段导入新课。教师要依据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采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随意使用或滥用电影辅助教学,不仅不会给教学带来帮助,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出发,巧妙利用原声电影,让课堂充满趣味性,充满生机和活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琳,王蔷,等主编.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