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科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望)了解幼儿对该活动的兴趣,凭借听(闻)幼儿操作中的对话判断活动的难易程度,借助提问(问)启发引导幼儿进行探索与发现,根据自身经验值及时调整(切)活动方案,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如此“望闻问切”的教学方式不失为一种全方位关注幼儿、关注学习过程的良方。
关键词:教师; 幼儿; 提问;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315(2015)05-113-002
科学活动在如今的幼儿教育活动中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强烈的探索欲望和较为广泛的见识的增加,使得教学活动中的氛围越发浓烈。时常在活动中出现的来自孩子们的“问题球”会让老师们措不及防:有语言类的碰撞、有情绪类的宣泄、有参与类的变数。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些“球”,巧妙应对,如何运用教师自身的有效引导,让孩子们既掌握应有的知识点,也在发散性的自我探究中寻求学习的途径,是我们老师的必修课。
一、区分“问题球”类型——设计不同的提问
幼儿的“问题球”种类繁多:幼儿自身情绪、活动本身的趣味性、操作过程的难易程度、操作材料的适宜性等等,都将是教师需要应对的。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征,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类型进行有效提问。
1.小班年龄段的形象性描述事物特征的提问
在科学活动《美丽的金鱼》中,教师改变过去顺序观察的模式,紧紧抓住“动”来提问。“金鱼身上什么地方在动?”(尾巴在动。)“小朋友再仔细看看金鱼身上还有什么地方在动?”(嘴巴、鱼鳍在动。)“金鱼还有什么在动?”(金鱼的身体扭来扭去,一直在摆动。)孩子们在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充满着观察的兴致和热情。
2.中班年龄段的比较事物异同的提问
在《有趣的磁铁》活动中,教师首先提出:“请小朋友用磁铁碰碰篮子里的每一样东西,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让幼儿动手操作后又提出问题:“请再用磁铁碰碰篮子里的东西,并将它们分成两份,看看可以怎样分?”这样提问可引导幼儿积极探索,诱使该活动高潮起伏,引人入胜。
3.大班年龄段的多元化提问
(1)取舍性提问——“你怎么发现它们有声音?”“你周围哪些声音好听、哪些声音不好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好听声音持续下去、有什么办法让不好听的声音降低或者消失?”
(2)想象性提问——“伞在什么季节用的最多?为什么?”“你知道还有什么伞?”“你想将来发明什么样的伞?”“除了汽车、自行车、小推车有轮子外,哪些东西也应装上轮子,为什么?”
(3)判断性提问——“在你见过的昆虫中哪些小虫也有六条腿?”“你见过哪些动物头上也有一对触角?”
如此实施不同年龄段的提问,可以激发和引导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和探索思路,使得提问更具有效性。
二、掌握“切脉象”策略——施以正确的提问
1.抛球策略
在师幼互动中,应该避免的是单一的缺乏活力的对话封闭系统,而教师的反问无疑是进一步生成主题的催化剂。
情境:科学操作中,幼儿因为操作的神秘性和探索性而显得比较兴奋,自控能力相对就显得薄弱了一些,讨论的声响、动作的大幅度等都逐一表现出来了。如此情境下,我设计了一连串“小计谋”——
(教师悄悄将实验器械一端的插座开关关掉,孩子们的吵闹声嘎然停止了。)
幼:“怎么不动啦?”
师:“是啊,怎么啦?”(教师装作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样子,以反问的形式给出反馈。)
幼:“停电了吗?没有啊,电灯不是还亮着吗?肯定是有故障了,因为我们讲话的声音太大了……”(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的答案。)
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教师进一步反问。)
幼:“那我们找找原因吧。”(生成的话题充满了活力。)
幼儿的自我尚未分化,教师的反问恰能促使幼儿反思的萌芽,这正是促进幼儿经验值提升的良好机制。
2.分层策略
幼儿集体教学中的提问,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于能力弱的幼儿,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的问题,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3.多元策略
面对孩子们多元的回答,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孩子本身是多元的,思维的角度是多元的,答案随时有可能出乎成人的意料,这时教师的及时调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又要保护幼儿的问题意识,还要促进幼儿的进一步讨论。
三、避免“游走型”诊断——对症下药地施问
1.不做无效提问
“好不好?”“对不对”?“行不行?”是最常见的是非类提问。教师提问的目的不明确,只是把提问当作一种教学的必备手段,这种提问起不到激励和引导幼儿的作用,还浪费了宝贵的活动时间,在科学活动中尤其应该避免。
2.不做无视应答
教师提出问题后,幼儿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幼儿乱说,有的教师不能适时的进行引导,还有的教师不知所措,使课堂教学无法正常的开展下去;有的教师接不住幼儿抛过来的“球”,对幼儿的回答缺乏正确的回应,茫然而没有依据的应付了事;更有很多老师往往采取生拉硬扯的办法,将幼儿拖到自己预设的流程中来继续向下走……上述种种都应当引发幼教工作者的自我反思与总结,从而努力做好课前的备课,储备更多的应对技巧,尽量做到“不伤孩子的好奇心”,“不给予孩子不正确不科学的似是而非的答案”,从而保障孩子们在科学探索中的兴趣与良好习惯。
3.不做局部施教
所谓“局部”施教,包含“不面向全体的教学”和“学习层面单一局限”的意思。有的老师迫不及待地想从幼儿口中得出标准答案,将幼儿向标准答案上引导,殊不知这样会扼杀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愿望。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望)了解幼儿对该活动的兴趣,凭借听(闻)幼儿操作中的对话判断活动的难易程度,借助提问(问)启发引导幼儿进行探索与发现,根据自身经验及时调整(切)活动方案,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如此“望闻问切”的教学方式不失为一种全方位关注幼儿、关注学习过程的良方。
参考文献:
[1]纪微.《教师课堂提问艺术与技巧》[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1
[2]支娜.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特点与改进,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3]马仲红.幼儿园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关键词:教师; 幼儿; 提问;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315(2015)05-113-002
科学活动在如今的幼儿教育活动中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强烈的探索欲望和较为广泛的见识的增加,使得教学活动中的氛围越发浓烈。时常在活动中出现的来自孩子们的“问题球”会让老师们措不及防:有语言类的碰撞、有情绪类的宣泄、有参与类的变数。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些“球”,巧妙应对,如何运用教师自身的有效引导,让孩子们既掌握应有的知识点,也在发散性的自我探究中寻求学习的途径,是我们老师的必修课。
一、区分“问题球”类型——设计不同的提问
幼儿的“问题球”种类繁多:幼儿自身情绪、活动本身的趣味性、操作过程的难易程度、操作材料的适宜性等等,都将是教师需要应对的。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征,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类型进行有效提问。
1.小班年龄段的形象性描述事物特征的提问
在科学活动《美丽的金鱼》中,教师改变过去顺序观察的模式,紧紧抓住“动”来提问。“金鱼身上什么地方在动?”(尾巴在动。)“小朋友再仔细看看金鱼身上还有什么地方在动?”(嘴巴、鱼鳍在动。)“金鱼还有什么在动?”(金鱼的身体扭来扭去,一直在摆动。)孩子们在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充满着观察的兴致和热情。
2.中班年龄段的比较事物异同的提问
在《有趣的磁铁》活动中,教师首先提出:“请小朋友用磁铁碰碰篮子里的每一样东西,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让幼儿动手操作后又提出问题:“请再用磁铁碰碰篮子里的东西,并将它们分成两份,看看可以怎样分?”这样提问可引导幼儿积极探索,诱使该活动高潮起伏,引人入胜。
3.大班年龄段的多元化提问
(1)取舍性提问——“你怎么发现它们有声音?”“你周围哪些声音好听、哪些声音不好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好听声音持续下去、有什么办法让不好听的声音降低或者消失?”
(2)想象性提问——“伞在什么季节用的最多?为什么?”“你知道还有什么伞?”“你想将来发明什么样的伞?”“除了汽车、自行车、小推车有轮子外,哪些东西也应装上轮子,为什么?”
(3)判断性提问——“在你见过的昆虫中哪些小虫也有六条腿?”“你见过哪些动物头上也有一对触角?”
如此实施不同年龄段的提问,可以激发和引导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和探索思路,使得提问更具有效性。
二、掌握“切脉象”策略——施以正确的提问
1.抛球策略
在师幼互动中,应该避免的是单一的缺乏活力的对话封闭系统,而教师的反问无疑是进一步生成主题的催化剂。
情境:科学操作中,幼儿因为操作的神秘性和探索性而显得比较兴奋,自控能力相对就显得薄弱了一些,讨论的声响、动作的大幅度等都逐一表现出来了。如此情境下,我设计了一连串“小计谋”——
(教师悄悄将实验器械一端的插座开关关掉,孩子们的吵闹声嘎然停止了。)
幼:“怎么不动啦?”
师:“是啊,怎么啦?”(教师装作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样子,以反问的形式给出反馈。)
幼:“停电了吗?没有啊,电灯不是还亮着吗?肯定是有故障了,因为我们讲话的声音太大了……”(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的答案。)
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教师进一步反问。)
幼:“那我们找找原因吧。”(生成的话题充满了活力。)
幼儿的自我尚未分化,教师的反问恰能促使幼儿反思的萌芽,这正是促进幼儿经验值提升的良好机制。
2.分层策略
幼儿集体教学中的提问,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于能力弱的幼儿,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的问题,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3.多元策略
面对孩子们多元的回答,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孩子本身是多元的,思维的角度是多元的,答案随时有可能出乎成人的意料,这时教师的及时调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又要保护幼儿的问题意识,还要促进幼儿的进一步讨论。
三、避免“游走型”诊断——对症下药地施问
1.不做无效提问
“好不好?”“对不对”?“行不行?”是最常见的是非类提问。教师提问的目的不明确,只是把提问当作一种教学的必备手段,这种提问起不到激励和引导幼儿的作用,还浪费了宝贵的活动时间,在科学活动中尤其应该避免。
2.不做无视应答
教师提出问题后,幼儿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幼儿乱说,有的教师不能适时的进行引导,还有的教师不知所措,使课堂教学无法正常的开展下去;有的教师接不住幼儿抛过来的“球”,对幼儿的回答缺乏正确的回应,茫然而没有依据的应付了事;更有很多老师往往采取生拉硬扯的办法,将幼儿拖到自己预设的流程中来继续向下走……上述种种都应当引发幼教工作者的自我反思与总结,从而努力做好课前的备课,储备更多的应对技巧,尽量做到“不伤孩子的好奇心”,“不给予孩子不正确不科学的似是而非的答案”,从而保障孩子们在科学探索中的兴趣与良好习惯。
3.不做局部施教
所谓“局部”施教,包含“不面向全体的教学”和“学习层面单一局限”的意思。有的老师迫不及待地想从幼儿口中得出标准答案,将幼儿向标准答案上引导,殊不知这样会扼杀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愿望。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望)了解幼儿对该活动的兴趣,凭借听(闻)幼儿操作中的对话判断活动的难易程度,借助提问(问)启发引导幼儿进行探索与发现,根据自身经验及时调整(切)活动方案,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如此“望闻问切”的教学方式不失为一种全方位关注幼儿、关注学习过程的良方。
参考文献:
[1]纪微.《教师课堂提问艺术与技巧》[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1
[2]支娜.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特点与改进,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3]马仲红.幼儿园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