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汉语言文学创新教育研究r——评《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来源 :教育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456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它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与独特载体.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国际上的语言地位也日益突出.高校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主体,很早就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输送专业型人才,并将中华文化推向更广阔的世界.然而,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外来文化冲击,使得汉语的学习与文化的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提高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以满足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这是新时期高校汉语言文学创新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王西维所著的《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一书,围绕素质教育这一教学目标,紧扣汉语言文学教学实际,探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现状、不足与对策,阐明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重要地位,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式发展的新模式,为新时期高校汉语言文学创新教育打开了新路子.
其他文献
汉字是汉民族的认知成果,其形体构造反映了汉民族的认知方式和文化心理.本文将认知隐喻理论和传统文字学相结合,探讨了汉字“灋”“律”的构造隐喻,并与英语中的相关隐喻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揭示这两个汉字所反映的汉民族文化心理.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有其独特的构字理据.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的调查,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不明构字理据,在识字上存在着同音字混淆、偏旁混淆、笔画增减偏误以及笔形错误等问题.利用汉字字理,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手段:探本溯源,解决同音不同义的识字问题;据偏旁知义,解决形似汉字的识字问题;演示字形演变规律,解决笔画、笔形偏误的识字问题;引入文化常识,增强识字趣味性.这样可以帮助低年级学生减少出错率,从而达到高效识字、丰富语文素养的目的.
基于网络信息爆炸时代人们自控力下降的背景,网络流行句式“X它不香吗”因为其调侃和自我嘲讽的幽默风格引起社会共鸣.文章将从该句式的来源出发,探寻它的发展历程,并逐一分析其句法、语义、语用.最后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析该句式流行的成因.
扶风方言中保留着很多与劳动社交有关的词汇.文章对扶风地区与劳动生活相关的七个方言动词进行了研究,并按照词义将其分为三类:“飏”“搲”具体生动地体现出扶风地区因地制宜,依时而动的农业特色;“燣”“燲”及“咥”的运用表现出当地注重慢工细磨的食品制作过程和对劳动成果的享受;而“谝”“挕”则更为形象地反映出扶风人直率豪迈的性格特点.文章旨在从这些方言词汇出发,进一步解释其含义并追根溯源,探析其背后所蕴含的扶风地域文化特色.
动态助词“着”是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重要的语法点.文章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筛选出不同级别韩国留学生使用动态助词“着”的偏误语料,对不同汉语水平学生使用“着”的偏误类型进行分析,总结出韩国留学生使用“着”的一些偏误规律.
《西藏通览》是日本山县初男撰写的一部关于西藏的带有方志性质的“考察报告”,后被清代留日学生翻译后,于光绪三十四年刊印出版,因此书为清代末期所译,语体风格为半文言文,较为易读,但其中仍有许多词汇不是很常见,特别是书中对于西藏地理概况及民俗方面的记述,有很多较为特色的词汇,对这些词汇考释其词义,有助于书中有关西藏地理和民俗方面叙述的理解,对清代时期西藏的地理概况和民族风俗研究有一定助力.
文章运用概念隐喻理论,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的23篇讲话为例,归纳和总结其中的概念隐喻,探讨了隐喻在政治话语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这23篇讲话共出现隐喻用法748处、隐喻类型12种.2.战争、旅程和建筑是所有类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三类隐喻.3.“补钙”“软骨病”等隐喻表达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期刊
文章从词法、句法、语义以及语用四个方面对祈使句“VV吧”和陈述句“VV吧”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和其他相似结构(如“爱V不V”)的比较,解释两者之间的相似及差异,揭示该结构的结构和功能关系.
学前教育是一种以刺激学龄前儿童智力发育为目标的教育实施手段.在幼师及家长的同步配合下,儿童的大脑功能会逐渐趋于完善,并被系统性地划分为多个分区结构,从而使得各级脑计算能力能够得到充分调度.学前教育管理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在科学化教育实施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规划调节作用.儿童期是人生智力发育的启蒙阶段,现有资料显示,超常儿童的发展与形成都与该时期的引导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对学前教育进行正确管理是促进儿童智力快速发展的有效实施手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