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浅谈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0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章对打造高效初中数学课堂进行了研究,提出数学教师在当前形势下应转变观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有效备课,注重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更新理念;有效备课;重视过程;高效课堂
  
  在减负口号越喊越响的今天,教师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学生学习的时间都在缩短。若想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就必须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即课堂的高效教学。下面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一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一些策略。
  一、更新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数学新课程规定了三大课程目标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意味着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不再是判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数学有效教学必须促使学生在三大目标领域上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二、有效备课,奠定高效教学的基础
  1、把握教学内容、课型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新授课中有着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版块内容;有些知识是学生有生活经验,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完成,有些概念是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的:同一种教学方式在低年级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放在高年级就会使学生感到幼稚。针对不同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是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2、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因此数学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适切性,使其体现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师制定的数学教学目标既要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又要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相适应。首先,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应是全面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内容应该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其次,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应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目标,从行为指向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拓展了现代数学教学的内涵,真正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去落实和实现教学目标。
  三、重视过程,推动高效课堂的进展
  新知识的理解、巩固,不可能一步到位,它始终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一直处于动态之中。因此,教师必须随时捕获信息,灵活选择教法。随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而灵活应变,需要一个信息的交流反馈处理、再反馈的过程。这就是活跃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掌握所学知识。
  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进而达到激发思维的目的。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在教材的中心及重点、难点处设疑;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联系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及个人经验,即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过程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2、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处于一个积极创造的状态,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再创造提供广阔的天地。而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若能在课堂上恰当地引导及有效地提问,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去探究知识,那么这样的数学课堂才会精彩纷呈。
  然而今天,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师组织的课堂气氛较之传统课堂是热闹多了,但大多是在热闹下的无效教学。要么是教师一问,学生一答,提问的内容大多集中在一些记忆型的知识,停留在简单判断和机械回忆等较少智力参与的问题上,因而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自主探究能力都极为不利。如何才能达到有效提问,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切实落实教学目标,让我们的数学课堂也有语文课堂的精彩,成为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不得不关注的一个话题。我认为应从课堂的切入、内容的选择、提问的技巧三方面来注意课堂“提问”。
  3、创造性地“用教材”。
  数学新课程实验教材体现了开放性教学的教学方法,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合理的教学加工,把抽象的、严谨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易于理解、贴近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索,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4、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首先,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使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其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当学生思路受阻时,教师应及时给以启迪、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过程。
  第三,创设合作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索。教师
  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思想,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同时,合作交流要以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并在学生进行了较充分的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学生不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
  5、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每一堂新授课结束,我总要留10—15分钟时间进行巩固练习。如何进行巩固练习,首先要吃透大纲、钻研教材,抓住新授知识点精心选择,设计习题;练习要求学生及时交换批阅,教师评析。并马上了解学生对新授知识的巩固情况,针对反馈中有差错及易错的知识再反复强调,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和巩固知识,形成一定技能,初步达到目标。
  6、重视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后通过小结让学生抓住主要矛盾,掌握课堂的重点与难点,是整节课教学的升华。
其他文献
【摘要】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然而,在具体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出现学生主体的的淡化和文本的缺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适当引导学生,切实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重视教材,指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成功对话。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及语文新教材的全面推广,如何有效地配合新教材指导学生阅读已成为当
期刊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这绝不是一篇论文所能涵盖得了的。这里仅浅谈自己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使用提问时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重视提问艺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  古希腊哲学
期刊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这是多年来人们的共识。近年来作文在中考中的比分,一直呈增长趋势。如今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可谓是占据了“半壁江山”,它不仅是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而且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还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所以,作为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作文如何教,历来受到人们关注。《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作文要情感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
期刊
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巧设学生积极思维的背景,营造学生积极讨论的环境,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储备,诱发学生探索动机。一般流程是:搜集信息、编制情景化问题——呈现问题情景——分析讨论解决问题。   一、“情景”的获取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开拓    1、从自身情况中获取关联的情景    因为有切身的感受,所以在接触与之相关联的事物也就容易进入情景。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这样的情景:每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针对“讲读”模式的流弊,提醒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归宿,把阅读还给阅读主体,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独立发挥,读出个性来。  一、驱情入境——让学生读得快乐  阅读情感是读者的主观感情和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感情的双
期刊
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意味着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意味着师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理想.互动的课堂如何得以实现呢?下面结合课改实验在这方面的探索,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让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往,有肢体语言、有声语言、情感、思想、技能等多种形式。在这师生同场构建的过程中,师生要相互敞开心扉,多信息交流,这样学生就会心态开放、个性张扬,同时,在交流过程中师生得以平等关系
期刊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更是一节课的灵魂。那么,教学中如何准确、合理地预设教学目标呢?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整体把握课堂教学高度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目标有着非常清晰的表述,它既有阅读教学的总目标,又有各学段的分目标。用心研读,就会发现各学段目标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之间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关系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重在指明: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人文性”重在揭示:学生为什么而学,以及将会怎样去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写到:“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语文教学的总目标,而三个维度是实现总目标的支柱。在具体的
期刊
培智学校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从智障生认知的特点来看,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学习迁移能力差。语文知识本身又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如何把这块“硬饼干”让智障生一点点吃下,并且更好的消化得到丰富的营养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做的是“软化”工作。  一、“软化”  “软化”,顾名思义就是把知识变细变简单,而知识内容本身不能削减。这就要做到:  (一)把语文知识生活化  如果说生活是一片大海,那么每一次潮涨潮落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