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政治传播 塑造中国形象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iman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2月10~11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南京市委宣传部和南京大学政府研究所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政府新闻学与中国国际传播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交大举行,来自海内外政界、学界、新闻界的100多位专家学者、总编(台长)和官员通过主题演讲、专题报告和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就政府新闻学这一理论创新探索展开讨论,就北京奥运中的国家传播建设实践和国际传媒报道等课题,进行回顾、反思与分析。
  
  政府新闻学是“政府应对媒体”的新学科
  
  2008年是中国政府与媒体关系走势至关重要的一年。从2008年3月藏独势力制造动乱开始,到西方媒体对西藏、人权、北京奥运的片面和负面报道,尤其是2008年4月以来对奥运圣火全球传递过程的负面报道,中国政府、传媒、民众(包括海外华人)的反应都表明了政府、媒体、公众的互动关系和国家传播能力建设的问题,正成为中国和平发展以及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进程中的焦点之一。政府新闻学针对中国政府与传媒的关系,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操作层面的总结提炼,是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公共管理等跨学科领域的理论创新探索,也为中国的国家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框架。
  首创“政府新闻学”概念的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叶皓教授认为,政府新闻学是在中国政治民主化、管理公共化、新闻社会化、公关多元化背景下诞生的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它以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传播学、新闻学和公共关系等诸多学科为理论依据,立足政府传播的角度,研究当代政府如何遵循公共管理和大众传播规律,自觉而有效地应对媒体、引导媒体、借助媒体,发挥媒体在公共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达到社会善治的目的。
  广州市新闻办公室主任叶敏就广州市政府应对突发新闻事件的实践分析了政府如何与媒体沟通的策略。她认为信息及时、准确是做好突发事件新闻应对的关键,健全机制、主动沟通是做好突发事件新闻应对工作的保证,权威发布、快速反应是做好突发事件新闻应对的基础,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是做好突发事件新闻应对工作的保障。
  新华社上海分社党组书记李志勇结合自己在南京从事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实践,提出政府要开放,媒体报道要及时、公开。《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李泓冰结合地震报道和奥运报道,提出政府官员和媒体要贯彻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新闻报道原则。凤凰卫视的闾丘露薇、《光明日报》的郑晋鸣以及《时事报告》杂志的王万征都结合自己的新闻实践,阐述了政府与媒体互动的关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丁柏铨教授则从理论角度阐述,政府的媒介形象具体可分为理念形象、实事形象、机构形象、人员形象等四种类型。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的戴元光教授则着重强调,政府新闻竞争力的基础是公信力。
  英国牛津大学全球谈判项目主任、世界银行前新闻发言人Tim Cullen教授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了新闻发言人的素质要求,他认为作为一个新闻发言人,需协调好讲“真实”(Reality)、“雄辩”(Rhetoric)和“声誉”(Reputation)3者之间的关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孟建教授从理念、规则和实践3个层面全面、深刻地梳理中国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的理论脉络。
  
  外国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来自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专家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具体阐述了西方媒体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政治传播学》前主编、美国杜克大学David Paletz教授用内容分析的方法解剖了2008年6月以来《纽约时报》对中国的报道。他认为《纽约时报》信息偏见的产生不是政治、经济的原因,而主要与派遣的记者、新闻选取的标准、消息来源的渠道、记者的价值观、记者的个性以及报道数量的限制等“新闻专业性”相关。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赵心树教授结合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勾勒了在新闻报道中的“理想的平衡传播”模型,认为目前中美报道两国之间的失衡不是故意妖魔化,而是由于失衡螺旋造成的客观妖魔化。打破这种失衡螺旋,不仅西方媒体有责任,而且中国政府乃至所有中国人都有责任。
  英国西敏寺大学传播与媒体研究中心Colin Sparks分析了英国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他将英国媒体有关中国报道的信息分为大报、小报、中间报纸3种类型。相比较而言,精英媒体的大报对中国关注的范围更广,也更少明显的偏见。而英国民众阅读的大部分大众媒体则很少关心中国的全貌,呈现的信息也是扭曲的,表现出一种敌对的态度。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林晓光教授在日本留学、从教数十年,他结合日本对华舆情变动的历史轨迹,考察了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他认为影响日本国民对华认知的因素主要有对中国文化的崇敬意识、战争赎罪意识、集权专制的东方与民主自由的西方的“东西意识”和经济发达的北方国家与未开发的南方国家的“南北意识”等4种社会意识。
  
  塑造多元和多样化的中国形象
  
  著名政治传播学者、美国伊利诺伊大学Doris Graber教授从政治心理学的视角阐述了公共外交对国家形象推广的重要作用。她认为,一方面中国“魅力攻势”的公共外交手段已初见成效,另一方面在一些国家的负面形象还有待改善。英国西敏寺大学教授、中国传媒中心主任戴雨果教授认为,在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过程中,中国有好的历史声誉,但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品牌。一旦有负面的事情发生,中国的“脸谱化的妖魔形象”马上就出来了。美国南加州大学传播学院的王坚副教授认为,中国要提升自己的国家形象,可引入管理学的品牌概念,从品牌构建、品牌识别和品牌管理等要素来塑造的国家形象。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希光教授建议,中国要建立强大的软实力,就要拥有中国的全球性传播渠道、非政府组织、基金会学者和智库学者,依靠他们争取普世价值思想和概念的定义力、国际政治和经济标准制定力、全球议程设置力、新闻报道框架力,冲破西方为约束中国的软实力编织的“复杂的网”。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葛岩教授则采用心理测试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用Dragon能否很好地传达中国龙的文化意义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他认为,目前使用long代替dragon无助于龙的正面意义传播,民族象征物的跨文化传播效果不是由语词,而是由其象征的对象——中国文化、中国人以及中国与他国的实质关系决定的。
  政府新闻学与中国国际传播国际研讨会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刘康教授认为,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国际影响力迅速扩张,但中国在文化与传媒领域的软实力大大落后于经济的发展。通过外交、经贸、传播、文化与教育交流方面向世界展现出来的中国国家形象,虽然从总体上看。是一个迅速崛起和现代化的大国的正面形象,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是一个极为复杂、矛盾、不确定的形象。对于中国来讲,社会参与、民间声音是当下塑造国家形象战略中最需要提升和拓展的,而政府的力量应更多体现于“后台”的公共财政支持和公共产品的组织协调。一个民主、开放、和平、自信的国家形象是中国现代化转型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这一动态、复杂但又确实可信的真实形象,才应该是世界所理解、认可、接受的中国形象。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其他文献
本刊讯(记者 张姝) 6月16日下午,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广电蓝皮书)发布会,全面发布了2007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状况。  在发布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广电蓝皮书主编黄勇介绍了《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研究编写工作情况,并发布了本年度报告的主要内容。据介绍,报告将2007年广播影视发展的五大特点概括为:抵
期刊
辽宁期刊协会的同志从沈阳来北京,将《辽宁老期刊图录》一书的清样拿给我看。读过之后,我深感他们从事了一项繁重而卓有成效的劳动,完成了一本很有价值的书。据知,《辽宁老期刊图录》一书用了三年时间。他们从浩瀚的历史资料中淘出159种老期刊,对20世纪上半叶辽宁出版的期刊按社会性质演变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历史脉络准确而明晰;对每一阶段的期刊既客观照录又就其政治、文化性质适度点染,历史的真实感跃然而出。这本《
期刊
进入21世纪,节目编排日益受到国内电视台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电视经营者认识到,频道的整合“营销”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有效的节目编排来实现的。但在近年来以电视为基础衍生出的新媒体上,编排的力量还体现得不够充分,或因各种原因难以在实践中应用。  事实上,基于电视特点衍生出的新媒体,特别是像公交移动电视这种具有相对固定的观众群、个体收视时间相对较长的新媒体,节目的编排对其经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由分众传媒经
期刊
管理    胡锦涛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  6月20日,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必须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必须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增强凝
期刊
近年来,在各地方电视台,采用平民视角、站在百姓立场、评说生活事件、体现人文关怀的民生类新闻节目风生水起,改变了长期以来电视剧占据收视排行榜首的地位,也改变了中央台新闻权威独大的优势。这类新闻节目特点丰富,存在的问题也很复杂,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民生类节目主持人的定位、社会作用和着力方向加以浅析。    定位平民化  要想做出与传统新闻不同的味道,定位保持平民化,将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的需
期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网络媒体逐渐进入了主流媒体行列。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方面,互联网的海量和迅速传播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和谐稳定的网上舆论氛围,是摆在各级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温州市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温州市网管中心)对此做了一些探索。    确定方向把好舵    温州市网管中心以温州新闻网为核心、以
期刊
在报业发行网络不断拓展衍生业务的今天,做强主业,也就是做好主报的发行工作,仍然是其首要任务。在现代报业的营销链条中,作为生产环节的报纸产品本身,新闻内容和编辑手法的趋同已成普遍现实,作为推广环节的发行策划,愈发成为竞争制胜的重要一环。  大河发行网从1998年奠定《大河报》的市场领航者地位后,已连续10年稳定了其一报独大的市场格局。在10年的报业竞争洗礼中,《大河报》以不间断的营销策划,推陈出新,
期刊
牛年的到来是否会给世界经济带来真正的牛市?现在看来,几无可能。  传媒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息息相关,2008年下半年就已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一路上涨的纸价出现回落,原来率先涨价的南京四张报纸又一次抢了降价的风头,但整体广告市场却并未见太多的景气回升。2009年,中国传媒业必将继续接受市场的烘烤。  那么,谁能将传媒企业带出冬天?有没有人能使自己的媒体力挽狂澜?我们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传
期刊
分散作战的网站    专家预测,在未来20年中,大部分传媒将集中到互联网(或网络电视)上,人们将在网上花更多的时间,网络也将成为广告业的主要阵地,到2030年少数几家大型互联网集团将一统传媒天下。不管这种预测的时间正确性有多高,这种趋势已经随着技术进步、现代科学飞速发展和社会急剧变化日益明显。  报业集团网站是报业向数字报业发展的根据地。从十年前在网站上建立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开始,到近年来传统媒体与
期刊
1978年 企业化管理  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开播。目前,《新闻联播》是中国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同时也是全世界拥有观众最多的电视栏目。    1978年财政部转批《人民日报》等首都8家报社要求试行企业化管理的报告。同年12月,国家出版局在全国报纸经理会议上正式宣布了报社企业化经营的决定。从此,“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开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新闻单位性质和特点的代名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