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呼唤”与起“死”回生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aqwjt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对“情感呼唤”与起“死”回生关系的探索,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医学科研新课题,也是成千上万普通人十分感兴趣的问题。
  
  情歌使恋人睁开了眼睛
  
  帕戈西是罗马的出租车司机,当他听到恋人露茜惨遭车祸身亡的噩耗后,一下子晕倒在地。
  帕戈西和露茜是大学同学,入学后不久就相爱了。两人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在生活上互相体贴关心;他们都爱好唱歌,特别爱好他们故乡意大利那坡里的民歌。周末之夜,他们常常到第勒尼安海边,面对着柔和拂面的海风、神秘的海景和繁星点点的夜空,一边弹着六弦琴,一边尽情歌唱。
  帕戈西的歌声浑厚柔美,歌唱时闪烁的星光在他明亮的双眸中时隐时现……在露茜初恋的心房中久久回荡着。
  帕戈西苏醒后,立即驾车赶到医院,见到了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露茜。帕戈西捶胸顿足,泪流满面。
  后来,他觉得眼泪已经不能表达对她的无与伦比的爱,就决定在她的耳边再唱一遍动人的故乡的歌。帕戈西俯下身去,充满深情地轻轻唱道:
  “看星星多明亮,闪烁着银光,海面上微风吹拂,银波荡漾;在这迷人夜晚,请来我小船上,桑塔·露茜亚,桑塔·露茜亚。”
  一曲终了,露茜的眼皮竟然动了一下。
  帕戈西惊喜交加,又轻轻地唱了一遍。
  露茜的眼睛慢慢地睁开了
  
  她活过来了一回
  
  1945年初,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盟军数百架飞机轰炸了柏林市郊的一个德军兵营。一时间,火光冲天,血肉横飞,军营内一片混乱。
  上士格雷趁机脱下了军服,猫着腰溜出了兵营,直奔柏林。他在家里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妻子爱伦娜。
  正当他俩尽情倾诉别后思念之情时,盖世太保赶到了,以抓逃兵为名,带走了格雷。
  德国法西斯投降后,爱伦娜四处打听丈夫的踪迹,可都杳无音信。后来,她在瑞士定居。几十年来,她一直未婚,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格雷,继续向各种寻人机构求助,可得到的答复均让她沮丧。
  新近,年逾古稀的爱伦娜因患不治之症,在医院的病床上“去世”了。正在这时,一名气喘吁吁的老头突然冲了进来。他是格雷。
  原来,当年格雷被押走后,在半途上,他又巧妙地逃脱了。他再也不敢去找爱伦娜,便改名换姓逃到了法国。
  战后,一位朋友告诉他,居住在德国东部的爱伦娜一家人,均死于战火。
  此后,由于东西德国分裂隔绝,他便断绝了寻找爱伦娜的念头。
  一个月前,法国有关部门根据新掌握的材料,证实了格雷的真实身份。法国红十字会寻人机构终于将爱伦娜多次寻他的消息,转告了他。格雷听到这一喜讯后,几经周折,终于赶到了!然而,此时的爱伦娜早已停止了呼吸。
  格雷用颤抖的手,抚摸着爱妻的头发和脸颊,老泪纵横。他仔仔细细端详她,然后,不断地摇动她:“爱伦娜,我亲爱的爱伦娜,你醒醒!你不能就这样走了。我是格雷!”
  爱伦娜的“尸体”颤动了一下!
  格雷一阵惊喜,使劲摇晃爱伦娜,拼命地喊:“我是格雷,我是格雷!”
  爱伦娜的眼睛渐渐睁开了,盯着眼前头发花白的老人,看了好一会儿。
  突然,两道热泪从她的老眼中涌出。医生见状,连忙把她送入抢救室。
  虽然爱伦娜最终没有能被救活,但是她确确实实从死亡世界里,活过来一回。
  
  极富魅力的新领域
  
  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举办了一次有关“情感呼唤”与“起死回生”关系的国际研讨会。席间,专家纷纷发言,各抒己见。
  不少的代表认为——
  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一种刻骨铭心、至高无上的爱,会给大脑情感中枢细胞群打上深刻的烙印。这些烙印能促使整个感情区域兴奋。并通过神经系统,影响人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心跳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等。
  在人死后的一段短暂时间内,大脑的生物电磁场仍有可能存在。某些外界信号,如帕戈西唱的情歌及“我是格雷”的呼叫,有时能激发带有情感印记的细胞群,使之通过生物电作用于控制心跳与呼吸的神经中枢,可能使停跳的心脏再跳动,停止的呼吸再恢复,这样人体就可能“复活”。
  有些专家认为——
  大脑神经物质的构成至今仍是一个充满不解之谜的“科学黑洞”。目前,世界上许多著名的脑科专家都对“神经肽”极感兴趣。现在已经知道,大脑死亡后,某些神经在一段时间内,由于神经肽的作用,仍能作出反射。神经肽的分子结构十分复杂。最近,美国科学家已经证实,它带有某种“记忆性”。一种强烈的情感多次作用于传导的神经时,神经肽就能把它们“记忆”下来。
  但多数与会者认为——
  现在发现的因“感情召唤”而“起死回生”的人,实际上都处于假死状态,因而这种召唤只能在人“死”后不久起作用,真正或彻底死亡的人绝对不可能“回生”。
  尽管众说纷纭,但是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情感呼唤与起死回生的关系极富魅力和价值;它开辟了一个人类生与死关系的研究新领域,从中很可能获得令人激动的新成果。
  (责任编辑/丰霖)
其他文献
郑逸梅以写文史掌故著称,这位跨世纪的老人,历越前清光绪、宣统两个王朝、辛亥革命、洪宪帝制、张勋复辟、军阀混战和北伐战争,以及日寇侵略、抗战胜利,直至新中国成立。有这样大的跨度和高寿,其阅历之丰富广博,在文坛上是罕见的。  郑老本姓鞠,乳名宝生,因生性爱梅,便以“逸梅”作为别号。郑逸梅年轻时,爱读笔记,对这种散文、杂录式的文学体裁,如痴如迷。十七岁那年(1913年),因翻译散文《克买湖游记》,并将此
期刊
1976年夏天的一天,几百名客人和以色列公民匆匆向特拉维夫机场赶去,观看以色列幼狮式飞机的首次亮相。9时许试飞开始,超音速飞机从观众头上掠过,这时,只见地面上许多外国武官背地里在本子上记着什么,有些人甚至在偷偷拍照,从诸位的神情中可以看出颇感惊奇。因为稍懂航空知识的人一看就明白,幼狮式飞机是仿法国“海市蜃楼”式飞机设计的。然而令大家不解的是,自从戴高乐总统下令不准任何一架“海”式飞机运交以色列,时
期刊
挖墓找铁证    1997年3月1日,在英国斯加倍里教堂墓园内的一座坟墓前,十几个人神色严肃地站立着,教堂钟楼的大钟鸣响十下后,三名石工拿起锹镐,开始动土挖掘。墓园外拥挤着三百多名新闻记者和摄影师,六名警官站在他们的前面,防备他们在最关键的时刻冲向这座即将开掘出来的数百年前的古墓。主持挖墓的并不是墓主的后代,也不是英国人,而是一个美国人,一位颇有名气的美国戏剧评论家卡尔温·霍夫曼。不过此时,他不是
期刊
酒与诗歌一直关系密切。酒后不能驾车,却是写诗的最佳时机。杜甫曾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很显然,他把诗与酒的关系进行了极富夸张性的量化分析。与此相关,烟与文章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在许多人心目中,烟似乎可以诱发、刺激出能构成文章的无形原素。那些挑灯熬夜的文士作家,早晨清点好一页一页的文稿后,还得清理书案旁边堆得像座小山似的烟灰缸。文人队伍里的嗜烟者往往私下里佩服这样一种人:他们既写得出一手锦绣文章,又能
期刊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也是灯谜爱好者。我在教小学地理时,发现同学们对于外国国名难于记住。死记硬背既枯燥无味,又记得不牢。于是,我便尝试制作灯谜让同学们猜。结果,同学们兴趣大增,思维活跃,在愉悦的心情中不知不觉地就记住了以前难于记住的国名,而且记忆深刻,经久不忘。  如:  选美(打一亚洲国名)  谜底:以色列  春燕回归(打一亚洲国名)  谜底:越南  乌浪滚滚(打一欧洲国名)  谜底:波黑  狐假虎
期刊
英国萨里大学的卫星技术公司,揽接了法国政府的定单,后者不仅委托它制造卫星,还让其负责对卫星运行的监控。1995年8月,这颗卫星成功地进入空间轨道,以后一直运行顺利,时至去年7月,却出意外,该公司披露说,卫星与太空垃圾相撞,结果十分惊险。据新华社1996年8月16日专电说,一颗法国间谍卫星被垃圾击中,所幸打在其平衡杆上,在碰撞产生的高温中。这根金属杆即刻汽化,消失得无影无踪。    何谓太空垃圾? 
期刊
主持人:刘法民,江西教育学院副教授、本刊特约主持人。  讨论者:熊明泽,武汉市江夏区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国家二级作家(副高)。  张爱国:《江南都市报》编辑、记者。  周梅夫:江苏太仓市利泰纺织厂职工。    主持人:近年来出版业掀起了一股名人出书热,尤其是演艺界名人出书,更是一浪高过一浪。毫无疑问,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国内不少报刊及电视传媒,都对此作过介绍和评析,我们曾就这个问题向读者征稿,下
期刊
杜甫《丽人行》(唐代·诗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勹盍)叶垂鬓唇。  背上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福建连城二中高二(3)班 赖世茂选  (诗歌描写佳丽的较多,还有不少人选了乐府民歌《陌上桑》、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张泌《江城子》(唐代·词)  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秋水明,黛
期刊
在我国四川省西部边沿山区的宝兴县,是举世闻名的“国宝”大熊猫的主要产地。这里已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拥有大熊猫300多只,占全国大熊猫总数的三分之一。并拥有金丝猴、羚牛、白唇鹿、虹雉等各种珍稀动物300余种和云杉、珙桐、连香树等珍稀植物170多种。建国40多年来,宝兴县已向国家提供大熊猫117只,其中有16只是作为“国礼”赠送给朝鲜、前苏联、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墨西哥和西班牙等国的。
期刊
1997年8月31日凌晨,英国王妃戴安娜在法国度假时遭遇车祸不治身亡。这一消息顿时震惊了英伦三岛及全世界。尽管她近些年来时时绯闻缠身,但她向人们展示的美丽和善良给世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祸起塞纳河畔    去年8月30日下午,戴安娜和她的埃及籍男友多迪·法耶兹在法国南部圣托贝度假一周后抵达巴黎,准备次日回伦敦和她的两个孩子团聚。当晚,戴安娜和多迪在巴黎多姆广场豪华的雷兹饮店共进晚餐。这个酒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