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我再一次接手了六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从前任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口中,我了解到班上有一对“冤家”。不仅如此,双方家长也闹得水火不容,这让还没有正式接手工作的我忧心忡忡。
新学期第一天终于来临了,我怀着憧憬也带着忐忑走進了教室,并特别留意了班上那对“冤家”——两个小姑娘,一个叫小刘,略胖些,见人就笑,笑起来甜甜的,看起来文质彬彬;一个叫小邹,略瘦些,长相清秀,性格似乎有些内向,不喜欢说话。
大课间音乐响起了,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大操场走去。突然,我发现有个女生总是掉队,头埋得低低的,在人群中显得极不协调。“最后那位女生,头抬起来,快跟上队伍。”我善意地提醒。听到我的话,她连忙加快了步伐,很不情愿地抬起了头。“是她,小邹!”我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但也没放在心上,跟着队伍来到了大操场。在体育老师的口令声中,同学们稍息、立正、向左向右转,一系列常规动作做完后,我发现小邹又掉队了,和前面那名同学之间隔了很远的距离,正如刚才的情形一样。“怎么回事?”我有些动怒了,径直走到她跟前,正想批评她两句,没想到她前面站的是小刘。这让我想起了前任班主任说的那番话,连忙把尚未说出的话咽了下去。看来,她们之间的确存在问题。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把目光牢牢地锁定在了她们身上。我发现,但凡是班级排队,诸如上下午大课间、体育课、信息课以及放学,她们都会刻意保持距离,俨然熟悉的陌生人。我找了个由头,调整了排队站位顺序,当然主要还是为了将她们隔开,试图让距离淡化她们之间的矛盾。
与此同时,我开始接触双方家长、班级科任教师以及部分学生。从三方口中,我了解了矛盾产生的原因。小邹是五年级由外地转入我校的,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妈妈带着她生活。刚来时,小邹和同学们相处不错,包括小刘。刚好她和小刘又上同一个辅导班,接触的机会就更多,自然而然,两家也熟识了起来。有一次,小邹妈妈临时去外地出差,就把小邹托付给了小刘妈妈。在小刘家,小邹度过了快乐的一天。可是,第二天,小刘发现自己心爱的橡皮擦不见了,小邹自然就成了重点怀疑对象。事实上,这块橡皮的确是小邹拿的。用她妈妈的话说,小邹从农村学校转来,没见过这么新奇的东西,没忍住就拿了。后来,小邹妈妈知道后狠狠地教训了她,并带着她去给小刘赔礼道歉,还买了许多橡皮送给小刘。按理说,这件事就算完了,毕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是,后来小刘跟班上同学说小邹是小偷,不断散播小邹的坏话,鼓动班上同学孤立小邹。而小邹也不肯忍气吞声,偶尔也会反抗。就这样,她们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后来,家长也被卷到孩子的矛盾中来,成了仇人。
“李老师,不好了,小刘用厕所门把小邹的手指夹破了。”班长小冯急匆匆地来向我报告。我急忙跟着小冯来到了教室,只见小邹捂着手指痛哭不止。我一面安抚小邹,带她去医务室简单处理,一面打电话给她妈妈告知情况。而一旁的小刘似乎也很委屈,一直强调自己是无意的,同行的几名学生也连连点头。赶来的小邹妈妈看到小邹手指并无大碍,悬着的心也放下了。这件事就过去了。
消停了一段时间,她们的矛盾又激化了。事情是这样的:一次体育课下课,上楼梯回教室的过程中,小邹不知道被谁绊了一下,一时没站稳,整个人直接扑到了小刘身上,手指抓到了小刘后背。小刘顿时号啕大哭,做出疼痛不已的样子。经过调查发现,小邹的确是无心之失,并且也有同学亲眼所见。事后,我先和两个孩子进行了交流,当晚联系了双方家长,说明了整个事件经过,初步平息了这起风波。挂了电话,我的心里五味杂陈,厕所门事件,小刘是无辜的,有同学作证,小邹会相信吗?她妈妈会相信吗?今天的摔倒抓伤人风波,又换成了小邹是无辜的,同样有同学作证,小刘会相信是巧合吗?小刘的父母会相信吗?
短短两个月,小邹和小刘之间发生了多起纠纷,巧合也有,故意也有,虽然没酿成大的事故,但严重削弱了班级凝聚力,影响了班风。追根溯源,还得回到那起偷窃事件。那次阴影一直笼罩着小刘和小邹,让她们不能释怀。找到了症结所在,结合她们两人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了三步走的解决策略:
第一步:对小邹和小刘进行心理疏导和行动引领
小邹、小刘是当初偷窃事件的经历者,也是本学期一系列事件的当事人,做通两人的思想工作才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所在。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小邹和小刘已经具备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她们也都能懂。但是,为什么昔日关系不错的好朋友就因为一次“意外”而使得友谊的小船倾覆呢?归根结底,她们在心理上出现了偏差。“爱之深,恨之切”“嫉妒”“小心眼”等,都可能使她们无法从心底原谅对方。所以,我分别找她们聊天,引导她们用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多关注对方的优点,同时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业上来。就拿小邹来说,成绩相对不错,对学习的关注度较高,我就利用她这个心理,不断鼓励她在学习上树立更高的目标,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不断为目标奋斗。而小刘性格比较外向,多才多艺,我推荐她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为自己寻找更多展示的平台,充分展现自我。
第二步:对小邹和小刘父母进行开导,让家庭提前“破冰”
我通过电话、面谈等形式,和小邹妈妈、小刘爸爸妈妈勤联系,多沟通,从孩子终身发展的角度努力化解两个家庭的不愉快,争取两个家庭的配合。同时,引导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请家长多给孩子树立正向的、积极的榜样。结合“魅力家长进校园”活动,我鼓励小邹妈妈和小刘妈妈同台给同学们进行美食制作的讲授,给两个家庭创造合作的机会,让她们在集体面前放下个人矛盾,冷静面对,给自己的孩子做好示范,用自己的言行在全班学生面前树立好的形象,为两个孩子化解矛盾、冰释前嫌搭建桥梁。
第三步:通过班队会等形式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氛围
我精心设计“团结协作”“互敬互爱”“懂得体谅”“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致我的小学六年”等班队会,多设计参与性、合作性、体验性活动,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懂得相互合作、体谅、大度等做人的道理,也让学生意识到六年级的自己即将离开小学,纯洁的友谊多么宝贵,要珍惜剩下不多的同窗时光。同时,还引导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分子,大家积极进取、互助互爱,才能使班级更具凝聚力,才能使班级更优秀。
现在,小邹和小刘已经有一个多月相安无事了。有一次,我竟然神奇般地看到放学站路队时,小邹和小刘面对面点了点头,相视一笑,这可是一年多来的首次。看到她们有这样的变化,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
新学期第一天终于来临了,我怀着憧憬也带着忐忑走進了教室,并特别留意了班上那对“冤家”——两个小姑娘,一个叫小刘,略胖些,见人就笑,笑起来甜甜的,看起来文质彬彬;一个叫小邹,略瘦些,长相清秀,性格似乎有些内向,不喜欢说话。
大课间音乐响起了,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大操场走去。突然,我发现有个女生总是掉队,头埋得低低的,在人群中显得极不协调。“最后那位女生,头抬起来,快跟上队伍。”我善意地提醒。听到我的话,她连忙加快了步伐,很不情愿地抬起了头。“是她,小邹!”我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但也没放在心上,跟着队伍来到了大操场。在体育老师的口令声中,同学们稍息、立正、向左向右转,一系列常规动作做完后,我发现小邹又掉队了,和前面那名同学之间隔了很远的距离,正如刚才的情形一样。“怎么回事?”我有些动怒了,径直走到她跟前,正想批评她两句,没想到她前面站的是小刘。这让我想起了前任班主任说的那番话,连忙把尚未说出的话咽了下去。看来,她们之间的确存在问题。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把目光牢牢地锁定在了她们身上。我发现,但凡是班级排队,诸如上下午大课间、体育课、信息课以及放学,她们都会刻意保持距离,俨然熟悉的陌生人。我找了个由头,调整了排队站位顺序,当然主要还是为了将她们隔开,试图让距离淡化她们之间的矛盾。
与此同时,我开始接触双方家长、班级科任教师以及部分学生。从三方口中,我了解了矛盾产生的原因。小邹是五年级由外地转入我校的,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妈妈带着她生活。刚来时,小邹和同学们相处不错,包括小刘。刚好她和小刘又上同一个辅导班,接触的机会就更多,自然而然,两家也熟识了起来。有一次,小邹妈妈临时去外地出差,就把小邹托付给了小刘妈妈。在小刘家,小邹度过了快乐的一天。可是,第二天,小刘发现自己心爱的橡皮擦不见了,小邹自然就成了重点怀疑对象。事实上,这块橡皮的确是小邹拿的。用她妈妈的话说,小邹从农村学校转来,没见过这么新奇的东西,没忍住就拿了。后来,小邹妈妈知道后狠狠地教训了她,并带着她去给小刘赔礼道歉,还买了许多橡皮送给小刘。按理说,这件事就算完了,毕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是,后来小刘跟班上同学说小邹是小偷,不断散播小邹的坏话,鼓动班上同学孤立小邹。而小邹也不肯忍气吞声,偶尔也会反抗。就这样,她们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后来,家长也被卷到孩子的矛盾中来,成了仇人。
“李老师,不好了,小刘用厕所门把小邹的手指夹破了。”班长小冯急匆匆地来向我报告。我急忙跟着小冯来到了教室,只见小邹捂着手指痛哭不止。我一面安抚小邹,带她去医务室简单处理,一面打电话给她妈妈告知情况。而一旁的小刘似乎也很委屈,一直强调自己是无意的,同行的几名学生也连连点头。赶来的小邹妈妈看到小邹手指并无大碍,悬着的心也放下了。这件事就过去了。
消停了一段时间,她们的矛盾又激化了。事情是这样的:一次体育课下课,上楼梯回教室的过程中,小邹不知道被谁绊了一下,一时没站稳,整个人直接扑到了小刘身上,手指抓到了小刘后背。小刘顿时号啕大哭,做出疼痛不已的样子。经过调查发现,小邹的确是无心之失,并且也有同学亲眼所见。事后,我先和两个孩子进行了交流,当晚联系了双方家长,说明了整个事件经过,初步平息了这起风波。挂了电话,我的心里五味杂陈,厕所门事件,小刘是无辜的,有同学作证,小邹会相信吗?她妈妈会相信吗?今天的摔倒抓伤人风波,又换成了小邹是无辜的,同样有同学作证,小刘会相信是巧合吗?小刘的父母会相信吗?
短短两个月,小邹和小刘之间发生了多起纠纷,巧合也有,故意也有,虽然没酿成大的事故,但严重削弱了班级凝聚力,影响了班风。追根溯源,还得回到那起偷窃事件。那次阴影一直笼罩着小刘和小邹,让她们不能释怀。找到了症结所在,结合她们两人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了三步走的解决策略:
第一步:对小邹和小刘进行心理疏导和行动引领
小邹、小刘是当初偷窃事件的经历者,也是本学期一系列事件的当事人,做通两人的思想工作才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所在。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小邹和小刘已经具备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她们也都能懂。但是,为什么昔日关系不错的好朋友就因为一次“意外”而使得友谊的小船倾覆呢?归根结底,她们在心理上出现了偏差。“爱之深,恨之切”“嫉妒”“小心眼”等,都可能使她们无法从心底原谅对方。所以,我分别找她们聊天,引导她们用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多关注对方的优点,同时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业上来。就拿小邹来说,成绩相对不错,对学习的关注度较高,我就利用她这个心理,不断鼓励她在学习上树立更高的目标,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不断为目标奋斗。而小刘性格比较外向,多才多艺,我推荐她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为自己寻找更多展示的平台,充分展现自我。
第二步:对小邹和小刘父母进行开导,让家庭提前“破冰”
我通过电话、面谈等形式,和小邹妈妈、小刘爸爸妈妈勤联系,多沟通,从孩子终身发展的角度努力化解两个家庭的不愉快,争取两个家庭的配合。同时,引导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请家长多给孩子树立正向的、积极的榜样。结合“魅力家长进校园”活动,我鼓励小邹妈妈和小刘妈妈同台给同学们进行美食制作的讲授,给两个家庭创造合作的机会,让她们在集体面前放下个人矛盾,冷静面对,给自己的孩子做好示范,用自己的言行在全班学生面前树立好的形象,为两个孩子化解矛盾、冰释前嫌搭建桥梁。
第三步:通过班队会等形式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氛围
我精心设计“团结协作”“互敬互爱”“懂得体谅”“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致我的小学六年”等班队会,多设计参与性、合作性、体验性活动,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懂得相互合作、体谅、大度等做人的道理,也让学生意识到六年级的自己即将离开小学,纯洁的友谊多么宝贵,要珍惜剩下不多的同窗时光。同时,还引导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分子,大家积极进取、互助互爱,才能使班级更具凝聚力,才能使班级更优秀。
现在,小邹和小刘已经有一个多月相安无事了。有一次,我竟然神奇般地看到放学站路队时,小邹和小刘面对面点了点头,相视一笑,这可是一年多来的首次。看到她们有这样的变化,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