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欣赏是中学作文教学的关键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u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阅读与欣赏是激发中学生写作热情的关键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把学生的写作热情与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是中学生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课堂上,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视觉点是教师,听觉源是老师的声音。视点是不变的,而教师的声音对学生来说是流动、变化的。悦耳动听的声音像涓涓的溪流,清澈地流淌到学生的心里,发涩沙哑、毫无光彩的声音不但不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听久了还会变得麻木、厌烦。可见,语文教师的声色、音质和语调在语文课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声音在这里有着神奇、美妙的纽带作用。
  为此,语文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以自己的读以及学生的欣赏角度来设计、上好每一节课。充分重视声音描绘色彩、情感和场景的作用,以充满激情、牵动情感的话语,通过抑扬顿挫、富有磁性的声音传播,准确传达出课文的内容与感情,利用读把学生诱入虚拟的作品情境氛围中去,以“情”撩拨学生的心,用读的声音扣住学生的注意力。
  当学生能做到聚精会神、静静地听老师阅读讲解,并感受到上语文课是一种艺术享受,学生心中自然地就会涌动着一种情绪、激情;脑海里也就会不经意、不时地萌动出写作的灵感和兴趣。尽管中学生的这一感觉比起成人来要弱得多,但这种思想火花亮点在中学生的潜意识中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一旦被老师充满激情的话语激活,顺势再点拨作文,学生就会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参与到作文教学中去,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再从中学语文教材来看,选编的大多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名篇,“文质兼美”。这些都预示着老师上课要把文章读好,读出感情、韵味来!让学生听得入迷,在不知不觉中被优美的语言带进一个如画的境界……通过阅读,在老师、写作、学生之间架起一个情感沟通的平台,使学生的思维状态与老师基本保持一致。
  二、阅读与欣赏是丰富中学生写作内容的源泉
  课堂上,语文老师悦耳动听、富有吸引力的声音传播将会极大感染学生,拓展学生的想象、联想思维。老师评讲文章,点拨释义关键词句,这些都是通过老师的声音传感到学生脑海里进行加工、吸收。随着这一整合过程的不断深入,学生摄入信息词汇量的增加,头脑里积蓄的写作素材和内容也不断增多。在这种情况下,结合所讲的课文,让学生自拟题目、自定体裁格式来进行写作训练,学生会因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感悟出现不同的写法。有的写出的是一篇完整的记叙文或议论文,有的可能是不成文的一段话,但却是一段精彩、有真情的话;有的可能仅是几句精炼的句子等等。这些都是学生通过欣赏老师的读后,或是消化吸收老师彻底给的信息后,自己心中有了激情,然后按自己的意志写出来的,并有自己的感情的东西。学生在遣词造句表达再见情感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个性化的写作思维意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学生从主观上也会逐步主动放弃抄袭模仿的习气,也再不会为写作难、无内容可写而犯愁。
  三、阅读与欣赏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利器
  阅读,老师读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大声的朗读、小声的吟读、无声的默读等。因为学生自己会阅读并读懂对提炼写作能力尤为重要。
  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课堂上可以采用轮流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后期可以是读自己写的作文。开始读时,学生免不了会结结巴巴,可通过反复的训练,学生就会逐步地把字读准,把文章读通顺、流畅、并读出节奏、感情!这样做一是练胆,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二是练习了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驾驭语言词汇的能力。
  随着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面的拓宽、量的增加,学生头脑中便会摄入大量的典范语言材料和词汇。并通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处理,变为自己的东西,此时的学生已经吸收了很多写作的营养成分。且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自己的使用标准和衡量语言规范的标准。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作文,思路就会豁然开朗,如汩汩流水注入笔端。文章基本成型后,学生再通过反复的吟诵推敲,不断进行修改,使文章的表现方法和内容不断趋于完善。而这一过程是在一遍遍的阅读与欣赏中完成的。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正是强调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吗?
其他文献
前不久,我看了一篇文章说一个小学只读了三年的农民培养出了两个优秀的儿女,儿子考上清华大学,女儿考上北京大学。当记者采访他时问他怎样教育儿女时,他说“我不会教育孩子,我就是用三句话教育他们”。“孩子,你真行!这么复杂的问题都能够解决。”“一切只能够靠你们自己,爸爸帮不上什么忙”第三句话“尽力就行,大不了回家跟我种地”昨天我收到朋友发来的一条微信,微信上说;乡下人教育孩子,常用这样的三句话:爸妈没本事
期刊
语文课堂瞬息万变,教师的再多再全的预设,学生也能有意无意逃出这“五指山”。课堂有意外不是意外,老师对于这些意外的错误进行机智地处理,或是进行未卜先知般预设,将已发生的错误或潜在的错误化为一种教学资源,才是课堂上让人最意外的惊喜。  一位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玲玲的画》时,有这样一个生字教学环节。指导读象声词“叭”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都读作了“pā”。听课的老师都认为教师该直接正音了。但这位老师处理方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直接接触更多的语文材料,可以让学生在很多的语文运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如何运用语文。真正体现小学生对语言的掌握情況的就是阅读以及写作的综合能力,而随文练笔是一种将读与写完美融合的简易的写作训练。它具有篇幅短、写作快、小负担、高效率等优点,因而颇受师生欢迎。开发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空白点和拓展延伸点,有效地挖掘文本中的练笔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习
期刊
很多一线初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都有一种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出力不讨好,作为教师,竭尽所能,学生却难以提起兴趣。有的教师,由于课堂有特色,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也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有没有一种方法,适合于大多数教师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认为是有的。  要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首先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首先在于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语文这一学科的魅力;其次是汉语文化的
期刊
情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它既是学习语文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情感教育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用美文灌之以情,教师动之以情,学生会之以情,由无数的“情”的操作而综合为“情操”的生成,达到心灵和心灵的契合的一种教育方式。而语文作为一门主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更强调情感。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名家名篇,题材广泛、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部最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规定的高中学生必修课,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一、题目的选择应小不应大  这是针对文言文研究学习对象而言的。中国古诗文可研究的对象太多了,但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知识面相对狭窄,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得用到其他高考科目上,因此就不能进行“大课题
期刊
英国作家培根曾说过:读书使人明智。确实,书读得多了,读得久了,人就会在文字的浸润中得到熏陶,思想境界会得到升华,看问题的角度会更全面,分析问题的层次也会更清晰。阅读,可以品读人生百态,悟出生活的真谛,不仅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涵养了心灵,净化了心灵。正所谓,细品“书香”方能“静水流深”。  读书的方法有千种万种,但不管什么样的读书方法,对于每个人来说收获却是一致的。读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自我提升
期刊
当今世界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的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要适应未来的信息化社会,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21世纪对教育需求的特点也就是信息化社会对教育需求的特点。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基础教育应承担起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学生与文本对话,这是多重对话关系中的核心。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敞开自己的心扉,将自身的体验和理解融注到文本的表达之中,进入到文本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文本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融通。  一、引导学生走近作者,心灵碰撞  任何作品,都带有作家自传的性质,即所谓“文如其人”。但由于作家生活的时空
期刊
一、让学生广泛阅读,积极交流,培养文学爱好  我校是一所农村高中,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阅读的文学作品很少,参加的交流活动几乎没有,自然对文学的兴趣不高,鉴赏能力不强。因此,对于每一届学生,我在刚接手时都要在班级建立图书室,购买各类文学作品,设置图书管理员,组织学生大量阅读,规定学生在每学期除了阅读语文新课标要求必读的两本作品外,每人还必须读三本以上的课外文学作品。班上有计划地开展了“阳光诗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