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物语

来源 :摩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x131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间这颗番茄形似桃子,名为仙桃。吃起来口味也是非常的鲜甜,而且中间被挖空,放入蟹肉,第一次吃的人都会被它惊艳到。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笑话,男生突然心血来潮想为女生做饭,从未进过厨房的他绞尽脑汁之后总算还是做出了一桌的菜,当女生坐在餐桌前的时候,男生是这样为她介绍的,“这是番茄炒蛋,这个是蛋炒番茄,那是番茄炒蛋番茄,也就是番茄会多一些,那个是蛋炒番茄蛋,蛋会多一些……”番茄炒蛋似乎是下厨房入门级菜式排行榜中永远排行第二的位置,仅次于传说中的拍黄瓜,但凡自称会做饭的人必定会做此菜。而在购物艺术中心K11有一家名为铭品番茄的餐厅,竟以番茄作为主题的餐厅,不免叫人对其好奇不已。
  看过这家餐厅的菜单之后,我只剩下咋舌的份儿,因为我从来都没想过番茄居然还有这么多做法,番茄汤,番茄焗饭,番茄奶冻,番茄意面,番茄瑞士卷,白酒烩海鲜番茄等等等等。《山家清供》里有一句“食无定味,适口者珍。”我认为说得十分在理,而能将番茄这一元素如此精雕细琢,再烹饪成一道道料理,从赏心悦目的蕃茄菜肴到鲜甜营养的果汁再到晶莹诱人的甜点,或鲜甜,或浓郁,或清爽,或细腻,委实让人佩服。
  十六世纪,英国有位名叫俄罗达拉的公爵在南美洲的旅行途中,一眼看中了番茄这种当时被认为只具有观赏性的植物。于是他如获至宝一般将其带回英国,作为爱情的礼物献给了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以表达爱意,从此,“爱情果”、“情人果”之名就广为流传了。到了十八世纪,意大利厨师发挥了古罗马宫廷美食的遗风,用番茄做成佳肴,几乎每顿饭都离不开它。没有番茄就没有罗宋汤,没有披萨饼,没有意大利面,没有意大利菜。也可以说,唯有意大利菜才能将番茄的味道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日本人近乎丧心病狂地种植出了20多种番茄。而每一种番茄形状不一,口味也不尽相同,日本大厨们依据这些番茄自身的特点,以意大利菜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源自于东京,全世界第一家以番茄为主题的专营店——铭品番茄,就是这样诞生的。
  面对这20多种番茄,无论热情如火的红爱果,还是闪耀如金的黄爱果,抑或是清新如林的翡翠果,它们究竟可以能释放出多少魅惑人心的美味,唯有来一趟铭品才能知晓了。
其他文献
伦敦,别太当回事!  为什么要去伦敦,这个道理很简单。想想什么是英伦范?维多利亚时代的蕾丝、荷叶边、缎带、蝴蝶结,以及立领、高腰、公主袖、羊腿袖等宫廷款式,再想想福尔摩斯式的戴风帽修身大衣,黑色方格衬衫,高帮靴以及超大围巾,当然,加上顶爵士帽更有味道。在伦敦淘古着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古着既不太当回事,也不太不当回事。而这两点都是你在其它城市淘古着的麻烦。那些花纹古怪、纺织精良的潮流款式被堆积和扔在一
期刊
坐在这间屋子里,人仿佛生活在法国那些伟大的小说家时代似的。我望着玻璃罩子里的帝国式时钟,就会想到一个头发梳成小发卷,穿荷叶边衣裳的美丽女子。在那张写字台前,可能坐着一个穿撑裙的钟情女子,头发对中分开,在那里给她的负心情人写一封热情的信。(毛姆《刀锋》)  Fin Antique开业的时候,只是低调地在微博上发了一张店内的照片:一个女孩子坐在梳妆镜前做托腮状。如果你想煽情一点,发挥一下想象力,大概有
期刊
找个志同道合的“古着小姐妹”陪你逛街实在太难了,仅一句“我发现一家好店”是绝对不够的。  图1 Prada第一款晚宴包,4500元即可买下它过往  的奢靡时光。  图2 复古相机来自慕尼黑。  图3 朋友手做的古董首饰中有一些是给大品牌做的样  品,在石头的店中等待拥有慧眼的识货客人。  图4 第一次进店时店主刚刚结束泰国游,带着古着们  回到上海。哪知一星期后再去,架子上的宝贝已  所剩无几。 
期刊
英国人和法国人总是掐架,大概是邻居做久了,各种小毛病都要吹胡子瞪眼。英国人爱好他们的历史,似乎总是害怕被人遗忘一般,要拿出来显摆一下,不然就觉得冷清。体现在古着上也是一样,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格让英国人沾沾自喜,法国人就赶来嘲笑了,难道只有你们有历史吗?不过法国人的骄傲体现在他根本就不想声张,所以巴黎有的是古着店,也有的是古着市场,但法国人不会一拥而上,你就只好学着优雅地飘过了。  GoldyMama
期刊
七十年代时我们也穿过喇叭裤,尖头皮鞋,听何文彪的迪斯科音乐,为温暖的老合成器深深着迷,最重要的是,也嫌弃过父母一辈枕头旁边咿咿呀呀唱不停的各路戏剧。可后来,除了王朔在书里,谁也不再和孩子们提起自己少年时期的张狂不羁。  如今,见到玩cosplay的孩子们已经戴着五颜六色的假发,若无其事地逛在shopping mall里,内心的第一反应竟是跟他们划清界限,再来叹他们的大胆有趣。其实也该要常常想起过去
期刊
这家店的故事要从Ray和Annie这对夫妇说起。  半年之前,他们因为工作的调动从香港来到上海,本以为需要在异地适应好一段日子,却不想,上海这座城市出奇地符合他们胃口,于是两夫妻在一番商议下,在武康路上开了一家名为“实验上海”的家居店。  乍一听这个店名,还以为是某个实验基地,其实,店里售卖的都是一些老家具和老物件,之所以取名为“实验上海”,是因为他俩觉得在上海定居、开店本身就是一种实验,因为谁也
期刊
这是一次“旧时光”漫步,在漫步之前,你必须暂时搁浅现在和未来,眼睛只能看到过去的缩影,然后慢慢将缩影放大,直到能清晰地看见它。  它当然是你所熟悉的,即便隐藏在不足五十平方米的店铺里,你灵敏的嗅觉依然能准确无误地嗅到它的存在,因为那阵如风似的古旧气息,就像黑甜梦乡里的幻境,使得你越睡越沉,也许你会梦见有关它的故事,也许你还会梦见它曾经的颠沛流离,但不管过去如何,它现在已然不用漂泊了。  顺着它特别
期刊
“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四月天,韶光明媚,草长莺飞,万物皆是一派欣欣然的模样。但所谓“几日春阴画不成,才过寒食又清明。”古时,清明节的前两天是寒食节,传说是为了纪念重义轻利的介子推,宁可被烧死也不接受晋文公重耳封赐。寒食节的风俗首先要禁火,所以必定要预制熟食,例如熬好的麦粥、糯米粥、糕团等。而今寒食节虽已不再,我们仍可以吃一些较
期刊
“Is it your first time to Sproutworks?”  豆苗工坊的创始人之一Malcolm Shu并不是《Lie to me》中的卡尔·莱特曼博士,也不是《读心神探》里的姚学琛,只凭细微的表情变化便可判断一个人说谎与否。但他就是有一种能力,只需要五秒就能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第一次来豆苗工坊。  其实,这当然不是什么特异功能,而是一种服务意识的体现。豆苗工坊,并不是什么专门生产
期刊
彭于晏的上海Lee品牌代言刚刚落下帷幕,AREA就又迎来了博雅珊艺术中心的新画展开幕。  相对于别的艺术家具店,AREA似乎颇有些不安分,放着正正经经的家具不售卖,却包揽了大大小小的活动,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在开店之初他们也不曾想过会借场地给任何人开展,可别人的意向多了,也总不能老是摆谱不借,于是,这里就奇妙地变成了一处展览圣地。  而这些展览也渐渐带旺了AREA的人气,使路过这里的人们不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