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acle_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离开对人物、天地、山川、草木、虫鱼的细致观察,离开对生活素材的自觉捕捉和用心积累,那么,作文内容就很难丰富起来,充实起来,也就很难克服空洞肤浅的毛病。因此,我们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由静到动、由点到面、由散到聚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引导 观察生活 掌握规律
  
  语文新课标在“阶段目标”的第四学段(7—9年级)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从中可以看出,新课标十分强调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而现在的学生不是缺少生活,只是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来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一、由静到动,突破难关
  
  现实生活是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在开始观察生活训练时,学生碰到的第一个难关是不知从何处着眼。这时需要教师认真选好突破口,把观察的目标尽量集中到一个点上,通过突破一点,初步掌握观察生活的方法。笔者结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中对贝多芬外貌的描写,确定突破口为人物的外貌观察。
  生活中,人物的外貌总是不断地随着心理的变化而变化,学生不易掌握其特征。为了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观察对象,可以采取 “由静到动”的方法,即在讨论分析贝多芬的外貌描写前,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教科本前的插图《贝多芬像》,认真揣摩画家是抓住哪些外貌特征来反映贝多芬的性格特征。学生通过认真地观察和思考,选择课文中恰当的语言,把画面上的情景表现出来:“愁苦和力量的脸、蓬勃的头发、深邃略带灰色的眼睛、长而笨重的鼻子、紧闭的嘴以及方形的下颏——是一位刚毅、顽强、善良、执著的人,透出坚韧无比的意志。”到这里,应及时向学生指出,观察的要领是要注意把握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的特征。我们要在观察中通过特征分析人物,在写作中通过描写特征来表现人物。根据这一原则,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观察目标,写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的外貌来。
  这种由静到动的引导方法,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打消了对写作的畏难情绪,把他们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中解放出来,为他们开拓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
  
  二、由点到面,扩大视野
  
  如果把人物的外貌观察看作一个“点”,这个“点”的任务主要是突破难关。紧接着就应把观察的范围扩大到“面”,以引导学生不断进步,用更丰富的内容充实自己的文章。这个引导过程分为两步:
  第一步,由人物的外貌观察扩大到人物的行动、表情、语言的观察。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自己周围发生的一件事中,各种人物的不同表现,然后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具体言行、表情的记叙,把他们的态度反映出来。
  第二步,由对人物的观察扩大到对景物、场面的观察。采用的仍然是由静到动的办法——由看图作文到现实生活的记录,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技能。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观察范围的扩大,必须防止顾此失彼的毛病,为此,应强调学生观察他们自己在生活中最常见和反复出现的景物和场面,便于让他们抓住特点,加以描述。如家庭附近、上学或放学途中、校园风光、课堂内外等。
  
  三、由散到聚,掌握规律
  
  学生开始观察生活,通常只能从各个不同的事物中得到一些分散的印象,反映在作文中,时常出现浮浅、空洞和杂乱的毛病,有时甚至不知所云,一件事说完了,到底要说明什么问题并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所提高,必须做好两个工作:一是启发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多多思考和分析,帮助他们找到观察的规律,归纳出对不同类型事物观察的要点;二是给学生提示观察的具体目标,使之在观察时有的放矢。这样,学生分散和零碎的印象经过思维加工,就能逐步集中到观察的基本要领上,从而产生对观察的理性认识。这种认识一旦被学生掌握,就等于把打开观察之门的钥匙交给了他们。
  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按照前面所叙的观察顺序,先让学生进行单项练习——写局部,写片断,然后归纳总结,拟出观察要点,提出观察的具体目标。这种总结是与前面的观察顺序一致的——人物、景物和场面。
  首先是对人物的观察,归结的要点是:年龄、身份、性格和精神面貌。前两点是人物的基本情况,后两点是表现人物特性的关键。通过对这些要点的观察和分析,就可以把握住人物的基本特征,写出许多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来。给学生提示的观察目标是: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和表情。作文必须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描述来刻画他们的生动形象,因此,观察那些生活在自己周围的各种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和表情,就成为了我们写作时描写人物必不可少的工作。
  接着是对景物观察的训练,其要点是:时间、气候和地区。时间是指在春、夏、秋、冬以及晨、午、暮、夜等不同季节和时间里,景物都会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气候是指在阴、晴、雨、雪等不同气候条件下,要注意观察景物的不同特征。地区是指高山、平原、海滨、高原以及北国、江南等不同地区的景物,总会有自己独特的标志。这些景物的地区特征,都是通过天空、地面、山川、建筑、树木、花草、鸟兽、虫鱼等许多具体的事物体现出来。因此,它们就是我们观察的具体对象。
  最后是场面的观察,它是在前面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性的训练。它的观察范围更大,观察内容要复杂得多,但仍可归纳其要点为:环境、代表人物的活动和群众的情绪。我们要通过环境和人物活动的描写,表现出整个场面的气氛:是热烈的还是严肃的,是欢乐的还是悲伤的,是轻松的还是沉闷的……这里,观察的目标与人物观察和景物观察是一致的,但要求在观察中有更加敏锐的目光和选择典型对象的能力。因此,没有前面两个阶段的训练,对场面的观察就会感到较大的困难。反之,学生在观察能力有所提高的基础上,就能较为准确地抓住特征,寫出场面的气氛。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也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练就一副机敏的“鹰眼”,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能力,从生活中去发现,去感悟,这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解读.
  [2]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其他文献
以L-天门冬氨酸和苄胺为原料,依次经过成酸酐,酰化,闭环构建五元氮杂环,再经过手性氮脱保护,再保护,酰化,得到莫西沙星侧链中间体(S)-N-苄基-N-(1-苄基-2,5-二羰基吡咯烷-3-
经济管理行为在事业单位运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特殊意义.在实施经济管理行为时,需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策略,保证其顺利落实.本文结合事业单位经济管
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如何在教学中通过学习心理环境的优化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广大一线教师一直非常关心和不断探讨的问题。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笔者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环境的优化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总结出以下几方面体会:     一、学生心理的优化    年近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同时也正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接受做人、成才教育的关键时期,心理
通过对中国视光学人才的市场需求和国外视光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分析了我国视光学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对医科模式和理工科模式两种中国视光学高等教育模式进行比较与思考,
摘要:大学生考试作弊直接影响高校教学质量,违背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影响整个学校的良好校风的形成。因此,研究大学生作弊心理并建立相应的预防机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作弊心理 预防机制    目前,高等学校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高度重视,行政管理部门采用多种行政手段,但效果仍然不明显。作弊形式由过去夹带、抄袭发展到“枪
某一天的一个晚自修上,我正独自在办公桌前赏析着冰心的美文《谈生命》,忽然有三个学生神秘兮兮地围过来,问:“老师,为什么你上课说的内容我们在参考书上都找不到呢?”听了这话,我感到一点欣慰,也生发出许多感慨:教师十五载,这是第一次有学生问这个问题,不容易。不知同行是否遭遇过这样的尴尬:你提出的问题学生有“标准答案”,因为学生买了和你相同的书,你的书上不也有现成的答案吗?记得今年上半年在评一堂语文课的时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具体地说,“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盛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  为了达到“求诚”的目标,作文命题必须切近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要求写的内容是学生“知道清楚的”和“易于着笔的”,不仅不阻遏、而且能诱导学生把平时的积蓄发表出来。
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总目标。这是一个多元发展的目标。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    一、贴近生活,选择话题,体现内容多元化    现实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话题是丰富多元的,将这样丰富多元的话题巧妙地引入口语交际教学,既能够丰富口
Mapping with Ag/Au ratios of mineralized rocks and ores as a parameter reveals that the deep fractures in the Gangdise block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hig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程环境下口语交际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一、增强主动交流的参与意识,突出交际主体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口语交际同样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