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离开对人物、天地、山川、草木、虫鱼的细致观察,离开对生活素材的自觉捕捉和用心积累,那么,作文内容就很难丰富起来,充实起来,也就很难克服空洞肤浅的毛病。因此,我们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由静到动、由点到面、由散到聚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引导 观察生活 掌握规律
语文新课标在“阶段目标”的第四学段(7—9年级)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从中可以看出,新课标十分强调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而现在的学生不是缺少生活,只是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来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一、由静到动,突破难关
现实生活是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在开始观察生活训练时,学生碰到的第一个难关是不知从何处着眼。这时需要教师认真选好突破口,把观察的目标尽量集中到一个点上,通过突破一点,初步掌握观察生活的方法。笔者结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中对贝多芬外貌的描写,确定突破口为人物的外貌观察。
生活中,人物的外貌总是不断地随着心理的变化而变化,学生不易掌握其特征。为了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观察对象,可以采取 “由静到动”的方法,即在讨论分析贝多芬的外貌描写前,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教科本前的插图《贝多芬像》,认真揣摩画家是抓住哪些外貌特征来反映贝多芬的性格特征。学生通过认真地观察和思考,选择课文中恰当的语言,把画面上的情景表现出来:“愁苦和力量的脸、蓬勃的头发、深邃略带灰色的眼睛、长而笨重的鼻子、紧闭的嘴以及方形的下颏——是一位刚毅、顽强、善良、执著的人,透出坚韧无比的意志。”到这里,应及时向学生指出,观察的要领是要注意把握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的特征。我们要在观察中通过特征分析人物,在写作中通过描写特征来表现人物。根据这一原则,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观察目标,写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的外貌来。
这种由静到动的引导方法,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打消了对写作的畏难情绪,把他们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中解放出来,为他们开拓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
二、由点到面,扩大视野
如果把人物的外貌观察看作一个“点”,这个“点”的任务主要是突破难关。紧接着就应把观察的范围扩大到“面”,以引导学生不断进步,用更丰富的内容充实自己的文章。这个引导过程分为两步:
第一步,由人物的外貌观察扩大到人物的行动、表情、语言的观察。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自己周围发生的一件事中,各种人物的不同表现,然后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具体言行、表情的记叙,把他们的态度反映出来。
第二步,由对人物的观察扩大到对景物、场面的观察。采用的仍然是由静到动的办法——由看图作文到现实生活的记录,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技能。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观察范围的扩大,必须防止顾此失彼的毛病,为此,应强调学生观察他们自己在生活中最常见和反复出现的景物和场面,便于让他们抓住特点,加以描述。如家庭附近、上学或放学途中、校园风光、课堂内外等。
三、由散到聚,掌握规律
学生开始观察生活,通常只能从各个不同的事物中得到一些分散的印象,反映在作文中,时常出现浮浅、空洞和杂乱的毛病,有时甚至不知所云,一件事说完了,到底要说明什么问题并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所提高,必须做好两个工作:一是启发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多多思考和分析,帮助他们找到观察的规律,归纳出对不同类型事物观察的要点;二是给学生提示观察的具体目标,使之在观察时有的放矢。这样,学生分散和零碎的印象经过思维加工,就能逐步集中到观察的基本要领上,从而产生对观察的理性认识。这种认识一旦被学生掌握,就等于把打开观察之门的钥匙交给了他们。
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按照前面所叙的观察顺序,先让学生进行单项练习——写局部,写片断,然后归纳总结,拟出观察要点,提出观察的具体目标。这种总结是与前面的观察顺序一致的——人物、景物和场面。
首先是对人物的观察,归结的要点是:年龄、身份、性格和精神面貌。前两点是人物的基本情况,后两点是表现人物特性的关键。通过对这些要点的观察和分析,就可以把握住人物的基本特征,写出许多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来。给学生提示的观察目标是: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和表情。作文必须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描述来刻画他们的生动形象,因此,观察那些生活在自己周围的各种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和表情,就成为了我们写作时描写人物必不可少的工作。
接着是对景物观察的训练,其要点是:时间、气候和地区。时间是指在春、夏、秋、冬以及晨、午、暮、夜等不同季节和时间里,景物都会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气候是指在阴、晴、雨、雪等不同气候条件下,要注意观察景物的不同特征。地区是指高山、平原、海滨、高原以及北国、江南等不同地区的景物,总会有自己独特的标志。这些景物的地区特征,都是通过天空、地面、山川、建筑、树木、花草、鸟兽、虫鱼等许多具体的事物体现出来。因此,它们就是我们观察的具体对象。
最后是场面的观察,它是在前面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性的训练。它的观察范围更大,观察内容要复杂得多,但仍可归纳其要点为:环境、代表人物的活动和群众的情绪。我们要通过环境和人物活动的描写,表现出整个场面的气氛:是热烈的还是严肃的,是欢乐的还是悲伤的,是轻松的还是沉闷的……这里,观察的目标与人物观察和景物观察是一致的,但要求在观察中有更加敏锐的目光和选择典型对象的能力。因此,没有前面两个阶段的训练,对场面的观察就会感到较大的困难。反之,学生在观察能力有所提高的基础上,就能较为准确地抓住特征,寫出场面的气氛。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也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练就一副机敏的“鹰眼”,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能力,从生活中去发现,去感悟,这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解读.
[2]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关键词:引导 观察生活 掌握规律
语文新课标在“阶段目标”的第四学段(7—9年级)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从中可以看出,新课标十分强调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而现在的学生不是缺少生活,只是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来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一、由静到动,突破难关
现实生活是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在开始观察生活训练时,学生碰到的第一个难关是不知从何处着眼。这时需要教师认真选好突破口,把观察的目标尽量集中到一个点上,通过突破一点,初步掌握观察生活的方法。笔者结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中对贝多芬外貌的描写,确定突破口为人物的外貌观察。
生活中,人物的外貌总是不断地随着心理的变化而变化,学生不易掌握其特征。为了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观察对象,可以采取 “由静到动”的方法,即在讨论分析贝多芬的外貌描写前,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教科本前的插图《贝多芬像》,认真揣摩画家是抓住哪些外貌特征来反映贝多芬的性格特征。学生通过认真地观察和思考,选择课文中恰当的语言,把画面上的情景表现出来:“愁苦和力量的脸、蓬勃的头发、深邃略带灰色的眼睛、长而笨重的鼻子、紧闭的嘴以及方形的下颏——是一位刚毅、顽强、善良、执著的人,透出坚韧无比的意志。”到这里,应及时向学生指出,观察的要领是要注意把握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的特征。我们要在观察中通过特征分析人物,在写作中通过描写特征来表现人物。根据这一原则,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观察目标,写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的外貌来。
这种由静到动的引导方法,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打消了对写作的畏难情绪,把他们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中解放出来,为他们开拓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
二、由点到面,扩大视野
如果把人物的外貌观察看作一个“点”,这个“点”的任务主要是突破难关。紧接着就应把观察的范围扩大到“面”,以引导学生不断进步,用更丰富的内容充实自己的文章。这个引导过程分为两步:
第一步,由人物的外貌观察扩大到人物的行动、表情、语言的观察。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自己周围发生的一件事中,各种人物的不同表现,然后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具体言行、表情的记叙,把他们的态度反映出来。
第二步,由对人物的观察扩大到对景物、场面的观察。采用的仍然是由静到动的办法——由看图作文到现实生活的记录,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技能。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观察范围的扩大,必须防止顾此失彼的毛病,为此,应强调学生观察他们自己在生活中最常见和反复出现的景物和场面,便于让他们抓住特点,加以描述。如家庭附近、上学或放学途中、校园风光、课堂内外等。
三、由散到聚,掌握规律
学生开始观察生活,通常只能从各个不同的事物中得到一些分散的印象,反映在作文中,时常出现浮浅、空洞和杂乱的毛病,有时甚至不知所云,一件事说完了,到底要说明什么问题并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所提高,必须做好两个工作:一是启发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多多思考和分析,帮助他们找到观察的规律,归纳出对不同类型事物观察的要点;二是给学生提示观察的具体目标,使之在观察时有的放矢。这样,学生分散和零碎的印象经过思维加工,就能逐步集中到观察的基本要领上,从而产生对观察的理性认识。这种认识一旦被学生掌握,就等于把打开观察之门的钥匙交给了他们。
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按照前面所叙的观察顺序,先让学生进行单项练习——写局部,写片断,然后归纳总结,拟出观察要点,提出观察的具体目标。这种总结是与前面的观察顺序一致的——人物、景物和场面。
首先是对人物的观察,归结的要点是:年龄、身份、性格和精神面貌。前两点是人物的基本情况,后两点是表现人物特性的关键。通过对这些要点的观察和分析,就可以把握住人物的基本特征,写出许多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来。给学生提示的观察目标是: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和表情。作文必须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描述来刻画他们的生动形象,因此,观察那些生活在自己周围的各种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和表情,就成为了我们写作时描写人物必不可少的工作。
接着是对景物观察的训练,其要点是:时间、气候和地区。时间是指在春、夏、秋、冬以及晨、午、暮、夜等不同季节和时间里,景物都会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气候是指在阴、晴、雨、雪等不同气候条件下,要注意观察景物的不同特征。地区是指高山、平原、海滨、高原以及北国、江南等不同地区的景物,总会有自己独特的标志。这些景物的地区特征,都是通过天空、地面、山川、建筑、树木、花草、鸟兽、虫鱼等许多具体的事物体现出来。因此,它们就是我们观察的具体对象。
最后是场面的观察,它是在前面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性的训练。它的观察范围更大,观察内容要复杂得多,但仍可归纳其要点为:环境、代表人物的活动和群众的情绪。我们要通过环境和人物活动的描写,表现出整个场面的气氛:是热烈的还是严肃的,是欢乐的还是悲伤的,是轻松的还是沉闷的……这里,观察的目标与人物观察和景物观察是一致的,但要求在观察中有更加敏锐的目光和选择典型对象的能力。因此,没有前面两个阶段的训练,对场面的观察就会感到较大的困难。反之,学生在观察能力有所提高的基础上,就能较为准确地抓住特征,寫出场面的气氛。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也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练就一副机敏的“鹰眼”,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能力,从生活中去发现,去感悟,这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解读.
[2]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