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在墙角的洋瓷盆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mm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常会想起那个靠在墙角的洋瓷盆。那是外公外婆的洗脸盆,白色,红边,盆底是一幅画,两只喜鹊站在枝头“嘎嘎”地欢叫,非常喜庆。
  从地里干活回来,外公将白羊肚手巾搭在肩头,端起洋瓷脸盆,到厨房,拿起马勺,从水缸里舀半勺水。然后将脸盆靠在院子的墙角,蹲下身子,双手掬起水洗脸;再将羊肚手巾放到脸盆里搓洗几下,拧干,擦洗脖子、后脑勺。等他再次搓洗毛巾的时候,脸盆里少得可怜的水,已经变成了黑色。每次洗完脸,外公总会用洗完脸的水浇树,今天浇枣树,明天浇梨树,后天肯定会倒进那棵长得最壮的桐树坑里。
  上小学之前,我在外公家撒过两年欢,多次目睹外公洗脸的过程。那个靠在墙角的洋瓷脸盆,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以至于在外公去世的十多年当中,他老人家蹲在墙角洗脸的情景,多次出现在我的梦中。
  有一次见外公干活回来,正忙着放农具,我迅速拿起脸盆,跑去厨房打水,并有意舀了两勺水——我不想看到外公蹲在墙角洗脸的难受样子。他完全可以多打点水,把脸盆放到椅子上,站着很轻松地洗脸。
  “我娃有眼色。”见我端水过来,外公笑着夸了我一句。当他接过盆子那一瞬间,我分明看到外公的脸色沉了下来。
  “洗个脸咋舀这么多水?”外公说着,将脸盆里的水往旁边的洗衣盆里倒了一大半,说留着晚上外婆洗衣服用。虽然那时我只有五岁,却听出了外公语气当中的责备。我不服气,噘着嘴说:“爷,你每次舀半马勺水,蹲在墙角洗脸不难受?我舅每天早上把水缸打得滿满的,你为啥舀那么一点点水?”
  我的样子把外公逗乐了。他蹲下身子,把我拉进他的怀里,抚摸着我的头说:“虽然咱们不缺水,但是不能浪费水。水是万物之源,万物以水为净。”
  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的外公,嘴里时常会蹦出几句文绉绉的话,我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不过外公坚持舀半马勺水洗脸的习惯,坚持一生,从未改变,即便是79岁那年躺在病床上,还嘱咐照顾他的妗子,给他洗脸用湿毛巾擦一擦就可以,不要浪费水。
  外公姓刘,兄弟四人,行三。村里年纪大的人叫他刘三,年轻人叫他三叔或三爷。听母亲说,外公小时候读完私塾,就到镇上的染坊当学徒,后来还当过药铺的伙计,小小年纪就开始挣钱补贴家用。我见过外公的大哥,一位高个子,留着山羊胡子,走路微微驼背的老头。母亲让我叫大爷。关中人叫大爷,都是指排行最大的爷爷,与东北人口中的大爷不是同辈人——东北人所说的大爷其实就是大伯。
  外公每年过生日,舅舅会张罗一桌饭,把大爷请过来,一家人围在炕上,炕桌上摆满各种菜肴。外公和大爷老哥俩坐正中间,晚辈挨个敬酒,外公不贪杯,总是抿一小口。一边喝着,一边让大家多吃菜。那时候家里餐具稀少,不像现在,每人一个吃碟。外公夹菜时,左手总是呈现一个托菜状,从碗碟里夹起到吃进嘴里,左手一路护送,生怕菜掉了。孩子们吃得急,总有人掉菜,外公就会停下筷子,看着其把掉在炕桌上的菜捡起来吃了。若是有人不情愿,外公就会说:“民国十八年遭年馑,饿死的大人娃娃数都数不清。娃娃从小要爱惜粮食,糟蹋粮食是要遭罪的。”我们一伙娃娃没有过饿肚子的经历,根本体会不到那种刻骨铭心的感受,所以对外公的话表面上像是在听,背地里不以为然。长大后了解了许多过往,弄清楚了什么是“年馑”,也逐渐明白了外公的良苦用心。
  2002年在杨凌安了家,两居室,卫生间很小。我把洗漱盆下面原本伸入下水管道的排水管掏出来,放到一个塑料桶里,将每天洗手、洗脸的水接住,或冲马桶,或洗拖把;没有用过洗手液或肥皂的水,用来浇花。当习惯成为自然,就会形成自己的一种生活状态。在水的二次利用方面,我和妻子不谋而合。我给她讲起外公蹲在墙角洗脸的故事,她为之动容,随即说,老辈人的好传统,我们不能丢。是啊,不能丢。将好的习惯,融入到生活的每个细节,成为自然,这就是最好的传承,也算是对老辈人的另一种怀念。
  后来我们搬了新家,换成三居室,居住环境变了,节水的习惯没有变。洗脸水就不用说了,还把洗澡放热水时水管里的凉水专门接到另一个塑料桶里,以备洗衣拖地冲马桶。
  再后来二宝出生,给家里增添了更多的欢声笑语。孩子两岁的时候,第一次在卫生间拖布池的水龙头上自己洗手,水开到了最大,流得哗哗响,我发现后将水龙头关小,只留下一支细流。一边帮助孩子搓洗胖乎乎的小手,一边给他说,水龙头开小一点,用细细的水洗手就够了,而且很舒服。如果开得太大,会溅湿衣服,也浪费了水。小家伙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没想到第二天洗手时,儿子把水龙头只开一点点,边洗手边自言自语:开细细的。那一刻,儿子稚嫩的声音,瞬间融化了我的心,暖暖的,很欣慰。我想,等他再长大些,给他也讲一讲外曾祖和那个靠在墙角的洋瓷脸盆的故事。
  李俊辉,1976年生,陕西乾县人。陕西省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陕西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散见《延河》《陕西日报》《文化艺术报》《西安晚报》等报刊。出版作品集《大地的声音》《农城四月天》。
其他文献
一  没有谁可以改变我们在大脑里对记忆进行的存储,虽然不如计算机的数据完整无缺,会随着年代的久远而日渐模糊,除了刻意隐瞒,它们并不会消失,而且一经提起,就会清晰如昨地呈献眼前。当然,我们也会对记忆进行修正,找出最初的目的,这也就让某些片断在别人的口吻中有了出入,但因人而异。  作为一个对故土有着深厚感情的人,我常常把自己从生活的城市环境中拎出来,清理和摊晒。我要保证自己头脑的清醒,在撷取每一段记忆
期刊
风追着云跑,云喜欢扎堆。开始是棉花团,再是起伏着的波涛或细小的波浪,被风熨平后,就成了布幔。  一场花事悄悄酝酿,美好向人间生长,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一朵雪花在天空曼舞,一只绵绒绒的羊儿在草原上走笔。  雪花纷飞,羊群散开来,雪花和羊都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各自的画布上画画。  羊有累的时候,三五成团会卧在草甸上,一边反刍一边凝望远方。羊静着,草原无风,彼此相安。  当然,雪飞累了,它也会停歇。一会儿
期刊
一  小镇在黄土高原的一条大川道里。  窄窄的小河从镇中心穿过,把小镇一分为二。蜿蜒曲折的柏油国道从北边的沟垴盘旋而下,又从小镇的西边挨挨擦擦地经过。一座年代久远的石拱桥如同弯月一样把小河两岸连起,公路像随风飘动的彩带,飘到南边的沟畔,在几个凸出凹进的土崖豁豁里若隐若现了几下后,又呼呼啦啦地飘到了崖顶。  小镇如同崖上的酸枣树落下的一堆枯黄的叶子,静静地躺在小河边,冬天染着霜花,秋天凝着露珠,即使
期刊
燕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是众所周知的益鸟。在树洞或缝中营巢,或在沙岸上钻穴。燕子的故乡在北方,北方色玄,又名玄鸟。无论是身在南方青砖黛瓦的你,还是地处黄土塬一侧的我,可能都曾见过同一阵燕群。它们南来北往,秋冬寒冷时便南飞筑巢,待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北归。和背离故土的游人早已成为莫逆之知音。  黄昏时分,太阳无力地斜挂于树杪,就要掉下去了。天已灰黑,乡下的夜晚来得快,黑得重。远远近近的村庄,灯光微亮,
期刊
1  一脱下防护服,那种闷热、潮湿的感觉瞬间散去。微微闭着眼,她享受着迎面吹来的阵阵微风。小张是交大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的医生,今天来看病的人少了一些,大部分住院病人也都渐渐有所好转。她心情很好,哼着小调,踏着余晖,跨出医院的大门。  医院门口蹲着一个老太太。身穿灰扑扑的棉衣,蜷着腰坐在街边的台阶上,她的脚旁摆着小半筐草莓。颜色鲜艳的草莓浑圆浑圆的,虽然个头不大,但是一个个色泽饱满,看得人口齿生津。
期刊
在旧书市场见闻录  旧书摊上,满脸邪恶的老板极力推荐  一本连名字都没有的古籍,字迹很难分辨:  踏青、读书、会友、饮酒、降职、停薪  流放、失宠、写诗……这泛黄的纸张背后  藏着一个官场人的狂欢与沉沦;这辈子  活着就是无辜的罪证,连申诉都被剥夺  ——渴望劝谏皇帝恩泽天下苍生  奏折在弄权者手里换来必须流放的理由  就此辞官,隐于偏僻的山中著书立说  怎奈提笔就犯下了羞辱盛世的滔天大罪  禁书
期刊
一  郑来赢接到老婆电话的时候是充满歉意的。他先对领工的万三龇了龇牙,算是笑。我接个电话,他放下沾满腻子的刮板,从裤兜里摸出手机。  接完老婆电话的郑来赢是充满歉意的。他怯着身子,满脸堆笑,对包工头孟二说,家里……又查岗,听说这次是省里查……  孟二不等他说完就挥手叫停,鼻子里喷出两股青烟,回吧,好歹算个铁饭碗。  谢谢,谢谢孟总!郑来赢的心里涨满感恩,眼里差点迸出泪滴,他来这个建筑队才一个多月,
期刊
惊蛰  禾节里金黄的通道  阳气开始蠕动  一片光阴的复活  始于淡淡的忧伤  现在是爬,所以多足  万物都渴望在太阳下一搏  所以那飞蛾蹈火  才是对翅膀的最佳珍重  想想这大好节气  真该钻出那苇管似的长廊  在雨里或是风里  展开双臂  飞向虹的拱门  饺子,或者天鹅之歌  圆月做皮,繁星做馅  我们被命运捏合到一起  并注定要为水火相容而赴汤蹈火  这些天鹅,这些星星月亮做成的精灵  仿佛
期刊
残冬  跑前跑后,检查取药治疗  照顾婆婆,她耗尽了力气  此时,高大的她  像一件外套,将瘦小的婆母裹住  车窗外,白雪将残冬覆盖  车窗里,她漂亮的眼皮  将白雪覆盖  智慧的脂肪  像土地一样厚重而沉稳  像土豆一样饱满而慈祥  他不生产粮食,他生产诗  一首首悟性极高的诗  被他,像土地生产土豆一样  生产出来  他说,我要用这些食粮  喂养你们的灵魂,他所言不虚  他的食粮也够多  他写
期刊
天下叫石峁的地方很多,但出名的不多,陕西神木市高家堡镇的石峁现在不但出名,而且名震寰宇,举世皆知。就是因为这里发现了四千三百年至三千八百年前先民修筑的石城遗址。该遗址被誉为“龙山晚期到夏代早起规模最大的城址”“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二十一世纪重大考古发现”。对此,近年来四面八方的游客蜂拥而至,五湖四海的历史学家考古学者慕名而来,各路文人墨客挥毫宣扬。  戊戌深秋,有幸受邀加入陕西省现代文学学会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