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常见误区分析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wei2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在职业发展上要达到的高度等作出规划和设计,并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而积累知识、开发技能的过程。
  职业生涯设计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包括自我评估与环境评估、理想职业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生涯决策实施、评估与反馈等主要步骤,是一个经历理论适合分析、实际胜任验证、单位契约认同、人职互动匹配等阶段的系统的、长期的探索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要把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结合起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错误观念
  
  1.职业生涯规划的“无用论”
  有些人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只是建立在对自我一厢情愿的认识上的不切实际的想法,这些想法经不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因此,做职业生涯设计是没有意义的。
  有这样一个经典案例可以很好地反驳上述观点。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如下:25年后再来看被调查的人,3%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现在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10%有清晰但短期目标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60%有较模糊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27%无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并且常常抱怨社会。
  事实上,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人澄清价值观、明确奋斗方向,实现人生目标收益的最大化。
  2.职业生涯规划的“静止论”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规划也赶不上形势变化,所以有些人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在现实面前总是很无力、很被动。
  这种认识中混淆了计划和规划的含义。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规划,是指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从定义上可以看出,计划是单一指向的,规划是系统考量的;计划是短期的,规划是长期的。
  生涯规划中的自我评估和环境评估恰恰是对有可能影响生涯设计和决策的因素的考量。影响职业生涯规划有多个变量,包括个人变量和环境变量。个人变量如年龄、技能、经验、择业观等,环境变量如社会环境、岗位要求、家庭情况等。这些变量会时刻影响到人们的生涯选择和设计。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变化本身就是规划应有之意,也在规划的范畴之内。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变量因素,适时地对形势作出预判,同时不断地调整和修正自己的原有认识。面对变化和挑战,积极作出调整,避免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静止在现实生活的长卷里。
  3.职业生涯规划的“功利论”
  有些学生认为,上大学是为了接受高等教育,将来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价值,不希望自己的大学生活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仅仅注重于就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训。而职业生涯规划的直接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就业,所以并不希望自己在大学期间就急于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
  这里面有一个认识误区,就是混淆了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规划这两个概念。职业规划是通过规划的手段寻找适合自己职业的过程;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是对于人的一生整个职业发展历程的探索。
  职业生涯是人生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对人的家庭生涯规划、休闲生涯规划、社会生涯规划等都会产生很大影响。职业生涯的良好发展,对整个人生的生活质量和价值体现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因此,大学期间做好大学的生涯规划和未来的职业规划,这些与将来的个人生涯发展是不相矛盾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不同考量因素的权重予以谨慎考虑,把握好学习、工作、生活之间的平衡即可。
  4.职业生涯规划中测评工具的“万能论”
  从咨询者或测评者来看,人们对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许多测评机构和媒体在宣传方面的夸大,导致很多人对测评寄予极高的期望,或者认为测评就是考试,并且希望测评能够作决定,给自己一个结论。
  事实上,职业测评工具仅仅是帮助你进行自我评估和环境评估的一个手段。这其中的关键词是“帮助”,而并非“代替”。在我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职业规划咨询与测评才开始受到企业和个人的重视。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与测评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很不成熟,还没有上升到体系建设的层面。从系统引进上看,目前国内的职业测评主要是引进了欧美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这种“引进”会因东西方价值观、语言翻译等因素产生偏差,计算机测试软件的可信度也比较低,一些诸如笔迹测试、血型测试、声音测试等的科学性也还没有十分明确的依据。
  因此,要提醒学生不能过分依赖和“迷信”测评工具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系统性活动,是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并非单纯依靠理论分析或者职业测评就能够得出结论的。
  
   消除误区科学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面对上述容易出现的错误观念或者操作误区,怎样才能指导学生更加科学地进行生涯规划?笔者认为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前瞻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平衡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1.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把握前瞻性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源,必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样也要遵循大的社会背景下的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因此,必须结合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把握人才供给趋势,科学合理地作出分析判断。
  但有一点需要说明,有些社会文化因素会影响到个人生涯规划和职业定位。文化心理学对自我的研究发现,西方个体主义文化中强调个性的发展、自我的独立,而东方文化则强调在关系背景下认识自我。我国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维度中包括了“亲友依赖”和“职业参照”两个方面,表现出东方文化中“子承父业”“尊师重道”等孝道大义。因此,很多学生在职业生涯设计中十分突出地体现出上述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完全遵循人力资源的市场经济特点相矛盾,但从实际操作上来讲是可以理解并能够实现的。
  2.以个人实际情况为依托,把握可行性原则
  对于学生个人而言,生涯规划必须根据自身潜力和特长,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扬长避短,量体裁衣,不可人云亦云、盲听盲从。例如,学生选择考研这件事情,学生必须搞清楚这样几个问题:考研是为了什么?为了继续深造还是逃避压力?如果是前者,考研对你很有意义;如果是后者,尤其是很看重实际经验的专业,考研不仅没什么意义,而且等到毕业时学生会发现读研的付出与投入远不成比例。
  3.以综合素质提升为关键,把握平衡性原则
  学生在进行个人生涯设计时,必然以良好的职业发展为目标。有了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后,很多学生就会集中精力、全力以赴直奔目标。为了理想积极努力这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出现急功近利的思想,无形当中形成了不好的择业心态,并且过于集中的精力投放会使人思维受限、眼界狭窄,这对于职业生涯的长期良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既要立足社会需求,又要考虑个人兴趣特长;既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又要不断提升个人素质修养。两者之间存在张力,职业生涯设计必须平衡两者的关系,不断进行调整。
  4.建立生涯设计动态体系,把握发展性原则
  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随着各个变量不断发生改变,生涯设计也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修正。如何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为影响到职业发展的各个变量附加权重。
  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对于各个变量的权重分析,要根据个体职业规划的需要,对职业变量的重要性进行判断和分析,具体可采用变量选择、变量排序、变量等级评定等方法。通过对变量权重赋值的合理改变,阶段性调整自己的生涯策略,这样就能实现生涯规划的动态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责任编辑:常 晶]
其他文献
首都师范大学坚持把教学工作的重点和发展重心放在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上,通过变革观念、加强指导、突出建设、规范管理,积极开展教育部、北京市、学校三级“质量工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在实现内涵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和可喜成绩。     全面实施“质量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1.依托校内专业评估,提升专业建设内涵质量  学校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实行校内专
岗位设置管理是现代大学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是当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不仅是国家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紧迫要求,也是高校转换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内在需要。在新的形势下,高校通过科学有效的岗位设置管理,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促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首都医科大学是北京市属唯一的医科大学,承担
在北京市人保局和北京市教委的指导下,2002年以来,北京服装学院共进行了3次全员聘用.通过岗位聘用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岗位聘用制度,努力建立一
当前,如何探索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有效地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激励人才,成为各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北京印刷学院自2008年实行岗位聘任制以来,教学科研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由于广大教职工明确了岗位职责,增加了工作的责任感和危机感,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与建设,教学督导和学生给任课教师的评教成绩明显上升;广大教职工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高层次人才队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货币政策应对房地产泡沫的教训、比较中日两国针对房地产泡沫决策的宏观经济指标以及货币政策不作为的宏观经济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中日两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2010年8月,北京正值骄阳似火的夏日,当人们还在高温中煎熬时,从教育部、财政部传来的消息令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邱鸣教授感到一丝清凉,由他领衔申报的北京二外日语翻译
近十多年,我国高校连续大规模扩招,与之伴随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这一重大变化的出现,我国高校特别是一般高校在生源状况、学生学习状况、毕业生就业去向等方面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作为从事教学多年的一线教师,笔者认为根据我国高校发展的新情况,亟需对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在本科阶段实行两种不同要求的教学安排,并对一般院校在教学质量观、毕业生就业导向上提出新的定位。     一般院校学生
期刊
北京联合大学以“办学为民、应用为本”为办法理念,以“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为办学宗旨,通过30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建设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