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上海市郊金山区的枫泾古镇,宛如走进一幅真实的山水画。人们常说,天下美景是“三分山水七分打扮”,而枫泾却是“九分美景一分打扮”。这儿只见古园小桥流水,风情婉约灵秀,几条静静的小河贯穿小镇,两边的民宅依河而建。虽然砖块已经代替了木头,但是那份淡淡的安逸却让我沉迷。
尽管枫泾游人不少,依然有一种远离城市喧闹的幽静。置身古韵水乡的景色中,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头脑中那些久远又熟悉的渴望纷至沓来。
东方威尼斯
江南古镇都离不开水,水是古镇的灵魂,河边的建筑。大都是临水而建,有的墙身直插河水里,与水中的倒影连起来,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在这里得到很好的诠释。
枫泾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桥很多,建造得也考究,是进出小镇的门户和纽带。枫泾镇在清朝时有52座石桥,现在只保留了10多座。历史最悠久的是南大街旁的致和桥,据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建于元代,古朴苍劲,桥身石缝长出了青藤,两头桥堍下都筑有石阶水码头。从桥梁上望去,两岸绿树葱翠、老屋河埠前有虹桥平卧,后有石桥横跨,处处小桥流水人家。走到虹桥,市河成“丁”字形垂直,向三面河道望去,一望三座桥,三望九座桥。
枫泾最有名的当属小巧玲珑、构筑典雅的枫泾三桥。它是枫泾古镇旅游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漫步三桥”是同里最具人气的旅游项目,清风桥、竹行桥、北丰桥,三桥相连,连接河岸茶楼、长廊,串起众多的景观,三桥景区的两岸,老屋河埠,石桥流水,处处散发着浓厚的古色古香。据说每有居民婚娶,更要让新娘、新郎在喧天鼓乐声中过三桥,保佑夫妻白头偕老。从和平路直通镇东的泰平桥是这座古镇上最高、最宽的单孔拱桥,它最早建于明代后期,因为北面是城隍庙,所以当地老百姓又称其为城隍庙桥。站在桥上俯视桥廊风光,长长的黑色廊棚逶迤地沿河铺展开来,大红灯笼高悬屋檐,雕梁画栋,倒映在流动的河水中。廊下有人家,门户敞开,聊天、做生意,一幅幅平实的生活场景。避开白天汹涌的人潮,在黄昏时分踱上石桥逗留着,不由爱上了这个从容的小镇。
三百园
和平街上有个三百园,石砌院门,三进大院,房子是谢氏家族以前在枫泾的旧宅。谢家是书香门第,四代为官,谢墉、谢恭铭父子在清乾隆年间都位列高官,谢墉在当年位列内阁中书、吏部左侍郎。之所以称其为三百园,这是谢家根据孔子所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而来的,这表明谢家要做知书达理之家、品行纯正之人。
三百园门头上方的“三百园”三个字是由漫画大师丁聪所题的,现在的三百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是三个收藏展出百样民俗用品的收藏馆的合称,分别是百灯馆、百篮馆、百行馆。在馆里,平常用的灯和篮子这些家居品也被细心的当地人搜罗来。
老街上古物店居多。每每瞥见那些蒙了灰尘的旧陶罐、旧瓷器,古色古香的床楣、门楣等都不敢与其对视,陡生出仰望和畏惧的心理,时光在它的两头如影而是,随影而非。人间、天堂、现实、梦境,怎是光明和幽暗可以分割呢?
人民公社旧地
枫泾人民公社旧址是上海近郊保存得较为完整的人民公社旧址,里面不仅有当年使用的办公室,在后院还有毛泽东像章纪念馆、挖建于1971年的防空洞以及米格15飞机和57高射炮,展品非常丰富。走进人民公社旧址,门楣上方就是红底金色的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两边墙上分别用红字写着两条毛主席语录:“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那个时代的气氛显得愈加浓烈。走廊内侧的青砖墙面上悬挂着14幅毛泽东主席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黑白照片。人民公社是中国现代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1958年,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红彤彤的宣传标语、极左的大批判专栏、让当时人崇拜的会议室、时髦的陈列品……无不记载着那一段“轰轰烈烈”的辛酸历史。馆藏中还有一些那个时期的票证等,如粮票、油票、肉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票证时代”彻底结束。看到这里的各种票证,我感受到时代的足音,更感慨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画一棋”
别看枫泾的规模不大,画馆和名画家的祖居倒是三两步便会撞到一个。和平街上的程十发祖居很是热闹,客厅天井里站满了人。他家三釜书屋的二楼是一个画作的陈列室,大师笔下的少女个个健康圆实。
枫泾文化发达,所谓“三画一棋”(即漫画家丁聪,国画大师程十发,金山农民画、围棋国手顾水如)集中于枫泾一镇,是国内罕见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画世家的第一代陈富林和当地农民就成功地把民间印染、刺绣、木雕、灶壁画等古老艺术巧妙地运用到绘画当中,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将农民的生活、劳动作为创作的源泉,创作了具有地方风韵和乡土气息的农民画。现在,陈富林一家四代九口人为他们共同创作的农民画注册了“红胜火”这一品牌,使它成为一家集艺术品展览、民间艺术表演、传授、书画销售于一体的文化艺术机构。
丁聪是我国现代最负盛名的漫画家之一,他出生于1916年,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他就已经在发表漫画作品了,署名“小丁”的讽刺漫画作品至今仍在报刊、杂志上不断发表。
北大街的丁聪漫画陈列馆设在二层中西式建筑内。楼前有一棵古银杏,一丛大芭。馆内陈列着丁聪的100多幅画,幽默的画面常让人驻足流连。
站在枫泾小河边,思绪在千年岁月里来回穿行。陆贽、陈舜俞、陈以诚、谢墉、顾水如、丁聪、程十发这些枫泾名人虽已成为过去。但是他们的精神仍引得今人乘风破浪、奋起直追。
穿梭于古巷幽弄,一幢幢木楼花窗、一只只竹篮、一盏盏明灯……仿佛踏入了时光隧道,不觉今夕是何年。我带着依恋离开占镇,我想我会再来枫泾的,到时候。再约上三五好友,乘上游船,斟上一杯枫泾黄酒,尝着天香豆腐干、桂花状元糕,在大红灯笼的晃荡中,在摇船的咯吱声中沉醉入梦……
尽管枫泾游人不少,依然有一种远离城市喧闹的幽静。置身古韵水乡的景色中,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头脑中那些久远又熟悉的渴望纷至沓来。
东方威尼斯
江南古镇都离不开水,水是古镇的灵魂,河边的建筑。大都是临水而建,有的墙身直插河水里,与水中的倒影连起来,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在这里得到很好的诠释。
枫泾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桥很多,建造得也考究,是进出小镇的门户和纽带。枫泾镇在清朝时有52座石桥,现在只保留了10多座。历史最悠久的是南大街旁的致和桥,据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建于元代,古朴苍劲,桥身石缝长出了青藤,两头桥堍下都筑有石阶水码头。从桥梁上望去,两岸绿树葱翠、老屋河埠前有虹桥平卧,后有石桥横跨,处处小桥流水人家。走到虹桥,市河成“丁”字形垂直,向三面河道望去,一望三座桥,三望九座桥。
枫泾最有名的当属小巧玲珑、构筑典雅的枫泾三桥。它是枫泾古镇旅游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漫步三桥”是同里最具人气的旅游项目,清风桥、竹行桥、北丰桥,三桥相连,连接河岸茶楼、长廊,串起众多的景观,三桥景区的两岸,老屋河埠,石桥流水,处处散发着浓厚的古色古香。据说每有居民婚娶,更要让新娘、新郎在喧天鼓乐声中过三桥,保佑夫妻白头偕老。从和平路直通镇东的泰平桥是这座古镇上最高、最宽的单孔拱桥,它最早建于明代后期,因为北面是城隍庙,所以当地老百姓又称其为城隍庙桥。站在桥上俯视桥廊风光,长长的黑色廊棚逶迤地沿河铺展开来,大红灯笼高悬屋檐,雕梁画栋,倒映在流动的河水中。廊下有人家,门户敞开,聊天、做生意,一幅幅平实的生活场景。避开白天汹涌的人潮,在黄昏时分踱上石桥逗留着,不由爱上了这个从容的小镇。
三百园
和平街上有个三百园,石砌院门,三进大院,房子是谢氏家族以前在枫泾的旧宅。谢家是书香门第,四代为官,谢墉、谢恭铭父子在清乾隆年间都位列高官,谢墉在当年位列内阁中书、吏部左侍郎。之所以称其为三百园,这是谢家根据孔子所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而来的,这表明谢家要做知书达理之家、品行纯正之人。
三百园门头上方的“三百园”三个字是由漫画大师丁聪所题的,现在的三百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是三个收藏展出百样民俗用品的收藏馆的合称,分别是百灯馆、百篮馆、百行馆。在馆里,平常用的灯和篮子这些家居品也被细心的当地人搜罗来。
老街上古物店居多。每每瞥见那些蒙了灰尘的旧陶罐、旧瓷器,古色古香的床楣、门楣等都不敢与其对视,陡生出仰望和畏惧的心理,时光在它的两头如影而是,随影而非。人间、天堂、现实、梦境,怎是光明和幽暗可以分割呢?
人民公社旧地
枫泾人民公社旧址是上海近郊保存得较为完整的人民公社旧址,里面不仅有当年使用的办公室,在后院还有毛泽东像章纪念馆、挖建于1971年的防空洞以及米格15飞机和57高射炮,展品非常丰富。走进人民公社旧址,门楣上方就是红底金色的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两边墙上分别用红字写着两条毛主席语录:“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那个时代的气氛显得愈加浓烈。走廊内侧的青砖墙面上悬挂着14幅毛泽东主席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黑白照片。人民公社是中国现代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1958年,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红彤彤的宣传标语、极左的大批判专栏、让当时人崇拜的会议室、时髦的陈列品……无不记载着那一段“轰轰烈烈”的辛酸历史。馆藏中还有一些那个时期的票证等,如粮票、油票、肉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票证时代”彻底结束。看到这里的各种票证,我感受到时代的足音,更感慨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画一棋”
别看枫泾的规模不大,画馆和名画家的祖居倒是三两步便会撞到一个。和平街上的程十发祖居很是热闹,客厅天井里站满了人。他家三釜书屋的二楼是一个画作的陈列室,大师笔下的少女个个健康圆实。
枫泾文化发达,所谓“三画一棋”(即漫画家丁聪,国画大师程十发,金山农民画、围棋国手顾水如)集中于枫泾一镇,是国内罕见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画世家的第一代陈富林和当地农民就成功地把民间印染、刺绣、木雕、灶壁画等古老艺术巧妙地运用到绘画当中,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将农民的生活、劳动作为创作的源泉,创作了具有地方风韵和乡土气息的农民画。现在,陈富林一家四代九口人为他们共同创作的农民画注册了“红胜火”这一品牌,使它成为一家集艺术品展览、民间艺术表演、传授、书画销售于一体的文化艺术机构。
丁聪是我国现代最负盛名的漫画家之一,他出生于1916年,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他就已经在发表漫画作品了,署名“小丁”的讽刺漫画作品至今仍在报刊、杂志上不断发表。
北大街的丁聪漫画陈列馆设在二层中西式建筑内。楼前有一棵古银杏,一丛大芭。馆内陈列着丁聪的100多幅画,幽默的画面常让人驻足流连。
站在枫泾小河边,思绪在千年岁月里来回穿行。陆贽、陈舜俞、陈以诚、谢墉、顾水如、丁聪、程十发这些枫泾名人虽已成为过去。但是他们的精神仍引得今人乘风破浪、奋起直追。
穿梭于古巷幽弄,一幢幢木楼花窗、一只只竹篮、一盏盏明灯……仿佛踏入了时光隧道,不觉今夕是何年。我带着依恋离开占镇,我想我会再来枫泾的,到时候。再约上三五好友,乘上游船,斟上一杯枫泾黄酒,尝着天香豆腐干、桂花状元糕,在大红灯笼的晃荡中,在摇船的咯吱声中沉醉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