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剖宫产手术中临床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剖宫产手术中临床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临床路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差错事故、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临床应用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差错事故、患者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中给予患者临床路径,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并发症和差错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取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 剖宫产;临床路径;常规护理;应用效果
  临床路径是一种管理医疗质量的新型方法,可有效规范诊疗管理方式。在临床应用中,临床路径根据具体疾病或手术方式制定治疗护理方案,并贯彻落实到患者入院治疗和护理始末[1]。目前,临床路径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不仅有效降低医疗成本和住院费用,还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可见,在剖宫产手术中采用临床路径,可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96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剖宫产手术中临床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院的96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38岁,63例初产妇,33例经产妇,孕周35-42周。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研究组年龄22-38岁,31例初产妇,17例经产妇,孕周35-41周;对照组年龄21-36岁,32例初产妇,16例经产妇,孕周36-42周。两组患者在年龄、产次、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剖宫产手术临床路径的主要措施包括:①手术前准备:评估患者身体基本状况,协助其检查各项常规,根据检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手术和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缓解其术前不良心理状态,并向其介绍手术方法与应用效果;做好物品、器械等准备工作,如调节室温、急救药品、剖宫包、一次性手术用物等[2]。②配合麻醉医生麻醉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将输液速度调至最佳,并安置适宜体位,以防发生不良情况,如低血压、仰卧位综合症等。此外,术前15min,护士洗手消毒进入手术室,清点手术过程中需要的物品,如手术器械、纱布、敷料、缝针等。③术中,器械护士配合医生做好以下工作:消毒患者皮肤,铺好手术单;操作医生切开患者腹部后,护士准备好吸引器,并配合止血;婴儿取出后清理其呼吸道;将10μ缩宫素注入产妇子宫上,并剥离胎盘;逐层缝合子宫、腹壁各层组织。巡回护士配合医生做好以下工作: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出血量;确保输液通畅,准备抢救新生儿的物品;协助助产士接产;胎儿产出后,观察其脸色和呼吸状况;产妇娩出胎儿后,护士擦净切口血迹,并协助其穿衣、回病房[3]。④手术结束后,护士应做好处理工作,整理、清洁、消毒手术间各种物品,如剖宫包、手术床、器械车等,消毒后关闭层流,并对手术室中各种手术材料、物品进行检查、补充,手术器械需根据器械清洗和消毒方式处理。⑤术后积极访视产妇,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给予适当心理干预,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变化,并指导产妇正确护理婴儿的基本常识与及技能。
  1.3 疗效评定标准 对比分析剖宫产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差错事故等情况,以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满意度为依据,用优、良、中、差表示临床应用效果。优:术后患者伤口基本愈合,手术满意度>90%;良:伤口愈合良好,手术满意度为70%-90%;中:伤口愈合一般,手术满意度为60%-70%;差:伤口难以有效愈合,手术满意度﹤60%。将优、良作为患者优良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量数据以(χ±s)表示,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2.1 临床应用效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研究组优良率为93.75%,其中41例(85.42%)优,4例(8.33%)良,2例(4.17%)中,1例(2.08%)差;对照组优良率为85.42%,35例(72.92%)优,6例(12.5%)良,5例(10.42%)中,2例(4.17%)差,对比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路径应用情况 剖宫产手术后,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差错事故、患者满意度,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在医疗过程中,临床路径的实施可明确医务人员职责,提高医疗过程的诊断和治疗效率,有效降低工作强度[5]。目前,临床路径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并取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即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并发症、差错事故,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选取96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研究,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临床路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表明,研究组临床应用优良率为93.75%,对照组优良率为85.42%,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差错事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说明剖宫产手术中应用临床路径具有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剖宫产手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不仅应用效果显著,还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并发症和差错事故发生率,在临床观察中,临床路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因此,可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广泛应用临床路径,弥补常规护理的不足,切实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 程利娟.临床路径在剖宫产150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12):108-109.
  [2] 冯秀蓉.临床路径在剖宫产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04):279-280.
  [3] 顾桂兰.剖腹产手术中临床路径的临床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2012,3(12):115-116.
  [4] 王颖.观察剖腹产手术中临床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6):129-130.
  [5] 顾云.剖宫产术中临床路径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02):137.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对临床治疗措施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09年——2012年急诊内科收治的160例昏迷患者病例,对患者的诊断措施和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调查研究的16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中,抢救成功的为142例,成功率为88.75%,18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1.25%。结论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较多,病人病死率较高。在临床治疗中,临床医师需要准确找出昏迷患者的治
9.6 特殊检查rn9.6.1 盘腿试验又称“4”字试验、菲巴(Febre -Pataick)征,患者仰卧,髋、膝关节屈曲并外旋,将外踝部置于另侧伸直位的大腿上.检查者一手按住对侧髂前上棘处稳
期刊
@@
【摘要】 目的 对移位的胫骨髁间棘骨折采用关节镜下复位钢丝固定的手术治疗,分析不同的骨折状况和不同的钢丝擦穿入以及固定的方式,以此来总结关节镜下复位钢丝固定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16例移位性的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复位钢丝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按照不同的骨折情况,固定的方法有单钢丝和多钢丝以及三角形等,在手术后的早期要进行膝关节的功能恢复训练,对患者进行8-30个月的随访工作。结果 1
目的:研究将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应用于胃癌的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120例肠胃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疾病种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宫颈注射缩宫素与子宫按摩联合预防产后出血对母婴结局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选择45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全部产妇采取产后出血预防措施,对对照组产妇行缩宫素宫颈注射,对观察组产妇行缩宫素宫颈注射联合子宫按摩,对两组产妇的预防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对照组6例产妇治疗显效,9例产妇治疗有效,5例产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出血及损伤后血清P-选择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47例颅脑出血及损伤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者外伤后不同时间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脑电图及临床特点.方法:选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被研究对象的脑电图及疾病的临床特点进
期刊
[目的]比较不同方式引导下股神经连续阻滞(PCNA)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和并发症及对康复功能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下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n=20):
目的 了解深圳市盐田区高血压病防治现状及药物治疗状况.方法 对全区社康中心已建立专案实行社区规范化管理的高血压病人危险因素、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