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xth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使小组合作学习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精心设计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先提出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虽然在教材中也提供了一些问题,在教材有的章节中有“思考与讨论”、“探索与研究”等板块,教师可根据这些问题适当的展开讨论,但教材中这样的讨论研究的问题设置的不多,所以很多值得学生讨论合作的问题需要教师到课本之外的知识和方法中选择和构建.选择和构建一个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对开展小组合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就要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将教材中的知识和方法转化成适合学生探究讨论的问题。方面这个问题是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为前提的,另一方面这个问题是学生能够通過小组合作解决了的,是学生“跳一跳就能摘下的桃子”。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问题时,应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则:
  (1)味性。设计的问题能引起学生讨论合作的欲望,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合作,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及性。设计的问题是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了的,如果设计的问题太难,学生都解决不了,就失去了交流合作的必要。
  (3)战性。设计的问题不能太简单,要能激发出学生思维的碰撞。
  (4)放性。设计的问题可以是一题变形成的多个题目,变式训练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构建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一种形式,变式训练题能打开学生的解题思路.例如,在解决恒成立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变形题目:① 对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② 对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③ 对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④ 对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5)多样性.即设计的问题可以是一题多解的题目,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证明正弦定理的方法很多,展开思维的空间很大,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①何把一般三角形中的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来证明;②何通过三角形的外接圆,将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③何利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进行证明;④何建立直角坐标系,借助三角函数定义进行证明.
  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应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教学的核心.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对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建构的过程.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猜想、推理与交流等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学习学到的知识和方法,理解记忆的最深刻,也最有价值.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学生对问题和任务经过自主探究之后,发现答案不一致或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困难,教师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组内和组间的交流,形成统一正确的答案.如果问题很简单,学生经过自主探索之后就能轻松解决,就没有必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证明余弦定理时,我先让学生自主学习了5分钟,然后提出了两个问题:①何构造直角三角形,应用勾股定理来证明余弦定理;②了上述方法,在△ABC中,令 , , ,你能通过计算 证明余弦定理吗?围绕这两个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时,对“解不等式 还是 求单调增区间”这个问题,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就能明确答案,这样的问题就没有开展合作学习的必要.
  总而言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的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既让学生能独当一面,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又让学生具备了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关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经常听到学习优秀的学生的声音,他们在小组讨论时侃侃而谈,有理有据,而组内的一些学困生或内向、害羞的学生则很安静,当组长问及他们的任务解决方法时,他们总是一句“他们讲得很好”来回答.这样,小组合作就变成了学习优秀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而一些学困生因为数学基础薄弱、思维欠敏捷、理解问题慢,明显落后于学优生,那么在小组合作中就处于劣势,基本上没有讨论发言的机会,就造成了小组合作学习上的不平等现象.还有一些内向的学生不愿意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也甘当小组合作的听众。对以上的情况,教师要在小组合作中特别关注这些弱势群体.首先在班级中讲清楚小组合作的活动规则,然后在小组讨论时尽量采用“轮流发言”的方式,可以先让学困生和内向学生发言,让他们说出自己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疑惑点,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讨论合作的意识,让他们在讨论交流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四、准确定位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
  从组织学生分组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角色是一名“导演”,学生是“演员”。在班级授课下的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既是一名导演,又是一名演员,不仅主导着整个的课堂,还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结果是出力不讨好,事半功倍。组合作学习实行的是以合作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围绕学习任务来讨论合作,那在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下,教师具体的角色任务是什么呢?结合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本人认为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是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和联系者的多重角色.在新课标课程的设置中,要求既要构建所有学生未来发展的共同平台,也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而新课程的变化主要还是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勇于探索。以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再以以前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必须走到学生中去,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教师积极参与,大胆创新,勇于尝试,自觉向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发展。
  教师要根据合作学习的进程而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提出探究讨论的问题,是一名策划者和组织者;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习任务的讨论合作情况,适当的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合作,有时还要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要认真观察各个小组的合作情况,特别要留意各组内的弱势群体的参与情况,还要深入到各小组中,了解他们的任务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解决方案,并发现他们的错误做法,收集到学情的第一手资料。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和有创新性的金点子时,教师要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在这整个的合作过程中,教师是一名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学生的“顾问”,而不是发现问题就及时提出正确方法的人,不能过多的干涉学生的讨论与合作。在各合作小组合作完成后,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总结时,教师是一名联系者,教师要将收集到的问题迅速整理,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各小组的组长用多种形式进行展示,针对展示内容,教师要组织学生上台讲解、点评:学生合作、展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学生上讲台讲解暴露出来的重点问题,教师要进行讲解、点拨.如果各小组研究的是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时,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的观点加以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是一名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联系者。师要坚决把学生推向前台,对学生“信任信任再信任,放手放手再放手”,充分相信学生,一切依靠学生,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能让学生自学的让学生自学,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动手的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讨论的让学生讨论,能让学生总结让学生总结,能让学生展示的让学生展示.教师转变了角色,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五、合理分配教师精讲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使“一讲到底”、“一问到底”的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得到改变,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条件,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自主学习让学生有了更多的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学生自身的潜力得到发挥;让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倾听;让学生上台想老师一样讲一至二个问题,让学生学会表达,增强了团队意识.所有的课堂不一定都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有的知识比较抽象,很需要老师的精讲,有的知识比较简单,学生自主学习就能掌握,所以一定要合理、科学的安排教师精讲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确定好需要开展小组合作德尔问题与任务,就要组织好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且根据任务来调控好小组合作的时间.如果时间过短,小组成员就无法充分发表和听取别人的意见,形不成交流;如果时间过长,学生就会无所事事,浪费时间.些知识和问题是学生经过合作后仍存在问题的,就需要老师精讲,课堂上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系统、规范、准确、透彻的讲解,摸清楚要讲的内容,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的讲解为精讲.要注意学段的不同,高一、高二、高三都要有明显的调整.教师的精讲有时能起到以点带面、点石成金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发现,在班级人数比较少的班级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比较好,班级人数过多,给分组和各小组的座位排列带来很大的难度,如果学生坐的比较拥挤,各组的讨论就会相互影响,课堂气氛看似很热烈,实际上学习秩序很混乱,严重的会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教学计划,导致教学目标不能实现.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師应找准时机,合理的安排教师精讲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在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精讲点拨,让学生熟练理解知识,掌握解题的方法规律.
其他文献
经过多年的分析和总结,学习策略使学习事半功倍自信、创新性地学习,她们的学习成绩将非常优秀。经统计初中学生中考后进入不同学校学习的学生学习策略差异显著,考入重点中学的孩子学习策略水平明显高出其他群体,说明学习策略的差异是造成她们学业成就差异的重要原因。更有趣的是,考入重点高中的女生学习策略高于其他群体,而自我效能感(自己对是否具备实现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却低于其他群体。从中可以看出,如果女生能克服自
期刊
函数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线,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础。函数的性质是高考的重點与热点,函数的对称性是函数的一个基本性质,对称关系不仅广泛存在于数学问题之中,而且利用对称性往往能更简捷地使问题得到解决,对称关系还充分体现了数学之美。本文拟通过函数自身的对称性和不同函数之间的对称性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函数与对称有关的性质。
期刊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不是天生具有的,对某学科产生兴趣有一个过程,它是逐渐形成的。如何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防止厌学情绪的产生,毫无疑问地成为化学教学中的首要任务。  一、重新认识教学目标  传统化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都比较好,但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大都比较欠缺。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部门
期刊
林语堂说:“鹤足的挺拔之美是逃离危险的结果,熊掌的雄壮之美是捕捉食物的结果”,音乐的艺术之美也许就是陶冶情操的结果了。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藝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
期刊
一、校园精神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目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
期刊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新课标既提出了习作的具体要求,又指明了达到这些要求的路径: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学生只有走进生活,才能发现鲜活的素材,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如果把习作教学渗透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就能让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写作离不开生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老师已经意识到: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课堂变化的情况善
期刊
高中是青年学生形成并且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高中语文教育在注重且强化真善等价值观的同时也应该参照西方美学史上优美、崇高、悲剧性、喜剧性和丑这五个最重要的审美范畴(当然也有人认为荒诞也是审美范畴),注重并强化审美教育,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素养。  优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如茂林修竹、荷塘月色、桃李春风、秋雨梧桐、寂寥雨巷、康河柔波,都会给人沉静、和谐的审美享受。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的美是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应突破教室的局限,把视野放得更远,把眼界延伸到室外、校外,拓展到课前、课后,使文本变得博大、丰富。 因此,实现有效拓展,就需要我们结合实际,以教材为中心找准拓展点,向四处辐射、发散,从而激发兴趣,
期刊
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有研究表明: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25人,教师就会顾此失彼 ,超过越多,顾不到的学生也越多。小班化教学的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学生个体,而不是整个班级;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享受教育资源。  一、因材施教,促进竞争与合作  个体和班级间存在的差距,要在设计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