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电影批评存言立传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1985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北京电影学院组织编辑、贾磊磊主编的《中国电影批评年鉴 ·2015》,大概是目前我所看到的第一部关于电影批评的年度综合性编著。全书洋洋洒洒十章,数十万字,包羅了 2015年中国电影批评的观念、热点、重点影片、重大现象、国际电影批评动向、学术会议的全面总结和分析,列举了本年度与电影批评相关的重要文献、活动、人物、事件、文章,其完整、细致的程度超出了我阅读前的预期,其信息量之大,可以说既是对中国电影高速发展的年度评价,也是对中国电影批评自身的年度反思,同时还是对中国电影批评者的批评思想和批评作品的年度盘点。这部书年度性的文献价值和批评性的思想价值,都不仅填补了中国电影年度出版物的一个空白,也将电影批评镶嵌进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框架中,呈现了批评在电影发展进程中不可被低估却经常被忽视的價值和意义。
  1、
  从中国有电影的时候开始,电影就有了批评。电影批评既是电影观众的观影指南,也是电影业的风向标,同时也是将电影与社会广泛连接的思想桥梁。所以,凡是电影繁荣,都必然伴随电影批评的繁荣。中国民族电影在 20世纪 30年代的黄金时代,不仅电影佳作迭出,而且也出现了一批像王尘无、茅盾这样的有影响的电影评论家,当年报刊电影批评的繁荣与电影的繁荣几乎同步;新中国成立之后,夏衍、陈荒煤、钟惦 、张俊祥等一批电影理论和批评家,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电影体系形成和一批红色经典电影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之后,第五代的横空出世,身后也站着一批电影理论评论者的身影;电影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一批理论批评者为中国电影的转型提供更全球化、产业化的讲究和评论视角,普及了“大电影产业”“高概念”“类型片”“互文本”“商业美学”“绿色票房”等新的电影观念,促进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可以说,中国电影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的助力,虽然电影理论和批评所发挥的作用,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有的反应及时有的潜移默化,但一直是电影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记录中国电影的历史脚步,电影批评理应受到足够重视,这既是对电影进程的尊重,也是对电影批评者的尊重。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电影批评年鉴 ·2015》的编辑出版意义重大,开拓了一个新的电影年度报告空间。
  2、


  今天,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电影批评的专业门槛降低,批评渠道越来越多样,批评者的身份越来越差异,批评的影响力也越来越不同,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批评者甚至产生了话语权旁落、影响力稀释的忧虑。但实际上,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包括 20世纪 80年代群众影评勃兴的时代,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有这么多人在微博、微信、公号、社区、论坛、网站上撰写发表电影评论,这些评论不仅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报刊和广播电视,而且其中不乏许多专业的有影响力的评论者和评论文章;而且也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电影批评会作为一种社会舆论直接影响到观众的观影选择、票房的高低、政府的管理政策,甚至电影企业的生产和发行。严格来说,大量的电影批评现象,并不直接来自于传统的报刊批评和广播电视专栏,而是来自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这一点,在这本电影批评年鉴中已经有所反映,其中涉及到的众多的电影批评现象几乎都与互联网有关。虽然,由于互联网和新媒体信息庞杂、泥沙俱下、梳理困难,导致本书对新媒体上的电影批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充分,但新媒体与传媒媒体并重,已经成为本书所呈现的重要特点。
  电影在改变,电影批评也应该而且必须改变。这种改变,既包括电影的理念、电影的价值观、电影的美学体系,也包括电影的批评方法、批评技巧、批评修辞。当然,这种改变不是简单的迎合和媚俗,而是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艺术媒介的变化、民众需求的转变、电影技术和艺术的进步,电影批评走在时代前列,成为电影潮流的弄潮儿。所以,本书对电影批评中出现的新概念、新思潮、新现象、新观念给予了比较多的关注和重视,也为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启示。这种与时俱进的态度,让本书的内容有了新的气象、新的风貌。
  3、
  当下的电影批评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在学院体系内的批评。学院内批评是基于学术思想增长、来源于学术积累的批评形态。这种批评本来不是以它能够对行业产生多大影响为前提的。第二类批评是在电影生产、流通体系内的批评,这一类的批评目前相当活跃,这类批评的主体未必是学院派的评论者内,其中既有自由撰稿者,又有媒体评论者,还有网络写手,当然还包括部分研究者;严格来说还有第三种批评,就是官方话语的批评。有的是以学者角度出发来表达官方立场和观念。还有很多从官员或者领导者角度出发的官方话语,更多地偏向政治话语。官方政治话语的批评对电影政策、电影舆论环境的影响很重要。目前的这本电影批评年鉴,对这三类批评都有所关注,当然重点还是前面两种批评,呈现出比较学术化的特点。
  电影的理论和批评,今天必然面临更多的新话题和新挑战。在多媒介的竞争下,究竟什么是电影,电影的本性是什 么?在小康社会建设大背景下,电影究竟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角色、社会使命?在市场化潮流的推动下,好电影的标准是什么,艺术性与商业性是什么关系?幻想类电影等新形态、新类型大量出现,其美学哲学、艺术体系与传统电影有什么不同?新媒体主导了与用户的沟通方式,电影批评应该如何在保持专业性、学术性的同时,找到与受众之间的联系,从而影响到电影观众和电影行业?在政治需要和商业权力的影响下,电影理论批评应该如何保持一种专业主义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当越来越多的业余电影批评者在互联网的惠及下,已经具备足够的电影知识和专业积累的时候,专业的电影理论评论工作者如何能够继续保持自己的专业权威性?这些应该说都是电影批评不能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也都在这本电影批评年鉴中有所反映,而且通过年鉴所收录的那些批评文章我们也能看到批评家们对这些问题的回应。但应该说这些回应都还刚刚开始。我们希望年鉴能够一年一年继续下去,让电影的理论评论工作者能够看到自己前行的脚印,既为自己参与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而自豪,也为自己继续学习、思考、进步提供一种借鉴、鞭策。
  没有电影批评的繁荣,就不会有电影的繁荣;没有与时俱进的电影批评,就不会有与时俱进的电影;没有代表核心价值和文明走向的电影批评观念,就不会有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电影。电影批评年鉴,为批评立此存照,也是为电影立此存照。
其他文献
当前有关民间剪纸艺术教育的研究较多,但专门关注其在现代职业教育推广中的研究并不多,这是当前空白。笔者聚焦于这一研究主题,结合自身长期教育教学实践和相关成熟案例,对“剪纸艺术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如何实现推广”进行策略探析。  1、立足文化精髓  在现代职业教育中推广传统民间剪纸艺术教育,必须明晰一个重点,即推广发扬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具体的推广的形式要秉持多层次、多样性。因此,传统民间剪纸艺术教育的推广
期刊
在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中推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已普遍受到学界推崇,并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工作室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途径,是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艺术设计教育要不断思考和探索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出满足时代需求的设计人才。  1、 工作室教学模式概念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室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将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以课程
期刊
我国舞蹈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舞蹈表演艺术服装艺术、舞美艺术还是文化内涵,都具有我们民族文化的印记。舞蹈文化作为一种雅俗共享的艺术文化,可以体现出某一个特定时期的人文历史和审美需求。在舞蹈作品创作、排练和表演过程中,舞蹈编导扮演着引导者和组织者的重要角色,通过其命名可以看出,舞蹈编导承担着舞蹈的“编”和“导”两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在提高,因此对舞蹈
期刊
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在一片幅员辽阔的东方大地上,铸就了五十六个民族,这五十六个民族有一个统一的名字,称之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古典文化交融,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不同的文化共存、互通,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别多样,生活在不同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在文化创造和发展中,创立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代表性艺术文化。民族舞蹈是民族艺术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对民族舞蹈进行研究
期刊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丰富与完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市场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原有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所带来的迫切需求。笔者在教学工作之余,仔细审视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发现当下艺术设计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认真分析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了若干优化对策,以便更好地让职业中学教育与高等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形态,它以传承人为核心和载体,通过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生动鲜活的传承形态,文化独特的传承土壤,藏量丰富的传承领域,与时俱进的传承变异,实现延续民族文化基因,丰富民族文化内容的功能。  按照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在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非遗传承人是指“在有重要价值的非遗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
期刊
一年前,在荷赛公布了获奖名单后,我曾经写下这样的话:“荷赛对于社会问题的处理方式,是将其长期的社会问题变身为瞬间的社会事件,将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视觉逻辑转译为一种戏剧化的视觉美学。这在传统媒体时代,是优势所在,但如今,社会事件的频繁度足以动摇荷赛的生存根基——那个总结性陈词的新闻年会。那么我们就需要追问事件背后的运行机制,那些由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等构成的神秘人。当信息生产的主体变成信息重组、共
期刊
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标志性、象征性作用不同,以实用性为主的基层公共文化空间是人民群众参与度最高、最能体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场所。然而现实状况却是基层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文化艺术氛围的缺失,没有文化艺术吸引力。落后的基层公共文化空间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参与文艺活动、创作文艺作品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群众落后的文化和审美素质的矛盾,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无论是基层群众的自身需
期刊
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代表了东方艺术的审美特点,其审美意识体现着独特的风格和艺术意境。山水画得山川灵秀之气,是中国人情思中最厚重的沉淀。中国山水画有着高贵的精神内核,它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契合,将主客观世界的相互映照、人与自然的交融作为艺术的根本。斗转星移,物华变迁,在多元文化的今天,艺术家在重现古人山水痕迹的同时,也在探索传统山水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把传统山水画的精髓继承下
期刊
1、找准教学目标  1.1明确美术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只有在熟悉课程标准的同时,教学目标的确立才有依据,不能在上课的时候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另一方面,不同版本的教材为教师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带来了方便;也给教师的选择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确立明确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培养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目标。  1.2少就是多,小就是大  一般的教案中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