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加索曾说,他觉得往深了挖掘,他其实是一个诗人,命运弄人,最后他成了一个画家。他认为绘画永远不是散文,而是诗歌,是用造型的韵脚写就的诗行。他恨自己没有生为一个中国人,否则他就不当画家了,他就当作家,书写自己的画
我刚到巴黎的时候,正赶上大宫做毕加索主题的大展,这一次大宫又以毕加索为主题做了一次大展,去之前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到法国这么多年了!
上一次大展的主题是“毕加索与大师”,展现的是毕加索受到了艺术史上哪些大师的影响,讲的是传统;这一次则是展示毕加索在当代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超出传统艺术进入了电影,许多影片都把他和他的作品当作某种标志来使用,于是这次展览就有一个展厅专门用三面墙同时放映这些风格迥异的片段。这样的狂热到达顶点的时候,毕加索甚至可以用作专用名词,看到类似风格的作品,人们就会脱口而出:“这很毕加索嘛!”
毕加索是如何炼成的?大概还真有不少是天生。毕加索的妈妈当年充满信心,她认为自己的儿子如果去参军,一定会成为将军,如果去教会,一定会成为教皇,毕加索说,我选择了绘画,我就成了毕加索!
绘画成就了毕加索,虽然他涉猎极为广泛。毕加索拍出天价的作品都是油画,世人最熟悉的也是他的那些油画作品,但他的手绘其实是最代表艺术家性情的作品,因为他和马蒂斯这类画家不同,他最看重初稿而不是反复修改后的所谓“定稿”,他认为最初的尝试是最真实的自我,而这往往也是最好的。这次展览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毕加索本人的作品,也正是这样一组信笔而来、近乎涂鸦的手绘。
这次展览以毕加索“蓝色时期”那张著名的自画像开始,各个时期艺术家对毕加索的或具象或抽象的表现也可以算是形制不一的“肖像”,“毕加索形象”是这次展览的重要主题,可什么才是真正的毕加索形象?这和他的艺术又有什么关系?在我看来,这次展览并没有搞清楚这一点,只是罗列了各种形象,反倒忽视了更为核心的问题。
毕加索在“蓝色时期”和“粉色时期”都留下了著名的自画像,后面的某些自画像则根本看不出任何体貌特征,但这些都是毕加索的自我理解和描摹——甚至他所有的绘画,画的都是毕加索自己。他曾经说过,他观察自己手的时候感到时间流逝中不可避免的变易,他想看到自己“枝条”的生长,所以他开始画树,但他画的树是他自己。这并非纯粹自恋或者自我中心,毕加索对外部世界的观察非常深入,他觉得艺术有“一进一出”,进是世界进入自己,出是吸收的东西排放出去,便是作品,这是艺术创造的两个阶段。也许进出之间会经过时长不定的间隔,但吸收了的“粉”或者“绿”总会再次冒出来,这一次就不再是自然,而变成了艺术,变成经由艺术家实现、完成的作品。
毕加索被许多人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那么到了二十一世纪,是不是更新的艺术家就更好,于是更亮的星星已经掩盖了他的光芒?我们不妨重温一下他自己的话:毕加索认为人们滥用了“演进”这个词,在他看来艺术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希腊或埃及艺术并非属于过去,它们在今天和在过去一样鲜活,变化并非演进,如果一个艺术家的表达方式发生了变化,这并不代表他精神的状态改变了。所以,虽然人们会极力解释“蓝色时期”和“粉色时期”的差异,但可能对毕加索自己来说,两者其实并无太大差别。借用毕加索的一句名言:“没有蓝色的时候我就用红色。”我们也可以说,也许他只是用完了他的蓝色,就用了手头剩下的粉色艾洛
人文学科研究者,现居巴黎
毕加索一生涉猎广泛,从绘画到雕塑,从版画到陶瓷,甚至还有银币和银器!这种多样性看似凌乱混杂,其实未必。毕加索曾经非常大胆地把上帝与他自己相比,认为上帝制造了吉他、小丑、猫头鹰、鸽子,就像他一样;上帝创造的世界是个杂货铺,把不存在的东西造出来或者安排到一起,而他也是如此。
毕加索曾说,他觉得往深了挖掘,他其实是一个诗人,命运弄人,最后他成了一个画家。他认为绘画永远不是散文,而是诗歌,是用造型的韵脚写就的诗行。他恨自己没有生为一个中国人,否则他就不当画家了,他就当作家,书写自己的画。
这样诗人气质的人终究当不好明星,所以,尽管最后一个展厅极力表现毕加索晚年如何“星光灿烂”,要我说,这只是最皮相的肖像,真正的毕加索,大概一生都是那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
我刚到巴黎的时候,正赶上大宫做毕加索主题的大展,这一次大宫又以毕加索为主题做了一次大展,去之前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到法国这么多年了!
上一次大展的主题是“毕加索与大师”,展现的是毕加索受到了艺术史上哪些大师的影响,讲的是传统;这一次则是展示毕加索在当代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超出传统艺术进入了电影,许多影片都把他和他的作品当作某种标志来使用,于是这次展览就有一个展厅专门用三面墙同时放映这些风格迥异的片段。这样的狂热到达顶点的时候,毕加索甚至可以用作专用名词,看到类似风格的作品,人们就会脱口而出:“这很毕加索嘛!”
毕加索是如何炼成的?大概还真有不少是天生。毕加索的妈妈当年充满信心,她认为自己的儿子如果去参军,一定会成为将军,如果去教会,一定会成为教皇,毕加索说,我选择了绘画,我就成了毕加索!
绘画成就了毕加索,虽然他涉猎极为广泛。毕加索拍出天价的作品都是油画,世人最熟悉的也是他的那些油画作品,但他的手绘其实是最代表艺术家性情的作品,因为他和马蒂斯这类画家不同,他最看重初稿而不是反复修改后的所谓“定稿”,他认为最初的尝试是最真实的自我,而这往往也是最好的。这次展览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毕加索本人的作品,也正是这样一组信笔而来、近乎涂鸦的手绘。
这次展览以毕加索“蓝色时期”那张著名的自画像开始,各个时期艺术家对毕加索的或具象或抽象的表现也可以算是形制不一的“肖像”,“毕加索形象”是这次展览的重要主题,可什么才是真正的毕加索形象?这和他的艺术又有什么关系?在我看来,这次展览并没有搞清楚这一点,只是罗列了各种形象,反倒忽视了更为核心的问题。
毕加索在“蓝色时期”和“粉色时期”都留下了著名的自画像,后面的某些自画像则根本看不出任何体貌特征,但这些都是毕加索的自我理解和描摹——甚至他所有的绘画,画的都是毕加索自己。他曾经说过,他观察自己手的时候感到时间流逝中不可避免的变易,他想看到自己“枝条”的生长,所以他开始画树,但他画的树是他自己。这并非纯粹自恋或者自我中心,毕加索对外部世界的观察非常深入,他觉得艺术有“一进一出”,进是世界进入自己,出是吸收的东西排放出去,便是作品,这是艺术创造的两个阶段。也许进出之间会经过时长不定的间隔,但吸收了的“粉”或者“绿”总会再次冒出来,这一次就不再是自然,而变成了艺术,变成经由艺术家实现、完成的作品。
毕加索被许多人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那么到了二十一世纪,是不是更新的艺术家就更好,于是更亮的星星已经掩盖了他的光芒?我们不妨重温一下他自己的话:毕加索认为人们滥用了“演进”这个词,在他看来艺术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希腊或埃及艺术并非属于过去,它们在今天和在过去一样鲜活,变化并非演进,如果一个艺术家的表达方式发生了变化,这并不代表他精神的状态改变了。所以,虽然人们会极力解释“蓝色时期”和“粉色时期”的差异,但可能对毕加索自己来说,两者其实并无太大差别。借用毕加索的一句名言:“没有蓝色的时候我就用红色。”我们也可以说,也许他只是用完了他的蓝色,就用了手头剩下的粉色艾洛
人文学科研究者,现居巴黎
毕加索一生涉猎广泛,从绘画到雕塑,从版画到陶瓷,甚至还有银币和银器!这种多样性看似凌乱混杂,其实未必。毕加索曾经非常大胆地把上帝与他自己相比,认为上帝制造了吉他、小丑、猫头鹰、鸽子,就像他一样;上帝创造的世界是个杂货铺,把不存在的东西造出来或者安排到一起,而他也是如此。
毕加索曾说,他觉得往深了挖掘,他其实是一个诗人,命运弄人,最后他成了一个画家。他认为绘画永远不是散文,而是诗歌,是用造型的韵脚写就的诗行。他恨自己没有生为一个中国人,否则他就不当画家了,他就当作家,书写自己的画。
这样诗人气质的人终究当不好明星,所以,尽管最后一个展厅极力表现毕加索晚年如何“星光灿烂”,要我说,这只是最皮相的肖像,真正的毕加索,大概一生都是那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