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存在学历层次低、业务素质较差等问题,不仅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且也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从人力资本投入的角度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本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1-00-02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影响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低下,人才匮乏,农民就业路径狭窄,收入增加困难。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型经济的挑战,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开发利用好农村人力资源,把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这不仅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地转移,而且对于推动我国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人力资本投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分析
1.1 人力资本投入
人力资本是指凝结在人体内能够物化于商品或服务,增加商品或服务的效用。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而形成的资本。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经济学年会上作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首次较全面地阐述了人力资本的理论。舒尔茨认为,生产活动中的资本实际有两种形式,即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由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所构成的。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正规教育投资、在职培训、健康投资以及劳动力迁移。其中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中最主要的内容。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提高劳动力对技术、信息的读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应用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也不能完全适应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需要。许多城镇的岗位对他们有一定的限制,如技术要求、持证上岗、一定条件的准入制度等。改变这一局面的方法就是通过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基本素质,适应岗位的需求。同时人力资本投资能促进劳动力的技术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增加人力资本的存量,使他们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能,扩大就业空间,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以增加收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生活环境为目的,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为杠杆,随着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的变迁而向非农部门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过程。其实质是一个劳动力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打破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进而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有诸多因素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其中,人力资本因素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流动方式分析
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初级的,几乎处于无序状态,政府部门缺乏对农村劳动力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此外,劳动力流动的服务体系及中介组织建设也严重滞后,因缺乏信息、或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使大批劳动力蒙受损失,很多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而得不到保护的问题时有发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从总体上看,宿迁市中有组织外出打工的比重还不大,主要还是靠“向缘、人缘、地缘”关系,家庭成员带领,亲朋好友介绍,本地外出人员的示范,以及自己外出闯世界等方式各显其能。
2 人力资本投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2.1 人力资本投入少,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影响就业竞争力
在市场条件下,个人更多地要靠自己的技能赢得市场竞争。过低的劳动力素质,使得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如调查所述,男性不能顺利地就业,以致重回到农村。而女性的一些家政类服务需要较少的职业技能,在城市中留住的机会比男性高。这并不是说女性就不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她们只能在劳动力价格之下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当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存在,而用人机构人才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表现为招工难与就业难现象的并存。一方面是大量的体力劳动者找不到工作,同时许多地方和部分行业又反映技能型劳动者严重短缺。求职者不能找到合适的岗位,而用人单位有时又很难找到有某种特殊技能素质的人才。这种劳动力供求间的不平衡,反映了农民工素质满足不了生产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农民工就只能从事城市人不愿干的 3D 工作( Dirty 肮脏,Dangerous 危险, Demanding 急需)。宿迁市输出的农民工同样由于缺少专业技术,不能进入技术岗位,大多拥挤在建筑业、简单加工业和餐饮业等行业,而这些行业劳动力供过于求,使得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没有发言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2.2 人力资本水平低妨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收益的增长
收入与人力资本水平呈正相关系:文化素质高的劳动力更容易找到工作、收入水平更高,而文化素质低的劳动力低的劳动力外出后较难找到工作、收入水平也相对的低;受教育年数越高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空间距离越远,受教育年数越低的流动的空间距离越近;文化程度越高的外出打工者,在外面停留时间越长,文化程度越低者在外面停留时间越短;从事较重体力劳动的打工族的文化素质较低,从事较轻体力劳动的打工族的文化素质较高。由于我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加上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几乎是无限供给。在城市的就业市场上,农民工必然处于劣势,结果是农民工工价低,甚至低到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水平之下。只要农村劳动力素质没有大的提高,劳动力绝对过剩的状况没有改变,农民工只能接受工资水平极低的待遇,别无选择。因此,若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必须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他们的素质、技能,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转移过程中收益的增长。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美国学者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人力资本是对人力投资后形成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共同表示的一种资本形式,是实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加人农村人力资源投入,以“同等国民待遇”对待农民,以人力资本投资补偿农民,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应成为目前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
3.1 大力增加教育投资,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
人力资本投入的内涵相当广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展教育。一般认为,教育有两重效应:一方面,人们受教育后获得了知识,提高了技术能力,从而增加了对工作的适应性和在工作中发挥专门才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人们受教育后,可以提高认识事物,判断是非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增强对工作及社会的责任感。因此,教育是进行人力资本投入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一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是任何其他高一层次教育发展都必不可少的一项奠基工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即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养、杜绝新文盲产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以利于高一级学校培养出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传授实用的生产生活基本知识,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根据宿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查得出,该市有必要加强全面落实和巩固“两基”成果,积极推进“双高普九”(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程;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加强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促进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大力加强就业前培训,提高新生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要充分发挥现有高、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的优势,努力培养大批能适应或超前适应城市各项建设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要大力加强在职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对现有正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强化劳动者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要建立农民学习成就认可制度、评价制度,完善绿色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聘,以提高农民参与培训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3.2 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意识,减少农民工就业风险
农民工是城市化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城镇解决不了社会保障问题,就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所以首先要在农村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的力度,加强社会保障意识和风险意识的教育,提高他们参保投保的积极性,保障农民工的职业安全,降低就业风险。在劳动过程中受伤后可以得到应有的医疗及伤残后的社会保障。同时还有必要为农民工建立相应的社会救助制度,对于中老年人要有最起码的生活保障,我们在调研中得知将近有80%的老年人没有办理最低社会养老保障金,这些老龄人口多数居住在农村,绝人部分无法纳入“社会安全网”内,不能像城市居民那样,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因此,老龄化问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后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应该减轻农民工的负担。只有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走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道路,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发展农村养老保障机制,从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角度来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问题。其次,鼓励并协助有条件的农民工积极参加商业保险。虽然社会保障是以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的国家制度,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由于受到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保障项目和保障水平只能逐步扩展和逐渐提高。这可能会使部分具有较高经济承受能力的农民工对现有制度所提供的保障水平而感到不足,并渴望能得到更高水平的保障。所以,我们应鼓励和引导这些农民工参加商业保险,以满足其更高层次的其他保障需求。
3.3 提高农民工的信息意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人力资源流动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方面,它虽然不直接增加现有人力资源存量,但却使现有人力资源得到更合理的使用。提高农民工的信息意识,是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流动的关键。首先要加强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农民工了解信息、掌握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只有这样,农民工能积极主动地与输入地政府的联系,取得当地人才需求信息,让信息为农民外出打工架桥铺路。另外农民工也可以利用网络信息与一些劳动中介组织建立诚信合作关系,使农民工有组织外流,减少“盲流”;二是地方政府积极发展小城镇,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信息的发布,引导农民工的就近流动。在有条件的地方引导和促进农民工的就近流动,不失为上策。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农民工的转移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社会成本),促进就业,还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而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民工能利用招聘广告、各种媒体甚至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他们收集信息的能力强些,做出判断更准确。能以较短时间较小成本找到比较合意的工作。三是出台鼓励农民工回家创业的就业政策,加大政策宣传的力度,让农民工了解政策,积极成为政策的受益者,以就近吸纳更多的农民工。人口学家雷文斯坦(Ravenstein)认为,迁移存在着主流和逆流,每一个在规模上占优势的主迁移流都会产生一个补偿性的逆迁移流,也叫反向迁移流。1966年,李(E·Lee)在他提出的人口迁移规模的理论中也提出类似的观点,李认为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农村向镇、然后再向城市的迁移;但每个较大的迁移流都会形成一个逆向的迁移流。根据这些人口迁移规律的理论,可以断定随着我国农民工的大量外流,将有一个逆向的回流潮。我国现实的种种迹象业已表明,在大规模的民工潮背后将有一个回乡创业潮。起初为了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命运而远走他乡,在积累了资金、掌握了技能,学会了管理的有成农民工纷纷回乡进行二次创业。
总之,加强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对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有效的转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向工业化社会的迈进,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嘉.人力资本投资与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9).
[2] 陈承明.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12).
[3] 沈立人.中国农民工[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
[4] 许文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J].东南学术,2004(1).
[5] 邱建新.浅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教育的关系[J].成人教育,2003( 11).
[6] 佟新.人口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 丁胜如.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的缺失与健全——兼谈工会组织的维权途径[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4(3).
【关键词】人力资本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1-00-02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影响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低下,人才匮乏,农民就业路径狭窄,收入增加困难。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型经济的挑战,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开发利用好农村人力资源,把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这不仅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地转移,而且对于推动我国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人力资本投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分析
1.1 人力资本投入
人力资本是指凝结在人体内能够物化于商品或服务,增加商品或服务的效用。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而形成的资本。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经济学年会上作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首次较全面地阐述了人力资本的理论。舒尔茨认为,生产活动中的资本实际有两种形式,即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由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所构成的。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正规教育投资、在职培训、健康投资以及劳动力迁移。其中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中最主要的内容。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提高劳动力对技术、信息的读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应用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促进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也不能完全适应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需要。许多城镇的岗位对他们有一定的限制,如技术要求、持证上岗、一定条件的准入制度等。改变这一局面的方法就是通过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基本素质,适应岗位的需求。同时人力资本投资能促进劳动力的技术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增加人力资本的存量,使他们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能,扩大就业空间,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以增加收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生活环境为目的,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为杠杆,随着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的变迁而向非农部门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过程。其实质是一个劳动力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打破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进而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有诸多因素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其中,人力资本因素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流动方式分析
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初级的,几乎处于无序状态,政府部门缺乏对农村劳动力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此外,劳动力流动的服务体系及中介组织建设也严重滞后,因缺乏信息、或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使大批劳动力蒙受损失,很多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而得不到保护的问题时有发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从总体上看,宿迁市中有组织外出打工的比重还不大,主要还是靠“向缘、人缘、地缘”关系,家庭成员带领,亲朋好友介绍,本地外出人员的示范,以及自己外出闯世界等方式各显其能。
2 人力资本投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2.1 人力资本投入少,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影响就业竞争力
在市场条件下,个人更多地要靠自己的技能赢得市场竞争。过低的劳动力素质,使得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如调查所述,男性不能顺利地就业,以致重回到农村。而女性的一些家政类服务需要较少的职业技能,在城市中留住的机会比男性高。这并不是说女性就不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她们只能在劳动力价格之下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当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存在,而用人机构人才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表现为招工难与就业难现象的并存。一方面是大量的体力劳动者找不到工作,同时许多地方和部分行业又反映技能型劳动者严重短缺。求职者不能找到合适的岗位,而用人单位有时又很难找到有某种特殊技能素质的人才。这种劳动力供求间的不平衡,反映了农民工素质满足不了生产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农民工就只能从事城市人不愿干的 3D 工作( Dirty 肮脏,Dangerous 危险, Demanding 急需)。宿迁市输出的农民工同样由于缺少专业技术,不能进入技术岗位,大多拥挤在建筑业、简单加工业和餐饮业等行业,而这些行业劳动力供过于求,使得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没有发言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2.2 人力资本水平低妨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收益的增长
收入与人力资本水平呈正相关系:文化素质高的劳动力更容易找到工作、收入水平更高,而文化素质低的劳动力低的劳动力外出后较难找到工作、收入水平也相对的低;受教育年数越高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空间距离越远,受教育年数越低的流动的空间距离越近;文化程度越高的外出打工者,在外面停留时间越长,文化程度越低者在外面停留时间越短;从事较重体力劳动的打工族的文化素质较低,从事较轻体力劳动的打工族的文化素质较高。由于我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加上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几乎是无限供给。在城市的就业市场上,农民工必然处于劣势,结果是农民工工价低,甚至低到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水平之下。只要农村劳动力素质没有大的提高,劳动力绝对过剩的状况没有改变,农民工只能接受工资水平极低的待遇,别无选择。因此,若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必须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他们的素质、技能,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转移过程中收益的增长。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美国学者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人力资本是对人力投资后形成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共同表示的一种资本形式,是实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加人农村人力资源投入,以“同等国民待遇”对待农民,以人力资本投资补偿农民,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应成为目前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
3.1 大力增加教育投资,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
人力资本投入的内涵相当广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展教育。一般认为,教育有两重效应:一方面,人们受教育后获得了知识,提高了技术能力,从而增加了对工作的适应性和在工作中发挥专门才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人们受教育后,可以提高认识事物,判断是非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增强对工作及社会的责任感。因此,教育是进行人力资本投入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一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是任何其他高一层次教育发展都必不可少的一项奠基工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即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养、杜绝新文盲产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以利于高一级学校培养出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传授实用的生产生活基本知识,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根据宿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查得出,该市有必要加强全面落实和巩固“两基”成果,积极推进“双高普九”(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程;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加强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促进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大力加强就业前培训,提高新生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要充分发挥现有高、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的优势,努力培养大批能适应或超前适应城市各项建设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要大力加强在职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对现有正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强化劳动者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要建立农民学习成就认可制度、评价制度,完善绿色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聘,以提高农民参与培训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3.2 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意识,减少农民工就业风险
农民工是城市化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城镇解决不了社会保障问题,就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所以首先要在农村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的力度,加强社会保障意识和风险意识的教育,提高他们参保投保的积极性,保障农民工的职业安全,降低就业风险。在劳动过程中受伤后可以得到应有的医疗及伤残后的社会保障。同时还有必要为农民工建立相应的社会救助制度,对于中老年人要有最起码的生活保障,我们在调研中得知将近有80%的老年人没有办理最低社会养老保障金,这些老龄人口多数居住在农村,绝人部分无法纳入“社会安全网”内,不能像城市居民那样,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因此,老龄化问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后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应该减轻农民工的负担。只有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走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道路,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发展农村养老保障机制,从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角度来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问题。其次,鼓励并协助有条件的农民工积极参加商业保险。虽然社会保障是以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的国家制度,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由于受到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保障项目和保障水平只能逐步扩展和逐渐提高。这可能会使部分具有较高经济承受能力的农民工对现有制度所提供的保障水平而感到不足,并渴望能得到更高水平的保障。所以,我们应鼓励和引导这些农民工参加商业保险,以满足其更高层次的其他保障需求。
3.3 提高农民工的信息意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人力资源流动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方面,它虽然不直接增加现有人力资源存量,但却使现有人力资源得到更合理的使用。提高农民工的信息意识,是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流动的关键。首先要加强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农民工了解信息、掌握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只有这样,农民工能积极主动地与输入地政府的联系,取得当地人才需求信息,让信息为农民外出打工架桥铺路。另外农民工也可以利用网络信息与一些劳动中介组织建立诚信合作关系,使农民工有组织外流,减少“盲流”;二是地方政府积极发展小城镇,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信息的发布,引导农民工的就近流动。在有条件的地方引导和促进农民工的就近流动,不失为上策。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农民工的转移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社会成本),促进就业,还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而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民工能利用招聘广告、各种媒体甚至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他们收集信息的能力强些,做出判断更准确。能以较短时间较小成本找到比较合意的工作。三是出台鼓励农民工回家创业的就业政策,加大政策宣传的力度,让农民工了解政策,积极成为政策的受益者,以就近吸纳更多的农民工。人口学家雷文斯坦(Ravenstein)认为,迁移存在着主流和逆流,每一个在规模上占优势的主迁移流都会产生一个补偿性的逆迁移流,也叫反向迁移流。1966年,李(E·Lee)在他提出的人口迁移规模的理论中也提出类似的观点,李认为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农村向镇、然后再向城市的迁移;但每个较大的迁移流都会形成一个逆向的迁移流。根据这些人口迁移规律的理论,可以断定随着我国农民工的大量外流,将有一个逆向的回流潮。我国现实的种种迹象业已表明,在大规模的民工潮背后将有一个回乡创业潮。起初为了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命运而远走他乡,在积累了资金、掌握了技能,学会了管理的有成农民工纷纷回乡进行二次创业。
总之,加强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对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有效的转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向工业化社会的迈进,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嘉.人力资本投资与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9).
[2] 陈承明.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12).
[3] 沈立人.中国农民工[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
[4] 许文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J].东南学术,2004(1).
[5] 邱建新.浅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教育的关系[J].成人教育,2003( 11).
[6] 佟新.人口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 丁胜如.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的缺失与健全——兼谈工会组织的维权途径[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