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照片想中山装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如果你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穿中山装的人,如果还是个年轻一点儿的,定会觉得奇怪,但还可以“容忍”;但要看见一大队人穿着颜色一致的中山装,无论在哪儿,那就一定是在拍电影了。中山装绝对是世界上来得最凶猛、走得最凄凉的一种服装样式。它曾经流行最广,穿它的人往少里说也有三亿吧?还有一亿人求之不得;然而现在,绝少在大街上或正式场合见到它的踪影。中山装确切讲是四明兜(暗兜的已不够正统)束领男装,由中国的孙中山和前苏联的斯大林取长补短,共同推向世界,毛泽东时代达到顶点,随后淡出,现如今几近销声匿迹,只有少数变种还在小范围内求存。
  中山装当年享有的殊荣,是现代人做梦也想不到的。在中国,年轻人穿着它是“狂”,中年人穿着它是有地位,在外国人眼里穿它的是来自红色中国的人——几近于星外来客。敢说世界上的任何一款男装都没有这般待遇。1971年的11月,中国破天荒向资本主义“大本营里的大本营”美国纽约派遣常驻联合国的外交人员:毛主席钦点,周总理壮行,家庭出身左查右审,高矮胖瘦尽量找齐;一人2000块钱置装费(当时一个随行翻译的月工资为62元),一个星期内准备完毕等等,多少件事都是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头一遭。其实大感紧张的还远不止咱中国人,美国和法国的新闻摄影记者,其兴奋度不亚于1969年报道人类首次登月和其后的随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第二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把世界媒体关注中国的程度推向顶峰。1971年底,白宫的新闻官正为安排名额有限的随行采访记者大伤脑筋。西方人号称以诚信为本,可到了这时候,纷纷露出动物本性,斯文礼让一概全无。许多总裁、副总裁、总编辑之类的高层,不惜假报身份,以音响师、通讯技术维护甚至电工这样的蓝领工作岗位申请到中国采访。一句话,我们到他们那儿是“政治任务”,他们到我们这儿是“探险式”采访。说法不同,性质差不多。一时间,西方国家的报纸、杂志、电视通通搭上了顺风车。1971年底,中国人在前往纽约途中在巴黎转机,各路记者蜂拥而至,为拍一张身穿中山装的中国人的照片,从纽约乘飞机直飞巴黎的美国大牌摄影记者不在少数,然而其中没有一个人拍到了哪怕是还像点儿样的照片,即便如此,纽约报纸的发行量还是立刻上升了20%。当时纸质媒体的日子真好过,摄影记者更是春风得意。
  看到这些稀罕的老照片,也勾起我无尽的思念。当年四个兜的布中山装(还不是明兜的)穿在身上是个什么感觉?绝不比现如今几千块钱的英国意大利羊绒西装差。那个自豪感、优越感,岂是三言两语能形容?在这里还要提一笔的是,中山装还不单是个样式问题,还有那个颜色。普通人穿的中山装原则上只有蓝灰两色,其他颜色的并不多见,甚至连浅灰色的都不多。毛主席当年穿的浅灰色中山装世界上绝无仅有,非立领而是专门设计的“趴领”且略大;用的是英国顶级舍未呢;而开国大典上穿的黄呢中山装的料子来自美国,那时候叫马裤呢,这些细节在以前都是机密。据说为老人家做衣服的上海服装技师不能近身量体裁衣,只能在10米开外“遥测”,做出来的毛式中山装竟然非常合体,几乎未加改动,堪称一绝。由于中国人当年衣服的颜色出奇地统一,所以尼克松访华的时候,总统夫人帕特里夏毫不犹豫决定穿红色呢大衣在飞机门口亮相,这样才能突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惊艳效果。要知道,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又是2月,北京街头除了标语和天安门城墙以外甚少见到红色的东西。今年2月是尼克松访华40周年,那时候几乎是件中国的东西拿到美国去都能卖个好价钱,上面有文革标志的当然更好。最近美国记者约翰·伯恩斯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回忆文章,述说他当年随尼克松到中国采访时的传奇经历。美国总统到达的第一天晚上,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款待来宾。主宾席上有两对象牙筷子和金属制座位卡和菜单卡——现在这后两种东西在北京随便一家稍微讲究点儿的饭店都能见到,在旧货市场上加在一块儿也值不了50块钱——这位大胆且怀有恶毒念头(他自己形容的)的美国记者瞄中了这几样东西,趁表情严肃身着中山装的保安人员不注意,一把统统揣进自己兜里,迅速离去。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伯恩斯说更胜他一筹的是位貌不惊人的华盛顿女性——白宫记者团的领头人,著名的《华盛顿邮报》女记者海伦·托马斯。据说在华盛顿没人敢走到她和电话之间(以前远程新闻要靠电话口述),白宫记者招待会只要她在,永远是她第一个得到发问的机会。托马斯问伯恩斯搞到了什么?伯恩斯据实回答,再没想到这个“恶行”无意中成就了海伦·托马斯的又一条头条新闻。没过24小时(那时中国还没有国际长途电话),一封电报已送达伯恩斯在北京的住处,意思是美国现在都知道了这条爆炸性新闻,一位纽约古董商愿出价2.5万美元买下他所有的掠获物。2.5万美元在当时是个神马概念?是这个在业内拼打了十多年的记者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二;也可以让他立刻成为两辆最新款别克轿车的主人。
  还有一件事甚是奇怪,中山装乃是“贵族”出身,属于自上而下流行,如今倒没能繁衍壮大。而现在卖得贼贵的英国巴宝莉围巾和风衣原本是草根品牌,100年前是靠给一战中的英军做雨衣起家的。再有牛仔裤的两位发明人利瓦·施特劳斯和雅各布·戴维斯,在1873年5月20日这天,向当地的专利商标局申请专利,立意是为开矿的工人提供坚固耐磨的工作服,现如今也是咸鱼翻身,草鸡变凤凰。而中山装的命运似乎正相反,是凤凰变草鸡。曾几何时,中山装是革命和提倡新生活的象征。风靡中国上下逾30年的中山装甭管是用什么料子做的,穿在什么人身上,那都是“范儿”。中山装从来没有女式的,许多女孩不爱红妆爱武装,有条件的也搞一件套在身上,再配两条辫子,多少男孩子看着心里痒痒。如今在旧货市场上还能偶见中山装的身影,但旧花瓶不愁没人买,旧衣服多半少人疼。
  中山装之后中华大地立刻刮起一阵西服热。记得那是1984年前后,其势头远超过西服的诞生地。如今多少年又过去了,世界正统女装自古希腊以来没大变化,实际上还是“维纳斯”身上的那一身,坦胸露肩拖地长裙是永远的主题;男装得到最后认同的正是所谓的西装,虽然源自西方帝国主义,但从东方的金日成到伊朗的内贾德照穿不误,并未受意识形态所影响,可见世界对西装的认同度之高。不过现代西装的定型与流行的时间并不长,不过100年多一点。从服装史的观点来看,西式正统男装在18世纪时还各行其是,不成一统。中国当然是长袍马褂,洋人的则是紧身外套或燕尾服配丝巾或领结,领带则是后来的事。美国的开国总统华盛顿,在为他并没有见到完工的国会大厦的奠基仪式上所穿的“国服”,就是这类样式,与今天人们所见到的西装差异很大。那时候大多数美国普通人身上穿的只是廉价的外套,谈不上什么样式,既不挺括,也无须领带。即使在相对比较富裕的西欧地区,真正意义上的正统男装也只是在一个小圈子里流行。
  19世纪后半叶,一些适合户外运动的男装开始流行起来。短款西装、夹克、比较宽松的裤子、短夹大衣……在赛马、钓鱼、高尔夫、马球、滑冰、网球等一系列运动的风尚带动下,这些“不伦不类”的服装迅速普及。到了20世纪上半叶,又有了汽车这玩艺儿,正统的燕尾服和高筒礼帽才真正让人感到不合时宜。汽车的座位毕竟不是马背,进车门时必需要先摘下帽子,还得把后面那两块布料坐在屁股底下(原先是甩在马背两侧),这两点委实让人大感不便。很快,高筒帽换成了小礼帽,燕尾服变成了短款西装,领结变成了领带。“三件套”的男装缺一不可,如何搭配甚有讲究,尤其是衬衣,并非人人都能经常换,善于节俭且具备首创精神的德国人率先兴起了假衬衣领,其他国家的男士们竞相效仿,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刚兴起穿西装的时候,假衬衣领也来到了中国,现在倒很少见了。
  中山装的最后淡出,或许还就跟这衬衣有关。众所周知,穿西装时领子和袖口这两个最容易脏和磨破的部分并不直接与人体接触,而都被衬衣所率先“牺牲”。衬衣可以经常换,相对昂贵和打理费事的西装受到了保护。而中山装则相反,领头和袖口直接与人体摩擦,总是先脏先破,经常是衣服本体还好,领头袖口已补了再补。中文里原先管顶级领导人称之为领袖,自中山装淡出之后,这个称呼也不取自消。现如今多大的官都穿西装却不兴再被称为领袖,这和中山装领袖最易脏破的原因似有些不谋而合。
其他文献
拍摄《二人转》这组作品的摄影师吴章杰显然花了很多功夫跟随照片中的几个主角,从卧房到舞台,时时刻刻地捕捉他们生活的瞬间。我很喜欢摄影师接近这些人的方式。  这一次,我将采用和前两期不同的编辑方式,不再逐张点评了,也不确定最终选出的照片,只是提出我的基本意见。  在编辑这组图片故事的过程中,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照片摊开,然后将它们分类。这组照片一共有40张,其中大约有13张是舞台表演的照片,有4张拍摄
期刊
蜘蛛侠原本是一个纯粹的漫画角色,从20世纪60年代被创作出来后,经历了约半个世纪的时间,直到出现在好莱坞的电影中,才在全世界范围内变得家喻户晓。这样一个华丽的转身,除了本质上人们对于超自然英雄人物的向往与渴望,也有出于对蜘蛛本身的探奇心理。因为蜘蛛几乎无处不在,如同中国武侠小说中的古代侠客,身怀绝技、神出鬼没。加上很多蜘蛛具有毒性,更是让人敬而远之,它们的神秘面纱才得以保留。英文原意的“蜘蛛人”译
期刊
拍摄照片时,合理利用照明形成不同的阴影,可以产生多种效果的画面。例如,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在白炽灯或荧光灯照射下的曲面物体,观察当它们的摆放位置变化时整体感觉的变化。通过观察画面感觉和立体感的变化,你也许马上就会明白到底该如何制造明暗层次,以及如何完美衔接画面高光部与阴影部。如果照片的画面没有阴影,那照片也就和绘画无异了;而且,明暗的层次效果在增强画面表现力上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但具体要怎么做
期刊
在缅甸或是在国内,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段老总”,他就是2005年前后担任我国驻缅甸曼德勒总领事的段稚荃先生。图1为段总领事2005年间应邀出席缅甸民族节庆的照片,镜头捕捉的瞬间可见他乐观、随和及幽默感,可见他与驻在国的青年们相处得很和谐。前不久,笔者为本刊专栏撰文请段老总到我工作室看远征军老兵照片,这是从各种渠道搜集来的近年中国在缅远征军老兵荣归祖国的照片(本专栏上期有关于远征老兵归来图文介绍),
期刊
黄晓亮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他的作品有些像影子的叙事曲,虽然画面中诉说的内容各不相同,调调都是温情、悠长;另一些作品则有着真实与超虚构的并置,它们看起来更像是影子的风景。比方说《人间景》之离乡,好像是在湘西老房子的一个转弯的墙角投上一些情节,作品再现的其实是一个改装的现场。再比如《一个期待或者新的奇迹》之十六,那可能是一堵现实里的墙,一匹跑着的马影子和现场另外一些建筑和物体的影子共同构成了一幅
期刊
在日本,有这样一群摄影家,他们虽大多已年过花甲,但在“大器晚成”的日本社会,他们仍处在积累、收获的时节。也许他们因职业摄影家的成就而被人熟知,但他们一直没有停止过用影像探索一个共同的话题——日本何以为日本?是东京旧市井的街头巷尾,是庶民文化的故事传说,是浅草节日的热闹氛围,还是隅田河边的熙攘纷繁,抑或是山间乡下的悠闲时光?以下六位摄影家皆用几十年的时间,用影像记录着日本浮世生活的种种,也许答案就在
期刊
历史上,以生产单反相机著称的米伦达相机有限公司(Miranda Camera Co. ,Tokyo)曾是日本相机制造领域里十分活跃的一个公司,其前身是Orion相机公司(Orion Camera co.Ltd.,Tokyo)。该公司成立于1946年,也就是二战结束后的第二年。公司最初称Orion Seiki Company,这也是战后恢复时期群雄并起的诸多日本相机制造公司中的一个。这一时期直至19
期刊
人像拍摄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外置闪光灯来补光或者布光。但是外置闪光灯光路的输出方向有限,而且光线生硬,虽然在室内我们还可以“跳闪”,但如果在户外或空旷的大厅,就无法实现“跳闪”,何况“跳闪”效果也很有限。如果遇上反光墙面是其他颜色,其反射光还会影响拍摄后的色彩还原。这时,我们希望能有一个自由改变和柔化光线的道具,最好方便携带又简单好用。  源自美国的浪客拍(ROGUE)反光板,因为它的研发者本身也是
期刊
日本摄影家北野谦(Ken Kitano)以慢速快门与叠加曝光的技法为人们所熟知。他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将人们眼中寻常的街景和肖像变得陌生、离奇,营造出一种时间和空间的错觉。在不久前东京都美术馆举行的“日本新进作家展”上,我们采访了摄影家本人,对他的摄影理念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创作出发点:失落的十年  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被称作“失落的十年”。随着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
期刊
2012年3月2日,佳能在上海召开2012年春季新品发布会,从EOS 5D Mark III数码单反到多款IXUS与PowerShot系列轻便型数码相机的各类产品进行了全面升级,IXUS形象代言人莫文蔚也出席了活动。数千名媒体记者与现场观众,共同见证了2012年佳能数码影像新品的推出。发布会现场呈时尚风格,与其他品牌的复古风潮迥然有异。  发布会上,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小泽秀树介绍了佳能(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