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郝大鹏
文字整理...苏秦
图片...赵欣如
《大众DV》:您能谈谈观鸟的起源和望远镜摄影的发展情况吗?
赵欣如:据我所知观鸟运动起源于英国,应该在200年以前就起源了,也有报道说起源于欧洲其他地区,大概有100多年历史,但我更认同的是200年历史这个说法。
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活动呢?主要有这样的历史原因,就是当时它是个宫廷贵族的游戏,因为在宫廷里呆腻了,虽然很奢华但是看不到自然的面貌,所以才有了这种到户外去看鸟的需求。开始不光是看,还得打和抓,有一种猎取的欲望。当时皇室的成员也想接近它们,有欣赏,有狩猎的心态,还要做成标本,就把它凝固了,就可以经常看到了。但这种游戏很快就传播到有钱人的阶层。当然也就要借助一些望远镜等光学器材,用眼睛看肯定不如望远镜看,这样看起来跟平时用眼睛看的视觉效果不一样。所以在观鸟的运动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光学器材不断的改进,望远镜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亚洲最早接受的是日本。
《大众DV》:国内是什么时候开始观鸟运动的?
赵欣如:中国内地的观鸟运动才有十年的历史。因为在十二、三年前,中国大陆没有狭义上的观鸟。其实中国古代很多先人早就观鸟了,但那是广义的,不是借助望远镜的,不是说有钱有闲,休闲娱乐的。它是一种传统、朴素的,来自于中国人对自然的一种敬畏,一种欣赏。那这么说历史就更长了,几千年都有。如果从狭义的角度看,那中国起步就晚了。
《大众DV》:一般在观鸟的过程中要用到什么样的器材呢?
赵欣如:从基本的来说,第一是望远镜;第二是记录本;第三是图鉴,这是工具书;第四就是着装;第五就是记录设备。多数是摄影和摄像的器材,还有录音设备。当然也有GPS定位工具。
《大众DV》:谈谈望远镜和DV的搭配以及发展的现状吧?
赵欣如:观鸟运动是非常急于通过望远镜观察到、记录到一些影像。由于都是非专业方式,所以真正做电视的人不会采用这种方式,它正好是走大众。因为这些人想的最重要的是获取信息,可是他手头的东西除了望远镜,就是DV,所以除了肉眼用望远镜看到,还想办法能不能拍到,把它变成影像资料,变成更多人能够欣赏的资源。所以才有人琢磨把小DV和专业的望远镜接起来。
据我所知,香港和台湾做得早,在中国内地做得晚。但是现在信息都畅通了,大家互相都有些启发。因为按我了解到,如果不是在用专业望远镜的时候,往往不考虑接DV 的问题,只有在用了专业望远镜之后,发现通过望远镜看到的世界是那么漂亮,那么清楚,远距离看得那么真切。尤其看鸟的形态,羽毛啊、喙啊、翅啊、足啊都看得那么清楚,甚至连眼皮都看得很清楚,眼睛里面的细节都能看清楚。所以在有了这么好的望远镜之后,人们才想到要怎么去记录它。用数码相机有一批人,用DV又有一批人,现在看来数码相机普及得快,使用的人也多。真正用DV做记录的相对较少。
《大众DV》:过去磁带式的DV还能找到镜头口径比较小的DV,适合接望远镜。现在到了高清之后,镜头的口径逐渐变大了,这样接的时候可能更不方便了。
赵欣如:如果用DV的高清功能,我倒觉得能够培育出一批人。我曾经5天拍了6盘半素材带,就围绕两种鸟,我到那以后看到一些重要的现象,临时编出了一个选题,让摄像拍,回来做了一个13分13秒的故事,现在上课我就拿着它给同学看。
现在矛盾的是,做DV的厂家没有考虑到这些有需求的人群,它考虑的更多的是不使用望远镜组接的人,那它这样镜头更大一点,广角更大一点的,通透性更大一点的,可能是给其他的用户。真正想用望远镜的用户,因为望远镜收到成本和其他的局限,它的目镜是有一定局限的,不可能特大,所以这样接DV是个关键,要看口径对位不对位。最笨的方式是用手持,或者是用最简单的纸壳卷一个筒能把它大致接上。但这肯定是不好用的,所以后来找到工艺师,定做这种丝扣的转接环。这种转接环接好了以后,假如选的小DV镜头上有螺扣,就可以固定住,然后把望远镜接上就可以完成一体化。这一体化很关键,因为你在拍摄的时候镜头相当于有个技术要求,推拉摇移,它应该平稳。大概是SONY的还有其他几款机器确实能找到相匹配的直径。所以我们也求朋友去做,然后接起来,确实解决了很大的问题。但是影像还是不如《动物世界》这些电视节目做的精巧。
不过我认为我拍到的东西很好。我拍的这些东西能用,能够说明一些问题,能够解决一些问题。我当时做观鸟的普及和生态考察,然后到顺义的杨镇去做水鸟调查,利用这个摄影机也能拍一些东西。虽然是小DV,但是它本身功能花样多,但是最中心的指标不是最好的。比如说在调白平衡方面,在调光圈和速度方面好是欠一点点。望远镜接上以后视野小了,在操作上也是挺费劲的一件事情包括重心在内,抓主要对象的时候很难抓到镜头,它缺了一个侧面的观察,因为它占了光路的位置。这就得非常有经验的人,眼睛远远地看到后再去找焦点。因此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发现,好像还不是很解渴,还在寻找新的方式来突破。
(本期光盘中收录赵欣如教授拍摄的鸟类短片两部)
文字整理...苏秦
图片...赵欣如
《大众DV》:您能谈谈观鸟的起源和望远镜摄影的发展情况吗?
赵欣如:据我所知观鸟运动起源于英国,应该在200年以前就起源了,也有报道说起源于欧洲其他地区,大概有100多年历史,但我更认同的是200年历史这个说法。
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活动呢?主要有这样的历史原因,就是当时它是个宫廷贵族的游戏,因为在宫廷里呆腻了,虽然很奢华但是看不到自然的面貌,所以才有了这种到户外去看鸟的需求。开始不光是看,还得打和抓,有一种猎取的欲望。当时皇室的成员也想接近它们,有欣赏,有狩猎的心态,还要做成标本,就把它凝固了,就可以经常看到了。但这种游戏很快就传播到有钱人的阶层。当然也就要借助一些望远镜等光学器材,用眼睛看肯定不如望远镜看,这样看起来跟平时用眼睛看的视觉效果不一样。所以在观鸟的运动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光学器材不断的改进,望远镜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亚洲最早接受的是日本。
《大众DV》:国内是什么时候开始观鸟运动的?
赵欣如:中国内地的观鸟运动才有十年的历史。因为在十二、三年前,中国大陆没有狭义上的观鸟。其实中国古代很多先人早就观鸟了,但那是广义的,不是借助望远镜的,不是说有钱有闲,休闲娱乐的。它是一种传统、朴素的,来自于中国人对自然的一种敬畏,一种欣赏。那这么说历史就更长了,几千年都有。如果从狭义的角度看,那中国起步就晚了。
《大众DV》:一般在观鸟的过程中要用到什么样的器材呢?
赵欣如:从基本的来说,第一是望远镜;第二是记录本;第三是图鉴,这是工具书;第四就是着装;第五就是记录设备。多数是摄影和摄像的器材,还有录音设备。当然也有GPS定位工具。
《大众DV》:谈谈望远镜和DV的搭配以及发展的现状吧?
赵欣如:观鸟运动是非常急于通过望远镜观察到、记录到一些影像。由于都是非专业方式,所以真正做电视的人不会采用这种方式,它正好是走大众。因为这些人想的最重要的是获取信息,可是他手头的东西除了望远镜,就是DV,所以除了肉眼用望远镜看到,还想办法能不能拍到,把它变成影像资料,变成更多人能够欣赏的资源。所以才有人琢磨把小DV和专业的望远镜接起来。
据我所知,香港和台湾做得早,在中国内地做得晚。但是现在信息都畅通了,大家互相都有些启发。因为按我了解到,如果不是在用专业望远镜的时候,往往不考虑接DV 的问题,只有在用了专业望远镜之后,发现通过望远镜看到的世界是那么漂亮,那么清楚,远距离看得那么真切。尤其看鸟的形态,羽毛啊、喙啊、翅啊、足啊都看得那么清楚,甚至连眼皮都看得很清楚,眼睛里面的细节都能看清楚。所以在有了这么好的望远镜之后,人们才想到要怎么去记录它。用数码相机有一批人,用DV又有一批人,现在看来数码相机普及得快,使用的人也多。真正用DV做记录的相对较少。
《大众DV》:过去磁带式的DV还能找到镜头口径比较小的DV,适合接望远镜。现在到了高清之后,镜头的口径逐渐变大了,这样接的时候可能更不方便了。
赵欣如:如果用DV的高清功能,我倒觉得能够培育出一批人。我曾经5天拍了6盘半素材带,就围绕两种鸟,我到那以后看到一些重要的现象,临时编出了一个选题,让摄像拍,回来做了一个13分13秒的故事,现在上课我就拿着它给同学看。
现在矛盾的是,做DV的厂家没有考虑到这些有需求的人群,它考虑的更多的是不使用望远镜组接的人,那它这样镜头更大一点,广角更大一点的,通透性更大一点的,可能是给其他的用户。真正想用望远镜的用户,因为望远镜收到成本和其他的局限,它的目镜是有一定局限的,不可能特大,所以这样接DV是个关键,要看口径对位不对位。最笨的方式是用手持,或者是用最简单的纸壳卷一个筒能把它大致接上。但这肯定是不好用的,所以后来找到工艺师,定做这种丝扣的转接环。这种转接环接好了以后,假如选的小DV镜头上有螺扣,就可以固定住,然后把望远镜接上就可以完成一体化。这一体化很关键,因为你在拍摄的时候镜头相当于有个技术要求,推拉摇移,它应该平稳。大概是SONY的还有其他几款机器确实能找到相匹配的直径。所以我们也求朋友去做,然后接起来,确实解决了很大的问题。但是影像还是不如《动物世界》这些电视节目做的精巧。
不过我认为我拍到的东西很好。我拍的这些东西能用,能够说明一些问题,能够解决一些问题。我当时做观鸟的普及和生态考察,然后到顺义的杨镇去做水鸟调查,利用这个摄影机也能拍一些东西。虽然是小DV,但是它本身功能花样多,但是最中心的指标不是最好的。比如说在调白平衡方面,在调光圈和速度方面好是欠一点点。望远镜接上以后视野小了,在操作上也是挺费劲的一件事情包括重心在内,抓主要对象的时候很难抓到镜头,它缺了一个侧面的观察,因为它占了光路的位置。这就得非常有经验的人,眼睛远远地看到后再去找焦点。因此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发现,好像还不是很解渴,还在寻找新的方式来突破。
(本期光盘中收录赵欣如教授拍摄的鸟类短片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