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应用科学中的各个应用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按其岗位工作性质可分为若干各有特色的类型。比如工科,可分为生产实施、设计开发、应用研究、技术管理和经营销售等五类。近年来,研究生的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每年都以百分之几十的速度增长,在这样的形势下,各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应如何发展,该作出何种战略选择,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研究生培养的趋势特点
对于具有不同知识能力结构的不同类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应选择不同的培养途径。但是在过去,人们只看重其共同之处,而忽视其差别,因而培养的人才规格比较单一,与社会对人才类型需求的多样化和专业化产生了日益尖锐的矛盾。为适应这种需求,高校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多元化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必然趋势
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和“知识化”两个现代化一次实现的过程之中。因而其产业结构和生产力更加多元化,这就决定了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研究生的培养是满足社会对人才的不断增长的需要。研究生培养目标必须反映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一方面,人才的专业结构要全面反映现代化建设的结构性要求。研究生的培养要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劳动结构相结合,与国民经济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需求结构与层次相适应。另一方面,人才的素质结构也要朝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方面发展,包括培养能够处理各种可持续发展技术问题的科技人才和能够协调经济、人口、政治、法律等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科学人才。
美国创新型硕士学位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研究生教育出现多样化的大趋势。这种学位的特色是:结合各种不同的专业,适用于具体的工作。例如,波士顿大学和东北大学联合设置的旨在培养学生在研究基因的生物技术公司中工作的硕士学位。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MBA是美国最著名的硕士学位。但由于今天社会需求发生了变化,促使其 “以差异求生存”,努力办出各校的特色:使课程与众不同;使学员完善已有技能和学习新技能;允许学员设计自己的MBA课程;以紧密联系商业环境的方式进行教学与评估等。
2.特色化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生存之道
特色并非是凭空创造的,它的实质是培养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的优化是个性优化的前提和基础,而个性优化又促进和丰富共性的优化。培养特色,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学科、专业方面办出自己的特色;二是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式方面办出自己的特色;三是在培养人才和素质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四是在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技术开发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五是在直接为社会服务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也包括学风、校风等方面的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水平,就是生命。在以特色取胜的21世纪,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后来才办起研究生教育的院校,更应发挥“后发”优势,根据本校内外部的环境和条件,在培养模式、人才素质等方面创办出自己的特色。
当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借鉴欧洲主要是德国办大学的思想,来改造北大时,也特别强调学习外国是为了吸收他们的优点,发展自己的特长。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举办的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中,校长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学校如何办出和发展特色的问题。其中特别谈到,在校际交流日益加强的趋势下,一所学校如何在学习别校的经验时不要丢掉了自己的特色,相反,应该更好地发扬自己的特色。在这一方面,厦门大学根据学校所处的“天时、地利、人和”的状况,确立“台、海、特、侨”的办学特色。他们根据学校原有的经济学、历史学等的学科优势,先后发展和加强国际经济法、特区经济、台湾问题和东南亚问题综合研究等新兴和突出特色的学科和领域。
二、高校研究生培养的观念创新
目前,关于研究生培养的争论基本上停留在“量”的层面上,而没有深入到“质”的层面。人们担忧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理由在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导致考生层次和质量过低,导致导师资源、教育资源、基础设施的短缺和导师对研究生培养投入精力的不足,人们由此得出研究生教育质量滑坡的结论。因此,应当在加强教学设施、教学资源和导师队伍“量”的建设和发展的前提下,从根本上实现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念的更新,确立研究生的多元化和特色化质量观。
1.从绝对质量观转向相对质量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研究生教育要求对以给定的知识传授和记忆,要求给定的岗位职业与给定的知识结构相契合,要求无个性差别的课程体系、培养年限和考核标准,要求一种与就业挂钩的“对口式”的培养模式。而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是社会活动主体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它不受限于某一固定的或绝对的知识水准,而是着眼于每一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知识结构、文化价值观、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而这种提高本身就是一种质量。
2.从产品质量观转向服务质量观
传统观点认为研究生教育的产出是人才,而今我们应当认为研究生教育提供的是一种教育服务。因此,研究生的培养应该从服务的特征出发,从求学者需求与动机分析入手,因材施教,促进研究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不能像产品质量观一样,用统一的严格质量标准和尺度来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好坏。
3.从内部质量观转向外部质量观
以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是由研究生培养单位自己进行评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培养质量的高低应该由研究生培养单位以外的组织和个人来评价的,应该将对培养研究生的基本办学条件和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转移到研究生教育活动产生的影响上来,目的在于改善对研究生教育活动的资源分配。这种评价应该包括用人单位的意见、研究生的意见、社会的意见,并且重视培养单位的等级和排名等等。
4.从一元质量观转向多元质量观
研究生数量的增长必然导致研究生教育体制、结构、功能、质量、学术标准、入学条件、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教育组织形式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而且,由于学科门类不同,学科性质不同,衡量其人才的质量标准也不相同,其培养应该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社会需要的各层次人才,所以,以单一的学术性标准,以固定的和绝对的标准来“剪裁”和“扼杀”这些差异,使学生的个性服从于固定的教学体系已经不能适应需求了,因此,必须树立具有差异性、多样化的质量标准。
在上述四个层面中,第四个层面的观念转变是最根本的。无论是从绝对质量观向相对质量观的转变,还是从产品质量观向服务质量观的转型,抑或从内部质量观向外部质量观的变迁,都旨在倡导在研究生教育中建构起因材施教的多元质量观。研究生教育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有不同的质量标淮,不同类型的研究生也应有不同的质量要求。
三、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模式
根据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特色化和观念创新等综合因素,笔者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应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管理体系——包括研究生培养的管理体制、管理手段、规章制度、评估体系等;②课程体系——包括学分比重,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③组织体系——包括教学组织形式和科研组织形式。
1.强化院—系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是采用院——系一体化的模式,即在学院制基础上的研究生院制。应该加强研究生院的指导、管理和协调作用,促进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跨学科合作。主要应该做好:①健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管理重心下移,职责明确,办事高效,渠道畅通;②开发基于两级管理的信息系统,排课、选课、成绩、培养方案管理和研究生中期考核等教学与培养过程实现信息化管理,并提供各类查询服务和Email联系方式;③建立全校性研究生教育督导组,按学科门类分设,由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富有培养经验和高度责任感的退休教授组成,采用抽查方式,检查各培养环节工作、培养制度落实和教学进展;④制度和规章集中于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英语教改、网上选课、教育督导制度、开题报告、论文答辩等);⑤评估体系集中于改革成果的评价(如优秀博士论文、创新课程体系评估等);⑥支撑体系集中于软硬件的建设和改革的跟踪研究(如网上选课软件、多媒体课程软件和各学院网络教室建设,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跟踪研究等)。
2.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建设
创新需要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有利于创新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是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主旨。首先是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是创造的基础,但知识与创造又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要拓宽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拓宽相关学科的知识;提倡文理科的结合。其次是合理的能力结构。除一般的能力结构外,主要是从事某种专业活动必需的能力。其中,创造能力的养成、自我控制能力的养成、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处于核心地位。再次是合理的素质结构。研究生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专业)素质、身心素质。这四种素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缺一不可,构成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课程的设置应该注意:①重视基础理论课程。不应该只是强调各类专业应用性的课程,对系统的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有所忽视。②强调文理渗透,增设跨学科课。以发展新知识、贡献重大科研成果为己任的研究型大学,在研究生培养中应该日益注重并强调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并努力在实践中完善。③选修课程规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3.完善研究生教学科研组织体系建设
研究型大学要始终把教学和科研作为研究生培养相辅相成的两翼,把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的相结合、相统一,作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如果说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在研究生学习的前期,那么,科学研究则自始至终是研究生学习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型大学应逐步完善对研究生教学科研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一方面,教学组织体系可以采用小组(班)授课,以适应讲座式、启发式教学;采用网络学习方式,以推进交互式和个别化教学;扩大自学比重,鼓励研究生互相讨论。另一方面,科研组织体系应明确研究生的科研导向,课程为科研、论文服务,研究生可根据科研工作需要调整课程学习时间;鼓励导师跨学科指导;建立优秀博士论文资助和研究生论文奖励制度;将导师业绩与其所指导的研究生成果挂钩。
一、高校研究生培养的趋势特点
对于具有不同知识能力结构的不同类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应选择不同的培养途径。但是在过去,人们只看重其共同之处,而忽视其差别,因而培养的人才规格比较单一,与社会对人才类型需求的多样化和专业化产生了日益尖锐的矛盾。为适应这种需求,高校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多元化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必然趋势
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和“知识化”两个现代化一次实现的过程之中。因而其产业结构和生产力更加多元化,这就决定了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研究生的培养是满足社会对人才的不断增长的需要。研究生培养目标必须反映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一方面,人才的专业结构要全面反映现代化建设的结构性要求。研究生的培养要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劳动结构相结合,与国民经济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需求结构与层次相适应。另一方面,人才的素质结构也要朝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方面发展,包括培养能够处理各种可持续发展技术问题的科技人才和能够协调经济、人口、政治、法律等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科学人才。
美国创新型硕士学位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研究生教育出现多样化的大趋势。这种学位的特色是:结合各种不同的专业,适用于具体的工作。例如,波士顿大学和东北大学联合设置的旨在培养学生在研究基因的生物技术公司中工作的硕士学位。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MBA是美国最著名的硕士学位。但由于今天社会需求发生了变化,促使其 “以差异求生存”,努力办出各校的特色:使课程与众不同;使学员完善已有技能和学习新技能;允许学员设计自己的MBA课程;以紧密联系商业环境的方式进行教学与评估等。
2.特色化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生存之道
特色并非是凭空创造的,它的实质是培养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的优化是个性优化的前提和基础,而个性优化又促进和丰富共性的优化。培养特色,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学科、专业方面办出自己的特色;二是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式方面办出自己的特色;三是在培养人才和素质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四是在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技术开发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五是在直接为社会服务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也包括学风、校风等方面的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水平,就是生命。在以特色取胜的21世纪,各个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后来才办起研究生教育的院校,更应发挥“后发”优势,根据本校内外部的环境和条件,在培养模式、人才素质等方面创办出自己的特色。
当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借鉴欧洲主要是德国办大学的思想,来改造北大时,也特别强调学习外国是为了吸收他们的优点,发展自己的特长。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举办的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中,校长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学校如何办出和发展特色的问题。其中特别谈到,在校际交流日益加强的趋势下,一所学校如何在学习别校的经验时不要丢掉了自己的特色,相反,应该更好地发扬自己的特色。在这一方面,厦门大学根据学校所处的“天时、地利、人和”的状况,确立“台、海、特、侨”的办学特色。他们根据学校原有的经济学、历史学等的学科优势,先后发展和加强国际经济法、特区经济、台湾问题和东南亚问题综合研究等新兴和突出特色的学科和领域。
二、高校研究生培养的观念创新
目前,关于研究生培养的争论基本上停留在“量”的层面上,而没有深入到“质”的层面。人们担忧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理由在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导致考生层次和质量过低,导致导师资源、教育资源、基础设施的短缺和导师对研究生培养投入精力的不足,人们由此得出研究生教育质量滑坡的结论。因此,应当在加强教学设施、教学资源和导师队伍“量”的建设和发展的前提下,从根本上实现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念的更新,确立研究生的多元化和特色化质量观。
1.从绝对质量观转向相对质量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研究生教育要求对以给定的知识传授和记忆,要求给定的岗位职业与给定的知识结构相契合,要求无个性差别的课程体系、培养年限和考核标准,要求一种与就业挂钩的“对口式”的培养模式。而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是社会活动主体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它不受限于某一固定的或绝对的知识水准,而是着眼于每一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知识结构、文化价值观、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而这种提高本身就是一种质量。
2.从产品质量观转向服务质量观
传统观点认为研究生教育的产出是人才,而今我们应当认为研究生教育提供的是一种教育服务。因此,研究生的培养应该从服务的特征出发,从求学者需求与动机分析入手,因材施教,促进研究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不能像产品质量观一样,用统一的严格质量标准和尺度来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好坏。
3.从内部质量观转向外部质量观
以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是由研究生培养单位自己进行评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培养质量的高低应该由研究生培养单位以外的组织和个人来评价的,应该将对培养研究生的基本办学条件和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转移到研究生教育活动产生的影响上来,目的在于改善对研究生教育活动的资源分配。这种评价应该包括用人单位的意见、研究生的意见、社会的意见,并且重视培养单位的等级和排名等等。
4.从一元质量观转向多元质量观
研究生数量的增长必然导致研究生教育体制、结构、功能、质量、学术标准、入学条件、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教育组织形式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而且,由于学科门类不同,学科性质不同,衡量其人才的质量标准也不相同,其培养应该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社会需要的各层次人才,所以,以单一的学术性标准,以固定的和绝对的标准来“剪裁”和“扼杀”这些差异,使学生的个性服从于固定的教学体系已经不能适应需求了,因此,必须树立具有差异性、多样化的质量标准。
在上述四个层面中,第四个层面的观念转变是最根本的。无论是从绝对质量观向相对质量观的转变,还是从产品质量观向服务质量观的转型,抑或从内部质量观向外部质量观的变迁,都旨在倡导在研究生教育中建构起因材施教的多元质量观。研究生教育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有不同的质量标淮,不同类型的研究生也应有不同的质量要求。
三、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模式
根据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特色化和观念创新等综合因素,笔者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应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管理体系——包括研究生培养的管理体制、管理手段、规章制度、评估体系等;②课程体系——包括学分比重,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③组织体系——包括教学组织形式和科研组织形式。
1.强化院—系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是采用院——系一体化的模式,即在学院制基础上的研究生院制。应该加强研究生院的指导、管理和协调作用,促进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跨学科合作。主要应该做好:①健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管理重心下移,职责明确,办事高效,渠道畅通;②开发基于两级管理的信息系统,排课、选课、成绩、培养方案管理和研究生中期考核等教学与培养过程实现信息化管理,并提供各类查询服务和Email联系方式;③建立全校性研究生教育督导组,按学科门类分设,由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富有培养经验和高度责任感的退休教授组成,采用抽查方式,检查各培养环节工作、培养制度落实和教学进展;④制度和规章集中于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英语教改、网上选课、教育督导制度、开题报告、论文答辩等);⑤评估体系集中于改革成果的评价(如优秀博士论文、创新课程体系评估等);⑥支撑体系集中于软硬件的建设和改革的跟踪研究(如网上选课软件、多媒体课程软件和各学院网络教室建设,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跟踪研究等)。
2.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建设
创新需要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有利于创新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是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主旨。首先是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是创造的基础,但知识与创造又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要拓宽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拓宽相关学科的知识;提倡文理科的结合。其次是合理的能力结构。除一般的能力结构外,主要是从事某种专业活动必需的能力。其中,创造能力的养成、自我控制能力的养成、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处于核心地位。再次是合理的素质结构。研究生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专业)素质、身心素质。这四种素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缺一不可,构成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课程的设置应该注意:①重视基础理论课程。不应该只是强调各类专业应用性的课程,对系统的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有所忽视。②强调文理渗透,增设跨学科课。以发展新知识、贡献重大科研成果为己任的研究型大学,在研究生培养中应该日益注重并强调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并努力在实践中完善。③选修课程规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3.完善研究生教学科研组织体系建设
研究型大学要始终把教学和科研作为研究生培养相辅相成的两翼,把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的相结合、相统一,作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如果说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在研究生学习的前期,那么,科学研究则自始至终是研究生学习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型大学应逐步完善对研究生教学科研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一方面,教学组织体系可以采用小组(班)授课,以适应讲座式、启发式教学;采用网络学习方式,以推进交互式和个别化教学;扩大自学比重,鼓励研究生互相讨论。另一方面,科研组织体系应明确研究生的科研导向,课程为科研、论文服务,研究生可根据科研工作需要调整课程学习时间;鼓励导师跨学科指导;建立优秀博士论文资助和研究生论文奖励制度;将导师业绩与其所指导的研究生成果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