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空白”艺术提高教学实效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king_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留“空白”,然后在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有助于教师事半功倍地“传道授业”,语文教学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美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这种空白艺术,来提高教学实效呢?
  一、巧用文本中的“空白”
  在教学中,我适当注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课文补白。如教学《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一课时,当小女孩和爱因斯坦第二次相遇的时候,小女孩把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全说了出来。但是文中并没有讲什么要领。于是我就让孩子想想小女孩会说什么呢?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穿着要领。
  当第三次爱因斯坦特意去等待小姑娘时,小姑娘为之一阵。因为她眼前出现的是一个衣着整整齐齐的爱因斯坦,而文中也没有讲他究竟如何整整齐齐。于是我引领孩子一起来看图片,说说“整齐”。
  学生讨论片刻。
  生1:爱因斯坦身穿一身黑色的西装,打着领带(领结),头发梳得油亮。
  师:前面几个同学开头都说了爱因斯坦的衣着西装非常整齐,我觉得大家这样说突出了重点,非常好。要注意的是说话要有一定的顺序。
  生2:爱因斯坦穿着白色的竖领衬衫,打着黑色领结,(很好,注意了衣着的颜色。继续说。)穿着一身浅蓝色的西服,脚上穿着一双黑色的皮鞋,擦得油亮。
  “无字处皆其意也”,的确如此。书法中、绘画中的“空白”,文学作品中的“空白”都是艺术中的最高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体现了作者较高的艺术素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去挖掘“空白”,填补“空白”,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巧用标点符号中的“空白”
  《穷人》这篇课文里作者使用了十三个省略号,每一处对表渔夫和妻子桑娜的高尚品质,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加强文章的思想感情,都有它独特的作用。例如:“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了?……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止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这里一连用了七个省略号,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表明桑娜的心情很复杂,有惊恐、有同情、有忧伤、有自责,更有为救人之难而勇于承担一切后果的决心。再加上几个问号和感叹号的连用,把桑娜的感情表现得更复杂更强烈,她那纯朴、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也就更好地表达出来了。
  三、巧用课题的“空白”
  在教学《学与问》一课时,我故意把课题写成“学问”,把“与”字去掉。学生看到我写的课题,于是在下面窃窃私语,开始议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写的课题上,我仍装着没听见,后来就有学生站起来说我把标题写错了。我这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反问学生:“大家认为‘学问’与‘学与问’有什么不同吗?”接着我就给学生分析这两个区别:“学问”是一个完整的短语,是指系统的知识,也泛指知识。“学与问”主要表达的是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导、理解,学生完全明白了《学与问》这课是谈“学”和“问”之间发生的关系。然后我再追问: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大大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求知欲望。
  四、巧用板书中的“空白”
  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着我们的课堂,板书的功能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板书,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需要,也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板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板书能把复杂的内容条理化、简单化,使之更直接、更明晰地传授给学生。但是,如果在教学设计上对板书讲一点“空白”艺术,对某些内容故意不写或写得很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学生就会对内容产生好奇、求全的心理和求知的、释疑的欲望,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新的活力,产生美妙的艺术境界。
  例如:有一位老师教《少年闰土》,教师的板书没有写出关于闰土的外貌的词语。课始,教师只板书了一句话:“少年闰土是个( )的少年。”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后给出答案。初读后的答案是多元的。有“聪明”、“怕羞”、“勤劳”等等。教师将学生的回答一一板在横线的上下地方之后,因势利导,提出再次认真读文,要求学生有理有据地说说是从哪些事情中看出来的?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有的从看管西瓜事中说他“聪明”;有的从初次见面中说他“怕羞”;还有的从他跟父亲来帮忙中说他“勤劳”……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来评价少年闰土,形成了“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年”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板书。通过“补白”,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有效训练。
  长期以来,一直有教师信奉给孩子越多,他们得到的就越多的观念,殊不知这种一厢情愿式的教育并不受到孩子的欢迎。我们只有在教学中挖掘课文的艺术空白,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填补,才能充实课文内容。留点空白让孩子自己去添补——达到这种境界的老师才是教学的高手!
  【作者单位:宿迁市洋河新区郑楼实验学校 江苏】
其他文献
桩基低应变法检测,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实例案例分析了土阻力变化、软硬土层交界面、持力层嵌岩情况等影响因素对低应变法检测曲线的影响,并基此提出
评价改革是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实施发展性评价的要求。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评价行为应以这一要求为出发点,以实现美术活动的最终目标--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有效发展为最终落脚点,实现教育评价的价值。那么,如何才能在美术活动中实现这一价值,结合具体的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对幼儿美术活动进行有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小学作文教学日益被提升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来。如何改变习作评改中“高耗低效,不容乐观”的现状,落实“培养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这一新课标目标,必须重视作文教学中的习作评讲课的研究,通过教师评讲的有效性实施,为学生提高习作评改能力保驾护航。笔者从事多年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对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评讲深入研究,经验告诉我们,有效的评讲,可以进一步激发、增浓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自
针对修订的《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13-118-2014室内环境质量指标部分,分析该部分内容与《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13-118-2010评价指标的差异,简述新修订的《
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一方面可以给聋童学生创设活动情境,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使数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适合其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有效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帮助聋童学生发散思维,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有效地体悟数学学习的趣味。  一、聋童数学学习的思维特征  人的思维发展一般经历思维动作、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个阶段。聋童与正常儿童思维的发展总趋
“减负”无疑是从政府部门到各级学校关注最多的热点。学习时间过长、家庭作业太多、睡眠时间太少……社会各方的呼声强烈,课程改革——直指“减轻课业负担”。那么,体育课堂如何做到“减负”不减质呢?  首先,我们认识到学习负担重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外在形式的整齐划一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心里曲线而进行教学,从而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主体功能,使学生练而无趣;其次是为了考核、考查的达标
为了确保海绵城市的构建与实施,在其规划编制过程中,通过总规、控规和修规各个阶段,对海绵城市控制目标进行组合控制与逐步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控制目标内涵解析
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北京市利用外资办学项目日益增多,自1992年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且种类齐全,形式多样。
博纳广场6号楼由于建筑功能限制,主体结构采用了箱式转换体系。本文主要介绍了对该结构进行的反应谱分析、弹性时程分析、Pushover分析和弹塑性时程分析,对于计算结果进行了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常有教师讲“教书容易,育人难”。小学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少年儿童。是具有丰富感情的,要教育好学生,离不开师生情感的交融。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表扬和批评学生需要运用诚恳的,与人为善的情感教育。少年儿童好胜的心理,决定他们希望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表扬或批评一个学生,就等于给这个学生的某一方面做出肯定与否定的评价结论,从而会对学生的进步产生一定的影响,恰当的表扬能够起到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