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县薛城,在岷江上游一大支流杂谷脑河与孟屯河交汇处。它归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管辖,历来是藏、羌、汉族杂居之地。杂谷脑河与孟屯河在这里合流后便东向汇入岷江。
“筹边楼”修建在两河交汇的河谷边,这是一座木框架抬梁穿榫结构、有典型的汉民族殿堂风格(重檐歇山式)的二层阁楼,通高18.5米。楼的基座状似一座城堡,堡垒上再建阁楼,在河谷侧畔尤显挺立壮观。楼的周边群山环绕,有状似笔架之笔架山,有山顶尖似熊耳的熊耳山,还有大、小岐山以及南沟后山,真个是环楼皆山也。
楼的附近,还修建有一些配套建筑,如回廊、雨亭和陈列图片资料的展厅。当地主管部门力求把“筹边楼”及周边环境打造成一个整体的旅游景点。目前,“筹边楼”对外开放,免费参观,是当地民众和外来游客凭吊古人、休闲观光的一个典雅清静去处。顺着城堡石砌步梯就可登临“筹边楼”顶层。如果凭栏四望,四周皆是险峰危岩,遮断云天。
楼阁内供奉有“筹边楼”的唐代初建者——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德裕的塑像,供人瞻仰。园内陈列室还有文字介绍他修建“筹边楼”的详细情况,特别是引证了唐代女诗人薛涛咏“筹边楼”之诗,确证此楼建造精美,历史悠久,是边陲民族和睦团结的象征。
历史上薛城是边陲之地,特别是到唐王朝时期岷江上游之松茂地区全部为吐蕃民族武力占据。唐王朝鞭长莫及,控制不了这些地方。因此,其时西川节度使显然不会远离治所成都,跑到薛城前线来修造“筹边楼”的。不过,当时,蜀中著名诗人薛涛倒确实有一首题作《筹边楼》的诗来评说“筹边楼”。诗云: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这首诗看似明白浅显,但实际寓意相当深刻。诗句一开头就描写阁楼的雄伟壮观,其高度可及白云飞鸟;而也只有这样高大壮美的空间状态,才可能控扼西蜀局面(时剑南道有州三十八,县百八十九。这里“四十州”,乃举其成数言之)。当时,女诗人对当局修造“筹边楼”的举措十分理解。她深谙李德裕“持重安边”的深远意义,告诫“诸将莫贪羌族马”,不可贪立战功,更不要贪婪地掠夺吐蕃人民,轻易地挑起战争。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持边境的稳定和平安。这其实是对先前边将目光短浅,轻启战端的沉痛回忆与反省。诗的末句“最高层处见边头”,其“边头”当指岷江上游的松茂前线,自然包括了薛城地区。这一句有着重大的警示意义,提醒诸将:此处是战争最有可能发生的边境之地,是吐蕃最有可能进入成都平原的关口地带,切不可对其掉以轻心。薛涛这首《筹边楼》诗,情真意切,充分显示出她不是一个只知道吟咏风花雪月,奉答应酬的“乐妓”,而是一个熟知政治、深谙国事民情的杰出人才。这首诗音韵平仄规范,读来琅琅上口,看似平常,却是抚时感事,忧患元元,一腔爱国爱民正气,令人感慨系之。而该诗直呼“诸将”的语气,已没有早年那种唱合或奉答之作的谦恭,而显出饱经岁月沧桑的凛然大气、硬朗风骨。资料显示,女诗人在公元832年的夏天去世,享年63岁(《蜀笺谱》谓其卒时年七十三)。《筹边楼》诗应是其去世前夕之作,确切说是在李德裕剑南西川节度使任内或刚离任时之作。李德裕出身官宦世家,是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之子,入蜀前曾官至御史中丞,后因受政敌排挤,先是外放为浙西观察使,旋为义成节度使,文宗大和四年(公元830年)入成都为西川节度使。他到成都后,认为“今瘢夷尚新,非痛矫革,不能刷一方耻”,遂建“筹边楼”,“按南道山川险要与蛮相入者图之左,西道与吐蕃接者图之右。其部落众寡,馈远迩,曲折咸具。乃招习边事者与之指画商订,凡虏之情伪尽知之。”(《新唐书·李德裕列传》)可见这“筹边楼”乃是一座作为西川节度使的李德裕展示边防布局,与军将、僚属商议边防大事的参谋部,决策、指挥中心,是西川抗击吐蕃的军机要地。这样一个军事中枢、决策要地,是不可能直接置于战役最前线的。那样太冒险了。
清同治五年《直隶理番厅志》说,李德裕曾在维州(治今理县薛城镇)建筹边楼,或是误传。因其时地属吐蕃,李德裕短暂收复维州(旋复归吐蕃),是筹边楼建成之后的事。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的有关专家依据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及陆游笔记,认为李德裕初到任,即在成都西川节度使府署附近建“筹边楼”。《成都城坊古迹考》说节署在今四川科技馆东一带(参见该书第291页,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年版)。这就是说,薛涛所咏赞的楼阁其实就是成都节署附近的这座“筹边楼”。它与今天理县薛城古镇的“筹边楼”在修建时间、地点和规模上都不相同。
那么,薛城这座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查资料显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杂谷脑河、孟屯河洪水泛滥,冲毁了整个薛城古镇。直到乾隆四年(1739年),当时的保县(现汶川县)知县陈克绳才重修了整个古镇及周边建筑。南沟边这座“筹边楼”或有可能就在此时托名仿建。
有清一代,为了地方经济的繁荣,祈求文风之倡盛,往往托名仿建古迹。当时的地方官场,乡绅、大户们相互炫耀、攀比,成为一时风气。光绪十五年(1889年),成都錦江之畔的玉女津起造高楼“崇丽阁”(俗呼“望江楼”),也是这样自然地和女诗人薛涛扯上了关系。薛城之“筹边楼”应是当地民众仰慕前贤、尊重文化和历史的产物。而在藏羌汉多民族杂居的薛城能够托唐代之名重起“筹边楼”,则无疑反映出这个民族杂居地区的人民对和平、安宁与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渴望。薛城的“筹边楼”建造距今已有二百七十多年,虽历经岁月的洗礼,仍旧巍然屹立(2005年,国家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过一次保护性维修)。它本身就是一篇颇具历史分量和人文情怀的史诗,值得后人细细品读。
去年我曾游走在杂谷脑河畔写生,再次登临过“筹边楼”。当时对岸熊耳山下穿山隧道正加紧施工,河谷中不时传来低沉的作业轰鸣声。黄昏时节,我匆匆画出残照中岿然挺立的“筹边楼”(见封二彩图)。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筹边楼”修建在两河交汇的河谷边,这是一座木框架抬梁穿榫结构、有典型的汉民族殿堂风格(重檐歇山式)的二层阁楼,通高18.5米。楼的基座状似一座城堡,堡垒上再建阁楼,在河谷侧畔尤显挺立壮观。楼的周边群山环绕,有状似笔架之笔架山,有山顶尖似熊耳的熊耳山,还有大、小岐山以及南沟后山,真个是环楼皆山也。
楼的附近,还修建有一些配套建筑,如回廊、雨亭和陈列图片资料的展厅。当地主管部门力求把“筹边楼”及周边环境打造成一个整体的旅游景点。目前,“筹边楼”对外开放,免费参观,是当地民众和外来游客凭吊古人、休闲观光的一个典雅清静去处。顺着城堡石砌步梯就可登临“筹边楼”顶层。如果凭栏四望,四周皆是险峰危岩,遮断云天。
楼阁内供奉有“筹边楼”的唐代初建者——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德裕的塑像,供人瞻仰。园内陈列室还有文字介绍他修建“筹边楼”的详细情况,特别是引证了唐代女诗人薛涛咏“筹边楼”之诗,确证此楼建造精美,历史悠久,是边陲民族和睦团结的象征。
历史上薛城是边陲之地,特别是到唐王朝时期岷江上游之松茂地区全部为吐蕃民族武力占据。唐王朝鞭长莫及,控制不了这些地方。因此,其时西川节度使显然不会远离治所成都,跑到薛城前线来修造“筹边楼”的。不过,当时,蜀中著名诗人薛涛倒确实有一首题作《筹边楼》的诗来评说“筹边楼”。诗云: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这首诗看似明白浅显,但实际寓意相当深刻。诗句一开头就描写阁楼的雄伟壮观,其高度可及白云飞鸟;而也只有这样高大壮美的空间状态,才可能控扼西蜀局面(时剑南道有州三十八,县百八十九。这里“四十州”,乃举其成数言之)。当时,女诗人对当局修造“筹边楼”的举措十分理解。她深谙李德裕“持重安边”的深远意义,告诫“诸将莫贪羌族马”,不可贪立战功,更不要贪婪地掠夺吐蕃人民,轻易地挑起战争。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持边境的稳定和平安。这其实是对先前边将目光短浅,轻启战端的沉痛回忆与反省。诗的末句“最高层处见边头”,其“边头”当指岷江上游的松茂前线,自然包括了薛城地区。这一句有着重大的警示意义,提醒诸将:此处是战争最有可能发生的边境之地,是吐蕃最有可能进入成都平原的关口地带,切不可对其掉以轻心。薛涛这首《筹边楼》诗,情真意切,充分显示出她不是一个只知道吟咏风花雪月,奉答应酬的“乐妓”,而是一个熟知政治、深谙国事民情的杰出人才。这首诗音韵平仄规范,读来琅琅上口,看似平常,却是抚时感事,忧患元元,一腔爱国爱民正气,令人感慨系之。而该诗直呼“诸将”的语气,已没有早年那种唱合或奉答之作的谦恭,而显出饱经岁月沧桑的凛然大气、硬朗风骨。资料显示,女诗人在公元832年的夏天去世,享年63岁(《蜀笺谱》谓其卒时年七十三)。《筹边楼》诗应是其去世前夕之作,确切说是在李德裕剑南西川节度使任内或刚离任时之作。李德裕出身官宦世家,是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之子,入蜀前曾官至御史中丞,后因受政敌排挤,先是外放为浙西观察使,旋为义成节度使,文宗大和四年(公元830年)入成都为西川节度使。他到成都后,认为“今瘢夷尚新,非痛矫革,不能刷一方耻”,遂建“筹边楼”,“按南道山川险要与蛮相入者图之左,西道与吐蕃接者图之右。其部落众寡,馈远迩,曲折咸具。乃招习边事者与之指画商订,凡虏之情伪尽知之。”(《新唐书·李德裕列传》)可见这“筹边楼”乃是一座作为西川节度使的李德裕展示边防布局,与军将、僚属商议边防大事的参谋部,决策、指挥中心,是西川抗击吐蕃的军机要地。这样一个军事中枢、决策要地,是不可能直接置于战役最前线的。那样太冒险了。
清同治五年《直隶理番厅志》说,李德裕曾在维州(治今理县薛城镇)建筹边楼,或是误传。因其时地属吐蕃,李德裕短暂收复维州(旋复归吐蕃),是筹边楼建成之后的事。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的有关专家依据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及陆游笔记,认为李德裕初到任,即在成都西川节度使府署附近建“筹边楼”。《成都城坊古迹考》说节署在今四川科技馆东一带(参见该书第291页,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年版)。这就是说,薛涛所咏赞的楼阁其实就是成都节署附近的这座“筹边楼”。它与今天理县薛城古镇的“筹边楼”在修建时间、地点和规模上都不相同。
那么,薛城这座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查资料显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杂谷脑河、孟屯河洪水泛滥,冲毁了整个薛城古镇。直到乾隆四年(1739年),当时的保县(现汶川县)知县陈克绳才重修了整个古镇及周边建筑。南沟边这座“筹边楼”或有可能就在此时托名仿建。
有清一代,为了地方经济的繁荣,祈求文风之倡盛,往往托名仿建古迹。当时的地方官场,乡绅、大户们相互炫耀、攀比,成为一时风气。光绪十五年(1889年),成都錦江之畔的玉女津起造高楼“崇丽阁”(俗呼“望江楼”),也是这样自然地和女诗人薛涛扯上了关系。薛城之“筹边楼”应是当地民众仰慕前贤、尊重文化和历史的产物。而在藏羌汉多民族杂居的薛城能够托唐代之名重起“筹边楼”,则无疑反映出这个民族杂居地区的人民对和平、安宁与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渴望。薛城的“筹边楼”建造距今已有二百七十多年,虽历经岁月的洗礼,仍旧巍然屹立(2005年,国家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过一次保护性维修)。它本身就是一篇颇具历史分量和人文情怀的史诗,值得后人细细品读。
去年我曾游走在杂谷脑河畔写生,再次登临过“筹边楼”。当时对岸熊耳山下穿山隧道正加紧施工,河谷中不时传来低沉的作业轰鸣声。黄昏时节,我匆匆画出残照中岿然挺立的“筹边楼”(见封二彩图)。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