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完美中看到完美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元璋四子朱棣于1402年发动靖难之役,破南京,毁皇宫,自继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1403-1424年)。靖难之役是我国历史上外藩以武力夺国成功的唯一事例,反映出明成祖朱棣超乎寻常的才干。永乐帝在位22年,倾举国之力以建功业,于政治文化上均开创了新风,所形成的独特气象为此后明代诸帝所无。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曾感慨道“瓷虽小道而与国运世变亦隐隐相关焉”,虽不能说瓷器能够完全地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却可认为瓷器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是有所折射的,尤其是官窑瓷器这种与国家政治经济及帝王个人趣味有着密切联系的产品。永乐一朝处于明王朝至臻鼎盛时期,精美绝伦的永乐官窑瓷器亦充分彰显出盛世来临的恢宏气象,具有独特的时代风貌。
  


  关于永乐官窑的展览,以往所见都仅限于传世品的展示,且迄今未有专门的、系统的展览,故多管中窥豹,难见全貌。近年来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景德镇珠山御窑遗址发掘修复了一大批永乐官窑瓷器。此次首都博物馆联合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景德镇出土明代永乐官窑瓷器展”,从数百件永乐官窑修复品中遴选出近120件精品,种类样式丰富,且多为传世未见的孤品。
  
  一代绝品——永乐甜白器
  
  所谓“甜白器”,是指瓷胎细白、瓷釉呈半木光,色泽异常温润的一种瓷器。在景德镇珠山出土永乐官窑产品中,甜白器是其中最引人瞩目也是数量最多的品种。器形包括碗盘高足杯类、祭器类、壶与瓶罐类及仿伊斯兰器形类等四大类,涵盖了宫廷日用器、祭器及陈设器等多个方面。可见,甜白器在永乐官窑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点与永乐以后的官窑瓷器有着明显的不同。永乐帝本人对甜白瓷似情有独钟,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回回结牙思进玉碗,上不受,命礼部赐钞遣还,谓尚书郑赐曰:‘朕朝夕所用中国瓷器,素洁莹然,甚适于心,不必此也,况此物今府库亦有之,但朕自不用。’”
  


  永乐帝朝夕所用“素洁莹然”的中国瓷器应是指甜白器,永乐帝甚至觉得这种瓷器比玉器还好用。由于得到帝王垂青,永乐白瓷成就极高,甜白即为代表。永乐甜白器制作规整细致,造型秀丽典雅,线条洗练而富于韵味。经理化分析发现,永乐甜白在釉的组成、结构、外观上既不同于元代,也不同于明代其他时期的白瓷。如果说宋代青白瓷因其透明度高、光泽度强而给人以不够含蓄的感觉,元代的枢府白釉又显得过分呆板和粗糙的话,那么永乐甜白瓷则既温润又庄重,既精细又含蓄,是过去不曾有过的白釉瓷,堪称一代绝品。本次展览的永乐甜白器中不少为传世品所无。例如,白釉素面双环耳珠顶盖皿(插图1)、白釉盘口兽耳长颈瓶(插图2)、白釉浮雕莲瓣纹束腰三足座(插图3)等。
  


  清新隽永——永乐青花瓷
  
  世称永乐、宣德为青花瓷的“黄金时代”。永乐青花承元青花、洪武青花发展而来。尽管元青花为釉下彩瓷繁盛期的开始,其艳丽色泽和多层次的繁缛装饰亦极富特色,但胎、釉、造型的制作却不及永乐时期精细。洪武青花发色非暗即淡,与永乐青花又截然不同。永乐青花器胎细且薄,甚至连露胎的器底也是洁白细腻,白度比元青花及洪武器皆大大提高,制作极为考究。永乐青花以进口苏麻离青为饰,发色深沉浓艳,加之用小笔触绘画,色调富于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在纯白如纸的瓷胎和温润如玉的釉质的映衬下,胎、釉、料三者间相互熔融,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永乐青花既是沉稳刚健的,又是含蓄内敛的,蕴涵着无穷韵味。
  从景德镇珠山的发掘情况看,永乐青花的生产早期多为外销瓷器,御用器极少;晚期御用器增多,外销瓷又相应减少一些。如果说从传世品中我们欣赏到的是永乐青花的成品之美的话,那么从考古发掘品中我们更能体味到永乐青花制作之精、规格之高、选择之严。产品只要稍有瑕疵即被淘汰,如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插图4),器型完美,只是青花的颜色稍有偏差,也被毫不留情地打碎;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即使是完全符合规格的完美品,也会遇到遭淘汰掩埋的厄运,展品青花云凤纹靶盏(插图5)即是典型,以今天的审美眼光看不出它有什么失误之处,但也一样遭到击打。这表明在永乐官窑特殊严格的管理体制下,品相完美的贡余品和残次品的命运是一样的——粉身碎骨,长埋御厂地下,不致流入民间。
  


  色彩之始——永乐官窑之色釉器及釉上彩瓷
  
  永乐官窑在色釉的制作上推陈出新,敢于尝试,对中国瓷器彩饰时代的到来有开创之功。在色釉中,最著名、最广为称道的当属永乐红釉器。《景德镇陶录》谓“永乐鲜红最贵”,明代王世懋《窥天外乘》记载:“永乐、宣德年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贵。”永乐红釉器胎质细腻,灼烁耀目,发色鲜艳,特别是在口足上都有一圈白而肥润的“灯草边”,使铜红的釉色更为醒目。它的出现是中国陶工在铜红釉烧造技术上取得辉煌成就的标志。除了红釉器外,永乐朝还对其他色釉做了尝试,包括黑釉(插图6)、紫金釉(插图7)、仿龙泉青釉(插图8)等,釉装饰在永乐朝走向丰富,并为以后诸朝官窑所继承。
  


  在釉上彩方面,永乐官窑继承了早期的红绿彩技术,如绿彩灵芝竹叶纹器托(插图9)、矾红云凤纹碗(插图10)。但此时真正代表永乐朝釉上彩技术的当属色地彩瓷,黄地锥绿龙纹梨形壶(插图11)使用两种低温颜色釉作为装饰,而绿地酱彩龙纹小碗(插图12)则是高温彩绘酱彩和低温绿釉的组合。用高温铁绘和低温绿彩相间而绘,仅见于永乐,未被后人沿用。除此以外,在永乐官窑瓷器中,还有用金箔作装饰的特殊品种,此类在传世品中极为罕见。本次展览中特选有金彩花口折沿盘(插图13)、金彩花卉纹敛口缽(插图14)。以白瓷之晶莹玉质配金彩之绚丽多姿,交相辉映,更增富贵之气。
  
  千奇百变——永乐官窑中多种艺术形式和装饰技法的尝试
  
  永乐朝瓷器种类丰富,造型多样,装饰手法更是异彩纷呈。与洪武官窑器形之单调、装饰之朴素相比,永乐官窑显得格外生动活泼,洋溢着勃勃生气。这一点似和永乐皇帝本人好动的性格相契合。
  


  在永乐官窑器中,丰富多变的艺术形式和多种装饰技法被不断地尝试和选择。瓷器制作上一器多样、一样多式的现象十分常见。这一点从窑址的发掘出土物中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梅瓶为例,同一器形同一题材却使用不同装饰技法的有:青花釉里红云龙纹梅瓶(插图15)、釉里红云龙纹梅瓶(插图16)、红釉刻花云龙纹梅瓶(插图17),其中青花釉里红龙纹梅瓶为当世孤品,罕见之至。同一造型、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则更多,例如青花地刻白龙凤纹梅瓶(插图18)、青花凤穿缠枝花纹梅瓶(插图19)、青花地刻花白海水龙纹梅瓶(插图20)、白釉梅瓶(插图21),红釉梅瓶(插图22)等。按同一样式以不同尺寸成套生产的瓷器更是多见。
  


  永乐一朝在釉里红器的制作上别开生面。云龙纹从来是官窑瓷器的代表纹样,永乐朝釉里红云龙纹形式格外丰富,除了后世常见的内白釉外釉里红赶珠龙纹靶盏(插图23)外,还有罕见的内红釉外釉里红赶珠龙纹碗(插图24)以及海内孤品红地白云龙纹大碗(插图25)。同样的装饰纹样,同样是红与白的映衬,永乐官窑却采用了如此复杂多变和高难度的表现技法,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处于上升时期的官窑窑场在不惜工本的情况下,为实现产品效果最佳化所做出的努力尝试。
  
  异域风情——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创新
  
  永乐时期,郑和六次出使西洋,不仅把中国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也把西方文化带回了中国,这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在永乐官窑瓷器上也很好地体现出来。其时景德镇御窑厂生产了一大批极具异域风情的瓷器,如白釉单把罐(插图26)、白釉八方烛台(插图27),我们都能在12世纪伊斯兰金属器上找到它们的原型。而永乐早期生产的白釉双耳扁壶(插图28),不仅外型上完全仿制金属器的外型,甚至连圆形底部也完全照搬,而不顾底部呈圆弧型不能独立摆放的不便。但永乐后期生产青花双耳扁壶(插图29)时,景德镇工匠就在底部加上了小小的圈足,省去了后期加工器座的麻烦,这说明工匠们对外来文化已经吸收并能改进创新。
  


  与以往的瓷器展不同,本展览旨在通过从窑址发掘的考古材料来向观众展示永乐官窑生产的原始风貌。所列展品从产品种类、制作工艺、淘汰选择等多方面进行排列比对,择其具有典型意义者,让观众从这些“不完美”的展品中去体会永乐官窑瓷器美丽背后的故事,去认识这一时期官窑瓷业精工细作和不惜工本的理念,在向观众展示永乐官窑生产的总体风貌的同时,展现了永乐官窑瓷器秀丽典雅、温润庄重、精细而含蓄、沉稳而刚健的整体风格,进而揭示官窑产品与王朝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乃至封建帝王个人性格的关系。永乐大帝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之一。我们期望能通过本次展览,让观众感受到处于大明王朝极盛期的永乐盛世的宏伟气象和推陈出新的勃勃生机。
其他文献
5月15日,由北京永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办、以“佳士得”注册商标进行的春季拍卖会在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圆满举行,以逾3,290万人民币的总成交额收槌。这是永乐在连续成功举办两次秋季拍卖会后的首场春季拍卖。    本次春拍中国书画分两部分推出。上午的北美洲私人收藏扇面精品专场中,齐白石、傅抱石、张大千等大师的作品不断掀起波澜,其中齐白石的“松寿吉祥”以95.2万元成交,是原先估价的十倍。  全场的最高
期刊
匡时2007春拍于6月3日落下帷幕,两天六个专场共拍出3.4亿元人民币的喜人成绩,内地拍卖市场的多项纪录也随之刷新。  此次匡时春拍,备受关注的“文字的力量”——中国书法篆刻专场,“大匠之门”——齐白石书画篆刻专场、“菩提妙相”——古代佛教艺术品专场均不负众望,创出佳绩。    本次匡时春拍的最大亮点,是独辟“文字的力量”——中国书法篆刻专场,取得奇效,场面异常火爆。曾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的文徵
期刊
《茅山雄姿》疑有姊妹篇  留意《茅山雄姿》始自1999年7月3日的北京翰海拍卖公司春季拍卖会中国书画(近现代)专场,编号460的《茅山雄姿》估价240万至350万元,以308万元成交。2004年,《茅山雄姿》再现江湖:8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其命唯新’纪年傅抱石诞辰一百周年”展览中亮相;10月,傅抱石先生之子傅二石先生撰写的《亦新 亦真 亦美――简评傅抱石作》一文见刊于当月《收藏家》杂志;
期刊
黄苗子,本名黄祖耀,著名漫画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书法家。1913年出生于广东中山。解放前,曾任上海市政府租界办事处办事员,卫戍司令部中尉书记,上海市公安局科员兼大众出版社《大众画报》、《小说半月刊》编辑,上海市禁烟委员会科员,南京《扶轮日报》编辑,上海市政府机要室科员,广东省政府秘书,香港《国民日报》经理,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部长室总干事、中央秘书处秘书长办公室总干事,财政部荐任秘书、简任秘书兼
期刊
去岁起步的摄影作品拍卖,被不少人预测会在今年形成井喷之势。但在如此火爆的拍卖热潮中,确实仍有许多现实问题值得关注。    谁来买?    中国摄影界积蓄的力量,即便依据华辰影像专场的标准,只要能足够地挖掘资源,也足以供拍卖场上消耗十几年了,何况大量职业艺术家和熟谙拍卖等市场规律的摄影师的出现,以及画廊、美术馆、艺术品经纪公司等机构的健全,拍卖公司每年都会有新的照片资源可供选择。照片上拍卖场容易,但
期刊
艺术作品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有赖于艺术家个人的创造性和艺术作品的传播。艺术作品的传播赋予了艺术作品以文化性,即艺术作品的影响力。每一次新的艺术革命,都毫无疑问地充分体现了艺术家天才般的艺术才华。但这种才华能被他人共享和接受,往往尚需时日。因此在美术史中常常会发现许多生前被埋没的艺术天才,在几十年甚至若干世纪以后被视为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大师。    对艺术的判断需要时间来证明,但新艺术所体现的活力是
期刊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或许还没有一个可以称为完美的收藏评估系统。但20年以前由彼得·福尔克(Peter H Falk)所建立的福尔克-理德兹(Falk-Leeds)摄影评估系统对我们现在的收藏评估仍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多看所能得到的资料是对收藏者最有益的事。你必须依赖自己的判断力,但主观的判断必须要建立在客观知识的基础上。比如,你选择收藏比尔·布兰特(Bill Brandt)的作品,你必须
期刊
去年首推影像艺术专场,使北京华辰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拍卖公司,主持影像部的李欣遂被摄影网站票选为当年全国摄影界年度人物之一。李欣以为这是影像拍卖将不规范的交易,推进到了规范的市场交易体系之故。信奉“诚诚心心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她也更加忙碌了,往往是周末赶场般地参加摄影聚会或拜访摄影师,“我希望能够找到好作品展示给大家,为新人提供展示的机会和平台。”狗年最后一天,她还应邀和一位法国学者交流照片收藏
期刊
今年2月2日至3月15日,随着隆重推出的“中国影像收藏十人展”的举办,影天国际艺廊正式浮出水面。  展览展出的50件精品皆是王兆春、刘山、孙云翔、张兰、林伟杰、林启英、周彤、徐炜、高捷、焦恩东10位专门致力于影像艺术品收藏的收藏家藏品,也是这10藏家首次在国内集体露面。展品中“许多都是世界和中国摄影史上的著名作品,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出自大师和名家。”如解海龙的《大眼睛》,翁乃强的《回放之一》,王文澜
期刊
北京华辰去岁秋拍首次推出的影像艺术专场的成功,点燃了中国影像艺术拍卖的导火索,导致今年春拍影像艺术拍卖的燎原之势。作为始倡导者,北京华辰今春的动作慢了半拍,北京诚轩和中国嘉德夺了先机。  5月12日和13日,随着北京诚轩、中国嘉德春季大拍的落幕,北京的春季大拍暂时进入了一个短暂的休整期。从两家公司拍卖的情况看,最受关注者非影像艺术莫属。北京诚轩由37件拍品组成的“中国摄影”专场以成交34件结束,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