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重庆市教师教育现状调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ya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教师教育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为推动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本文首先对重庆市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梳理重庆市教师教育城乡一体化的进展,指出当前重庆市教师教育城乡一体化方面存在空间资源分布不均衡、经费投入过少等问题,旨在为教师教育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的构建打下基础。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城乡一体化 重庆市教师 教育现状
  2007年,国家在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追寻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道路上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为进一步推进成果的落实,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村教师质量的提高。2012年2月,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决定开展“重庆市城乡教育一体化指标体系”课题研究,主张对重庆市教师教育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进行构建,进一步加强城乡教师的流动与融合,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现阶段重庆市教师教育现状问题进行分析。
  一、重庆市教师教育的现状
  (一)教师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
  教师职前教育主要有各高校承担,截至2013年,重庆市共有师范类普通高校3所,中等师范类学校6所,各级进修学校32所。现阶段,各级师范类院校承担了大多数师范生的培养工作。2012年重庆高等学校招收本科师范生共12864人,招收专科师范生共1823人,其中重庆师范大学招收师范本科生为2400多人,西南大学免费师范本科生接近3000人,三峡学院招收师范类本科生共800人。[1]教师职后培训机构包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重庆市教科院、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和区(县)教师进修学院。
  从整体看,重庆市师范生的培养主要集中在主城区,而地方院校师范生培养数量较少。在培养学校级别中,以高等学校为主,中等师范类院校作为补充。
  (二)教师教育院校的物质。
  一是教师教育师资力量的不同。根据各高校的情况,可大致分为传统师范性大学、综合类大学、中职类院校、教师进修校几类。传统的师范类院校师资雄厚,而一些中职师范类院校,教师的职称及专业化程度显得较为薄弱。二是教育经费的投入。首先是经费来源的不均衡,重点大学的经费来源较为广泛,而其他师范类高校就没有广泛的经费来源。其次是经费总量不均衡,重点大学对于师范生教育的经费投入总量远远多于其他院校。三是教育配套资源不均衡。
  (三)教师职前培养院校的课程设置。
  参照西南大学及重庆师范大学师范生的培养方案,对于师范生的定位是:为本地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对于师范生的培养,各高校依据国家规定标准,进行知识与技能两个方面的培养。各个学校对教师知识的培养主要开设的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师范类专业课程,对教师技能的培养主要采用教师技能培训、实习等方式,通过专业考试、及实习评定相结合完成教师能力的考核。各师范类院校基本沿用这一模式进行教师培养。
  (四)重庆市教师教育职后培训的途径。
  教师教育职后培训方式包括教师培训、校本研修、校校联合等途径。
  2011年,重庆市重点推进了五大类的教师培训:一是国家级培训。2011年“国培计划”共设计置换脱产、短期集中、远程培训三大类七子项52个学科项目的培训;二是学前教育市级培训。2011年下发了《关于启动“十二五”期间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三是义务教育市级培训。2011年实施了村小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义务教育新课改、市区县联动、“领雁工程”等专项培训项目;四是高中阶段的培训。开展高中课改选修课管理干部培训,开展远程教育学科培训。[2]
  建立“百校牵手”“捆绑发展”等校校合作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两校资源共享、加强师资互派、教师定期流动,同时加强校本研修。比如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与武隆县合作采用“项目驱动”进行培训方式的改革,这给提高农村地区校本合作的实效提供了新的方案。让教师在完成课题的压力下,主动参与校本培训,提高教师动力和校本研修实效。
  二、重庆市教师教育城乡一体化的进展
  2011年,在重庆市召开的“十一五”期间教师教育工作总结表彰会。市教委主任周旭称,未来5年内,重庆将以实施多种有效方式,不断完善教师教育的“重庆模式”。构建职前职后相互贯通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3]
  (一)对教师教育资源进行空间的调整。
  2012年,“立足重庆基础教育,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庆教育学院经过改制更名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万州批准成立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与专业的调整,促进为农村教育培养更高层次的教育人才,对重庆市整体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起到一定程度上的均衡。
  (二)增加对教师教育城乡一体化的经费投入。
  2011年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与市教委提出全市在“十二五”期间,预计投入1亿元经费用于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区县将按五年一个周期,制订本地区教师全员集中培训计划。按照不低于本地区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纳入财政预算,有条件的区县达到2.5%,并将其中的50%划拨区县教师研训机构。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监管和督查,杜绝截留、侵占、挪用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确保经费的使用效益。2012年重庆市政府还针对农村教师个人设立边远农村地区、艰苦地区和民族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农村教师奖励基金,建设农村边远学校教师“周转房”,定期组织农村教师免费体检,搭建一条从普通教师到骨干教师、到学科带头人、到名师、到“未来教育家”的专业成长道路。[4]
  (三)搭建教师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平台。
  2007年,重庆市出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百校牵手”城乡对口帮扶的实施意见》,自2010年开始,实施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国培计划”,创新“理论研修、影子研修、反思研修、实践研修”四个阶段“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重庆模式。在重庆市内各高校及中职学校师范类学生中实施“顶岗支教计划”,并对重庆市农村艰苦偏远乡镇中小学实施培养大学生计划。2012年重庆市教委下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大规模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暑期培训的通知》等文件,一系列培训的实施,为教师教育城乡一体化实施搭建了平台,促进了农村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推动了教师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发展。[5]   (四)完善教师教育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系。
  经过实践,建立教师职后教育招标——培训——考核的较完善的培训体系,如2012年10月12日,重庆市教委发布《关于开展2012年教师、教育管理干部市级培训项目招投标工作的通知》,各个培训机构根据自身优势,自选项目,竞争培训承担资格。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培训单位实施培训。考核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往的培训由于缺乏考核机制,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积极性差,培训像完成任务,一结束就与自己再没有关系的状况,更进一步提高培训实效。
  三、重庆市教师教育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一)空间资源分布不均衡。
  重庆市教师教育城乡一体化空间上资源的分布不均衡,表现在以下方面: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资源城乡空间分布不均,集中与一圈,两翼相对单薄;农村地区教师数量不足,补给途径较少,师生比高于城市学校。
  (二)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标准化及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第一,农村地区教师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政府虽然要求各区县必须保证一定的资金用于教师培训,但是在有些区县并没有执行落实,导致教师培训无法开展或培训流于形式,或者是由教师自己出资,大大增加参培教师的负担,影响培训的时效性。第二,加强对区县培训机构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促进城乡教师教育一体化,必须加大对教师教育经费的投入,并且向区县农村地区进行政策倾斜。
  (三)农村教师待遇较低及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少、层次低。
  第一,农村教师经济收入较低仍是农村地区留不住人才的重要因素。第二,大多数农村教师学历较低,获得继续教育的次数不够,层次不高,仍以区县教师进修校为主。第三,“校校合作”“捆绑发展”等教师教育互助交流的措施执行不彻底,存在城区学校舍不得派最优秀教师到农村,农村教师无法完全融入城区学校的现象。
  (四)管理体制尚不能为城乡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
  教师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在管理体制上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于教师教育城乡一体化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影响教师教育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比如秀山等县始终无法保证教师教育经费的足额拨付。第二,区县在促进教师教育的举措地区差异性较大。第三,缺乏对教师教育结果的跟踪及监察机制。
  (五)教师教育的教学方法及方式有待创新。
  第一,不管是职前教学还是职后教学,教师教育的教学内容没有紧紧围绕办学目标,课程设置没有很好地贯彻、反映城乡教师的实际需要。第二,教学方法及方式有待创新。现有的课堂教学大多还是采用“满堂灌”陈旧的教学方式,学生得不到解放,教学效果差。教研室开展的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三,信息化资源利用差。很多进修校的信息化建设较低,根本无法有效利用。第四,高校及教师进修校教师存在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信念、精神面貌、工作态度有待提高。
  (六)教师教育缺乏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考虑。
  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说,在推进教师教育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需要关注以下问题:第一,职前教师的培养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个性及创新性的培养;第二,缺乏建立发展性评价指标。发展性评价指标应分别存在于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的培训中,通过对教师持续地关注促进其专业化发展;第三,缺乏对教师获得培训、交流效果及成果的持续关注。
  参考文献:
  [1]2012年重庆市教师事业统计分析资料.
  [2]杨冰.2011重庆教育发展报告[C].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3]重庆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第十二个五年计划[C].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4]人民网.http://cq.people.com.cn/news/2012829/20128291650322967756.htm.
  [5]新华网.http://www.cq.xinhuanet.com/zhengwu/2008-12/31/content_15333258.htm.
  基金项目:2012年重庆市教委重大软科学课题“重庆市城乡教育一体化指标体系研究”第十三重点子课题“重庆市城乡教师教育一体化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KJTC201201-13。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筹融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我国金融市场正在加速改革开放,从高速公路筹资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筹融资渠道的思路。 This article analyz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探析对患者脑
交通拥挤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严重的交通拥挤是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并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道路
批阅中考试卷,感慨颇多。同学们对每次模拟试卷最感头疼的事,当数作文了。在面对作文时,觉得无话可说,绞尽脑汁,想一遍,没写的,再想一遍,还是无从下笔。最后看时间来不及了,便不再多想,“草草收场”。每次走出考场,总有遗憾:在一张150分的试卷中,它的分值竟然占了60分!如果作文写砸了,那语文要想及格还有望吗?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多鲜活的,丰富的材料,只是没有把它们组织起来运用起来。  “他山之石,可以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必然.但不和谐的“色调”仍然存在
本文探讨了高速公路BOT融资模式及其风险特点,分析了项目投资者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出了风险防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推动BOT融资模式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领域的发展。 This pape
目的:观察益肾通督针法治疗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分水岭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益肾通督针法治疗,疗程均为4周,根据N
我有幸随同局课题组成员到成都青羊区的很有名气的三所小学:泡桐树小学和其分校——绿洲校区和草堂小学参观学习,通过实地参观和学校有关领导的详细介绍,的确对三所小学的校
分析灰色系统、多元回归、指数平滑、神经网络4种预测方法的特点并利用它们分别对城市汽车保有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通过熵值法确定各预测模型的加权系数,建立组合预测模型,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