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例谈第八册语文作业本部分习题的指导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作业本》是我们现行教材的配套作业本。四年级下册《作业本》中有不少类似于“你知道带点的词好在哪里”“照样子,用带点的词写句子”这样的题目。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体会词语的好处”要么感受力不够,要么语言表达很零碎;“用带点的词写句子”则更是空洞无物,甚至与一二年级学生写出的句子一般无异,自然也就失去了把这样的题放在四下册作业本上的作用。
  看来,要做好这两类题目,切实发挥好语文作业本配套练习的作用,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在教学实践中,我把对这两类习题的指导理念与具体做法概括为八个字: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一、言之有物。让言语内容富含生命
  
  “照样子,用带点的词写句子”一题在作业本上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区分运用型。如作业本第2课第4题,用“仿佛”和“好像”写句子,提示:“加点词的用法不一样哦!”通过写句子,让学生运用“仿佛”一词,学写比喻句:运用“好像”作为连接词,学写心里的感受,重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区别。还有一类是词语积累型。如第3课第4题,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即使……也……”写句子;第19课第3题,用“只要……就……”“那样……那样……”写句子;第21课第4题,用“不论……都……”“照例”写句子,等等。对于这样类型的题目,我采取了两种教学方式进行指导,目的就是要杜绝学生为造句而造句的作业状况。
  
  (一) 结合课文教学指导写句
  如教学第21课《乡下人家》时,在学生感悟了乡下人家悠闲朴素的美后,我这样引导:
  师:是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乡下人家”这独特美丽的风景!夏天时——(生读);春天时——(生读)。
  师:正是因为乡下人家太美了,在作者的眼里,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师:你还有什么见闻或感受能用“不论……不论……都……”来表达吗?
  生:九寨沟的水,不论是哪一天,不论是哪一年,都非常清澈。
  生:美丽的西湖,不论什么季节,不论什么天气,都那样迷人,令人流连忘返。
  生:飞蛾不论怎么挣扎,不论怎么想逃脱,都逃不脱我的手掌心。
  生:青海大地震,不论多么困难,不论多么危险,各地救援队都赶往地震灾区,去拯救生命的希望。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内容!请把作业本翻到第43页,完成第4题“照样子,用带点的词写句子”。就像刚才几位同学说的那样,你可以联系曾经去过的地方,可以联系家乡美丽的风景,可以联系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也可以联系发生在我国大地上的真实的事。
  学生调动起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储备,用这个新学的句式去表达,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另外,照样子写句子有时还有近义词辨析的功能。如一学生在用“议论”写句子时,写了这样一句:
  品德课上,我们四人小组议论着老师提出的问题。
  显然,学生将“讨论”和“议论”的用法混淆了。于是,我把这个句子出示到屏幕上让学生辨析。经过讨论,学生明白了,“讨论”应该是指向针对性的具体的问题,而“议论”则是一些比较自由的、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言论。明白了两者的区别,再请学生写句子,学生就能正确运用了。
  
  (二) 结合生活实际指导写句
  《作业本》语文园地二第5题第(2)小题,请学生用“顿时”写一句话,不少学生写的句子读来让人感觉牵强附会。如:
  当我看见家边的垃圾场时,我顿时想起了我们要提倡环保。
  我的试卷顿时做不下去了,因为题太难了。
  出现这样的句子,主要还是语感的问题,“顿时”是立刻、马上的意思,应该指瞬时发生的感觉或事。我向学生指出:这样用“顿时”不够恰当,想想平时有没有突然发生的事情或突然产生的感觉。学生思索片刻后,开始重新写句:
  一剂麻醉剂顿时使我的下巴没有了感觉。
  当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豆豆顿时皱起了眉头。
  天空很黑,阴沉沉的,好像顿时就要下起雨来,天也像要塌下来一样。
  学生经常受到这样的指导,写句子就会越来越有内容,写话就能成为学生生活的真实映照。
  
  二、言之有序。使语言表达有“法”可依
  
  上学期的期末测试中,一道对词语的赏析题让大部分学生失分不少,也让我不断反思:如何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鉴赏力?如何帮助学生将自己感受到的东西用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尝试下来,发现学生对词语的感受和欣赏往往是自我的、点滴的、零碎的,教师应该把这些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引导学生表达完整。完整的表达首先应当规范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先做到言之有序。
  
  
  (一) “三步曲”规范语言表达
  在赏析文章中有好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法时,我常常这样引导学生:这句话运用了……的方法,写出了……,让我感受到了……。我把这种表;达范式称为“三步曲”。同样,在赏析某个词用得好在哪里时,我就引导学生用“两步曲”来表达:这个词写出了……,让我感受到……。如《作业本》第9课第4题:对于带点词“极不情愿”“悲叹”,你知道它们好在哪里吗?学生这样回答:
  “极不情愿”这个词写出了向导其实是不愿意救侦察兵小龟的,让我感受到向导知道这样做会给幼龟带来伤害,他当时是左右为难的。
  “悲叹”一词写出了向导的心情,让我感受到向导很难受,他当时一定很后悔,为那么多幼龟的死而感到悲伤。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增加了每天“一句一评”的作业。具体来说,是指每一篇课文上完后,选择一处重点词句让学生进行赏析,并规范赏析的语言。这样的作业既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又将机械的抄写作业变得更丰富、更充实。
  
  (二) “做后评”促成有序表达
  从写作的角度看,学生中还存在不少语句不通顺、表达不清楚等问题,需要我们从反复多次的“做后评”中促进学生有序表达,以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和张力。为提高学生写的能力,作业本上也有不少小练笔的安排。如《作业本》第19课第5题小练笔:作者从三个事例中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你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并写下来。一开始,学生对生命的感受空洞无物,或是完全忽视了课文最后一段,只写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或是只写了对这段话的理解,而缺乏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表达上有些混乱。于是我引导学生先写一写对这段话的理解,然后再结合自己的体验来谈谈对生命的思考。经过修改和调整,学生这样写道:“每个人都是生命的主人,都有权利享受生命,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只要你能做一些有益于大家的小事,那你的生命就会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不要让自己的生命一文不值,热爱这单单属于自己的唯一的生命吧!”“生命很短暂,生命的价值在于我们是否好好利用生命、珍惜生命。昨天玉树发生了地震,有许多被困人员自救,让我深深感觉到了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如果我能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利用起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那我的生命也会是很有价值的,也将会很美好。”
其他文献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一课,前前后后看过录像、实录、点评好多次,
河南省是花生生产大省,2002年花生种植面积达951万公顷,总产达336万吨,分别占全国的22%和23%.花生已成为我省继小麦、玉米之后的第三大农作物.加入WTO后,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
莱芜大蒜以辛香味浓、品质佳、耐贮运而驰名中外.近年来,大蒜品质下降,抗逆能力变弱,单产低而不稳、种性退化.造成退化的原因一是大蒜生产上长期利用无性繁殖,易受不良的生态
蕨类植物姿态幽雅,青翠碧绿,不仅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且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很受人们喜爱.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传统种植肉质根主要供药用,具有宣肺、散寒、祛痰等功能。在我国东北地区及日、韩、朝等东亚国家,也被作为常用
综观众多的小学语文教学观摩课,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课堂似乎更多的是人文的熏陶,基础的训练反而退居其次了。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激情满怀。但一阵热闹过后,学生得到了什么?李海林先生曾说,语文是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语文课是以言语为对象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也就是说,语文的本体是言语,是语言习得,它是本质。那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应回归本位,突出语言习得,使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一、 识字学词,彰显
第二课堂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钦州学院为例,分析了第二课堂开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不同企业可以
随着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经常听到小学高年级的
农村学校的学生,大部分缺乏课外阅读意识,家庭藏书量少得可怜,绝大部分家长没有时间(有的家长没有意识、少部分家庭条件也不允许)带孩子去书店购买课外阅读书籍。农村学校的教师没有“大语文教学”的观念,只注重课程计划规定的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忽视了课外阅读这一广阔的语文学习领域,使课外阅读处于一种微弱的自发状态,缺乏有力的组织指导,质量与效益不高。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切实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