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机械类专业建设与实践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a36354684566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原有机械类专业的知识内涵正在不断地改变。详细地介绍了国外机械类专业发展趋势和特点,指出了国内机械类专业建设存在的不足,并就我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机械类专业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机械类专业;建设与实践
  作者简介:银金光(1962-),男,湖南邵阳人,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周家日(1988-),男,湖北宜昌人,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 株洲 41200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1-0035-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10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和高新设备大量、快速地涌入机械行业。原有机械类专业的知识内涵正在不断地改变,智力成分和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新的职业岗位不断出现,为了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不但需要不断地改造旧专业,而且需要开发新专业,这对于“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重大的影响,因此机械类专业的建设与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的需要。
  其次,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关键时期,部分高等教育理论尚不成熟,部分高等教育实践也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故对机械类专业进行建设和研究,既是高等教育理论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实践的需要。
  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观点,我们提出了该课题的研究,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
  二、国内外现状分析
  高等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目前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有许多可供我们借鉴和参考。如在机械类专业建设和开发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条“综合—分化—综合”,即“宽—窄—宽”的历程。在工业化初期,由于机械行业技术层次、技术含量低,此时的专业设置一般都呈综合性、宽广性的特点,如出现了机械工程、机械设计等宽口径专业。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职业分类的细化,专业设置则出现了细分化、窄专化,如出现了矿山机械、冶金机械等窄口径专业。工业化后期和现在,由于科技进步日趋加快,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窄深专业受到了挑战,许多国外企业在用人规格上,更欢迎具有较宽知识面的“通才型”人才,专业设置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宽广化的特点,如出现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宽口径专业。
  纵观国外近十年来的机械类专业建设和研究,其具有下述几个明显的特点。
  (1)专业培养目标的多极趋势。主要是指专业目标取向的多极化,不同机械类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同一机械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呈多样化。
  (2)专业知识内涵的更新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计算机的应用迅速扩大,机械自动化程度普遍提高,原有的技术岗位不断分化复合,专业内涵不断变化,要求专业内容逐步更新,赋予专业新的知识内涵。
  (3)专业结构的复合趋势。主要指单一性机械类专业数量减少,而由多个单一性机械类专业复合而派生一个新的覆盖面较宽的机械类专业增多,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性改革导致多种机械类职业和职业岗位相复合,必然导致产生复合型机械类专业。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如何办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问题上,国内许多专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已有了较好的进展。但在高等机械类专业的建设与开发方面进展缓慢,且问题较多。如机械类部分旧专业缺乏活力、课程体系的建立不合理、新专业的开发严重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机械工业高速地发展,故对机械类专业进行建设与研究是完全有必要的。
  三、我校机械类专业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我校作为全国地方的高等院校之一,自1979年以来就开始试办高等教育,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五个宽口径的机械类专业,同一宽口径专业下又设多个窄口径专业研究方向,其中包装机械专业方向在国内领先。经过三十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在机械类专业建设和开发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做法如下。
  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随着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也呈多样化。我校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紧紧围绕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特点,根据本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必备知识构建合理的培养框架及相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基本素质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团队”精神。在知识结构方面,强调基础理论在“宽”不在“深”,强调专业知识在“新”不在“高”,加强了机电光液的结合,加强了外语应用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能力方面,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明确了本专业培养目标应是“宽口径、宽基础、多方向、高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和创新设计能力,注重从“学科的系统性”向“工程综合应用能力”的转变,以增强其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2.专业结构的合理定位和调整
  专业设置是教育与经济的接口,是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具体体现,是高等院校适应社会需求,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关键环节。也就是说,教育与经济之间“服务”与“依靠”关系的建立,最集中、最突出的就是体现在专业设置上。有了合理的专业设置,就能保证人力资源的科学开发,使人才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改善与升级,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反之,如果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不科学,未能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需求出发,就必然造成人才培养的失衡,影响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生命力。
  由此可见,专业结构的定位和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育适应社会变化的情况。因此,在我校机械类专业建设和开发中,我们既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原则,以市场就业为导向,又要遵循教育规律,充分考虑自身条件,节约教育成本。尤其对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学生就业市场前景广阔,又基本上在学校服务面向范围内的专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快速“上”,反之要果断地“下”。在我校专业结构的定位问题上,我们始终坚持了“立足行业、面向社会、服务地方、辐射外地”的办学思路,为我校机械类专业建设和开发指明了方向,较好地实践和完成了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基本任务。
  3.保证重点,突出特色
  重点专业是学校的支柱与窗口,它不但可以保证教学的稳定性,而且可以为学校创造品牌效应。在我校机械类专业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加大了投入,强调集中优势资源,突出重点办好重点专业,努力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精品。如包装机械及自动化专业方向被评为“十一五”湖南省重点专业,在建设期间,我校购置了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图形工作站、大型工程分析软件、三坐标测量仪、快速成型机、超高压水射流切割机等先进仪器和设备(合计费用589万元),基本建成了虚拟仿真、特种加工、过程装备、CAD/CAM等现代化实验室,可以完全满足教学与科研现代化的需要。另成立了现代水射流、快速成型技术、机械清洗技术等多个研究所,为机械类专业的建设和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另一方面,为了办出专业特色,我校努力开辟与企业(如湘钢、涟钢、衡管等)实行双向技术服务,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即依靠企业的实习实训条件、技术指导力量、现场工作氛围,既可解决学校实习实训条件不足等困难,又可为学生提供在实际职业环境中锻炼的机会,为企业和毕业生提供一个互相了解、双向选择的过程,企业也可借助学校的技术力量进行产品开发与优化,效果甚佳。
  4.妥善处理专业口径,力求适应性与针对性的统一
  一般来说,专业口径越宽,其适应性越强,但针对性越差。由此可见,适应性与针对性是一对矛盾,在专业建设和开发中,我们应该妥善处理专业的口径问题,既要讲宽,又要注意窄,以宽为主,宽窄结合。为此在我校机械类专业建设和开发中,我们采用一个大类宽口径平台,再设计多个专门化窄口径培养方向,以增强其针对性。如我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下设包装机械及自动化、冶金机械及自动化等多个专业方向。在专业方向上又设多个接口,加强专业知识的融合性。如包装机械及自动化专业方向,可采取包装机械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的融合,与自动控制知识的融合,与工业设计知识的融合,与生产管理和营销知识的融合等。通过知识的有机融合,拓宽了专业基础,增强了专业的适应性。
  其次,关于“专业淡化”和“分方向”的辩证关系是基于“终身教育”的观点,我们认为学校不可能培养十全十美的定型成品,只能是打好基础的“半成品”。淡化专业以后,并考虑到将来到岗位尚需专业培训,因此,更多的时间充实到拓宽扎实基础,增强将来的工作适应性,而“分方向”与原来“窄专业”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可灵活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可根据考生的选择;而后者则是固定的模式,无选择可能。
  5.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内涵,努力开发新专业
  目前机械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信息技术作用于机械学科的各个分支引起传统理论的根本变化,新的机械工程概念和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系统工程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设计方法等学科高度综合交叉,使机械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开始脱离经验的、感性的、偏重于技术的模式,向着自觉的、理性的、逻辑的设计理念发展。为了不断满足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不仅要不断地改造旧专业,而且需要开发具有前景的新专业。基于这种观点,在我校机械类专业建设和开发中,我们加强了课程的组合和优化,教学内容的综合和更新。同时注意了相近专业、相近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联系与沟通,变过去的单一型、狭窄型专业为综合型、交叉型专业,使学生形成较宽的知识面,从而获得了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的素质,适应了经济建设和就业市场的需要。
  此外,在我校机械类专业建设和开发中,我们的方针是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将“现实”与“未来”两个时空维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脱离现实情况,又要瞄准国内外高新机械技术发展的趋势,放眼未来,进行前瞻性、超前性的谋划,用专业建设和开发来弥补教育培养人才的滞后性。
  总之,机械类专业建设和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而紧迫,我们坚信经过众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机械类专业必将日臻完善,日趋成熟。
  
  参考文献:
  [1]宋义林,刘琳.机械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09,(9):48-50.
  [2]王永生.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18-122.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摘要:变电站是电网的核心和枢纽,智能变电站技术是智能电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总结了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点,分析了智能变电站与数字化变电站的区别,探讨了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构建模式。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技术特点;智能电网  作者简介:刘辉(1969-),男,重庆人,重庆市电力公司,高级工程师。(重庆400010)蒋晔(1969-),男,重庆人,深圳市国电南思系统控制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广东深圳
期刊
摘要: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是实现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基础,也是教育改革和研究型高校发展的主要任务。以材料加工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和教学实践,系统研究了工科研究生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科学研究能力和科技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提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理论支撑—科研实践—生产强化”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在材料加工专业研究生培养中效果显著,可供其他专业的工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工程应用型专业教育的现状和卓越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提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构想和卓越人才培养中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整合、教材的适应性、教学方法的适应性、教学保障等问题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实践教学;卓越人才培养;创新  作者简介:胡皓(1962-),男,陕西西安人,宝鸡文理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教授;任鸟飞(1980-),女,河南南阳人,宝鸡文理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讲师。(陕西宝鸡72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时代的要求,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以衡水学院为例,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育观念  作者简介:卢艳敏(1977-),女,河北冀州人,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讲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13)。(河北衡水05300
期刊
摘要:软件人才培养是提高软件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为了培养符合技术及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软件人才,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就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CDIO教育理念;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毋小省(1974-),女,河南沁阳人,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孙君顶(1975-),男,河南南阳人,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河南焦作454003)   基金项目: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的更新速度也逐渐加快。许多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已经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本国教师的培训采取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模式,英国的PGCE项目已经成为英国教师培训的主流模式,美国的PDS模式受到本国学者的日益关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负责本国大部分教师的培训工作,它设置的课程包含了所有教师岗位。通过分析这些新型大学和中小学合作培训教师的模式,
期刊
摘要:提出通过分析现场图片、收集分类资料并录入计算机系统中,通过模糊查询等计算机功能来实现对现场技术资料的分类,利用系统远程调用实现对现场工作的模拟运行和技术指导,从而确保检修现场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10kV;现场检修;图文分析  作者简介:赵晨旭(1975-),男,内蒙古临河人,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巴彦淖尔电业局巴彦供电分局,工程师;张海军(1972-),男,内蒙古临河人,内蒙古电力(集团
期刊
摘要:主要介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意义及思路,并阐述了“网络信息化”平台的优越性和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利用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综合性的学习模式以及便利的辅导条件,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辅助教学;传统教学  作者简介:李慧(1976-),女,湖北随州人,北京
期刊
摘要:研究生是将来要到一个未知领域去独立工作的人,是我国创新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提高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教育体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分析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环境因素出发,提出改变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环境因素或者增加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环境因素的方案,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我国学界整体的创新实力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环境因素   作者简介:
期刊
摘要:产业结构正在进行快速调整和优化升级,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新技术的发展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新技术的第一实践者。高新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融入新技术是社会的需要、学生成才的需要,也是解决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需要,文章详细论述了高等职业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