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三氯氧磷致重度吸入性损伤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x756_34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30岁,因车祸持续吸入三氯氧磷3h收入笔者单位。查体:患者意识清楚,烦躁不安,体温36.9℃,脉搏78次/min,呼吸45次/min,氧饱和度(SO2)0.75。血压133/66mmHg(1mmHg=0.133kPa)。呕吐胃内容物数次,大小便失禁。鼻腔可见较多稀薄透明分泌物,双肺可闻及湿性哕音。X线片显示:双肺透光度下降,散在棉絮状斑片样稍高密度影,左肺明显。查血气分析:pH7.32,二氧化碳分压(PCO2)6.8kPa,氧分压(PO2)7.6kPa,HCO3^- 25.8mmol/L,剩余碱(BE)-5mmol/L,SO2 0.87。血浆白蛋白39.6g/L。胃管内吸出咖啡样液体。诊断:重度吸入性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 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分析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上海瑞金医院烧伤中心院内感染的流行状况。方法 用WHONET5统计软件分析2003-2005年瑞金医院烧伤中心MRSA的分布状况;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本中心住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7株MRSA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分离的17株MRSA为同一RAPD型(引物为ERIC2、RAPD7)。结论 本中心多年来持续存在和流
患者男,24岁。因项枕部不慎触及接通1kV直流电的铜板,伤后即昏迷约10min,运送途中呕吐3次,伤后8h入院。查体:体温37.4℃,脉搏60~80次/min,呼吸14~20次/min,血压104/73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楚,心率60~80次/min,各瓣膜区顺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检查未见异常,病理征未引出。烧伤创面分布于项部及枕部等,面积约3%TBSA。
目的 验证所构建裸鼠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模型在病理性瘢痕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0.8cm×0.8cm×0.5cm的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组织块移植到裸鼠皮下,大体观察裸鼠及植入物情况。移植后第16天取出移植物与原标本进行下列指标的比较:体积、瘢痕的镜下特征、酸性黏多糖含量及Ⅰ、Ⅱ型胶原含量。结果 移植后裸鼠全部存活且创面愈合良好。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组织块的酸性黏多糖含量移植前分别为3448±1
1 临床资料; 本组头皮缺损并颅骨外露患者12例,填中男11例、女1例,年龄6~58岁。致伤原因:电击伤8例、火焰烧伤2例、恶性肿瘤术后行放射性治疗致缺损创面1例、良性肿瘤外敷中药致慢性溃疡创面1例,伤后2h~5年就诊。头皮缺损面积为8cm×6cm~16cm×10cm,颅骨外露面积为2.2cm×1.0cm~8.0cm×6.0cm.11例行头颅CT检查,示颅骨外饭部分坏死或缺损9例、腑组织受损1例、
期刊
目的 了解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应用万古霉素后痂下水肿液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10例严重烧伤患者,入院后1~2h开始静脉滴注万古霉素500mg,60min匀速滴完。于给药后1、2、4、8、24、48、96、144、192、240h各取痂下水肿液0.5ml,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万古霉素浓度,采用3P97实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处理药物浓度数据,拟合药代动力学模型并计算参数。结果 患者痂下水肿液万古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应用经食管多普勒超声监护系统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指导液体复苏的可行性。方法 (1)致家犬50%TBSA Ⅲ度烧伤,分别于伤前及伤后各时相点测量以下指标:Swan-Ganz漂浮导管热稀释法测定心排血量(CO);经食管多普勒超声监护系统测定心率、主动脉血流量(ABF)、每搏输出量、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左心室峰值流速(PV)、左心室血流最大加速度(ACC)和外周血管
患者男,45岁。右上肢、颈部、躯干、双下肢被火焰烧伤,总面积53%TBSA,Ⅱ~Ⅳ度,合并轻度吸入性损伤、机械损伤性右踝关节开放、腓骨外露,左大腿中下1/3炭化。患者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20余年,4个月前曾因脑出血行开颅术,左侧肢体偏瘫。患者伤后即在外院以碘伏纱布包扎骨、关节外露部位;经检测其尿量偏少,血清尿素氮、肌酐持续升高,于伤后第2天行左大腿中下1/3截肢术。术后因急性肾功能不全、尿量少,
目的 探寻特重度烧伤后早期救治及后期畸形修复、功能重建的新措施。方法 对1例火焰烧伤总面积99.5%TBSA(Ⅲ度80.0%、深Ⅱ~Ⅲ度混合度14.5%、浅Ⅱ度5.0%)合并高钠、高氯血症的患者,入院后及早切痂,用异体皮覆盖创面;因自体皮源奇缺,根据皮源量分次移植自体皮或异体皮封闭创面。晚期采用瘢痕皮、瘢痕瓣、复合皮移植修复30多处瘢痕挛缩畸形。结果 患者伤后早期经上述治疗病情逐渐稳定,未发生明显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10-45岁,创面大小为25-35cm×20-26cm,致伤原因及部位:手及前臂热压伤3例,电烧伤2例,大腿上1/3截肢术后残端创面2例,臂部乳头状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