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绪体验到情感认知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blinze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负责教科研工作有一些年头了,已习惯于把握教育教学的宏观走向。但近几年我回到中年级的教学实践中。一个微观的细节却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排公开课课目时,不少教师对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九册《在大海中永生》一课均采取回避的态度。
  这一下子引发了我探究的兴趣:是什么原因让老教师和新教师都对这篇情辞皆美的文章退避三舍?老教师说:这篇课文上好了不容易,学生的情感体验较肤浅,效果不好。年轻教师说:这篇文章字面简单,教起来难以深入,发挥空间较小。
  我将这篇文章仔细推敲了一番,发现了教师们的困惑所在。本文拟就自己执教这篇课文的感悟,同执教过这一课的教师作个交流。
  
  一、教学重点的校偏
  
  苏教版的教师教辅用书中将这一课文的教学重点设定为:“缅怀小平超越时代与国界的影响,这是重点部分,也是本课学习的难点。”这种设定其实是比较空泛的无效设定。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文章对邓小平的丰功伟绩采取的是排比式略写手法,要通过这段略写的文字让学生深入理解谈何容易!何况我们面对的五年级学生都是1998年以后出生的,他们对1997年就已离世的邓小平根本没有感性认识,对其一生功绩更是知之甚少÷更何况。这排比句涵盖了小平同志一生的经历,涵盖了他一生最伟大的建树。一个懵懂少年如何理解?
  那么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该如何设定?我认为要让学生实现从对小平同志逝世悲痛的情绪体验向对小平同志丰功伟绩景仰的情感认知飞升。如果不能采用一切有效手段实现这一转变,那这一课堂的教学任务就没有完成或者说没有很好地完成。
  
  二、情绪体验的实现
  
  教学这篇课文,最有“卖点”的就是情绪进入较容易。因此,许多教师就往往浅尝辄止,采用多种手段煽情,而忽视了情绪的控制。最终导致舍本而求末。
  课文开头是这样写的:
  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
  只要是一个心智正常发育的小学生,他读到这些文字,自然就会沉浸到一种悲痛的情绪中。
  在教学时,为了更快地切入情境,找准群体情绪的共振频率。我课前找到一段卓琳在飞机上抛洒骨灰的纪录片,哀伤的音乐、痛苦的人们……种种意象纠结在一起,使学生的情绪体验更为深刻而准确。
  但是,情绪体验实现了,如何在课堂上实现情绪的控制,则又是教学课文面临的难题。因为悲痛的情绪是无法让学生去进行新的探究和认知的。
  如何才能实现对情绪的控制?没有其他方法,只有尽快让学生实现情绪体验向情感认知的转变。当学生们对情感有了准确把握后,情绪的释放就成了可控的了。
  
  三、情感认知的实现
  
  如何让学生实现对邓小平同志丰功伟绩的情感认知?只有走近他,系统地了解他。
  刚开始,我选择了《春天的故事》这首歌,这首歌很好地概括了他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功绩。但仔细听了歌曲后,我换位为学生思考,发现这歌词仍然是文学化的,过于写意而非写实的,学生听了,仍然不会有感性的认知。
  上网一搜,有了。网上有不少关于小平同志的纪录片、电影。让孩子们上网选择一个专题看一下。为了确保效果,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写一篇观后感。
  一个学生在观后感中这样写道:
  邓小平爷爷是一个出身平凡的人,却为祖国作出了无私的贡献。我今天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关于他的一些录像资料。
  邓小平爷爷说过这么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确实,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16岁就走上了革命之路,战争中他多次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他为了中国人民尽快富起来,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为了能使香港、澳门平稳回到祖国的怀抱,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当他89岁高龄时还坚持写《邓小小平文文选》的第三卷。《邓平文选》是社会主义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指南。1997年,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去世,终年95岁。人们按照他的遗愿把骨灰撒向大海,鲜花和骨灰一同撒向大海。看到这里,我被邓爷爷的崇高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噙着泪花看完了录像。
  这样的认知虽不全面,但已经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勾勒出了邓小平同志清晰而饱满的形象。
  为了照顾个别因特殊情况未能上网观看的学生,在课前5分钟,我特意播放了一段关于小平同志经历的视频,重点介绍了小平同志实行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功绩。而已经观看过网络资料的学生,再一次利用这个时间强化了对小平同志的情感认知。
  景仰、崇拜的情感一旦确立后,再来读这篇文章,孩子们立即理解了文章每一句的深刻内涵,不到10分钟,教辅书中的重点难点。就被孩子们自己准确解读出来了。
  这是我根据孩子们的解读,在课堂上临时发挥出来的板书设计:
  课文内容 小平功绩 历史影响
  也许① 改革开放 国富民强
  也许② 一国两制 收复香港
  也许⑤ 台湾必归
  也许④ 和平外交 地位提升
  从这一板书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已经实现了对伟大的革命家、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历史功绩的准确把握,情感的认知水到渠成,真正实现了“精确制导”。
  
  四、情感认知的固化
  
  好多教师到这儿,已经很满足于这堂课的教学效果了,从我执教的实际情况看,也是得到了听课专家和教师的广泛认可。但到这里。显然还是不够的,不足之处表现为情感认知的固化环节的缺失。
  学过心理学的教师都知道。一个反应机制的形成必须经过一个反复刺激、形成联系的过程。情感认知也是如此。
  我们引领孩子们学习语文,既要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更要让他们学会对情感的体验和认知的方式、方法。甚至学会情感的表达方法。要达到这一目的,情感认知的固化就成了语文课堂尤为重要的一环。读的练习目标,自然就成了这一课必须达到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因为这篇课文是纪录片《骨灰撒向大海》的解说词,我特意找到了这段录音,将其剪辑出来备用。在学生进入情境后,我先尝试让学生用悲痛的感情朗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体会播音员的朗诵语速、语调,以及对轻重、关键词的处理方式;然后再让学生学着朗读。通过这样的示范方式,使孩子们很快捕捉到了悲痛、沉重心情的情感基调的表达方式。
  在这基础上,我又选择学生进行分组朗读比赛,以期他们在反复的朗读和比较中,得到多次情感刺激,从而在生理和心理上固化这种情感的认知联系。
  在读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话时,我发现他们读不出那种发自肺腑的、满怀深情的情感,于是,我又将小平同志的原音在课堂上播放了一遍,让他们感受到革命老人对祖国和人民的那份赤子之心,然后,再让他们体会播音员对这句话的处理。孩子们既对小平同志浓重的四川话很感兴趣,也学会了用普通话准确表达这种复杂而深厚的情感。
  这一堂课,有20分钟时间用在朗读上。课后,大部分学生都能满怀感情地将全篇课文流畅地背诵下来。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花园小学教科室主任、扬州市学科带头人。
其他文献
一、何为教师品牌    企业产品靠“品牌”打市场,教育行业教师也应该树立自己的“品牌”,树立名师形象。教师的“品牌”就是教师由个人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社会威望等因素,在教师群体乃至社会中形成的个人知名度。品牌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鲜明的教学主张,成型的内在结构,稳定的教育风格。实施“园丁工程”,培养新世纪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就是在教育界树立教师个人的著名“商标”,打出、打响教师个人“品牌”
期刊
小学语文教育的高耗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儿童的无知,对儿童语文学习历程的无知。当我们手中所握的有效策略捉襟见肘时,就很容易回到“简单”“野蛮”“强制”的老路上去。其实,做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是很不容易的。朱自强教授就认为,研究儿童文学的人要先于研究儿童文学来研究儿童;语文教师要先于研究教材教法去研究儿童。看来,研究儿童,明晰他究竟拥有怎样的一个内心世界,他的思维方式究竟是什么样的状态,他的
期刊
周德藩,物理专业,曾自称拿得起粉笔,官至大学校长。  上世纪80年代的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局长、90年代的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现在的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  风雨兼程,一路走来;杏坛花开,教育人生;践行改革,呼唤素质。  “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过去由教而政,而今弃“理”从“文”,这不是刻意追求,只是挥之不去的语文情结。  穿越历史,倒流时光,当年主政省城教育,教改如火如
期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的名篇,也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其中孔子的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思想历来为人所称道。每次教读此文,我都会被孔子所营造的那种宽松的课堂氛围所深深折服。文中虽曰“闲坐”,而于闲坐之外,我更看到一种充满着宽容、张扬着个性的“课堂”。  当孔老师问诸弟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的时候,子路、求(冉有)、赤(公西华)纷纷各抒己见,大胆陈词。而作为他们的老师,孔子一直在认
期刊
因庆长假期间,正是桂花盛开的时候,新村里、城河边。广场上处处飘溢着甜甜的花香。看到那小小的、金色的小花,我想到了我的学生:这么香、这么美的桂花,孩子们一定看到了吧,那他们注意观察了吗?国庆假期刚刚过,我便翻开学生的日记本,却只有两个孩子在日记中写到了桂花,再问问平行班级的老师,注意观察、描写桂花的也寥寥无几。我来到班上问:“孩子们,这两天有一种花开放了,你们知道是什么花吗?”“是桂花。”全班有一半
期刊
伫立于窗前,远处一片静默,我知道,隔着浅浅的海峡,那隐约可见的岛屿便是小金门;我曾无数次眺望,遗憾的是可望不可即,咫尺天涯,近在眼前却不能探访。  2010年10月上旬,带着沉甸甸的夙愿,终于踏上了数十年来只能远眺的金门,并转乘飞机到了宝岛台湾。在会长王立根带领下,我们福建省语文学会代表团一行先后走访了台北市立南湖中学、台中私立明道中学、南投县旭光中学、台湾阅读文化基金会及台北市一家诚品书店。  
期刊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内容日渐丰富,各种各样的节日丰富多彩,节日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融会了丰富的文化活动,蕴含着深厚的民族审美情趣,其代表性与活动性是生活中其他内容所不具备的。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在我国每一个或古老或新生的节日背后,都蕴含着无此深刻的文化内涵。一份
期刊
江阴市青阳实验小学创建于1905年(光绪31年),初名凝秀小学堂,是江阴地区较早创办的学校之一。从1905年建校至今,以其爱国进步、改革创新的创业精神,勤奋进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修身立德、文明育人的办学宗旨,铸造了百年灿烂的教育历史。  1999年,学校被确立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多年来,学校坚持“顺应教改,科研兴校”的办学方向,紧紧抓住课程改革这个重点,历经了起步(“三大课程”提出)、进入(“全
期刊
“境界”一词由“境”与“界”合成,二者本属同义。《说文解字》释“界”为“竟也”,“竟”即是“境”。印度佛经来到中土,翻译中常用“境界”一词,将它从原来实指疆土界限的含义提升到精神层面,常指人生和宗教修养所达到的程度。  梁启超说:“人类从心界、物界两方面调和结合而成的生活叫做‘人生’。我们悬一种理想来完成这种生活叫做‘人生观’。”人们对宇宙人生的不同觉悟,构成不同的境界。  语文及语文的教学也有其
期刊
一、文学教学内容的无视与缺失    进入初三阶段,面临中考复习纷繁芜杂的种种事项,一线语文教师忙得焦头烂额,但苦干没有明确的复习目标、缺失鲜明的教学内容、缺少清晰的复习条块,使长达半学期之久的语文复习陷入无序、无味、无效状态。  对文学教学内容的漠视或无视,成为当前初三语文复习课的一个主要缺失环节。而文学作品恰恰是初三语文教学与复习的重头内容,对其采取无视或不复习的态度,显然不能很好地达成新课程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