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信用经济时代,经济学的研究也进入了“现代”发展阶段。然而,信用利益作为经济利益体系中新界定的范畴,对其进行专门性论述的文献极为稀少。为此,本文将在研究国内外目前在“利益”及“信用”两个领域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尝试将纷繁芜杂的各种信用活动整合在经济利益这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内,希望借此能够提升信用理论的研究高度,同时为我国信用利益的实践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
关键词:信用 利益 信用利益
现代市场经济已经发展为信用经济。然而,对于信用交易活动的研究则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对于利益、经济利益的研究所跨越的历史则更长。本文将就国内外目前在上述两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概括、总结。在依次分析国外研究状况和国内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完成最后的总结。
一、国外研究综述
(一)利益理论研究
新古典经济学是目前西方的主流经济学,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已经逐渐成为所有经济理论研究预设的前提,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已经对象化为对个人效用、厂商利润及国家福利的最大值求解。而把经济利益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在对经济利益本质与规律的研究和揭示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相反,正在流行的“利益集团理论”尽管属非主流经济学,但体现的却是对经济利益更为直接的研究。利益集团是“因兴趣或利益而联系在一起,并意识到这些共同利益的人的组合”。在制度经济学看来,“利益集团的压力在结构变革中起了重要作用”。集团之间通过相互博弈实现利益的重新分配,并导致经济结构和制度的重大变迁。该理论研究表明利益集团所代表的群体利益己超越集团内每个私人的利益。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同样把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应用到经济贸易研究领域中,在延续斯密、李嘉图在贸易利益方面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借用无差异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等分析工具,构建各类数学模型,继承新古典“最优”与“均衡”的核心理论,阐明了贸易国获取贸易利益的手段以及贸易利益最大化的方法。
在奥塔.锡克《经济一利益—政治》著作中,他认为:“人们的需要和利益是经济活动最主要的、最直接的和客观决定的动力。” “一定的需要或爱好形成人们的利益。利益是以特别强烈地和比较持久地满足一定需要为目的的。这些需要是:物质需要、对活动和关系的需要和文化的需要。”客观地讲,奥塔.锡克对需要与利益关系的认识是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但是他对利益概念的界定有失偏颇。他仅仅描述了人与自然客体对象的关系,而没有看到需要的满足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过程才能实现。强调了利益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了利益的社会属性。
(二)信用理论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出现并确立的新经济,给社会经济运行方式与经营活动的内容带来了很大的改变,金融领域出现了较为普遍的金融创新产品与金融深化活动。这些产品与活动使信用能够飞速发展。信用的内涵、外延及其表现形式都获得了较大发展,远远地超出了传统货币银行学对信用的概括、总结与认识。
经济学家古德菲尔德(Godfeld)根据传统的货币需求函数实证研究了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证实了经济运行中实际上的货币需求远远低于理论上的货币需求。古德菲尔德把这种经济增长货币下降的现象称为“货币迷踪”。对此,皮尔斯认为:在金融创新中,人们节约使用货币是造成“货币迷踪”的重要原因。他的观点表明现代信用经济中,货币、信用与经济增长都具有相关性,单方面地研究货币与信用,都不能很好地描述经济运行。
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在现代宏观经济分析中应考虑信用,并将信用作为重要的经济变量纳入宏观经济分析模型。20世纪80年代初,本杰明.弗里德曼(B.M.Friedman)在《宏观经济分析中货币与信用的作用》一文中,深入分析了信用不同层次对宏观经济所起的作用,他使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分析不同经济期间所选择金融变量与GNP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证实了非金融负债(其所选择的信用指标)与经济相关关系的稳定性。他的实证研究结论为将信用交易活动纳入宏观经济分析模型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前宏观经济学中最流行的IS—LM模型是以货币经济为背景的。在该模型中,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完全对立的,货币市场包含的金融变量是货币和债券,他们完全替代了其他金融资产。伯南克(Bernanke)和布兰德(Blinder)认为在当代的信用经济中,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界限已经模糊了,将两者完全对立已经不合时宜了。另外,货币和债券并不能完全替代其他金融资产,金融市场不能完全出清。基于以上考虑,他们将商业银行信贷因素加入商品市场从而把IS曲线改造为CC曲线,即Commodity&Credit。CC—LM模型第一次考虑了信用因素。但在该模型中,LM曲线仍保持原状,货币市场不受信用因素影响,这一点值得商榷。此外,在伯南克和布兰德看来,货币与信贷之间不能替代,这显然也不符合事实。事实上,货币、债券与信贷是信用的不同表现形式,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同质性,存在替代关系。最后,银行信贷并不能代表社会信用总量,该模型仍未充分考虑信用问题。
整体看来,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那么将信用变量纳入宏观经济分析就势在必行。信用指标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证研究的结果。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与宏观经济关系最密切的信用指标不会相同,因而运用于宏观经济分析的信用变量也不会相同。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一)利益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利益问题在我国理论界备受各方关注。其中理论成果最突出的时期当属改革开放后,由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变革导致利益关系发生较大变动,而且理论研究成果在实践经济活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以下将重点梳理与本文理论分析较为相关的一些利益及经济利益思想观点。
1、利益具有双重属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鲜明特征在于即包含范畴所体现的自然属性也包含其社会属性。这样的研究方法也同样被贯彻在利益范畴研究中。国内学者张晓明认为:“人类利益的自然属性体现在人对自然物品的需求上,所以是直接的、具体的和无限多样的。在需要和为满足需要进行劳动的过程中,人的需要和为满足需要的生产活动及其所生产的物品都充分发展起来,渐渐形成了所谓需要的体系和有用劳动及其物品的体系,最终人类从主、客体双方面完善了自己作为自然存在物的双重属性。” 整体而言,这些思想观点不仅深入科学地阐述了利益的自然属性,同时还突显了利益主体的地位。作者不仅深入分析了利益的根本属性,而且进一步从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论述了其形成过程,并暗含利益关系包含与生产关系中。
2、利益包含五层含义
利益的简单定义既是人们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中的利益。余政在其《综合利益论》中深入分析了利益定义后,认为其包括客体性、主体性、过程性、时间性和空间性五层含义。利益的客体性含义表明,利益是需要的满足,利益客体是人类活动所指的对象;利益的主体性含义表明,只有符合利益主体需要的利益才是利益,不能满足利益主体需要的就不成为利益;利益的过程性含义表明,利益必定是在一定的经济过程中实现的,获取利益必须付出一定代价;利益的时间性含义表明,利益总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完成的,利益主体和利益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演进;利益的空间性表明,一切经济活动必须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经济空间是经济活动的前提或最基本的资源,没有经济空间也就没有经济活动。
余政所论述的利益五层含义层次分明地揭示了利益的内涵。首先,虽然需要是利益形成的基础,但利益却不仅仅是需要的满足,利益的主体性含义是对其最好的补充。其次,强调了利益的动态实现过程。利益归根结底是需要的不断满足和产生的过程,是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发展的,而利益的过程性、时间性及空间性含义则正是结合社会生活本身对利益的含义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并对利益的客体性进行了补充和深化。
(二)信用理论研究
自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学家在信用领域的研究成果非常丰硕,由于篇幅、精力有限,本文不可能阅读、梳理所有的相关文献,只能将与本文的研究范畴相关性较强的一些研究结论总结如下:
国内学者王一兵在其博士论文《信用资本问题研究》(2007)中,首次公开使用了信用资本这一概念,他认为信用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信任,反映的是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关系。信用资本是对物的信任(即对信用载体、信用工具的信任)和对人的信任的辩证统一,但更强调对人的信任。伴随着经济信用度的不断提高,这种包含着更多对人的信任的信用会逐渐转化为可以为人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并最终被市场接受为信用主体所拥有的一种信用资本。
此外,王一兵还通过对特定行业所具有的信用资本价值的实证分析,基本验证了其所构建的信用资本价值评估模式的有效性。但是由于信用资本的研究属于信用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在实践研究中困难重重。作者所构建的信用资本实证分析模型缺乏逻辑严密的数理论证,这使得实证分析过程相对简略,分析方法也相对简单,分析结果精确性值得商榷。
国内经济学家吴晶妹在《现代信用学》中创新性地定义信用是信用主体在信用交易市场获得信任的资本,这种资本由信用主体的主观愿望和客观偿债能力构成。获得信用交易市场信任,就能够保障信用交易的完成和信用利益的实现。这种资本可以被看作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财富。为了探索信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确定信用与经济增长之间量的关系,其还进一步界定了信用交易规模与结构、信用交易活动、信用经济、信用效率等概念。并实证分析了信用总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其结论表明不论是总信用规模还是除去政府信用的各类信用规模与GDP的相关性都极强;但是GDP的年增长额却与各类信用规模的增长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整体看来,吴晶妹在其《现代信用学》中全新定义了很多概念,创新性地阐述了很多原理,在借鉴国外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对完整的一套理论体系,近年来在我国信用理论学界享有盛誉。本文在对信用利益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中将借鉴其中一些概念和原理。
三、文献综述总结
通过对以上利益与信用相关文献的研究与述评后不难发现,只有利益与信用共同交汇于经济学殿堂里,才能最终生成信用利益这一新的经济利益范畴。国外经济学家与国内经济学家对于利益和信用理论的研究都有其科学而深刻的一面。它们的思想方法与观点将成为信用利益理论分析的基础方法与思想源泉,指导信用利益理论研究深入事物内部充分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惟有建立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上,信用利益的理论研究目的才能完成。实践的发展已为理论研究准备了丰富的现实素材,而国内外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则为研究准备了理论养料。只有牢牢立足于确定的理论基础,切实贯彻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实现信用利益的理论研究目标。
参考文献:
[1][英]奥塔.锡克.经济一利益一政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英]琼.罗宾逊.现代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法]魏克赛尔.利息与价格[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4]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张晓明.论利益概念[J].哲学动态,1995年第4期:第22页
[6]洪远朋.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一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一41页
[7]王一兵.信用资本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
[8]吴晶妹.现代信用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第2页
作者简介:邢永俐(1969-4),男,汉,博士,山西省大同市人,高级信用分析师,主要从事信用评级研究。
关键词:信用 利益 信用利益
现代市场经济已经发展为信用经济。然而,对于信用交易活动的研究则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对于利益、经济利益的研究所跨越的历史则更长。本文将就国内外目前在上述两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概括、总结。在依次分析国外研究状况和国内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完成最后的总结。
一、国外研究综述
(一)利益理论研究
新古典经济学是目前西方的主流经济学,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已经逐渐成为所有经济理论研究预设的前提,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已经对象化为对个人效用、厂商利润及国家福利的最大值求解。而把经济利益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在对经济利益本质与规律的研究和揭示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相反,正在流行的“利益集团理论”尽管属非主流经济学,但体现的却是对经济利益更为直接的研究。利益集团是“因兴趣或利益而联系在一起,并意识到这些共同利益的人的组合”。在制度经济学看来,“利益集团的压力在结构变革中起了重要作用”。集团之间通过相互博弈实现利益的重新分配,并导致经济结构和制度的重大变迁。该理论研究表明利益集团所代表的群体利益己超越集团内每个私人的利益。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同样把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应用到经济贸易研究领域中,在延续斯密、李嘉图在贸易利益方面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借用无差异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等分析工具,构建各类数学模型,继承新古典“最优”与“均衡”的核心理论,阐明了贸易国获取贸易利益的手段以及贸易利益最大化的方法。
在奥塔.锡克《经济一利益—政治》著作中,他认为:“人们的需要和利益是经济活动最主要的、最直接的和客观决定的动力。” “一定的需要或爱好形成人们的利益。利益是以特别强烈地和比较持久地满足一定需要为目的的。这些需要是:物质需要、对活动和关系的需要和文化的需要。”客观地讲,奥塔.锡克对需要与利益关系的认识是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但是他对利益概念的界定有失偏颇。他仅仅描述了人与自然客体对象的关系,而没有看到需要的满足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过程才能实现。强调了利益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了利益的社会属性。
(二)信用理论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出现并确立的新经济,给社会经济运行方式与经营活动的内容带来了很大的改变,金融领域出现了较为普遍的金融创新产品与金融深化活动。这些产品与活动使信用能够飞速发展。信用的内涵、外延及其表现形式都获得了较大发展,远远地超出了传统货币银行学对信用的概括、总结与认识。
经济学家古德菲尔德(Godfeld)根据传统的货币需求函数实证研究了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证实了经济运行中实际上的货币需求远远低于理论上的货币需求。古德菲尔德把这种经济增长货币下降的现象称为“货币迷踪”。对此,皮尔斯认为:在金融创新中,人们节约使用货币是造成“货币迷踪”的重要原因。他的观点表明现代信用经济中,货币、信用与经济增长都具有相关性,单方面地研究货币与信用,都不能很好地描述经济运行。
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在现代宏观经济分析中应考虑信用,并将信用作为重要的经济变量纳入宏观经济分析模型。20世纪80年代初,本杰明.弗里德曼(B.M.Friedman)在《宏观经济分析中货币与信用的作用》一文中,深入分析了信用不同层次对宏观经济所起的作用,他使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分析不同经济期间所选择金融变量与GNP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证实了非金融负债(其所选择的信用指标)与经济相关关系的稳定性。他的实证研究结论为将信用交易活动纳入宏观经济分析模型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前宏观经济学中最流行的IS—LM模型是以货币经济为背景的。在该模型中,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完全对立的,货币市场包含的金融变量是货币和债券,他们完全替代了其他金融资产。伯南克(Bernanke)和布兰德(Blinder)认为在当代的信用经济中,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界限已经模糊了,将两者完全对立已经不合时宜了。另外,货币和债券并不能完全替代其他金融资产,金融市场不能完全出清。基于以上考虑,他们将商业银行信贷因素加入商品市场从而把IS曲线改造为CC曲线,即Commodity&Credit。CC—LM模型第一次考虑了信用因素。但在该模型中,LM曲线仍保持原状,货币市场不受信用因素影响,这一点值得商榷。此外,在伯南克和布兰德看来,货币与信贷之间不能替代,这显然也不符合事实。事实上,货币、债券与信贷是信用的不同表现形式,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同质性,存在替代关系。最后,银行信贷并不能代表社会信用总量,该模型仍未充分考虑信用问题。
整体看来,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那么将信用变量纳入宏观经济分析就势在必行。信用指标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证研究的结果。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与宏观经济关系最密切的信用指标不会相同,因而运用于宏观经济分析的信用变量也不会相同。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一)利益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利益问题在我国理论界备受各方关注。其中理论成果最突出的时期当属改革开放后,由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变革导致利益关系发生较大变动,而且理论研究成果在实践经济活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以下将重点梳理与本文理论分析较为相关的一些利益及经济利益思想观点。
1、利益具有双重属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鲜明特征在于即包含范畴所体现的自然属性也包含其社会属性。这样的研究方法也同样被贯彻在利益范畴研究中。国内学者张晓明认为:“人类利益的自然属性体现在人对自然物品的需求上,所以是直接的、具体的和无限多样的。在需要和为满足需要进行劳动的过程中,人的需要和为满足需要的生产活动及其所生产的物品都充分发展起来,渐渐形成了所谓需要的体系和有用劳动及其物品的体系,最终人类从主、客体双方面完善了自己作为自然存在物的双重属性。” 整体而言,这些思想观点不仅深入科学地阐述了利益的自然属性,同时还突显了利益主体的地位。作者不仅深入分析了利益的根本属性,而且进一步从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论述了其形成过程,并暗含利益关系包含与生产关系中。
2、利益包含五层含义
利益的简单定义既是人们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中的利益。余政在其《综合利益论》中深入分析了利益定义后,认为其包括客体性、主体性、过程性、时间性和空间性五层含义。利益的客体性含义表明,利益是需要的满足,利益客体是人类活动所指的对象;利益的主体性含义表明,只有符合利益主体需要的利益才是利益,不能满足利益主体需要的就不成为利益;利益的过程性含义表明,利益必定是在一定的经济过程中实现的,获取利益必须付出一定代价;利益的时间性含义表明,利益总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完成的,利益主体和利益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演进;利益的空间性表明,一切经济活动必须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经济空间是经济活动的前提或最基本的资源,没有经济空间也就没有经济活动。
余政所论述的利益五层含义层次分明地揭示了利益的内涵。首先,虽然需要是利益形成的基础,但利益却不仅仅是需要的满足,利益的主体性含义是对其最好的补充。其次,强调了利益的动态实现过程。利益归根结底是需要的不断满足和产生的过程,是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发展的,而利益的过程性、时间性及空间性含义则正是结合社会生活本身对利益的含义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并对利益的客体性进行了补充和深化。
(二)信用理论研究
自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学家在信用领域的研究成果非常丰硕,由于篇幅、精力有限,本文不可能阅读、梳理所有的相关文献,只能将与本文的研究范畴相关性较强的一些研究结论总结如下:
国内学者王一兵在其博士论文《信用资本问题研究》(2007)中,首次公开使用了信用资本这一概念,他认为信用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信任,反映的是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关系。信用资本是对物的信任(即对信用载体、信用工具的信任)和对人的信任的辩证统一,但更强调对人的信任。伴随着经济信用度的不断提高,这种包含着更多对人的信任的信用会逐渐转化为可以为人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并最终被市场接受为信用主体所拥有的一种信用资本。
此外,王一兵还通过对特定行业所具有的信用资本价值的实证分析,基本验证了其所构建的信用资本价值评估模式的有效性。但是由于信用资本的研究属于信用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在实践研究中困难重重。作者所构建的信用资本实证分析模型缺乏逻辑严密的数理论证,这使得实证分析过程相对简略,分析方法也相对简单,分析结果精确性值得商榷。
国内经济学家吴晶妹在《现代信用学》中创新性地定义信用是信用主体在信用交易市场获得信任的资本,这种资本由信用主体的主观愿望和客观偿债能力构成。获得信用交易市场信任,就能够保障信用交易的完成和信用利益的实现。这种资本可以被看作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财富。为了探索信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确定信用与经济增长之间量的关系,其还进一步界定了信用交易规模与结构、信用交易活动、信用经济、信用效率等概念。并实证分析了信用总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其结论表明不论是总信用规模还是除去政府信用的各类信用规模与GDP的相关性都极强;但是GDP的年增长额却与各类信用规模的增长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整体看来,吴晶妹在其《现代信用学》中全新定义了很多概念,创新性地阐述了很多原理,在借鉴国外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对完整的一套理论体系,近年来在我国信用理论学界享有盛誉。本文在对信用利益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中将借鉴其中一些概念和原理。
三、文献综述总结
通过对以上利益与信用相关文献的研究与述评后不难发现,只有利益与信用共同交汇于经济学殿堂里,才能最终生成信用利益这一新的经济利益范畴。国外经济学家与国内经济学家对于利益和信用理论的研究都有其科学而深刻的一面。它们的思想方法与观点将成为信用利益理论分析的基础方法与思想源泉,指导信用利益理论研究深入事物内部充分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惟有建立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上,信用利益的理论研究目的才能完成。实践的发展已为理论研究准备了丰富的现实素材,而国内外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则为研究准备了理论养料。只有牢牢立足于确定的理论基础,切实贯彻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实现信用利益的理论研究目标。
参考文献:
[1][英]奥塔.锡克.经济一利益一政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英]琼.罗宾逊.现代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法]魏克赛尔.利息与价格[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4]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张晓明.论利益概念[J].哲学动态,1995年第4期:第22页
[6]洪远朋.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一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一41页
[7]王一兵.信用资本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
[8]吴晶妹.现代信用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第2页
作者简介:邢永俐(1969-4),男,汉,博士,山西省大同市人,高级信用分析师,主要从事信用评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