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教研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fang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中涌现出了一种崭新的教研形式:网络视频观摩。优质的硬件设施为网络教研“铺路搭桥”,奠定坚实的基础。网络视频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研预热引领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步。网络视频时,打造“全神贯注与一针见血”的听评课教研,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合理“提速”。网络视频后,落实实践强素质,高效课堂展风姿。
  关键词:网络教研;专业成长;学习机遇;高效课堂
  网络视频是新课改过程中涌现出的新生教研形式:由学科教研员会同一位名师在主会场精彩“做课”,全区的所有本科目教师则就近在分会场观摩网络视频课,课后经过短暂的磨课,马上进行全区老师的互动评课。思维的火花在不断迸发,教师们学经验、谈感受、评不足,每次的网络教研都成了老师实现专业成长的良机。
  一、优质的硬件设施为网络教研“铺路搭桥”,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
  学校的领导始终高度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想方设法创设条件,使尽可能多的教师能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为了给老师们打造一流的网络教研环境,学校将视频设备更新换代,并亲自指导视频教室的装修与改造工程。大到桌椅的购置、木地板的铺设,小到窗帘的颜色、灯光的效果,这其中无不浸润着领导的殷殷期望。这样高效舒适的教研环境,为成功进行网络教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加激发老师们的教研热情。
  二、网络视频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研预热引领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步
  当接到网络教研通知时,我们首先利用每周的教研时间,在集体备课室内提前进行有的放矢的教研预设备课。为了在视频观摩名师教学时真正做到心中有文本,脑中有设计,大家纷纷走近文本,解读新课程标准,开始了“七嘴八舌话设想”的教研预热。大家纷纷集思广益,畅所欲言自己执教这课的教学设想。以前的“会议宣讲”式的教研不复存在了,在经历了面红耳赤的激烈争论后,在大家的思维碰撞之下,本课的教学设想也就理所当然地“横空出世”。达成共识的环节,我们熟记于心;有分歧的部分,我们也记录在案。在网络视频时,大家期待看到“英雄所见略同”的精彩,更渴望在网络教研时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这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研预热为大家夯实了网络教研的思维基础,并且成功记录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步。
  三、网络视频时,打造“全神贯注与一针见血”的听评课教研,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合理“提速”
  上至校长,下至普通的任课教师,大家在听课时都真正做到了全神贯注。没有交头接耳,只有认真的记录和积极的思考。
  更令我们难忘的是:当第一次视频教研的网络随机点评开始时,大家都屏息凝视,在全区教师面前谈自己的观点,多数老师不够自信,他们担心教研员“钦点”到自己来评课,所以在忐忑不安中聆听了一个个思维的火花绽放的声音,还有幸听取到一个个或中肯或锐利的建议,大家都由衷地感叹:网络视频教研打造了无限的交流空间,互动的沟通方式拉近了全区教师的心灵距离。一针见血的评课方式更让我们有机会走近真实的课堂。大家也越发地喜欢这种开诚布公、畅所欲言的点评形式。于是,在随后进行的几次视频教研中,大家惜时如金,利用课间休息的15分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讨论。有佩服,有建议……当激动人心的点评开始时,大家都争先恐后,踊跃争夺第一时间的发言权。在面对扩音器的同时,自信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评课水平也在悄然提高,我们在感受教师成长的喜悦时,也完全有理由相信:教师的专业成长已经步入了“高速路”。
  四、网络视频后,落实实践强素质,高效课堂展风姿
  如何让网络教研的“智慧种子”在教研组内生根发芽,是学校领导及各个教研组长所关注的问题。我们在每次的网络教研后都会趁热打铁,详细讨论出我们先前的教学设想与视频的教学环节差别在哪里?谁更合理?谁更出色?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差别?针对教研预热阶段的共识与分歧,我们四年级教研组适时开展了“回顾与展望”的后续教研活动。例如,在听完一位名师讲授的《全神贯注》一课后,我们细细品味先前有分歧的部分,比差距、找原因、谈启发,规划出今后的努力方向;从共识的部分中我们也能积极谈出之所以成功的理由,并决心贯彻到自己今后的教学之中去。全校的语文老师也都打破了级部的界限,纷纷在校园网博客平台上记录自己的听评课感想。“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精细的反思之后,大家都感觉到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今后的努力方向更加明确。我想,有了这样的教研后劲,我们的高效课堂还会远吗?
  网络视频教研带给我们崭新的学习机遇,它能打破时空,将教研活动的有限性变成相对的无限性。城区和农村的老师站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一起学习,在促进专业提升的同时,也以不争的事实提醒着我们:学习,永不止步;成长,时不我待!
  (作者单位:常丽艳?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邹宏伟?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新牟小学)
其他文献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为完成中学语文教育任务,满足学生需求,必须重视“过程和方法”。教师在教学时,要强化“过程和方法”的意识,注重过程,讲究学法,培养习惯。教学生会学,让学生乐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下面笔者就阅读教学谈如何重视“过程和方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阅读是一个感受、理解、动情、想象、表达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从感知认识到理性认识、
“后进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作为“后进生”,虽然身体健康,但在思想或学习方面跟不上同班其他同学,一直以来都是老师心中的“难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使他们改掉坏毛病,培养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这对我们每位教师都是挑战。为此,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也浅谈几点“后进生”转化的体会:  1.深入了解“后进生”的生活  据调查,90%以上的
在“四边形内角和”教学设计中,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虽然有些问题及答案不在教师的预设之中,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了充分体现,让教材的探究价值和思想价值充分地呈现出来,使教材真正成为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桥梁。  一、案例展示  情景1:将三角形硬纸板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做上不同颜色的记号,再把三个角剪下来(在同一平面内)拼在一起展示给学生看。(投影展示)  问题1:刚才演示的是什
摘要:课外阅读是学生们在课外获得知识和提升能力的重要的途径。本文讲述了作者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和课外阅读的实践过程。通过阅读,不断地跨越课堂,滋润孩子们的美妙心灵。  关键词:课外阅读;得法于课内;实践于课外;乐趣  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属于阅读学习的关键环节,也是语文阅读和鉴赏能力提升的重要渠道。所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要极其注重培养学生中有效阅读的习惯,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
近两年本人发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街道联和吴汉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很弱,主要表现为:学生讲话不够完整,语言表述缺乏逻辑性;在公众场合,学生羞于开口,不敢说;说话语句不通,词不达意;对事物的描述不够准确、精彩,说话词汇量少,语言乏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说话与生活完全脱节了,学生没有全心全意地去认识生活、发现生活。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一定要引导学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要注意思维的开放性,要以情感为纽带,要把调动自主性当作重点,要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主动探索求知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开放性;自主性;实践    由于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数学知识需要动手试验,通过分析
做了多年高中班主任,我已养成了习惯:随时快速地记下管理的见闻感受。翻看我的班主任手记,常常由不同的案例产生不同的联想与感受。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成功的法宝,要和谐,如《荀子·君道》所说“君者槃也,槃圆而水圆;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教师是水,学生是盛水之器,器不同,水随之而成型。随方亦圆,顺从自然。  一、班主任的手记  2012年,我刚刚接手高中一个新班的班主任工作,我先找部分学生了解
摘要: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争”作何解?一为作者不由发出“怎么渡呀”的呼声,“争”解释为“怎么”;还有人认为“争”该解释为“争抢,争夺”。这个“争”到底应怎样解释?  关键词:如梦令;争渡;怎渡;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1151年),号易安居士,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她早年生活在一个学术、文艺气氛都非常浓厚的家庭里,过着悠闲平静的生活,南渡以后境
日本著名学者佐藤学教授说:“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这两种活动——因材施教和个体与个体的交响——来实现的过程。”他认为“凸显每一个人的感受与见解的差异,并使这些差异彼此碰撞,这种应对便是个体与个体的交响”[1]。怎样使个体感受与见解的差异有效地产生彼此碰撞呢?笔者认为精彩的课堂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是开启个体交响的大门。探求有效的提问策略,定能彰显课堂教学的个体交响。  一、精选教学切入口,营造交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小学数学“工”字型课堂教学是极具教育价值的一种课堂教学新模式,其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成分,不仅是可行的、必要的,而且也将会是卓有成效的。本文将对其进行以下三方面的论述。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工”字型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基本特征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