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期回顾:严守一同伍月商量给于文娟找工作,沈雪打电话要来一起吃火锅。
伍月倒不在乎:“来吧。正好,让她给于文娟安排工作。不能光占便宜,也得为受害者做点儿贡献。”
这时严守一看着伍月说:“要不你先走得了。”
伍月大为光火:“要走你走,我是不走。你怕她,我不怕她!”
又点着严守一:“哎哟喂,严守一,看你那糟糠样,都变成可怜虫了。”
倒弄得严守一有些不好意思:“谁害怕了,不是怕你们见面尴尬嘛。”不好再赶伍月走。不过接着赶紧交代:“见了沈雪,千万别提于文娟工作的事。”
一刻钟之后,沈雪提着手提袋走进小包间。但她发现小包间只有严守一一个人,奇怪地问:“出版社的人呢?”
严守一:“去洗手间了。”接着赶紧给沈雪解释:“今天有伍月。”
见沈雪一愣,忙又说:“你别瞎想,没别的,就为了费墨。你想,给费老写序,我能推托吗?其实费墨的书,跟伍月也没什么关系,是他们出版社的社长老贺弄的。跟老贺也没什么关系,关键是老贺的女儿,现在是费墨的研究生……”
解释得有些语无伦次。这时伍月用纸擦着手走进包间。伍月倒大方,看到沈雪,马上热情地伸手:“沈雪吧,我是出版社的伍月。”
沈雪一愣,但也马上热情地与伍月握手:“噢,你就是伍月呀?听我们守一说过你。”
严守一看气氛还算融洽,松了一口气,忙张罗两位女士入座。一边高声向门外的服务员喊:“再加一副碗筷!”一边接着跟沈雪说:“贺社长刚才还在,但临时有事,提前走了。”
伍月这时还算懂事,马上配合他说:“他明天一早的飞机,要到西安参加书市。”但在桌子下面踢了严守一一脚。严守一吓了一跳,急忙把脚收了回来。
沈雪看了他们一眼,从手提袋里掏出一个纸盒子,纸盒子里是一身童装。她笑着对严守一说:“带学生看话剧之前,我逛了城乡贸易中心,给你儿子买了一身衣服,不知合适不合适。”
严守一吃了一惊,沈雪主动关心严守一的儿子,这样的举动,以前是没有的,看来沈雪也有变化。严守一马上心宽许多,边打开盒子边说:“合适,合适。”
沈雪拿筷子夹了几片肉,一边往锅里涮,一边笑着对伍月说:“本来不想来,但我一听‘火锅’这两个字,就饿。”
伍月也望着沈雪笑:“我也是,一吃上这口就上瘾。”
严守一听出话中有些刀光剑影,忙放下童装打岔,一边向门外的服务员喊:“再上份鸭血!”一边对伍月说:“我们沈雪,特爱吃鸭血。”
离开火锅城,严守一开着车,沈雪坐在旁边一块儿回家。这时严守一发现沈雪情绪有些不对,车里的气氛有些沉闷,他便故意没话找话:“费墨书的名字叫《说话》,我给我要写的序想了一个名字,就叫‘知心的话儿不好说’,你觉得怎么样?……”
沈雪这时板着脸打断他:“严守一,我来之前,你们是几个人在包间吃饭?”
严守一:“我不跟你说了,三个呀,老贺有事儿先走了。”
沈雪看着严守一:“严守一,我从桌上的碗筷就能看出来,你们一直是两个人!”
严守一吃了一惊,原来沈雪的变化是假的,沈雪还是沈雪,于是马上找补:“服务员收了。”
沈雪冷笑:“严守一,你在欺负我的智力!”
严守一不再说话,闷着头开车。半天,叹了口气说:“确实就是我们俩,但确实也是给费墨写序的事,怕你多疑,我才这么说。”
沈雪:“问题是连她也那么说,贺社长明天要去西安。配合得多默契呀!我进来之前,你们还不知怎么预谋呢,我倒蒙在鼓里,成了外人。严守一,你到底想干什么?”
严守一被逼到了绝路上,只好急了:“我想干什么,我还想问你想干什么!给你脸了是不是?这些天接二连三,整天疑神疑鬼,弄得我跟做贼似的。我连见一个人都不能见了!我告诉你,我是找老婆,不是找FBI!”
接着将车“嘎”地停在路边,顺着情绪真的急了:“爱怎样怎样,你要不想一块儿待着,就他妈给我下去!”
这是严守一认识沈雪以来,第一次发这么大的脾气。沈雪看着严守一,惊愕得说不出话。严守一以为她会推门下车,没想到她伏到车的前脸上哭了。哭了一会说:“我说什么了?我只是说你不该骗我,难道不对吗?”又哭:“一看就是个骚货,让你离她远点儿,有什么不好?”
严守一这时转了口气:“我离她本来就不近,这不是说正事儿嘛!”
然后又开动了车。看着沈雪渐渐平静下来,严守一心里又有些安慰。看来光退让也不行,有时该发火也得发火。过去在生活中很少说硬话,看来该说也得说。
“十一”节过后,费墨的书出版了。严守一给他写了一篇序。费墨的书叫《说话》,严守一的序叫“开口说话不容易”。伍月告诉严守一,严守一决定写序之后,出版社把让严守一写序的事儿告诉了费墨,费墨一言不发。第二天上班,严守一在小办公室主动将这件事儿挑破了:“费老,他们让我给你写序,这是佛头着粪呀!”
费墨看着严守一,叹了一口气,说了一句真话:“情况我知道,难为了别人,也难为了你。”
严守一忙用开玩笑的口气消解:“我的名字能出现在费老书里,也算提高了一个文化档次。”
但费墨写的这本书,严守一却不敢苟同。出版社把清样交给他,他看了半天没看懂。没看懂可以证明书中学问大,问题是费墨书里的每一句话都显得艰涩和拧巴,这些艰涩的句子连成一片,读起来就味同嚼蜡。研究人们“说话”的书,通篇没有一句是“人话”。看着费墨的书,严守一突然想起跟沈雪看过的行为艺术和实验话剧。虽然追求不同,表现不同,但最后是殊途同归。
他想把自己的感受告诉费墨,但看费墨的意思,对这本书还很心爱,对严守一竖着巴掌:“八年,整整写了八年呀!”严守一便不好再说什么,只好不懂装懂,捏着鼻子给一个自己不懂的书乱写了一通。
费墨的书出版那天,出版社为费墨的书举行了隆重的新闻发布会。本来这书是注定要赔钱的,说句实话,卖也就是卖严守一一个序。但伍月告诉严守一,出版社社长老贺的女儿正在写博士论文,马上要毕业了,所以老贺执意要开新闻发布会,给费墨撑场面。开新闻发布会那天,严守一也出席了,而且西装革履,打着领带。清早出门之前,沈雪看他在镜前给领带编花,有些奇怪:“出席一个新闻发布会,至于吗?”
严守一:“费老的事,当然要严肃一点儿。”
沈雪:“这领带是打给费墨的吗?今天伍月肯定也在场,怕是打给伍月看的吧?”
能拿伍月开玩笑,证明沈雪在心理上已经跨越了这个障碍。上次严守一发脾气之后,两人冷战三天,事情倒向好的一面发展。躲躲藏藏、虚与委蛇易让人起疑心,竹筒倒豆子、一切痛快说出来倒水落石出。过去和于文娟在一起的时候,严守一不会吵架,现在看,世界上最后解决问题的手段,还是吵架。美国为什么老打伊拉克呢?萨达姆就不见了。这是严守一最近得到的最大心得。于是他也开玩笑:“还真让你说对了,士为知己者容。”
费墨新书的新闻发布会设在国际贵宾酒店。新闻发布会没什么出奇,但新闻发布会之前,严守一无意中发现了费墨一个秘密,却让他大吃一惊。
10点开会,严守一9点半就到了。但酒店前的车场已经被车辆占满。严守一驾着车在车场转了两圈儿,没有找到车位。终于,他发现一辆汽车的屁股从一个车位里退出来,严守一急忙将车开过去在那里等待。那辆车开走,严守一把车头抹了进去。往前打量车距时他无意中发现,前排车位上停着一辆小“奥拓”,开车的是一个女孩。一般的女孩严守一不会留意,但这个女孩扎着一对小双辫,返璞归真,似乎回到了1969年,倒让严守一多看了两眼。接着他发现女孩旁边还坐着一个胖男人。那个女孩向那个胖子脸上“呗儿”地亲了一口,接着那个胖子从小“奥拓”里笑着钻出来。由于车小,人胖,那人钻得有些艰难。等严守一把车停好,他吃惊地发现,这个胖子竟然是费墨。
严守一像自己被人抓了个现行一样,脑袋“嗡”地一声炸了。费墨留给他的印象,一直是个循规蹈矩、道貌岸然的老派知识分子,怎么背后也干这偷鸡摸狗的事儿呀?这不也成自己一族了?严守一有些惊愕,接着又有些莫名的幸灾乐祸。幸灾乐祸不仅是对费墨,还有对这个世界。这才叫环球同此凉热。但他知道费墨是个讲面子的人,这种事儿不愿让人发现,便一直待在车里,等那个女孩把小“奥拓”开走,严守一才下了车。
但严守一还是憋不住自己的兴奋,酒店大堂里,他四处寻找费墨。看到费墨已从人群中踏上了滚梯,便紧走几步追了上去。滚梯上也站满了人,都是参加费墨新书发布会的记者和出版界的人,看到严守一,都与他打招呼。严守一一边支应着,一边低声问费墨:“清早给费老打电话,不让我接,你怎么来的呀?”
费墨看了严守一一眼:“另外还有点儿事,打的来的。”
严守一捂着嘴笑:“不对吧?不让我接,原来是有人送。车不好,人好。”
费墨脸上的肌肉僵在那里。他明白自己的狐狸尾巴被严守一抓住了。接着露出不好意思,眼神在镜片后躲闪一下:“一个社科院的研究生,学美学的,对我有些崇拜。但我告诉你,只是正常交往,没有别的,别瞎想。”
严守一:“嘴都上来了,还没别的?”又笑着用手点费墨:“费老一再教导我们,不能乱来,麻烦,您这可是顶着麻烦上了。”
费墨皱着眉看了一下四周,也用胖胖的手点严守一:“老严,我不是说你,你这话有些刻薄。”又说:“老严,做人要厚道。”
严守一连连点头:“好,好,我视而不见,好了吧?”接着搂起费墨的肩膀,共同走进新闻发布会大厅。
新闻发布会设在宴会厅的前厅。一杆立式话筒,矗立在紧闭的宴会厅的大门前。四扇硬木的、镶嵌着猫头浮雕的大门上,张贴着四幅巨大的新书招贴画。大门上方,悬挂着一条红绸横幅:费墨新书《说话》首发式。
10点钟,新闻发布会准时开始。大厅里没有桌椅,黑压压的人都站着,每人手里拿着一本签到时发给各人的费墨的新书,端着一杯餐前酒。会议的主持者是伍月。伍月今天也特意打扮了一番,涂着银色唇膏,穿一身黄色旗袍,胸前的两只篮球高高耸着。过去都是短打扮,短夹克,露着后腰,现在改了装束,灯光下,突然显出另一种味道,让严守一心里一动。
几台摄像机,对着会场和话筒前发言的人。首先发言的是出版社社长老贺。接着是图书发行所的经理,姓高。高经理从话筒前走下来,伍月说:“刚才我们贺社长讲了,发行所的高经理也讲了,都对这本书的发行很有信心。现在请本书的作者,费墨教授讲话!”人群中响起几声稀稀拉拉的掌声。
也许明白事情的真相,也许费墨并不看重这仪式,也许刚才他的秘密被严守一揭穿,心里正烦躁,费墨并没有走到话筒前,而是站在人群中对伍月摇了摇头。伍月又做出请的手势,费墨又摆手,而且脸色越来越凝重。弄得伍月倒有些尴尬。但伍月还算应对自如:“费教授不讲话,大概是说,他要说的,都已经写到书里了,让我们回去好好消化。那么我们就请本书序的作者,严守一先生说两句!”
倒弄得严守一一愣。因为事先没人通知他,会上会安排他发言。严守一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一是为了给朋友撑台,二是为了表达对刚才揭穿费墨秘密的歉意。看来费墨真是一个要面子的人,早知如此,就真的视而不见了。于是端着酒杯,痛快地走到麦克风前。到底严守一是名人,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掌声过后,接着马上寂静下来,小会也停止了。
但严守一对这本书既理不清头绪,又抓不出要点,自己那篇序就是转着圈儿胡乱写的,这时也只好对着话筒转圈儿:“费先生不说,我说。本来在电视上,我就是他的传声筒。我首先想说的是,刚才费先生在滚梯上批评我,说我今天穿得有些夸张,我心里也有些打鼓,但现在和伍月小姐并排站在一起,西装旗袍,就显得很匹配。这起码说明,我们都认为,这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像在《有一说一》录制现场一样,众人鼓掌,笑。伍月也报以得体的微笑。严守一:“我认为书分两种,高雅和低俗。如果让我写一本书,也就是给大家解个闷儿;但像费先生的著作,一字一句,对我们认识自己是有指导作用的……”
但具体有什么指导作用,严守一却有些打磕巴。同时老这么绕圈子也不是办法,总得说点具体的,也是急中生智,严守一突然想起费墨几个月前曾在办公室对手机发过火,因为手机扯到过原始社会,这个观点似乎也在书中提到过,于是抓住这一点深入下去:“当然指导作用有方方面面,但最触及灵魂的是口和心的关系。读了费先生的书,我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为什么我们生活得越来越复杂,就是因为我们越来越会说话。人类在学会说话之前,用的是肢体语言,把一个事情说清楚很难,得跳半天舞;骗人就更难了,蹦跶半天,也不见得能把人骗了。会说话之后,骗人就容易多了,动动嘴皮子就行了……”
由于刚才严守一调侃了伍月的旗袍,现在伍月开始报复他,旁敲侧击:“严老师的意思是,他平时撒谎撒惯了,浑然不觉,现在读了费先生的书,开始幡然悔悟。但幡然悔悟不能光说不练,应该落实到行动上。为了以诚相见,我们建议他主持的节目《有一说一》,先由谈话类变成舞蹈类。节目开始,先由严老师领舞!”
众人大笑。费墨憋不住,也摇头笑了。倒弄得严守一有些发窘。不过严守一毕竟是主持人,久经沙场,也算伍月帮了他的忙,让他可以从这个话题中拔出来,结束发言,于是接过伍月的话头说:“我同意伍月小姐的意见。我们《有一说一》正在招女主持人,我希望伍月小姐能来,每期由我们两个跳双人舞。”
又说:“同时应该通知世界上各国政府的新闻发言人,要改大家一起改,白宫的发言人上台也不能说话,一切改成跳舞!”
大家又鼓掌,笑。新闻发布会开得还算皆大欢喜。新闻发布会结束,贴着费墨头像的宴会厅大门被侍者推开,露出宴会厅。巨大的枝型水晶灯下,是十几桌已经备好的丰盛的宴席。众人“噢”的一声,潮水般涌进宴会厅吃饭。
费墨和严守一都被安排在主桌上。在座的有出版社的贺社长、发行所的高经理和其他一些出版界、发行界的头面人物。严守一看费墨的情绪已经缓了过来,便从身上摸出一张照片,就是于文娟她哥给他的那张,悄悄递给费墨。费墨接过照片,端详着照片上的孩子:“大了。”看完,又递给严守一。
严守一却说:“放你那儿吧。”
费墨一愣:“为什么?”
严守一:“原来我把它藏到家里的一本书里。后来想想,还是不保险。”
费墨明白严守一的意思。但说:“这个事实,沈雪应该接受。”
严守一:“孩子她能接受,但照片上不是还有于文娟吗?最近又暗地给她找了一个工作,沈雪那里,更得小心一点儿。”
费墨点点头。严守一又悄悄掏出一个存折:“于文娟下岗上岗,经济也不宽裕,我悄悄存了两万块钱,怕他们突然有急用,也放你那儿吧。”
费墨将照片和存折揣到自己身上。一边揣一边说:“有一个事情我也想提醒你,我老婆原来是不接受沈雪的,现在又跟沈雪裹在一起,把于文娟也得罪了。这几天,她和沈雪,两人电话通得很频繁。”
严守一没有在意:“现在沈雪也变得有些絮叨了。”
费墨用筷子划着桌布:“不是,我说的意思是,世界上的事情,怕结盟。”
严守一想起刚才在车场发生的事,明白费墨的意思,点点头。刚要说什么,他的手机“呗儿”地响了一下,进来一条短信。掏出手机查看,是伍月的名字。他悄悄打开短信,上边写道:我想看你的肢体表演。咬死你。
严守一浑身一哆嗦。一边忙将这条短信删掉,一边仰起头寻找伍月。隔着三张餐桌,他看到了伍月的背影。伍月正举着一杯红酒,笑着与同桌的人干杯。
下期精彩:严守一和伍月旧情复燃,伍月告诉严守一一个秘密。
摘自《手机》
伍月倒不在乎:“来吧。正好,让她给于文娟安排工作。不能光占便宜,也得为受害者做点儿贡献。”
这时严守一看着伍月说:“要不你先走得了。”
伍月大为光火:“要走你走,我是不走。你怕她,我不怕她!”
又点着严守一:“哎哟喂,严守一,看你那糟糠样,都变成可怜虫了。”
倒弄得严守一有些不好意思:“谁害怕了,不是怕你们见面尴尬嘛。”不好再赶伍月走。不过接着赶紧交代:“见了沈雪,千万别提于文娟工作的事。”
一刻钟之后,沈雪提着手提袋走进小包间。但她发现小包间只有严守一一个人,奇怪地问:“出版社的人呢?”
严守一:“去洗手间了。”接着赶紧给沈雪解释:“今天有伍月。”
见沈雪一愣,忙又说:“你别瞎想,没别的,就为了费墨。你想,给费老写序,我能推托吗?其实费墨的书,跟伍月也没什么关系,是他们出版社的社长老贺弄的。跟老贺也没什么关系,关键是老贺的女儿,现在是费墨的研究生……”
解释得有些语无伦次。这时伍月用纸擦着手走进包间。伍月倒大方,看到沈雪,马上热情地伸手:“沈雪吧,我是出版社的伍月。”
沈雪一愣,但也马上热情地与伍月握手:“噢,你就是伍月呀?听我们守一说过你。”
严守一看气氛还算融洽,松了一口气,忙张罗两位女士入座。一边高声向门外的服务员喊:“再加一副碗筷!”一边接着跟沈雪说:“贺社长刚才还在,但临时有事,提前走了。”
伍月这时还算懂事,马上配合他说:“他明天一早的飞机,要到西安参加书市。”但在桌子下面踢了严守一一脚。严守一吓了一跳,急忙把脚收了回来。
沈雪看了他们一眼,从手提袋里掏出一个纸盒子,纸盒子里是一身童装。她笑着对严守一说:“带学生看话剧之前,我逛了城乡贸易中心,给你儿子买了一身衣服,不知合适不合适。”
严守一吃了一惊,沈雪主动关心严守一的儿子,这样的举动,以前是没有的,看来沈雪也有变化。严守一马上心宽许多,边打开盒子边说:“合适,合适。”
沈雪拿筷子夹了几片肉,一边往锅里涮,一边笑着对伍月说:“本来不想来,但我一听‘火锅’这两个字,就饿。”
伍月也望着沈雪笑:“我也是,一吃上这口就上瘾。”
严守一听出话中有些刀光剑影,忙放下童装打岔,一边向门外的服务员喊:“再上份鸭血!”一边对伍月说:“我们沈雪,特爱吃鸭血。”
离开火锅城,严守一开着车,沈雪坐在旁边一块儿回家。这时严守一发现沈雪情绪有些不对,车里的气氛有些沉闷,他便故意没话找话:“费墨书的名字叫《说话》,我给我要写的序想了一个名字,就叫‘知心的话儿不好说’,你觉得怎么样?……”
沈雪这时板着脸打断他:“严守一,我来之前,你们是几个人在包间吃饭?”
严守一:“我不跟你说了,三个呀,老贺有事儿先走了。”
沈雪看着严守一:“严守一,我从桌上的碗筷就能看出来,你们一直是两个人!”
严守一吃了一惊,原来沈雪的变化是假的,沈雪还是沈雪,于是马上找补:“服务员收了。”
沈雪冷笑:“严守一,你在欺负我的智力!”
严守一不再说话,闷着头开车。半天,叹了口气说:“确实就是我们俩,但确实也是给费墨写序的事,怕你多疑,我才这么说。”
沈雪:“问题是连她也那么说,贺社长明天要去西安。配合得多默契呀!我进来之前,你们还不知怎么预谋呢,我倒蒙在鼓里,成了外人。严守一,你到底想干什么?”
严守一被逼到了绝路上,只好急了:“我想干什么,我还想问你想干什么!给你脸了是不是?这些天接二连三,整天疑神疑鬼,弄得我跟做贼似的。我连见一个人都不能见了!我告诉你,我是找老婆,不是找FBI!”
接着将车“嘎”地停在路边,顺着情绪真的急了:“爱怎样怎样,你要不想一块儿待着,就他妈给我下去!”
这是严守一认识沈雪以来,第一次发这么大的脾气。沈雪看着严守一,惊愕得说不出话。严守一以为她会推门下车,没想到她伏到车的前脸上哭了。哭了一会说:“我说什么了?我只是说你不该骗我,难道不对吗?”又哭:“一看就是个骚货,让你离她远点儿,有什么不好?”
严守一这时转了口气:“我离她本来就不近,这不是说正事儿嘛!”
然后又开动了车。看着沈雪渐渐平静下来,严守一心里又有些安慰。看来光退让也不行,有时该发火也得发火。过去在生活中很少说硬话,看来该说也得说。
“十一”节过后,费墨的书出版了。严守一给他写了一篇序。费墨的书叫《说话》,严守一的序叫“开口说话不容易”。伍月告诉严守一,严守一决定写序之后,出版社把让严守一写序的事儿告诉了费墨,费墨一言不发。第二天上班,严守一在小办公室主动将这件事儿挑破了:“费老,他们让我给你写序,这是佛头着粪呀!”
费墨看着严守一,叹了一口气,说了一句真话:“情况我知道,难为了别人,也难为了你。”
严守一忙用开玩笑的口气消解:“我的名字能出现在费老书里,也算提高了一个文化档次。”
但费墨写的这本书,严守一却不敢苟同。出版社把清样交给他,他看了半天没看懂。没看懂可以证明书中学问大,问题是费墨书里的每一句话都显得艰涩和拧巴,这些艰涩的句子连成一片,读起来就味同嚼蜡。研究人们“说话”的书,通篇没有一句是“人话”。看着费墨的书,严守一突然想起跟沈雪看过的行为艺术和实验话剧。虽然追求不同,表现不同,但最后是殊途同归。
他想把自己的感受告诉费墨,但看费墨的意思,对这本书还很心爱,对严守一竖着巴掌:“八年,整整写了八年呀!”严守一便不好再说什么,只好不懂装懂,捏着鼻子给一个自己不懂的书乱写了一通。
费墨的书出版那天,出版社为费墨的书举行了隆重的新闻发布会。本来这书是注定要赔钱的,说句实话,卖也就是卖严守一一个序。但伍月告诉严守一,出版社社长老贺的女儿正在写博士论文,马上要毕业了,所以老贺执意要开新闻发布会,给费墨撑场面。开新闻发布会那天,严守一也出席了,而且西装革履,打着领带。清早出门之前,沈雪看他在镜前给领带编花,有些奇怪:“出席一个新闻发布会,至于吗?”
严守一:“费老的事,当然要严肃一点儿。”
沈雪:“这领带是打给费墨的吗?今天伍月肯定也在场,怕是打给伍月看的吧?”
能拿伍月开玩笑,证明沈雪在心理上已经跨越了这个障碍。上次严守一发脾气之后,两人冷战三天,事情倒向好的一面发展。躲躲藏藏、虚与委蛇易让人起疑心,竹筒倒豆子、一切痛快说出来倒水落石出。过去和于文娟在一起的时候,严守一不会吵架,现在看,世界上最后解决问题的手段,还是吵架。美国为什么老打伊拉克呢?萨达姆就不见了。这是严守一最近得到的最大心得。于是他也开玩笑:“还真让你说对了,士为知己者容。”
费墨新书的新闻发布会设在国际贵宾酒店。新闻发布会没什么出奇,但新闻发布会之前,严守一无意中发现了费墨一个秘密,却让他大吃一惊。
10点开会,严守一9点半就到了。但酒店前的车场已经被车辆占满。严守一驾着车在车场转了两圈儿,没有找到车位。终于,他发现一辆汽车的屁股从一个车位里退出来,严守一急忙将车开过去在那里等待。那辆车开走,严守一把车头抹了进去。往前打量车距时他无意中发现,前排车位上停着一辆小“奥拓”,开车的是一个女孩。一般的女孩严守一不会留意,但这个女孩扎着一对小双辫,返璞归真,似乎回到了1969年,倒让严守一多看了两眼。接着他发现女孩旁边还坐着一个胖男人。那个女孩向那个胖子脸上“呗儿”地亲了一口,接着那个胖子从小“奥拓”里笑着钻出来。由于车小,人胖,那人钻得有些艰难。等严守一把车停好,他吃惊地发现,这个胖子竟然是费墨。
严守一像自己被人抓了个现行一样,脑袋“嗡”地一声炸了。费墨留给他的印象,一直是个循规蹈矩、道貌岸然的老派知识分子,怎么背后也干这偷鸡摸狗的事儿呀?这不也成自己一族了?严守一有些惊愕,接着又有些莫名的幸灾乐祸。幸灾乐祸不仅是对费墨,还有对这个世界。这才叫环球同此凉热。但他知道费墨是个讲面子的人,这种事儿不愿让人发现,便一直待在车里,等那个女孩把小“奥拓”开走,严守一才下了车。
但严守一还是憋不住自己的兴奋,酒店大堂里,他四处寻找费墨。看到费墨已从人群中踏上了滚梯,便紧走几步追了上去。滚梯上也站满了人,都是参加费墨新书发布会的记者和出版界的人,看到严守一,都与他打招呼。严守一一边支应着,一边低声问费墨:“清早给费老打电话,不让我接,你怎么来的呀?”
费墨看了严守一一眼:“另外还有点儿事,打的来的。”
严守一捂着嘴笑:“不对吧?不让我接,原来是有人送。车不好,人好。”
费墨脸上的肌肉僵在那里。他明白自己的狐狸尾巴被严守一抓住了。接着露出不好意思,眼神在镜片后躲闪一下:“一个社科院的研究生,学美学的,对我有些崇拜。但我告诉你,只是正常交往,没有别的,别瞎想。”
严守一:“嘴都上来了,还没别的?”又笑着用手点费墨:“费老一再教导我们,不能乱来,麻烦,您这可是顶着麻烦上了。”
费墨皱着眉看了一下四周,也用胖胖的手点严守一:“老严,我不是说你,你这话有些刻薄。”又说:“老严,做人要厚道。”
严守一连连点头:“好,好,我视而不见,好了吧?”接着搂起费墨的肩膀,共同走进新闻发布会大厅。
新闻发布会设在宴会厅的前厅。一杆立式话筒,矗立在紧闭的宴会厅的大门前。四扇硬木的、镶嵌着猫头浮雕的大门上,张贴着四幅巨大的新书招贴画。大门上方,悬挂着一条红绸横幅:费墨新书《说话》首发式。
10点钟,新闻发布会准时开始。大厅里没有桌椅,黑压压的人都站着,每人手里拿着一本签到时发给各人的费墨的新书,端着一杯餐前酒。会议的主持者是伍月。伍月今天也特意打扮了一番,涂着银色唇膏,穿一身黄色旗袍,胸前的两只篮球高高耸着。过去都是短打扮,短夹克,露着后腰,现在改了装束,灯光下,突然显出另一种味道,让严守一心里一动。
几台摄像机,对着会场和话筒前发言的人。首先发言的是出版社社长老贺。接着是图书发行所的经理,姓高。高经理从话筒前走下来,伍月说:“刚才我们贺社长讲了,发行所的高经理也讲了,都对这本书的发行很有信心。现在请本书的作者,费墨教授讲话!”人群中响起几声稀稀拉拉的掌声。
也许明白事情的真相,也许费墨并不看重这仪式,也许刚才他的秘密被严守一揭穿,心里正烦躁,费墨并没有走到话筒前,而是站在人群中对伍月摇了摇头。伍月又做出请的手势,费墨又摆手,而且脸色越来越凝重。弄得伍月倒有些尴尬。但伍月还算应对自如:“费教授不讲话,大概是说,他要说的,都已经写到书里了,让我们回去好好消化。那么我们就请本书序的作者,严守一先生说两句!”
倒弄得严守一一愣。因为事先没人通知他,会上会安排他发言。严守一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一是为了给朋友撑台,二是为了表达对刚才揭穿费墨秘密的歉意。看来费墨真是一个要面子的人,早知如此,就真的视而不见了。于是端着酒杯,痛快地走到麦克风前。到底严守一是名人,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掌声过后,接着马上寂静下来,小会也停止了。
但严守一对这本书既理不清头绪,又抓不出要点,自己那篇序就是转着圈儿胡乱写的,这时也只好对着话筒转圈儿:“费先生不说,我说。本来在电视上,我就是他的传声筒。我首先想说的是,刚才费先生在滚梯上批评我,说我今天穿得有些夸张,我心里也有些打鼓,但现在和伍月小姐并排站在一起,西装旗袍,就显得很匹配。这起码说明,我们都认为,这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像在《有一说一》录制现场一样,众人鼓掌,笑。伍月也报以得体的微笑。严守一:“我认为书分两种,高雅和低俗。如果让我写一本书,也就是给大家解个闷儿;但像费先生的著作,一字一句,对我们认识自己是有指导作用的……”
但具体有什么指导作用,严守一却有些打磕巴。同时老这么绕圈子也不是办法,总得说点具体的,也是急中生智,严守一突然想起费墨几个月前曾在办公室对手机发过火,因为手机扯到过原始社会,这个观点似乎也在书中提到过,于是抓住这一点深入下去:“当然指导作用有方方面面,但最触及灵魂的是口和心的关系。读了费先生的书,我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为什么我们生活得越来越复杂,就是因为我们越来越会说话。人类在学会说话之前,用的是肢体语言,把一个事情说清楚很难,得跳半天舞;骗人就更难了,蹦跶半天,也不见得能把人骗了。会说话之后,骗人就容易多了,动动嘴皮子就行了……”
由于刚才严守一调侃了伍月的旗袍,现在伍月开始报复他,旁敲侧击:“严老师的意思是,他平时撒谎撒惯了,浑然不觉,现在读了费先生的书,开始幡然悔悟。但幡然悔悟不能光说不练,应该落实到行动上。为了以诚相见,我们建议他主持的节目《有一说一》,先由谈话类变成舞蹈类。节目开始,先由严老师领舞!”
众人大笑。费墨憋不住,也摇头笑了。倒弄得严守一有些发窘。不过严守一毕竟是主持人,久经沙场,也算伍月帮了他的忙,让他可以从这个话题中拔出来,结束发言,于是接过伍月的话头说:“我同意伍月小姐的意见。我们《有一说一》正在招女主持人,我希望伍月小姐能来,每期由我们两个跳双人舞。”
又说:“同时应该通知世界上各国政府的新闻发言人,要改大家一起改,白宫的发言人上台也不能说话,一切改成跳舞!”
大家又鼓掌,笑。新闻发布会开得还算皆大欢喜。新闻发布会结束,贴着费墨头像的宴会厅大门被侍者推开,露出宴会厅。巨大的枝型水晶灯下,是十几桌已经备好的丰盛的宴席。众人“噢”的一声,潮水般涌进宴会厅吃饭。
费墨和严守一都被安排在主桌上。在座的有出版社的贺社长、发行所的高经理和其他一些出版界、发行界的头面人物。严守一看费墨的情绪已经缓了过来,便从身上摸出一张照片,就是于文娟她哥给他的那张,悄悄递给费墨。费墨接过照片,端详着照片上的孩子:“大了。”看完,又递给严守一。
严守一却说:“放你那儿吧。”
费墨一愣:“为什么?”
严守一:“原来我把它藏到家里的一本书里。后来想想,还是不保险。”
费墨明白严守一的意思。但说:“这个事实,沈雪应该接受。”
严守一:“孩子她能接受,但照片上不是还有于文娟吗?最近又暗地给她找了一个工作,沈雪那里,更得小心一点儿。”
费墨点点头。严守一又悄悄掏出一个存折:“于文娟下岗上岗,经济也不宽裕,我悄悄存了两万块钱,怕他们突然有急用,也放你那儿吧。”
费墨将照片和存折揣到自己身上。一边揣一边说:“有一个事情我也想提醒你,我老婆原来是不接受沈雪的,现在又跟沈雪裹在一起,把于文娟也得罪了。这几天,她和沈雪,两人电话通得很频繁。”
严守一没有在意:“现在沈雪也变得有些絮叨了。”
费墨用筷子划着桌布:“不是,我说的意思是,世界上的事情,怕结盟。”
严守一想起刚才在车场发生的事,明白费墨的意思,点点头。刚要说什么,他的手机“呗儿”地响了一下,进来一条短信。掏出手机查看,是伍月的名字。他悄悄打开短信,上边写道:我想看你的肢体表演。咬死你。
严守一浑身一哆嗦。一边忙将这条短信删掉,一边仰起头寻找伍月。隔着三张餐桌,他看到了伍月的背影。伍月正举着一杯红酒,笑着与同桌的人干杯。
下期精彩:严守一和伍月旧情复燃,伍月告诉严守一一个秘密。
摘自《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