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香涵养瓷城少年儿童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老师,我今天开始读《动漫小学英语语法》。”7月8日,暑假第一天,醴陵市板杉镇流碧桥小学校长陈传业的微信里收到了不少学生发来的选书、购书、读书的照片,他们自觉执行老师布置的暑假阅读计划。
   “把孩子们的视线从手机游戏拉向书本阅读,我们费了不少功夫。”陈传业告诉记者,2018年暑假,醴陵市教育局出台《醴陵市中小学阅读推广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全力推广校园阅读,进行书香校园建设。担当者行动公益组织捐赠、教育局配备的书籍相继搬进教室,解决了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困惑。
   但教师阅读浮于形式、儿童阅读低质、家庭阅读缺失等问题又摆在了眼前。一年多来,陈传业带头读书学习,鼓励教师做读书活动的带头人。他和老师们一道,利用双休日走访学生家庭,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更多家长参加到“亲子阅读”活动中来,并借鉴《朗读者》节目形式,举办校级“朗读者”比赛,吸引师生沉下心去阅读。以学校为中心,家校结合的师生共读、亲子阅读氛围在该校不断发酵。
   从2018年10月12日到2019年5月30日,该校成功举办了6期“朗读者”比赛,孩子们的变化肉眼可见。四年级学生岳文熙最初羞于登台,朗读时声音特别小,第六期登台时,她自信大方,声情并茂地分享自己最爱的书籍。陈传业说,阅读的力量感染、熏陶着这群身处偏远乡村的孩子,也影响着他们的父母。2019年2月至5月,醴陵市教育系统首届读书节活动举行,岳文熙的爸爸岳安从上海赶回来陪她一同参赛,并摘下“书香家庭”的称号。
   除了流碧桥小学外,地处偏远的明月镇盐山小学又是另一番景象。下课了,一群孩子蜂拥而至,在阅览室找到自己喜爱的图书,席地而坐,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该校校长贺刚同时是一名四年级语文老师,他提倡润物无声。
   每天早上,孩子们来到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与黎明共舞”的10分钟晨诵。班上的图书角有18本《日有所诵》、26本《中国最美童诗》,还有部分朱永新主编的《新教育晨诵》《中华经典诵读》等。这些书满足了不同孩子的需求,他们可以尽情选择,以此来拓展了自己的阅读视角。
   每天的语文课,走进教室,贺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孩子们诵读一首“早安 童诗”。读冰心的《繁星》《春水》,讀金波主编的《给小时候的诗》《蝴蝶 豌豆花》,读雪野主编的《中国最美的童诗》……
   “晨诵”“课前诵读”和“早安童诗”是一种积累,一种经典、对优美语言文字的积累。
  孩子们读得多了,展现的欲望也随之而来。四年级集体作品《年龄》:爷爷的年龄,写在额头的皱纹里。羚羊的年龄,刻在头顶的犄角里。蜗牛的年龄,画在贝壳的圈圈里。老师,响尾蛇的年龄呢?是不是藏在尾巴吱吱的响声里?让不少专家驻足思考:这是四年级孩子的思维吗?
   类似的变化在醴陵市各大中小学校上演。“醴陵很多学校都比较偏远,经过一年的书香浸润,孩子们变得更自信、更大方,对人对事也有独到的见解。”醴陵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匡佑生向记者介绍,近两年来,醴陵市教育系统在软硬件上下功夫,为书香校园建设助力。
   该市先后投入120多万元,与担当者行动等公益组织合作,建设温馨舒适的图书馆、阅览室,实现了全市213所小学1734个班级“班班有个图书角”全覆盖。同时,该市成立了醴陵市中小学校长悦读成长共同体、瓷城绿光芒读书会、彩虹花项目交流群、骨干教师论坛、渌水读书会等多个阅读共同体,通过定期开展线上线下读书分享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阅读改造灵魂的理念深入每一位醴陵教育人心中。
   目前,经典图书阅读量纳入该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教师”“小书虫”的评选表彰更是引导和激励着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孩子向上向善。
其他文献
我幼时好静,最爱过寒暑假,因为有的是时间可以读书呀!   由父亲的书架上抓一本觊觎已久的小说爬到小阁楼上,打开窗,窗外是一棵苦楝树,绿荫撑开来遮了大半个窗户。这一天看的是《爱玛》,虽读得懵懂,但我喜欢爱玛,她自信又自在,快乐得如此真实。   暑假爱落雨,明明天光好得不得了,说暗就暗了。有时落雨之前还得憋闷半天,像我弟赌气,肚子憋气憋得一鼓一鼓。憋久了终于撒开来,又是雷又是雨的。   雨
期刊
7月5日,首届“邮政杯”湖南日报朗读者大赛永兴赛区暨“书吧传承文明·欢度书香暑假”活动在永兴县一中体艺馆拉开序幕。城区各中小学校长,永兴一中、树德中学600多名学生出席了启动仪式。   永兴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唐国林出席启动仪式,并指出,湖南日报朗读者大赛倡导全民阅读,与永兴的全民阅读工作不谋而合,希望通过这样的一次联手,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持续有效地阅读,把全社会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及省委决策
期刊
周末带女儿去爬山,爬到一半,女儿赖在地上说:“我爬不动了,要继续爬你得给我买本《子不语》。”   看我点了头,她才拉着我的手,又高高兴兴地往山上爬。这是女儿小时候爬山时经常和我演的一个戏码。   女儿自小身体孱弱,一岁半的时候还不能完全自己走路。女儿大一些之后,我就带她爬山。  刚开始的时候,她是状况百出,撒娇、哭泣、耍赖、逃跑,什么小花招都使了出来。对此,我把它当作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有的一种正常
期刊
教育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工程,没有止境。教育科研是火车头,教师研训是动力源。永兴特校邓建廷校长是一位有思想有理想的校长,善于学习、重视研训,面对特殊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以问题为导向,他带领班子成员和老师们从规划方案抓起,建立研训工作制度,身体力行搞研训,坚持二十年,在学校形成了“树立教研‘三观’、开展‘四级’培训、培养‘五种’能力、做好‘六项’常规、落實‘七项’制度”的良好格局和研训氛围。按照“双师
期刊
首届“邮政杯”湖南日报朗读者大赛自6月20日启动以来,一声声充满激情、抑扬顿挫的读报声响遍了三湘四水,截止7月15日,全省14个县(市)区、40多所大中小学及学生托管培训机构、1600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长沙市开福区自安小学、长师附小、创远小学、春建小学、浏阳河小学发来大量朗读视频,培训机构贝尔安亲全力参与,将动员全省100个分校区、5000学员参赛……   “今日之
期刊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是特殊教育的基本要义。对于残障孩子,培养他们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是特殊教育的目标和要求。由于残障孩子身心都存在障碍,家庭关爱和训练欠缺,社区关注和介入不足,入学前多数处于自由生存状态,这是一个缺少阳光的角落。可是残障孩子最终要融入社会,如何让他们有尊严的生活,成为特殊教育的首要课题。学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构建了生活教育、生活管理、行为养成训练体系,形成了从课堂到课间到
期刊
父亲站在院子里,满头白发,似乎再也找不到一根青丝,步履蹒跚,脊背早已经弯曲成一道山梁。父親真的老了。我心里一阵酸楚。   父亲是一个憨厚朴实的农民,一生和土地、庄稼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从与母亲结婚的那一天起,他就已经把自己的生命深深地融进了家乡那一片黄褐色的土地。   父亲和母亲一共养育了两子两女,外加年迈的祖父,一家七口。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确实是一个负担沉重的家庭。父亲整日
期刊
残障学生的显著个性差异决定了特殊教育的难度,教无定法几乎成了特殊教育的自然写照。学校自2009年开办培智教育起,就深深地体会到因人施教的必要性,从而开启了“基于学情的教学”改革。改革从教育目标纲要开始,以普适性的目标为指针;落脚到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个别化教育训练;关键环节是课程改革,即围绕目标和个别化教育需求实施什么样的课程,如何提供合适的教育。   探索之一:四大课程   学校于2010年
期刊
随着暑期和新一轮毕业季的来临,商家们再次把目光瞄准了消费能力逐渐增强的学生群体,其中不乏医疗美容机构,“暑期速美”“大學生就业整形专场”再次引发关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如果毕业生过分将就业希望寄托在提升自己的外貌条件上,企图从通过“美颜”获得就业捷径、转移就业压力,就难免本末倒置了。说到底,就业比拼的是毕业生的综合实力。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现实,毕业生要努力提升自我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侄儿小九在一所村小学上三年级,一天我值晚自习时接到父亲的电话:“今天小九默写错了一个字,又被罚写2000遍,你说该咋办?”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次回老家就听父亲说起过,小九的班上换了一位刚入职的新老师,听写生字谁要是错了就罚抄,每个字动辄几百上千遍。有一个学生曾写到凌晨四点,小九也挨过罚。我问父亲:“为什么家长们不给老师提意见?”父亲满脸无奈地说:“人家都不说,咱可不能做那个出头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