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三重奏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二十年前刘震云小说《温故一九四二》一纸风行到而今冯小刚导演作品《一九四二》尚未公映即成为影坛焦点,关于这部作品的丰富内涵,一直存在着多义性的解读。横看成岭侧成峰,可以从多角度进行不同的解读正是作品艺术魅力的一部分,也是作品对不同类型读者和观众都产生强烈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温故一九四二》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一九四二》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最简单而直接的评论就是“民族苦难史”。没错,这是一望可知的,也是适用于很多有责任感的中国作家和电影艺术家的创作的。从《四世同堂》到《白鹿原》,从《芙蓉镇》到《活着》,这些小说及其同名改编影视作品,又有哪一部不是“民族苦难史”呢?所以,看《一九四二》,实际上看的是其展现“民族苦难史”的独到之处及其超越于“民族苦难史”之上的普世人性表达。在我看来,中国的文艺创作从来不乏“民族苦难史”,而生长于“民族苦难史”之上的这种普世的人性表达,才是弥足珍贵的。
  其实“民族灾难史”只是《一九四二》的一张皮,在这张皮下面,交响着的是人性“三重奏”:人性与兽性的撕扯,人性与人性的互搏,人性与神性的隔膜。
  《一九四二》的第一重奏是在大饥荒背景下人性向兽性的异化。从小学教育开始,就都说人是高等动物,人性的光辉不是动物性可以企及的。可是《一九四二》展现给我们的是:当饥饿降临时,人性往往变得不那么可靠了。少东家可以以粮食的名义要求占瞎鹿媳妇花枝的便宜;“刺猬”可以为了不挨饿而对有救命之恩的老东家恩将仇报;逃荒路上一碗小米就可以挑动几家人不同的动物性本能和原始冲动;瞎鹿为了一点儿粮食不惜卖孩子;老东家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星星自己把自己卖进了窑子;两块饼干也以小见大折射出喝了洋墨水的女人和农家媳妇不同的性观念;老马可以为了吃上日本人给的馒头而帮助日本人祸害自己的同胞……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很难说人不会退化到低等动物的兽性阶段。
  《一九四二》的第二重奏是展现不同人不同的人性冲突。都说人生而平等,实际上一些人决定着另外一些人的命运,而且决定者的人性善恶一念之差往往造福或者祸及很多人。蒋鼎文关于士兵和平民谁更不应该被饿死的人性伪命题,蒋介石的“包袱论”和日本人放粮买人心的险恶阴谋之间的纠结,李培基和各地方利益代言人之间围绕赈灾粮发放的博弈……都是人性与人性之间剧烈的摩擦。这样的人性摩擦常常使人触目惊心,令人感到沮丧和无望。
  《一九四二》的第三重奏是神性面对人性灾难时的无助和苍白。这一点最集中体现在张涵予所饰演的安西满神父身上,他先是从传教者的立场出发将个体的受难归咎于“不信主才落得下场很惨”,最终却崩溃于集体的受难,发出“这里发生的事情,主都知道吗”的呐喊。在信不信神的问题上,没有一个确定和必然的答案。人出于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所以常常把希望寄托于神。一旦这种寄托得不到神迹的验证,这份信仰又特别容易动摇。
  《一九四二》的三重奏代表着地狱、人间和天堂。地狱里的难民向往着天堂,但他们却在人间流浪,被人间的种种利益较量推向地狱般的生存状态。他们是悲哀的,这种悲哀是人性的悲哀。
  所以说:《一九四二》是一部解析人性的好作品。
其他文献
从地铁积水潭B口出来,进入标有“西海东沿”的小路,沿着东岸走过宁静的西海,遇见一座小石桥,在石桥的左边就能看到“诗意栖居”的招牌。  进门后,你会看到吧台、桌椅,可能有人围坐在一起愉快地聊着某个地方。然后往里走,你会看到庭院里柿子树和山楂树并排而立,树的两侧是二层高的小楼,二楼装饰的像教室一样,有着透明的天花板和落地窗,专业的投影设备,一排排的坐椅和书架,甚至正有人站在前方讲课。  “诗意栖居”的
期刊
1926年,劳力士(ROLEX)打造了首只防水和防尘的腕表——蚝式腕表,它有如一个密封的箱子,为机芯提供绝佳的保护。作为传奇腕表的领导者,蚝式是迄今被公认为最易识别的腕表。基于对完美的执著追求,蚝式恒动摆陀系统开创了腕表工艺的新篇章。如今,蚝式恒动结合不同的创新理念派生出更多续写传奇的时计臻品。          曼妙色彩的精密运作  蚝式恒动宇宙计型迪通拿自1963年诞生以来,一直带来源源不断的
期刊
“2012MusicRadio我要上学海马汽车爱@1200助学行动”爱心路演北京站近日在石景山万达广场温情展开,周笔畅、魏晨、李霄云、乔任梁、周艳泓五位艺人到场献唱,吸引了近千位民众观看,掀起了冬日里的爱心暖流。率先出场的周艳泓以一曲温暖人心的歌曲开场。李霄云不仅演唱了新歌,同时还和大家一起今年“我要上学”的探访纪录片。在看到贫困地区孩子们的不易生活后,大有爱心的歌迷当即表示以“李霄云歌迷会”的名
期刊
我太喜欢积攒东西了!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照相器材,从上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收藏照相机,135机器、120机器很多,现在柜子里面都塞满了,桌子上摆的也全是相机。我有一大堆莱卡系列,尼康家族基本上收全了,有大型座机,也有哈苏……很多相机都是全新的,没有用过,那是因为舍不得,准备用的时候就买一个二手的使用。  我自己收藏的第一部相机是哈尔滨生产的熊猫DF单反,那是在1978年,是当时中国最好的相机,手里拿着
期刊
彼得雷乌斯:被“妒火”拉下马  编辑人语:美国中情局前局长彼得雷乌斯与他个人自传的作者、预备役少校布罗德维尔的婚外情一直隐秘而低调,但雷乌斯万万没想到的是,布罗德维尔却把美军基地社会联系人凯利当作潜在情敌而发邮件威胁,最终导致婚外情丑闻暴露。从驻阿富汗美军司令到美国中情局局长,彼得雷乌斯或许有可能在未来参与总统竞选的角逐。但他的仕途因婚外情丑闻只能黯然收场。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说,虽然他取得非凡的事
期刊
1986年北大艺术节,我们这些所谓的“地下诗人”,有了在未来国家栋梁面前展示朗诵才华的机会。当时我正苦学禅宗,号称“求道派”,写的一水儿的“山水景观诗”,我给北大学子朗诵的是《空山向晚》,挺有李商隐“向晚意不适”的感觉。我那时也特喜欢配乐诗朗诵,用的背景音乐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爱的罗曼斯》,所以有人就管我叫“爱的罗”,现在回想起来,不是很靠谱。  不过,在北大朗诵会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诗歌,
期刊
演员李玉刚  舞台上,李玉刚是貂蝉、西施、王昭君、杨玉环,是杜丽娘,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最美的女性。  可是坐在我眼前的李玉刚,一脸英气,除了模拟表演动作之外,全无忸怩之态。他说自己过去更不修边幅些,“成了公众人物才注意点形象”。  成了公众人物,他也有痛苦,“男扮女”,也会有人讥笑嘲讽。他过去说,自己最怕别人不理解。如今再问他,他说他渐渐明白,自己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但是,“这种努力不会停止”。  
期刊
“我特别欣慰拍了这么一组片子记录老北京人冬天的生活。现在,那些都没了。”朱宪民言语里透出几分骄傲和感慨。记得中学有篇课文叫《济南的冬天》,此文的作者老舍先生写道“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朱宪民是山东人,“山东的冬天跟北京差不多,小时候就打雪仗,在冰上玩儿”。1978年,朱宪民从吉林调到北京工作,当时赶上改革开放,整个社会处在变化之中,“
期刊
C&A本季全新冬季款在艺术绘画中寻找到巧妙的色泽搭配,运用到了服饰用色灵感中。配合新颖的剪裁和潮流的设计元素,这个冬季,都市男女们的衣柜里不再只有单调的灰白,穿上C&A,让冬季的空气也跟着鲜活与色彩起来。  大胆撞色点亮冬季  ——C&A YESSICA女装系列  YESSICA女装系列本季在色彩与色彩的碰撞中展现女性的千姿百媚。深色系在这一季被红色的艳丽“撞”亮,无论是大红的上衣还是耀眼的红裤,
期刊
这个秋冬季装饰主义再次回潮,华丽的珠宝镶嵌、文艺的Art Deco,复古的巴洛克风格充斥着整个T台。浮夸珠宝是绝对主角,不管是存在感十足的大手镯、巴洛克风格的耳饰还是存在感十足的夸张项链,总之配饰一定要够大够复古够复杂。选对配饰是考验潮人的第一步,聪明的时装精会发现,这一季珠宝和高级成衣的结合才是最时髦的趋势。Prada领口珠宝装饰,Dolce & Gabbana宝石镶嵌时装,Lanvin华贵绝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