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研究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a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元石窟造像题材进行了总体描述,主要有释迦、三佛、七佛、千佛、弥勒佛、释迦与多宝佛、卢舍那佛以及地藏、观音、文殊等菩萨,还有神异僧人及密教题材等。
  关键词:石窟;佛像
  中图分类号:J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45-01
  姚崇新博士论文即以广元为研究对象,故其是在广元石窟包括分期研究着力最多的学者。2002年,撰写博士论文《广元石窟造像的分期与研究》(2002)①。在此基础上,2004年,发表了《广元唐以前佛教窟龛与造像的分期与年代》②;2007年,又在《考古学报》刊发长文《广元唐代石窟造像分期研究》。2011年,2011年,这些成果被整合进《巴蜀佛教石窟造像初步研究——以川北地区为中心》(2011)一书出版。这本专著是广元地区佛教造像研究的第一本较为深入和系统的专著。作者从龛窟的分期年代、形制,造像题材,广元地区造像与周边地区的关系等方面对广元地区石窟造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析。
  阎文儒先生在《四川广元千佛崖与皇泽寺》③(1990)一文中对广元地区的千佛崖和皇泽寺的重要龛窟的年代做了考证。通过对文献中关于南北朝时期肖梁对利州地区的争夺史实的考证,认为广元千佛崖最早的72号窟应为北朝占领利州时所造,而皇澤寺5号窟则是在南朝梁萧纪统治利州时所开凿的。与此同时,皇泽寺28号窟的年代考证也引起了讨论。阎文儒先生对千佛崖和皇泽寺其他主要造像窟的年代分期做了考证,认为皇泽寺28号窟属隋代开凿。而《广元皇泽寺石窟调查记》(1990)、《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篇》等书以及胡文和先生则认为28号窟开凿于初唐时期,这一观点目前具有代表性。
  一、造像题材专题研究
  密教和道教题材研究,是关注重点。另外一些关注点如古代交通、钱币题材研究为广元石窟研究题材拓展提供了借鉴。
  1990年,罗世平、邢军、丁明夷在《文物》刊发文章,都涉及密教造像研究。罗世平在《千佛崖利州毕公及造像年代考》一文中指出,四川广元千佛崖菩提瑞像窟,“属四川密教窟完造像中仪轨完备、雕镌精美的大型洞窟”,“由于此窟造像题材和风格关系到四川出现较完备密教造像的时间,考定造像主利州毕公及造像年代遂成为必要。”作者通过检阅金石著作、历史记载,并与残存碑文的题刻,包括“保存在此窟南壁近门处利州所辖七县文武官员人名题刻”、“碑文记事用‘天后圣帝’号”、碑文所记职官等对照,首先断定“断定碑刻的年代至迟不晚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然后,通过“碑文记事用‘天后圣帝’号”,因“天后圣帝一称谓,只在睿宗延和元年启用过两个月。”,所以,作者基本锁定撰写碑文的相对准确时间,即睿宗延和元年(712年)。然后,通过检校,指出利州毕公即为《元和姓纂》中的睿宗朝利州刺史毕重华。在此基础上,作者断定菩提瑞像窟应开凿于“景云至延和年间(710~712nian)属广元千佛崖年代较早的密教造像窟……这在完整系统的密教图像尚未播越中土之前,是极其少见的密教坛像遗迹。”,“代表了四川初唐密教造像的成熟风格样式。”虽为初唐密教在中土传播的余绪,但它……为盛唐之际全面接受系统完备的密籍图像奠定了基础。”
  邢军《广元千佛崖初唐密教造像析》④通过对莲花洞右壁龛像、菩提瑞像窟主尊的描述与分析,对关于大日如来,四川密教的传入,显、密结合现象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丁明夷《川北石窟札记——从广元到巴中》也浓墨重彩地对广元密教造像主要题材进行了简要介绍。罗世平先生《广元千佛崖菩提瑞像考》(1991)一文中运用图像学方法,探讨了菩提瑞祥与毗卢舍那佛的关系,认为密教主尊毗卢舍那佛形起于摩伽陀国摩珂菩提树释迦降魔成道像,在中国造像是唐高宗时期。
  2007年,姚崇新撰文对部分广元密教造像题材进行再考察⑤,在明确提出“密教造像数量有限,显教造像占绝对优势和其数量虽然有限,但信息含量却比较丰富”的基础上,“探讨早期密教图像的渊源以及密教图像与显教图像之间的关系。”文章没有全面开花,以几个重点题材为基础展开讨论。作者指出,通过“对菩提瑞像的考察可以清楚地知道,开元以前密教的释迦佛顶佛造型直接源自显教的释迦牟尼降魔成道像。”
  道教题材研究方面。蔡运生《剑阁县的道教石刻造像》(1994)对剑阁地区六大道教造像区域——鹤鸣山、天马山、锦屏山、碗泉山、五连环梁子、玉家河——进行了简介,并进一步论述了剑阁地区道教造像的重要价值,指出剑阁道教造像的建造年代在我国道教造像中最早。其次,开始探讨具有代表性的道教题材造像的道教文化意义。
  其他题材研究不多,但对于拓展我们对于造像研究的视角很有帮助。如唐志工、盛涛讨论了广元五代、宋、元时期与钱币相关的石刻资料⑥,其中一则记录涉及到千佛崖石窟第86号窟(阿弥陀佛)北壁中部题刻,记曰“奉施中统钞壹定妆饰”,为我们今后研究千佛崖石窟中乃至巴蜀石窟,“具有同样装饰风格洞窟的年代判断和装饰用钱额度的界定,提供了可靠依据。”姚崇新2004年在讨论广元、巴中两地石窟造像关系⑦的时候,指出“广元、巴中两地石窟造像在题材布局、窟龛形制等方面多有相似,但是两地造像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明显差异。”作者“重点讨论了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认为传播路径的不同是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他在《广元唐代石窟造像题材二题》(2005)一文重点讨论了广元造像题材与京师地区流行信仰之间的关联,指出,“广元的释迦多宝造像可能是盛唐时期京师地区天台宗中兴影响下的产物,而文殊菩萨造像则可能与中唐以后京师地区文殊信仰的勃兴直接相关。”
  注释:
  ①《广元石窟造像的分期与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②《广元唐以前佛教窟龛与造像的分期与年代》,《艺术史研究》第六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③阎文儒.四川广元千佛崖与皇泽寺[J].江汉考古,1990,(3).
  ④邢军,.广元千佛崖初唐密教造像析[J].文物,1990,(6).
  ⑤姚崇新,.对部分广元密教造像题材的再考察--兼析某些密教造型艺术的渊源[J].敦煌研究,2006,(2).
  ⑥唐志工,盛涛,.试析广元五代、宋、元时期与钱币相关的石刻资料[J].四川文物,2005,(6).
  ⑦姚崇新.试论广元、巴中两地石窟造像的关系--兼论巴中与敦煌之间的古代交通[J].四川文物,2004,(4).
  作者简介:吴庭芳(1993.3-),女,汉族,江西南昌人,在读研究生,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方向:陶瓷设计与理论研究。
其他文献
回顾过去,中学历史教学一直强调知识的灌输与接受,而忽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综合与创新。广泛地使用"知识点教法","勾书圈点教学法",弄得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不愿意学。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源泉和动力,它能激发学生的思想去努力探讨事物的奥秘,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求知的欲望,才能积极探索。所以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扶贫必扶智, 治贫先治愚. 扶贫要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 近些年来,人社部门注重发挥职能优势,强 化 责 任 担当, 大力推动人才和智力扶贫,组织专家深入脱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绵阳玉女泉道教造像位于绵阳市西山公园内,又名西山造像,是四川地区一处较为集中的隋唐时期道教造像,在道教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西山观隋唐道教造像在西山公园文化
摘要: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始终围绕社会性质、基本矛盾、革命任务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救亡图存之路,无论中西撞击之纷纭,还是新旧激战之复杂,多不外为解除民族状态,摆脱国家贫穷,变旧中国为新中国而思考、而论争。  关键词:太平天国;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44-01  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
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实施大班教学,学生数量多、语言操练的充分性与普遍性必然成反比,个别学生操练不到位。另外,个别有困难或性格内向的学生操练机会少,不利于老师及时把握每个学生的情况,有"照顾不周"之感。再则,由于学生水平不一,老师个别指导机会少,小学高年级段"两级分化"现象较为严重,部分学生已有厌学情绪。下面从两级分化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一、小
期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日益关注,并将环境因素列入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我们的营销理念进行创新和转换,绿色营销已逐
以推翻清政府统治为目标的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席卷中国十八个省市,沉重的打击了晚清王朝的统治.虽然由于其农民自身阶级的局限性,导致运动的最终失败.但对社会仍然产生了
“新型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国际社会,“新型学徒制” 是解决青年就业问题, 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成为国际职业教
期刊
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吸烟”运动,刚刚凭借超常的营销技巧获得巨大成就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虽然公司主导产品”万宝路”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