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臭氧污染溯源:基于拉格朗日光化学轨迹模型的案例分析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h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2018年10月初广州市一次为期6d的臭氧污染事件,利用拉格朗日光化学轨迹模型对广州市的臭氧污染进行了溯源分析,量化了不同区域对臭氧污染的贡献,评估了重点排放区域不同行业和不同前体物减排对臭氧污染控制的效果.结果 表明,本次污染事件期间,日最大8h臭氧均值均超过160 μg·m-3,最高达271 μg·m-3,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平均浓度为(77.7±42.8)μg·m-3和(71.9±56.2)μg·m-3.芳香烃和烯烃是主要的VOCs反应活性物种,分别贡献了38%和30%的·OH反应活性以及51%和16%的臭氧生成潜势.本次臭氧污染事件主要受3类气团输送影响,3类气团中的高排放区域分别为广东省外、广东省内和广州市本地,在高排放区域中臭氧生成均受VOCs控制.途经区域前体物减排的敏感性分析表明,减排VOCs对于降低臭氧浓度的效果优于减排NOx.在100%减排情况下控制高排放区域的交通源排放对广州市臭氧控制的效果(臭氧降低14.6%~21.0%)高于控制工业(8.4%~15.3%)、电厂(0.9%~6.2%)和民用源(2.3%~4.7%)的排放,但单独控制交通源在小于90%减排比例下对臭氧污染控制的效果并不显著(<10%).此外,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物源排放也对臭氧生成有重要贡献,在模型中关闭生物源排放后,广州市臭氧浓度降低6%~ 19%.本研究证实了拉格朗日光化学轨迹模型在区域臭氧污染溯源的应用效果,并为广州市臭氧污染的区域协同控制提供了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运用于卵巢囊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20年1月~2020年12月128例卵巢囊肿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4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
目的:探讨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方法:2019.1-2020.1,医院妇科收治118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基于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视网膜炎的效果及对其免疫功能的
基于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技术方法,定量分析2016 ~2017年秋冬季“跨年霾”至2019 ~2020年秋冬季“疫情霾”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变化,解析大气污染防治政策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方法:研究探讨了120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入组,随机抽签分
目的:本文研究常规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老年消化性胃溃疡效果及对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取的106例老年消化性
基于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12个监测子站的大气污染物数据,梳理2013 ~2017年大气光化学氧化剂Ox(NO2 +O3)与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趋势.Ox+PM2.5复合超标污染定义为N
大气是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污染物迁移扩散的重要介质,也是污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因此,大气中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采集雪样和降雪后连续24 h内
目的:本文研究体感互动康复训练对肱骨骨折患者康复进程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取的72例肱骨骨折患者,随机进行分组,
粒度乘数是表征道路扬尘中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和计算道路扬尘排放量的重要参数.为实现粒度乘数本地化,采用AP-42法和TRAKER法于2019年3月对保定市城区不同类型的道路进行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