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选修课《英美文学经典赏析》教学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Pr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21世纪,英美文学课程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英美文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创新能力和深化素质教育等几个方面对英美文学经典赏析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通识教育 英美文学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15-0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实用型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追捧。在此背景下,英美文学这样的人文素质课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冷落与轻视。很多同学觉得提升文学素养与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没有相关性,由此认为文学课不实用且不具什么商品价值。然而,大学应该具有独立的精神,“尽管整个世界似乎都醉心于量化的生活,大学却必须牢记自己的任务是使自己的毕业生成为高质量的人,”[1]不应该把自己单纯定位为社会与市场的适应者角色。笔者作为多年从事英美文学教学与研究的高校教师,为了改观学生的学习面貌,增强他们对文学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大学生都是90后的一代,大多数同学醉心于当今网络时代的快餐文化,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阅读文学经典。所以,首当其冲的是纠正他们对于文学的错误认识,让他们明白:“从本质上讲,文学并不是‘致用’的东西,而是一门‘致知’的学科……文学的‘用’是‘无用之用’——无用之用,方是大用。”[2]要让学生认识到:文学经典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历久弥新,长盛不衰;而网络快餐文化只能流行一时,并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老师对学生的领导力并不是靠威逼和利诱获得的,它需要老师和学生进行真诚而有深度的沟通,发自内心地对学生关心和爱护,从而获得学生深度的信任,由此引发他们情不自禁的追随与义无反顾的顺从。
  在学生认识到文学的价值与作用之后,我们就要给予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课程之初给学生开列英美文学阅读书目,其中包括必读书目和扩展书目,大约每周一本书。难度上当然要循序渐进,先读语言简单一些的,然后再逐步冲击高难度作品。对于基础稍差一些的同学,可以借助一些简写本或中译本。“文学是一种参与,一种交流,没有读者的参与、解读和接受,文学不复存在。”[3]要学好英美文学,必须要大量阅读经典原著,通过阅读经典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思辨能力。我们在教学中系统地、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先读什么,再读什么以及怎样阅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思考、分析和质疑,养成批判性思维方式,而不是被动接受文字承载的信息。我们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注重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要求学生阅读的作品,我们事先都会给出一些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同时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或评论文章,指导学生根据自己阅读作品的感悟对前人观点进行评论,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与文学鉴赏的能力,还能提高写作水平,使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与创造能力。“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4]
  正确引导学生充分有效的课外阅读,不仅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深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逐渐得到提高。
  二、有效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和趣味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是超越传统的一个体现,现代教育学的实践证明,综合利用听觉和视觉的效果,理解会更深刻,记忆会更长久。有鉴于此,我们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网络资源,通过形象化的教学,对学生的视听器官产生冲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把许多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资源引入到英美文学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多纬度地接触文学作品。“通过原著影视,学生不仅能学习文学名著,更能对英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有一个印象深刻的了解。现代影视艺术具有动感的画面、悦耳的声音、演员的生动表演、逼真的生活场景,它能把重大历史事件,细微的日常生活,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谈情说爱等等社会习俗生动地展示出来。”[5]这些影视资料大大增强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研究,继而激发了他们阅读原著的兴趣和欲望。需要指出的是,影视辅助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它终究代替不了文学作品的阅读。我们的目的是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悠久灿烂的文学资源结合起来,使文学课发挥应有的作用。
  将多媒体用于英美文学教学,使教学内容变得多样化、形象化、可视化,有效地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享受到了审美的愉悦,愉快地去学习文学知识,同时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和英美文学课的学习效果。
  三、提高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当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已渗透到各学科、各专业,英美文学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但是,由于长期的、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学生仍然处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创新能力没有得到真正全面的开发,大多数中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迷信权威、教师和书本,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创新教育实践中要加强“导创”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改变了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满堂灌,而是采用讨论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营造了和谐、融洽、宽松并有利于学生创新的课堂气氛。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学生是平等关系、互动关系。
  为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每次讨论课之前,我们鼓励学生参与文学材料的收集和讨论题目的设计。我们把学生分组,让他们就一些关键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查阅、收集相关资料,然后指导他们在课堂上做报告。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并且提高了他们组织材料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在讨论中,我们大力提倡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意识,注重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对课本中已有的知识、观点或教师的讲授大胆地质疑提问,并阐述怀疑的原因、依据及自己的见解。课堂讨论“激活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他们能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全面、生动地理解,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该学科广泛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6]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倡导开放式教学,把文学作品看作开放性的对象,避免给学生过多的定论,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感悟作品,进行独立思考,做专题报告、撰写学术论文等。我们对学生的论文没有字数的要求,而是强调独立思考,思路开阔,观点新颖。我们积极发现学生带有创造性的批判思考,并且因势利导,使学生的批判与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强化。经过我们的精心指导,有若干学生写出并公开发表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论文发表,他们就会把写作当成一件乐事,而不是一种负担,而后发展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四、挖掘人文资源,深化素质教育
  大学教育首先是素质教育,而人文素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学作品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反映了一个民族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许多文化的因素,记载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肯定和颂扬,记录着人类对完美人格与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蕴含着宝贵的人文教育资源。英美文学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了解英美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等背景知识的机会,是培养具备人文精神、过硬语言技能的高素质英语人才必不可少的课程,是提高大学生文化认知、鉴赏能力和人文素质较为理想的阵地。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在分析、欣赏优秀的英美小说、诗歌、戏剧、散文作品时,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寻找作品中所蕴涵的或某一个人物形象身上所表现的人文精神,然后让他们学习和借鉴这些优秀的人文思想来塑造自己健康、完美的个性与人格。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文学素质得到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鉴赏能力得到增强,还在文明修养、礼仪文化、伦理道德等诸方面获得有益的教育和启迪。
  文学是人学,是语言艺术和人文精神的整合体,不仅给我们审美愉悦,更给我们以心灵的滋养。其间所蕴含的人文教育资源,值得我们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去不断地深入开掘,从而大力弘扬并不断丰富、充实文学教书育人的思想内涵。
  以上几点做法是我们在21世纪的新时代条件下,为搞好英美文学教学所做的一些改革与尝试。笔者认为,只有摆脱传统英美文学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吸纳时代精神,创建新型教学范式,才能让该课程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水平、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欧文·白壁德著.张沛、张源译.文学与美国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8
  [2]虞建华.谈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两个走向”问题——兼及英美文学教学[J].中国外语,2010(3):14-18
  [3]舒伟.对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46-48
  [4]王守仁.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2(5): 10-11
  [5]刘仪华.高校英美文学与影视辅助教学[J].电影评介,2006(10):76-77
  [6]关鹏.外国文学教学方法初探[J]. 外国文学研究,2002(4):139-141
  作者简介:
  康杰(1975年-),男,河南省周口市人,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教学与研究。
其他文献
HK-A型火情快速控制器,可与火情探测器、爆炸雨淋阀组成一个自动快速雨淋装置,适用于化工、石油及军用、民用车辆、舰只、仓库、高级建筑等火情监测及自动快速灭火,并达声光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还有一段较长的路程要走,我国必须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如何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迫切
书法是中国四大国粹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殿堂中都占有独特的地位。一、古代书法理论发生的哲学背景哲学是一切学科和理论的基础,在中国古代书法理论发生时期,主要受当时社会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探究,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
自动测试系统是各种自动测试仪器相互联接进行自动测量、分析和显示结果的总体。自动测试系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可程控的仪器;2.控制器(计算机);3.接口(ATS的关键);4.测
用途:机械专业用于切削油与淬火油的浓度测定;食品、化工方面用于盐水、果汁、清凉饮料等液体浓度的测定。工作范围:可测定0~32%浓度的液体,最小分辨率可达0.1%,精度误差为±0.
【摘要】多年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中进行了广泛的开设,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需要与时俱进的改革。微课着重于知识点的教学,表现方式新颖,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关注力,并能产生一对一授课的教学感受,是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为实例,讨论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以及实际应用的方法,并作出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计
美国汉学的开端始于卫三畏的《中国总论》。这部对中国之历史、地理、人民、政治、文学、社会、艺术进行了概述,共计两册26章的巨著与裨治文、伯驾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来华
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将MPC-10可编程序控制器(六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用于济南无线电设备制造厂4,000克注塑机的电气控制,已于87年7月中旬在济南通过电子工业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