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养成阅读审美情趣和习惯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my0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阅读是一个广阔的审美天地,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发掘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激情导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美读”品味,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力;驰骋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这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审美能力
  
  一、发掘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美育以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为基本内容,同时,它们也构成了美的因素。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发掘这些美的因素,以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我们以被选入高一人教版的《荷塘月色》为例,来挖掘其中所蕴涵的艺术美、自然美和意境美。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而这篇文章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其中对荷叶的描写达到了美的极致。“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种自然美的句子学生不难发现,课文中还有许多描写景物的句子,教师完全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找出这样的句子,体会并感受自然美的存在。同时,文中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体现了艺术美的效果。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是其内心情感的反映。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这是在情与景当中所体现的意境美。教师在平常的阅读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掘更多的美的因素,增强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激情导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之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高中语文教材中所列入的文章都是古今中外优秀的名篇佳作,它们之所以能传颂不衰、引人入胜,就是因为作家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作者既然是借文抒情,读者就该读文生情。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架起一座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之间的桥梁,使之碰撞与交融,引导学生感悟这种美的深蕴。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创设不同的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加深内心体验
  写景状物的文章,可创设有实景的环境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表象;抒情性强的文章,可通过名家的配乐朗诵来营造气氛;写人记事的文章,可通过问题的设置、结构的改变、人物的置换、潜台词的还原等手段来唤起学生对人物性格命运变迁和故事情节走向的关注。如以台词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话剧剧本,可采用分角色朗读或饰演剧中角色的手段来创设情境。例如,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话剧《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认”这场戏,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领悟到鲁侍萍抑郁平缓语调下蕴藏着的满腔悲愤,周朴园徘徊在回忆与现实之间的内心矛盾和现实利害关系终于占了上风之后的自私、冷酷与虚伪,从而深刻把握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复杂内心,理解旧中国家庭的悲剧和罪恶。总之,情境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和领悟能力。
  (二)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进入意境
  针对多数学生不爱读书,有些学生即使读书,也多为通俗小说、武打小说,还有读劣质小说的现象;针对学生听音乐多为流行音乐,对高雅音乐、民族音乐缺乏了解,更不愿意接触的现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全的人格。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也进入了课堂,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课文内容,借助多媒体创设一种审美情境,利用美妙的音响、生动的画面,使学生神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多通道、立体化的信息刺激,大大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
  三、“美读”品味,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力
  “美读”是感知语文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是读者与作者审美个性的碰撞与交融,它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入于目、出于口、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于纸面。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美读”,即有感情地朗读、吟诵课文,或教师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渲染气氛,诱发他们的美感,使他们在不自觉中进入美的境界,从而与作者情感共鸣、心灵相通,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敏锐的审美感知力。
  如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的声音:“大弦糟糟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糟糟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一连串巧夺天工的比喻,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弦音的疾徐抑扬、清脆错杂,使人听了有应接不暇之感,与优美动人的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妙,充分表现了优美语言的音乐效果。通过“美读”学生不仅感受到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感知力。
  四、驰骋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对于优秀的诗歌、散文,想象的翅膀不张开,审美的天空不会高远。可以说,理解力、想象力越强,从形象中得到的美感、启迪就会越多。
  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契机,帮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丰富课文的内涵。如教《荷塘月色》,要始终把发展想象力作为教学智力点,把学生带入作者精心设计的恬静、淡雅、高洁的理想境界。接着,教师分析作者严谨的写实和丰富的想象相结合的、高超的艺术手法。最后,再通过指导学生做课堂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课文中学到的有关想象的知识,转化为想象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在课外开展诸如创作、影评、诗歌朗诵、文学欣赏等活动,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以西山索道防护棚工程为例,简要介绍悬索桥的工程计算模型及其主缆、吊杆施工工艺,对施工中相关的技术难点与要点进行分析,本文所提的施工工艺保证了西山索道防护棚工程
我睁大眼睛想捉住这美丽的一景微风却将它吹散我的目光没有动动的只是水中的倒影倒影$重庆垫江中学@李琦 I opened my eyes to catch this beautiful scene breeze but it b
期刊
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l (VAM) fungi have been credited with improving the groWth and mineral nutrition of many host plants but these effects are modera
The coexistence of myelolipoma within adrenal cortical adenoma is extremely rare,for both tumors present usually as separate entities.There are only 16 such cas
2011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中,要求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今天日新月异的多媒体技术将电影带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国内外各大影片情节都在一
摘要:科学素养指个体对日常生活、社会事物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渠道;联系生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活源泉;信息交流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加油站。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探究;联系生活;信息交流    科学素养是指能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解释或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其重点在于对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化学科学素养包
本文研究了全复合材料大型冷却塔在风振、地震作用下的振动问题。该类问题中由于风机的频率与塔体的自振频率接近,容易造成共振。经研究发现,风和地震将会在共振区引起显著影响
A 32P isotope kinetic approach was used to describe the chemical status and bioavailability of phosphorusin 32 acidic soils from subtropical China. By determini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个点的位置,是由该点的坐标确定的,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其中,点的横坐标是点在横轴(x轴)上对应的坐标,点的纵坐标是点在纵轴(y轴)上对应的坐标.如图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