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赵丹的遗言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以来,文艺界有两位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一位是作家老舍,另一位就是赵丹。赵丹有论述表演艺术的《银幕形象创造》和《地狱之门》两部专著,阐明他所创造的“赵氏体系”理论。此二书曾在戏剧界产生过重大影响,但在思想文化界,却更看重他临终前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那篇短文:《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
  赵丹此文发表时我读过,但那时我还年轻,并未引起特别的兴趣。前不久,采访著名舞蹈艺术家赵青,她送我两本书,即《我和爹爹赵丹》和《两代丹青》。读到关于这篇临终遗言的文字,不禁使我产生一种震撼。赵青在书中说,一九八年九月三日,赵丹在北京医院作了外科手术,但晚了,胰腺癌已扩散到肝部,一个艺术家的生命已经垂危。不几日,胡乔木来到医院看望赵丹,并与他长谈。赵青描述说,“胡乔木频频点头,表示完全理解”,并说“你讲得对!继续讲,讲下去,把心里话全掏出来……”胡乔木当时是否说了这些话,无从考证;但赵丹说的话却是可以查证的,因为白纸黑字,有赵丹的文章在。赵丹的《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发表在一九八年十月八日《人民日报》五版头条;十月十日,赵丹就去世了。据赵青说,此文是经胡乔木转给《人民日报》发表的,似可信,不然,这样的“直言”不一定会在党报发表。
  这篇文章对理解赵丹太重要了。于是,我不妨摘录几段:
  
  《人民日报》正开展“改善党对文艺的领导,把文艺事业搞活”的讨论。看到“改善”、“搞活”的标题,颇喜;看到“编者按”中“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必须改善,通过改善来达到加强,在这方面我们是坚定不移的”,又忧心忡忡了。我不知道“编者按”中“我们”的范围有多广。我只知道,我们有些艺术家——为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不屈不挠的艺术家,一听到要“加强党的领导”,就会条件反射地发怵。因为,积历次运动之经验,每一次加强,就多一次大折腾、横干涉,直至“全面专政”。记忆犹新,犹有特殊的感受。此后可别那样“加强”了。
  我认为:加强或改善党对文艺的领导,是指党对文艺政策的掌握和落实,具体地说,就是党如何坚定不移地贯彻“双百”方针。
  至于对具体文艺创作,党究竟要不要领导?党到底怎样领导?
  党领导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党领导农业政策、工业政策的贯彻执行;但是党大可不必领导怎么种田、怎么做板凳、怎么裁裤子、怎么炒菜,大可不必领导作家怎么写文章、演员怎么演戏。文艺,是文艺家自己的事,如果党管文艺管得太具体,文艺就没有希望,就完蛋了。“四人帮”管文艺最具体,连演员身上一根腰带、一个补钉都管,管得八亿人民只剩下八个戏,难道还不能从反面引起我们警觉吗?
  哪个作家是党叫他当作家,就当了作家的?鲁迅、茅盾难道真是听了党的话才写?党叫写啥才写啥?!那么,马克思又是谁叫他写的?生活、斗争——历史的进程,产生一定的文化、造就一个时代的艺术家、理论家,“各领风骚数百年”。从文艺的风骨——哲学观来说,并不是哪个党、哪个派、哪级组织、哪个支部管得了的。非要管得那么具体,就是自找麻烦,吃力不讨好,就是祸害文艺。
  
  各文学艺术协会,各文学艺术团体,要不要硬性规定以什么思想为唯一的指导方针?要不要以某一篇著作为宗旨?我看要认真想一想、议一议。我认为不要为好。在古往今来的文艺史上,尊一家而罢黜百家之时,必不能有文艺之繁荣。
  
  文艺创作是最有个性的,文艺创作不能搞举手通过!可以评论、可以批评、可以鼓励、可以叫好。从一个历史年代来说,文艺是不受限制、也限制不了的。
  
  赵丹文章还说到“外行领导内行”问题,提出“为什么要死死拽住那么多非艺术干部来管住艺术家们呢?有些非艺术干部在别的工作岗位上也许会有所作为的。可是,如今那么多‘游泳健将’都挤到一个‘游泳池’里,就只能‘插蜡烛’了”。赵丹还以自己筹拍《鲁迅》为例说,一九六年试镜头,反反复复,胡须留了又剃,剃了又留,历时二十年,终于没拍成。我还看到一份“关于赵丹艺术生涯”的资料,他一九三三年至一九四九年拍片三十二部,而一九五年至一九六五年仅拍了八部。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八年正是赵丹人生的黄金时段,而他在艺术上却留下一片空白,这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是多么残酷!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年发病前,他精力旺盛,曾拟拍周恩来、闻一多、齐白石、阿Q、李白等片,结果一部也没拍成。真有点“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壮!
  赵丹当年发表此文后,许多报刊纷纷转载,文艺界反响巨大,巴金、冰心、夏衍、阳翰笙、陈荒煤、白杨、张瑞芳等文化界名流都表示支持。巴金当年十月十一日至十三日写的《赵丹同志》中就这样写道:“赵丹毕竟是赵丹,他没有默默地死去。在他逝世前两天,《人民日报》发表了他在病床上写的文章《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最后有这样一句话:‘对我,已经没什么可怕的了。’他讲得多么坦率,多么简单明了。这正是我所认识的赵丹,只有他才会讲这样的话:我就要离开人世,不怕任何的迫害了。因此他把多年来……积在心上的意见倾吐了出来。”同年十月十四日巴金又以《没什么可怕的了》为题撰文说:“赵丹说出了我们一些人心里的话,想说而说不出来的话。可能他讲得晚了些,但他仍然是第一个讲话的人。我提议讲真话,倒是他在病榻上树立了一个榜样。”
  连很“听话”的曹禺,读了赵丹文章,他也写道:“那是他在病床上的呐喊、呼吁、争论、劝说、诉苦,甚至是祈求!他对文艺发展前途的热烈盼望,点燃起每个人心中的火焰。……读了赵丹的短文后,联想起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赵丹同志的遗文,虽然仅限于文艺,但他的心肠和用意是深远的、广阔的……”
  赵丹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那时他才十八岁,已发起组织了中国第一个具有一流水平的话剧团——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此后几年间,他接连主演了《时代的女儿》、《到西北去》、《上海二十四小时》、《夜来香》、《清明时节》等一系列中国最早的有声影片,奠定了他的影星地位。一九三六年到一九三七年间,他又主演《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获得广泛好评,被世界影评界公认为中国三十年代的代表作。赵丹曾两次入狱:一次是一九三九年,他抱着理想和幻想赴新疆开拓新剧工作,于一九四年五月被反动军阀盛世才逮捕,入迪化监狱长达五年之久,后经周恩来、阳翰笙等设法营救出狱;第二次是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三年遭江青一伙迫害,被非法关进上海提篮桥监狱五年多。
  赵丹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要相信说真话的力量。五十年代,他主演的电影《武训传》横遭批判。之后的运动,因为他直言的性格,自然不会走好运。六十年代初的一次晚会上,赵丹向周总理诉苦:说是“棍子爷们”老要整他,抓住他一两句话“无限上纲,揪辫子、打棍子、戴帽子,批得人人灰溜溜的真没劲”!张瑞芳听了,为他捏了把汗,劝他要注意“管住自己的嘴巴别走火”,但他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不久,赵丹又对周总理说:“总理呀,请你给我发一张免斗牌!请棍子老爷们不要再斗我!我是个艺术家,不是什么政治家。请关照他们别用政治家的标准来要求我,请用艺术家的标准来要求我!让我心情舒畅一些,发挥我的特长,好好拍片……”赵丹病重期间,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等前来北京医院看望他。他打着吊针说:“文革以来十四年了,粉碎‘四人帮’也已经三年多了,但我还没有拍成一部电影……”此原因何在?赵青轻描淡写说,“如文艺思想未解放、人事关系不好处、合作条件不具备”等等。其实,深层地看,还是体制的问题。赵丹用自己的话说了:“我们懒得管‘体制’,‘体制’可死命管住我们。”这使得赵丹晚年不得不独自感叹:“一生多蹉跎,老来复坎坷!”
  文章写到这里,有朋友来谈起朱正的反右专著《一九五七年的夏季》,谈到吴祖光其人其事。吴祖光一九五七年当了大右派,因他在一个座谈会上直言,谈了文艺体制、外行领导内行等问题。吴祖光当时还在《谈戏剧工作的领导问题》一文中写道:“对于文艺工作者的‘领导’又有什么必要呢?谁能告诉我,过去是谁领导屈原的?谁领导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鲁迅?谁领导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贝多芬和莫里哀?”时间过了二十三年,“文革”结束了,右派平反了,赵丹临终前的遗言,谈的还是吴祖光当年谈的老问题。赵丹遗言中说:“层层把关、审查审不出好作品,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有生命力的好作品是审出来的!”又是十四年后,一九九四年大剧作家曹禺躺在北京医院病床上,吴祖光去看他,俩人回忆六十年的创作生涯,感慨万端。吴祖光归来后写了篇广为学界称道的妙文:《掌握自己的命运》(载《读书》1994年第11期),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想,领导是重要的。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一个部门,机关,学校都要领导,军队尤其要领导……但是,文学、艺术创作却是另外一回事,她是艺术品,她是公开的,不是秘密的;亦可以说,除法律对她的限制之外,广大的读者和观众都是她的领导……”接着,吴祖光又提到了一九五七年提出的问题:“屈原等是谁领导的?李白、杜甫是谁领导的?关汉卿、汤显祖是谁领导的?”一九五七年至今,四十多年了,问题总是不断地被提出来。
  二○○○年是赵丹逝世二十周年。重读赵丹二十年前的临终遗言,自然感慨良多。也许赵丹的话不很中听,但对繁荣文艺应该是有益无害吧。在新世纪曙光即临时,重温它,也是对一个真正的人民艺术家的最好怀念。
  
   写于一九九九年岁末
其他文献
自从有了衙门,就有了吃衙门饭的人。一代一代,越吃越有滋味。  皇上设置了各级衙门,派官员主管。官员不管能干的还是不能干的,哪怕你三头六臂,也不能单枪匹马,包打天下。因此,必须有人替他掌管各项事务,钱谷、刑名,文书、河工;还要有人替他跑腿,催粮、催款,抓贼、拿人。这些办事的,跑腿的,就是“吏”。如果说“官”还有一半是吃的皇家饭,“吏”,便是吃定了衙门饭的人群。  别看官员或因世袭、或以科举、或靠捐纳
期刊
三年困难时期,我作为江苏省委工作组人员,派往苏州吴县湘城、东桥等地整社。  因“大跃进”带来的“浮夸风”蔽及全国,弄得饿莩遍地,民不聊生。彭德怀亲见此情,呈“万言书”与毛泽东,毛不信,可能未亲眼目睹。可是我确是见到了。到县委我已聆听到“湘城事件”,因谎报产量,上缴过多,百姓已家无口粮。我抵湘城农村,时值凉秋,只见老弱翁媪,坐在门口愁眉苦脸地晒太阳。脸浮肿锃亮,连眼皮也睁不开。我上前问候:“老大爷,
期刊
一    李南央的《我有这样一个母亲》一文,于一九九九年五月发表于《书屋》杂志后,经过好些报刊的转载,在广大读者中引发了一阵“冲击波”。据我所知,大多数人对此文持肯定态度;但也有人不大赞成写这样的文章,或怀疑此文的真实性。一篇世间少有的非难自己母亲的文章,在各种各样的读者中,引发各种各样的评论,这自是必然的现象,不过有些问题确也需要解释清楚。针对读者的看法,李南央又写了一篇《答读者问》,发表于二○
期刊
很久以来,人们习惯于用是与非来理解、评价各种事物。但当今的社会五彩缤纷,不确定性和愈来愈趋向于多元化成为显著的特征。恰如后现代主义所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比如说,人类的生存状态因不同的社会、文化、地域、习俗等原因而呈现出千姿百态,究竟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已难以用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评判标准来衡量。近来风靡全球的畅销书——法国女作家玛丽·达里厄塞克的《母猪女郎》,又向我们展示了当代法国
期刊
李南央的文章《我有这样一个母亲》具有一种震撼力,这是因为她如实地生动地描述了一个过去了的时代的某种典型。这种典型曾在文学作品中出现过,最早是刘心武的《班主任》中的谢惠敏,后来是谌容的《人到中年》中的那位“马列主义老太太”;当然还有其他。不过只有这一次(政治人物的传记除外)才作为真人真事出现在李南央的文章中,而且有了淋漓尽致的刻画。范元甄的性格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例证,表明左的思想斗争的方法可以把人性压
期刊
运 斤  ■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时,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  “从前有个郢地人,在自己的鼻尖上涂一小点白粉,薄得像苍蝇的翼翅,让一个姓石的师傅来把它弄掉。石师傅抡起一柄大斧,呼呼生风,放势一斫,白粉全削掉了,鼻子却一点没伤,那郢地人站在原地纹丝不动,面不改色。”  “宋元公听说,要人找来石师傅,叫他:‘给我再斫一次。’石师傅道:‘我的确能斫,不过,我的对手现在已经死掉了。’我也一样,自从惠夫
期刊
山公主吏部,也就是中组部。是位对别人只勾食指头的角色,别人只有趋奉不迭了。也有一回不灵——他遇着了嵇康,嵇先生回他一封《绝交书》,说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与他划清界线倒还罢了,又引《庄子·秋水》篇骂山涛“己嗜臭腐,养鸳以死鼠”,一撑竿把当官的一船人打死。这种朋友互救的特例,在后来历次政治运动中都绝迹了。
期刊
我自从取了这“饭牛”笔名后,不断听到有人为我解释:“他是吃饭的牛”。但老实人就老实地问我:“饭牛是什么意思?”  我只好取出清代沈德潜选的《古诗源》,翻到第九页上的《饭牛歌》给他看。出处在《淮南子》。  我这人是天生的劳碌命。为何?我出世时在丁丑年正月初五,巧在牛年牛日生。何况幼时又为地主放牛,因此取此笔名,以志不忘。  当然,不知“饭牛”出处和含义者是有;但知“饭牛”出处和含义者也不鲜。汪曾祺他
期刊
拜读《书屋》2001年第7、8期合刊号上彭明道先生《叩问》一文,颇多感触,首先我对彭明道先生治学的认真态度以及考证的细致表示折服,然而,对于彭先生的有些结论却不敢苟同,下面一一道明,以求教于彭先生和专家、读者们。  一、将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写作时间标定为1925年,不会不经过毛氏本人首肯。诚如彭先生所述,在正式出版物上见到毛氏此词有写作时间标定的,确实是1963年12月(见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文
期刊
《说说毛泽东诗词》(《书屋》2000年第1期,以下简称《说说》),确乎是一篇惊世骇俗的奇文。作者以非凡的学术勇气和独特的审美眼光,巧运灵思,力排众议,对长期以来被赞誉得无以复加的毛泽东诗词进行了透骨剔髓的解剖,使之由飘渺乎神坛,倏地着陆于人间诗坛。读这样的文章,真使人眼界大开,获益匪浅。  不过,学术论文也同审美创造一样,难得尽善尽美。细读《说说》,觉得某些具体分析尚存在一些可议之处。兹不揣冒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