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瓷碗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j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困难时期,我作为江苏省委工作组人员,派往苏州吴县湘城、东桥等地整社。
  因“大跃进”带来的“浮夸风”蔽及全国,弄得饿莩遍地,民不聊生。彭德怀亲见此情,呈“万言书”与毛泽东,毛不信,可能未亲眼目睹。可是我确是见到了。到县委我已聆听到“湘城事件”,因谎报产量,上缴过多,百姓已家无口粮。我抵湘城农村,时值凉秋,只见老弱翁媪,坐在门口愁眉苦脸地晒太阳。脸浮肿锃亮,连眼皮也睁不开。我上前问候:“老大爷,吃过饭了?”老翁头也不抬,没精打采地说:“同志啊,那里有饭吃,上个月还每天一两(米),现在是一两也勿两哉!”后来一打听,确是饿死人了。
  我赶忙组织年轻稍有力气的,到河塘捞鱼虾、摸螺丝、挖野菜、采树叶充饥。同时商量哪些蔬菜下种成长较快,大家都说鸡毛菜最快,个把星期就能食用。反正千方百计找成长快的瓜菜种植,生产自救。过了几个月,庄稼有了收成,还可拿去城里换点油盐,大家才面有起色。“整”了年把,要撤回省里,乡亲们都依依不舍,有的竟号啕大哭说:“同志啊,癋是伲里格救命皇菩萨!”大队干部知道我会写字,一定要我在大队部堂屋的墙上写副对联留念。我不能有拂父老心意,举笔写下上联:“癋末僵格哉”(当时才来常听说的一句话,意谓:“这事情糟糕透了”),下联“终归有办法”。信手诌成,极为不工。但乡亲们却欢呼:“同志啊,癋说得对,总归有办法!”
  说了当时环境,苦中作乐,同老乡们闲聊时,会犯旧病,问有什么古物。他们说:“大跃进”平地,曾癎古墓。我急问:“挖出什么?”答:“挖出的有小人、小马、小猪等,也有瓶瓶罐罐。”“在哪里?”“那时民兵打靶,把这些当靶子,打光了!”“喔!还有瓶罐呢?”“坟里的东西,不吉利,也都掷碎了。”“想想还有剩下的?”有一人说:“有只碗,给×村疯子拿去当饭碗了。”我听了急忙赶去,疯子住的是间破猪屋,满地稻草,污秽不堪。疯子不在,问邻居,答:“疯子偷鸡,烧熟正吃,被人知道,连碗连鸡掷了。”我想碗被掷破,当可找些碗片。翻开腐草,臭气冲鼻,忍着乱翻,竟找到一块高足碗底,明代青瓷,邻人见我之惋惜状,又告知:“还有一只在前村,做猫饭碗了。”拔脚赶到前村,果真见到,问主人,答:“同志啊,你拿去吧!”我怎能白取。到镇上买得大花碗一只交换。捧回洗净,确是明瓷,完整无缺,保存至今。
其他文献
《书屋》编辑部:  你们转来的贾克爱人的声明已收读。  我在与李辉的《问答》中提到的一九五五年冬季的一天早晨,我看见贾克爱人穿着路翎被捕时遗落下的那种大衣走出院子,是根据我的记忆。如果我当时看错了,那个人不是贾克爱人,我在这里向她赔礼道歉。  我想再补充说一点:剧作家贾克在反右运动结束后即调往太原,任山西省文化局副局长。和我提到的许多与我的案件有关的人一样,他后来在“文革”中也遭受了打击和磨难。一
期刊
编完亡友苇岸先生的《上帝之子》这本美文美画集后,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一颗悬挂已久的心才稍稍安定下来。作为编者,我还有一些琐屑的事务向读者朋友们交待。  一九九九年六月二日,在我噙着泪写就《苇岸先生走了》一文并在《武汉晚报》副刊上发出后,作家周翼南先生当晚打电话给我,除了表示他的哀思之外,他还古道热肠地告诉我,在见到我编发的苇岸先生《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六篇美文时,他就动了编一本苇岸先生散文集的念头
期刊
十多年前,写了一篇短文:《不似真实,胜似真实》。事隔十来年,又想到这个问题。秃子做和尚——现成头脑,从这旧文抄录几段,偷懒,说我在“炒冷饭”,我也可以强辩:扬州炒饭,不是也很好吃吗?一笑。  “记得二十年前,柳成荫(注:无锡惠山泥人研究所工艺美术师)曾做了个小李逵送我,这个小小泥塑只有拇指那么大,但看来却轩宇非凡,神气逼人!许多画家为它喝彩,纷纷向他索取,以致不惜用自己的作品与他交换。为啥许多画家
期刊
李慎之先生:  拜读过近年来先生的一些大作,得知先生如此高龄,仍在社会思想领域里作艰难的探索和启蒙工作,实深感佩!  顷接今年第五期《书屋》杂志,即将先生给舒芜先生的信读完,文中谈五四,谈启蒙,谈鲁迅与胡适,结合个人经验道来,尤足启发来者。先生的论题均是大问题,其中有些我亦曾思考过,与先生颇出入,今不揣谫陋写出就教于先生;因先生是公开刊布的,故不另付邮,权当公开信发表。冒渎之处,乞希鉴谅。  首先
期刊
上个世纪末我主编的《历代忧国忧民诗选》(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该书选取了历史上数百首杰出的忧患诗词予以赏析,当我为书中的忧患诗情所打动久久不能平静,同时盼望新世纪有新的忧患诗作问世之际,诗人、乡友田海给我寄来了他刚出版的新诗集《俯瞰人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细细品来,共鸣顿生,我高兴地发现这是一部饱含忧患意识的新诗集。  《俯瞰人间》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哲理篇”,收长篇哲理诗《俯瞰人间——
期刊
“文革”已经成了中国作家重要的写作资源,对“文革”反思程度的深浅是衡量一位作家精神空间是否博大的主要标尺之一。当我们一次次被《随想录》、《晚霞消失的时候》等作品震撼时,我们同时向作者献上了深深的敬意。如果有人再进行“文革”叙事的话,我们就要提出这样的疑问:“文革”已被那么多人反复传说,你的新意在何处?我想,这个问题一定曾苦苦困扰着写作《坚硬如水》时的阎连科。  有人说,重要的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
期刊
灵魂的孤零使鲁迅在汉语生存语境中独一无二。  鲁迅的生命中没有上帝,没有源于上帝的土壤、清泉和亮光。仰望夜空,他看不见永恒救赎者爱的天窗敞开,他不能由此蒙恩惠、得怜恤、得随时的帮助。他敞开自己的灵魂向一个漫漫长夜,孤苦零丁。有饥渴,他无处得饱足;有盼望,他无处得回应;有软弱,他无处得坚固;有过犯,他无处得清洗;有试探,他无处得抵挡;有求告,他无处得垂听;有痛苦,他无处得安慰;有疑惑,他无处得启明。
期刊
徐志摩对中国新诗的贡献及其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文学史已有公论。然而仅凭这些,诗人是无法获得超越历史时空的关注的。历史启示我们,愈是复杂的人物愈有魅力。当并不轰轰烈烈且短暂的一生成为一种象征,为世人留下了恒久的思念与争议的时候,诗人得以永恒。诗人传奇般的情感历程与天纵之才交相辉映,织成一片炫目而神秘的光影,吸引了诗人生前身后的无数世人。在逝去的七八十年岁月里,无数笔触热切而又似乎徒劳地试图解构徐志摩、
期刊
朋友被害,闻笛思旧,曾把友谊高歌入云一番(四益先生说他的《闻笛赋》写得也吞吞吐吐,介绍此画时干脆用了一个《向秀的转向》的题目)。  其注《庄子》,未竟而卒,云郭象据之成书,毛(泽东)氏判其“郭象无行”,抑指此侵占著作权欤?然日子长了,寂寞难挨,还是去见司马昭,甘受其面辱:“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这当然难不倒真读过书的向秀,回答说:“巢许狷介之志,未达尧舜之心,岂足多慕。”总算讨到“只要承认错误
期刊
自从有了衙门,就有了吃衙门饭的人。一代一代,越吃越有滋味。  皇上设置了各级衙门,派官员主管。官员不管能干的还是不能干的,哪怕你三头六臂,也不能单枪匹马,包打天下。因此,必须有人替他掌管各项事务,钱谷、刑名,文书、河工;还要有人替他跑腿,催粮、催款,抓贼、拿人。这些办事的,跑腿的,就是“吏”。如果说“官”还有一半是吃的皇家饭,“吏”,便是吃定了衙门饭的人群。  别看官员或因世袭、或以科举、或靠捐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