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音乐学科的德育渗透

来源 :音乐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orseb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是一种美育,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润物无声的德育渗透,将思想和艺术相融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新时代的浙江音乐学院作曲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美好艺术意境,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发掘和教学方法创新等角度出发,构建“以美育德”完整育人体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探索音乐专业“学科德育”特色育人模式。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时期则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在新时代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高校亟需追根溯源、有的放矢地探究最合适的德育资源,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的认同,培育他们形成健全人格,筑牢人生之基。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重视艺术审美教育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篇》)。近现代教育家蔡元培首倡“以美育代宗教”①,他曾说:“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②音乐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善于激发和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并反映社会现实,音乐专业教育就是以审美为核心的美育范畴的教育教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30日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在专业音乐院校,音乐学科育人就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感人的音乐元素等,以美育德,在开展美育的过程中,通过灵魂对话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触动其心灵,使其在潜移默化的美育中受到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
  每位教师都承担有育人的职能。2016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把做事做人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段话简洁凝练地传递出高校学科德育的内涵。开展学科德育,是要以专业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和运用蕴含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挖掘各专业的德育元素,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实现通识课、专业课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让所有的教师成为塑造学生品格、 品行、品位的人生导师。“以美育德”即是学科德育在音乐院校的生动实践。

一、音乐专业“学科德育”的可行性


  音乐学科蕴含丰富深刻的道德元素。就教学内容而言,音乐、舞蹈、戏剧等音乐类学科虽然各有特色,教法也不尽相同,但作品是音乐学科共同的“细胞”基础,其教学都离不开一首首具体的作品。音乐作品是音乐家基于深刻的人生感悟和丰富的社会经历创作出来的,包含了创作者的美好情感和道德情操。所以音樂作品都是有情怀的,具有一定的人文内容和意义,都包含一定的人文思想和精神。随着音乐的内容表达,人们自然而然会走进音乐的世界中,并在思想情感上形成共频同振。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高尚道德情操的升华,能让学习者在美好的音乐意境中产生情感和道德上的共鸣,进而影响其行为,使他们回归初心,增强明辨善恶是非的能力,深化对真善美的认知,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每一首音乐作品的技术分析前,教师都可以先讲授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和精神,有意识地让学生提高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并在随后的作曲技法、演奏技法和演唱技法等教学中具体感受这些思想和精神,将其融入自己的认知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求真崇善的“三观”。如解析某一首作品时,可先介绍作者,联系他的生平和其他重要作品等,讲授作品主题以及创作时的思想情感和社会环境,加深学生认识作品,引发特定的思考,培养特定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艺术的熏陶和教育中体验到了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升华,也实现了高校美育和德育的有机统一。
  此外,从教学形式看,音乐教学一直有师徒制的传统,采用师徒相承、口传心授的模式,这种一对一的教授方式,使专业教师和所指导学生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牢靠,教师无论在学习、生活还是思想方面都极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先天的特性也更有利于“学科德育”在音乐专业的开展和实施。

二、德育进课堂——作曲课“学科德育”的早期探索


  在音乐院校特殊的师徒式教学环境下,2015年,筹建中的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愈发感受到专业教师比专职思政工作人员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更有针对性,也更有实效。在谋划教师岗位设置时,该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德育进课堂”的理念,要求每位专业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起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思政育人职责。“德育进课堂”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中西音乐作品思想和技术的解构分析,既掌握作曲技术理论,又在思想上得到潜移默化的升华。在这方面,作曲教师走在了前列,他们早期探索时的课堂德育内容集中体现在三方面:
  (一)以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为核心的革命情怀教育
  作曲教师对学生革命情怀渗透集中体现在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贝多芬的《英雄》、田汉和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吕其明的《红旗颂》等中外作品教学中。如捷克作曲家贝德里赫·斯美塔那创作的《我的祖国》,其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是一首美丽激荡的交响诗,呈现的是气势雄伟的捷克母亲河,能让听者乘着音乐的翅膀,徜徉在幻想的诗篇中,极大地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义勇军进行曲》“唱”响了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于关乎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诞生,对激励和铸就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品格起了巨大作用,后来成为中国的国歌。通过引导学生强化学习这些作品,他们心底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也油然而生。
  (二)以崇善尚美和求真务实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教育
  作曲教师对学生传统文化渗透集中体现在何占豪和陈钢的《梁祝》、李焕之的《春节序曲》、施光南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朱践耳的《纳西一奇》等作品教学中。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题材来自广为流传的一个民间故事,创作以越剧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成功使美丽的蝴蝶飞到中国人的心上,并漂洋过海走向世界;交响音诗《纳西一奇》根据云南纳西族口弦调创作,它把现代西方作曲技法与我国民族音乐韵律有机结合,谱写出东西方音乐相融相生的生动音诗。很多中国作曲家在创作时十分注重运用经典古诗词、民族民间音乐、戏曲等中国元素,学习他们的作品,就是一次次的优秀传统文化浸润。   (三)以热爱自然和和谐共生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教育
  作曲教师对学生生态文明渗透集中体现在梅西安的《鸟鸣集》、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娄树华的《渔舟唱晚》、谭盾的《水乐》等作品教学中。如《鸟鸣集》创作者梅西安充满对大自然的热爱,他以钢琴模拟森林中各种鸟情趣盎然的叫声,以音与色的“通感”描绘大自然的丰富色彩,引导听者走进自然,进入鸟语花香的世界;古筝名曲《渔舟唱晚》题材取自王勃的《滕王阁序》,以歌唱性的旋律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晚霞漫天、渔歌起伏、渔夫满载而归的欢快喜悦情景,深切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这些作品的学习,能使学生回归自然、融入自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
  此外,在音乐作品的技术解构分析方面,作曲教师也进行了德育的思考和探索。如《义勇军进行曲》不仅作品本身充满革命豪情和爱国热情,从作曲技术而言它的曲式结构完全按照黄金分割法划分,是运用数列结构的典范,聂耳在创作中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才华,成为运用数列结构创作中国现代歌曲的开拓者③。当此歌成为中国国歌后,它的艺术价值进一步彰显,其卓越成就不言而喻。学生在这样的分析学习中会不由自主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胸中涤荡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构建作曲课“学科德育”教学体系


  浙江音乐学院2018年全面启动实施“学科德育”,作曲与指挥系积极响应,其中作曲教研室在前期“德育进课堂”的基础上,从课程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发掘和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率先思考,探索构建作曲课“以美育德”完整教学体系。作曲教研室要求教师在“学科德育”具体施教中着重围绕传承、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潜心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并以此为“学科德育”的教学导入方向。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教学设计,精心设计课程“审美判断与价值观”层面的内容要求,真正将德育内容嵌入课堂教学中,最终形成作曲课“学科德育”特色模式,以美育德,以德促学。
  (一)作曲课“学科德育”的教学目标
  作曲课“学科德育”总体教学目标是:坚持作曲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集中体现在将课程的教育性提升到德育高度,标明课程教学目标之首要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养成,充分发挥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协同效应。按照“学科德育”的新要求,将个人理想和社会担当有机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的“红专”与课程教学目标的教育性、知识性、技能性相互对应,学科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辅相成,并承载起正确的职业观、成才观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德艺双馨、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
  作曲是一门综合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课程,作曲课与理论作曲的“四大件”课程(和声、复调、曲式、配器)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四大件”理论是作曲学生创作的坚实基础。作曲专业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
  1.培养专业认同——态度与价值
  作曲课是贯穿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学生五年的专业基础课,是集音乐创作实践与创作理论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学生将从音乐文化、跨文化,以及尊重历史观点出发,以兼收并蓄的原则,了解和认识所学专业的主要内容、学习方向等,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中外作曲技能。
  2.培养学习意识——知识与技能
  作曲课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的艺术语言,结构化的声音,以及一种心理声学现象”讲授给学生。教师通过具体教学设计,逐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锻炼学习能力,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培养核心素养——过程与方法
  作曲课采用一对一授课方式,向学生传授学习大学本科程度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通过解析各时期重要的音乐文献,包括从巴洛克到二十世紀各种体裁的器乐和声乐作品,以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等,使学生了解音乐构成的本质。在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激发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养。
  (二)作曲课“学科德育”的教学内容
  作曲课“学科德育”的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学科德育”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通过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提升、教学体系构建等,将德育嵌入知识化和技能化的课程教学内容,实现“学科知识体系、专业技能教学”与“职业道德与素养教育”并举;运用思政理论教育的学科思维艺术化处理教材,组织教学内容,在解析音乐作品、传授中外作曲技能、带领学生开展创作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爱国敬业、至美至善,勤奋刻苦、坚忍不拔,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严谨务实、求真创新等优良品格。据此,根据作曲课自身特点,其“学科德育”主要围绕四方面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1.爱国敬业、至美至善
  音乐是表达作曲家个人思想和情感的载体,音乐也是世界的语言,蕴含在作品中的深邃思想和美好情感是人类社会所共通的。其中爱国主义是中外作曲家永恒的创作题材,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又无不闪耀着敬业忘我的人性光辉。因此,学习作曲技术,了解作曲家,把握作品思想,就是一场最生动的爱国主义和敬业奉献精神教育。
  音乐教育属于美育范畴,而美不是孤立的,它与真、善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美是艺术的真谛,音乐是精神美的化身,音乐能走进每个人的心灵,带领人们随着节奏和韵律去领悟世界最善最美的真谛,感受人间最真最纯的情感。作曲学生与音乐作伴,就是与真善美相随相行。
  2.勤奋刻苦、坚忍不拔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而如何以相适的专业技法来表达创作观念和内容,则需要学生下一番苦功夫,这必然要通过日复一日不断练习与反复实践,才能逐渐掌握更为纯熟的创作手法,并向优秀靠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曲学习也一样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学习者具有顽强的毅力,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在点滴的日常积累中成长成熟,从创作小作品到大作品,继而形成自己的音乐语汇和个人创作风格。
  3.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音乐是创作者对于世界主观印象的外化,也是创作者个人经历、体验的表述,作曲教师要求学生尽可能地涉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音乐家的作品,并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作为养分,多学、多看、多想,做到海纳百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打牢创作的基石。
  包容、宽容的个人品质,是学生身处集体、求同存异所必须具备的,而且作曲专业本身也要求学生具有宽广的胸怀和包容心,这样才能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各类音乐技术,并娴熟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4.严谨务实、求真创新
  好的音乐创作不仅要求作曲家对作品进行整体把控,更在于对细节一丝不苟的设计与处理。因此,作曲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势必要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地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从作品的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全局、从感性到理性,逐步探究真知、融会贯通。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音乐创作更离不开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创作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作曲学生一方面要学习国内外各个时期不同的作曲技法和风格,更重要的是要将技术与自身的优势特长、创新观念和时代特色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三)作曲课“学科德育”的教学方法
  要达到“学科德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必须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与举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影响颇大,作曲教师首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育人作用,并要结合第二课堂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等功能,共同推进作曲课“学科德育”的落地开花。
  1.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
  哲学家柏拉图曾说:“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④因此,作曲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自我做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传递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师徒式的音乐教学中,作曲学生的学习状态很多受教师的影响,教师高尚的情操、丰富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特别是教师的道德行为、师爱品质会对学生一生产生重要影响。作曲教研室近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专业特长和时代精神,组织创表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钱塘江音画》、“吴越新韵”当代音乐创作与推广项目新作品、《中国梦主题歌曲》以及《党员“守纪”四字诀》、《人民的宪法》等多首主旋律作品,以强烈的感染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教师在此过程中受到一遍遍精神洗礼,也进一步为学生立起了时代榜样和思想楷模。作曲教师就是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中对学生施行德育引导,达到对学生思想与意识高度的强化。
  2.得当有力的教学举措
  (1)关心呵护。作曲课采用一对一小课授课方式,教师与学生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教师课内课外都要时常关心呵护学生,对其思想、言行、学业、生活等方面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讓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2)教育监督。大学生心智尚不完全成熟,自律意识也有欠缺,需要教师耳提命面不断提醒和引领。要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互动、交流与反馈,及时“诊断”学生的专业技能与道德品行,经常性进行引导与启发。
  (3)艺术实践。音乐需要演绎,因此,作曲专业一方面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创作与实践的循环中积累经验,也需要以作品演出作为创作成果的检验,并以现场演出增强其学习动力,深刻体会音乐要素,体验人生情感,同时在演出合作与协调中进一步锤炼自身品质。
  3.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1)实践服务。在作曲授课过程中,要采取课堂理论和实践采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在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同时,增加他们对国情、民情,对基层、社会的了解, 倡导在实践和服务中发现生活中的最美价值,并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文化活动。作曲课的教学内容除了西方体系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之外,还可分为民乐作曲、电影作曲、戏曲作曲等多个方向,要引导学生结合课上所学,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进行音乐创作,如开展中华经典诗词、古代名门家训家风原创歌曲大赛等主题鲜明、富有专业特色的活动。同时在课堂中要教会学生用“专业语言”阐述自己的意志情趣、人生理想和社会抱负,将之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培育为人处世的优良品格。

四、打造音乐专业“学科德育”立体化特色模式


  “学科德育”是结合各门课程内容,渗透德育元素,进行非体系化、系统化的教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突出重点、凸显特色、创新思维、注重实效。同时,“学科德育”不是独奏曲,而应是交响曲,所以音乐专业“学科德育”模式要树立“教材——教师——教学——管理”立体化育人理念,以教材为基础,紧抓教师这一关键,通过恰当的教学手段,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建立起立体化“学科德育”育人格局。基于此,在前期基础上我们着眼思路、原则、要求和保障等方面,总结探索一种音乐专业“学科德育”的特色模式。
  (一)音乐专业“学科德育”的总体设计思路
  这条总体设计思路是:聚焦一个任务,坚持“两个注重”,即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音乐知识传授中注重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注重音乐知识含量,探索构建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实践、社会服务、网络运用等多维课程组织形式。
  (二)音乐专业“学科德育”的主要原则
  音乐专业“学科德育”要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寻找其蕴含的德育元素,开展系统化、非体系化的育人工作。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如下:
  1.在知识传授中注重价值引领
  (1)推动话语创新。音乐专业教育要勇于破除“启蒙迷信”和“洋教条”,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音乐学科,并结合音乐专业学科特色以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
  (2)培养理论自觉。我们身处一个需要理论,也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音乐学科理应为人民述学立论,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创作。要以文艺理论为纲,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艺术创造,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⑤。   (3)提高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物质层面是国家富强,在精神层面是文化自信。要正确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使音乐学科成为文化建设和树立文化自信的强大推动力。
  2.在价值传播中注重知识含量
  (1)不空讲,注重内容的科学性。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音乐院校所传播的文艺理论也必须要彻底、接地气,即要把大道理变成贴切的知识单元,用作品说话,用事实说话,用逻辑说话。
  (2)不硬讲,注重方法的科学性。音乐学科教学要掌握和运用规律,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艺术教育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创造性地开展育人工作,以此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三)音乐专业“学科德育”的基本要求
  音乐专业“学科德育”教学设计,既要坚持一般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则,也要遵循适用于思政教育学科的特殊性原则。根据音乐专业“学科德育”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原则,其基本要求如下:
  1.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
  音樂专业“学科德育”德育元素的挖掘要立足实际,到社会中去找寻,从学科知识与社会应用的结合中去找寻,坚持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从应用实践出发解释学科理论的形成,与时俱进、因事而化、常用常新。
  2.坚持灌输与渗透并行
  音乐专业“学科德育”的灌输要着眼引导和启发,努力向心理环境、网络环境、社会环境等渗透,着重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如此就能润物无声,让学生从监督被动的学习转为自觉主动的吸取,并积极运用到实践中。
  3.坚持共性与个性并重
  音乐专业“学科德育”的教学设计要坚持共性与个性并重的原则,一方面应重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教学方法的合理得当,同时要充分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遵循他们学习的独特体验。
  4.坚持显性与隐性并举
  音乐专业“学科德育”的教学设计既要坚持显性教育,又要实施隐性教育,做到显性与隐性并举。在强化直接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隐性渗透,融德育于音乐专业教学中,通过春风化雨,达到铁杵成针的效果。
  5.坚持历史与现实相融
  音乐专业“学科德育”的教学设计要坚持历史与现实相融,通过认识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的比较、中国发展与世界形势的对比、中国特色与国际趋势的权衡,使德育元素源于历史又基于现实、面向世界,传承历史的同时体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6.坚持教育与约束同步
  音乐专业“学科德育”的教学方法必须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合理启发,同时,要遵循学校既定的规章制度,实行纪律约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向上向善。
  (四)音乐专业“学科德育”的重要保障
  音乐院校思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科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指导协调和评估督导工作。教务部门、宣传部门、学工部门等协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指导二级教学单位推进实施“学科德育”;二级教学单位是“学科德育”的具体实施单位,要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深入挖掘并构建专业课程德育元素内容体系,积极开展“学科德育”教学设计,精心设计每一门课程“审美判断与价值观”层面的内容要求,将德育内容巧妙融入教学中,落实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职责。

五、音乐专业“学科德育”通过内化于心最终实现德育


  知行合一,以致良知⑥。德育的关键在于“以情动人,以美育人”,只有道德与情感有机融合,并转化为学生自身信念后,才能将道德行为规范真正内化为自觉行动,学生也才能真正完成走向自律的过程,形成健全人格。“诗以言志、乐以和情”⑦,音乐专业教育恰恰是完成这种转化的催化剂,最终能使之凝聚为学生的一种道德品质。
  音乐学科实施德育渗透是十分重要的培养学生德行的方式,通过课堂教学、艺术实践和社会服务等活动,能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拓宽他们的艺术内涵和艺术感知,形成良好的思维定式,从内心深刻体会音乐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音乐学科具有先天德育功能,音乐院校要积极落实专业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重大责任,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校方要加强顶层设计,管理部门要贯彻落实并提供必要保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遵循“学科德育”的原则和要求,加强对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艺术实践活动的研究及综合运用,从而使音乐专业“学科德育”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9年浙江音乐学院理论类科研项目《音乐学科“课程思政”渗透研究——以作曲课为例》(项目编号:2019sz001)的成果
  注释:
  ①蔡元培:北京神州学会的演说词,载《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
  ②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第174页。
  ③童忠良:《论<义勇军进行曲>的数列结构》,载《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4期,第94页。
  ④柏拉图:《音乐欣赏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188页。
  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7。
  ⑥参见(明)王守仁:《传习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⑦参见(汉)孔安国:《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陈萍    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讲师
其他文献
人们普遍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唱歌是少数幸运儿独有的天赋,认为学习唱歌是相当神秘的一件事,不论是方式方法还是目标结果都难以捉摸,没有明确的客观标准和合理的方法可以作为教学手段。每个学生在最初学习声乐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声音有一种“抓不住”或“摸不到”的感觉,事实上,没有什么比声音离我们更近,同时也没有什么比声音离我们更远。声音是极具柔韧性的,特别是在我们直抒胸臆地表达最细致入微的感情时,它能
期刊
谢嘉幸教授主持开幕式  第四届全国美育大会于201 9年1 O月30日一1 1月3日在重庆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辽宁省地区由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美育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王英奎带队参加。此次大会以“瞄准教育薄弱环节,突破美育现实瓶颈,倡导美育教学创新,交流美育教学经验,展示理论实践成果,推动美育健康发展”为主题,美育大会由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全国美
期刊
《红灯记》是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由电影《自有后来人》改编的现代京剧,后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品。1966年12月26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贯彻执行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首次将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为“革命艺术样板”。1970年《红灯记》被搬上大银幕由中国京剧团《红灯记》剧组现场演出拍摄,后
期刊
在2018年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展演音乐会中,“古乐·新声——陈应时解译敦煌古谱音乐会”吸引了各界的关注,它将当前中国文化界重视传统音乐发扬的精神进行了独特形式的发展,将陈应时这样的音乐理论家在“幕后”卓尔不群的贡献进行了特别地推展,将近百年中国古谱研究热潮再一次进行了渲染,尤其是将古代乐谱解译成果进行编配并演绎,使其音响必将有效地作用于今后教学与研究之中,音乐会光照千秋的历史贡献必将在
期刊
(接上回第五回第二节)  去二抱琴而归,途中闷闷不乐,海生见去二回来,高兴道:“今晚备了红烧小肚,酱制口条,都是你平日所喜,我们小酌几杯,庆你喜得宝琴。”去二把钱还于海生,将购琴之事说于他知”海生笑道:“取琴出来弹给我听听呢?”去二取琴弹了一曲,海生笑道:“我听此琴音色甚好,你那四爷好物见多了,当然对此不屑一故。俗话说物中主人意,便是好东西。别想那么多了,快来饮几杯吧!”酒罢,去二洗净杯筷,伺候海
期刊
太陽光哟金灿灿
期刊
2019年11月1日,由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陕西省音乐家协会、陕西赵季平音乐艺术基金会、陕西省交响乐协会、厦门爱乐乐团主办的“华夏风采——崔炳元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在厦门大学科艺中心音乐厅举办,这也是著名作曲家崔炳元先生继北京、天津、南京、西安、昆明之后举办的第八场个人交响乐作品音乐会。  崔炳元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尤其是在交响乐创作方面成果丰硕,佳作不断。他秉承“让交响乐活在音乐厅”的理念,坚持
期刊
相比于其他艺术门类,歌曲的日常化、大众化特点尤为突出。曾有人说过,这世上或许有从来没读过书的人,但没有从来没听过歌的人。在歌声里,真实地记录着社会生活与时代变迁,也真实地记录下社会大众的喜怒哀乐。在新中国70年的光辉岁月里,歌声一路相伴,像一部留声机,清晰地刻下新中国前进的足音和全国人民与祖国同频共振的心跳。一、动与静:大踏步前进的祖国与和平安宁的家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
期刊
当琴弦的振动逐渐微弱,最终消散于空中,没有谢幕亦没有学声,舞台与观众席皆陷入了长久的静谧。如果说音响本身的终止通常代表着作品的结束,那在2019年的这个秋夜,梅西安这部《时间结束四重奏》的结尾则更像是由演奏家与观众共同谱写——以永恒般凝结了的时间与空气呼应了作品的主题。也许并非所有人都如此清晰地了解这部作品的背景与含义,但相信在场的每个人,无不在这一刻臣服于梅西安所创造的庞大神圣和汹涌感动之中。 
期刊
安徽籍的音乐学者在全国影响面不小,有国家院团的统领者,如中国歌剧舞剧院陶诚院长;有专业院校的掌舵者,如天津音乐学院徐昌俊院长、浙江音乐学院王瑞院长;当然更有各个学科、专业的弄潮儿,朱践耳、吕其明、朱晓谷、刘英、田可文、田耀农、卞萌等。王安潮教授也是其中一个颇具影响力的音乐学者之一,他在音乐学理论及其相关领域中成绩斐然,数量多、质量高的成果,使其成为同辈中的翘楚者之一。他不仅活跃在院校的学术领域,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