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有机会面见美国总统,我只向他提一项要求:修公共厕所。我知道,美国人的家里,都有很漂亮的抽水马桶,但我同样知道,喜欢出门远游的美国人,没有谁能够将那个抽水马桶,绑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说,我有一百个理由热爱美国的话,那么,我至少有一个理由不爱,或者说,不怎么爱这个美丽富饶的国家。我这一近乎武断的结论,缘于美国几乎所有餐馆门上都张贴着的一句话:Restroom for customers only (卫生间仅限顾客使用)。
餐馆这种美酒佳肴的场所,门前却挂着“入厕者免进”的“谢客牌”,总觉得不协调、不雅观、令人不快。其实,站在店家的角度想一想,门庭若市的餐馆,客人鱼贯而入,竟是直奔卫生间而去,一阵“哗哗”的水响之后,绅士淑女扬长而去,最多留下一声“三客游”(Thank you),这生意也就晦气得很。有一天,我看到华埠一家中餐馆的门口,在“卫生间仅限顾客使用”这句中英对照的“标语”下面,还用括号加了字体稍小的四个中文字:“面斥不雅”。这相当古雅的四个字,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当面驳回你上厕所的请求,怕你面子过不去。”
在中国的任何一家餐馆门上,绝不会有这一行字,因为,在大街小巷里,随时都可以看到醒目的指示牌,上面写着W.C(公厕)的字样。如果我说,便溺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一,相信不会有任何人敢于反驳。中国古话说,人有“三急”,不急时浑然不觉厕所之可爱,真到急得火烧火燎时,你就会觉得,厕所就是天堂。如果我进一步说,入厕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相信也不会有多少人反对。那么,在人权成为时髦话题的今天,我要在此大声讲出真话:中国人民的人权,至少在享受入厕自由方面,大大优于美国。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城市里,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公厕改造,别墅型的、花园式的、播放音乐的、自动喷香的现代公厕,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街小巷。也许,在一些偏僻的小巷里,还有一些厕所有待改进,但外地人、游客置身任何一座陌生的中国城市里,因找不到厕所而急得要哭的情形,是绝不会出现的。
相反,在美国的任何一座城市里,不管街上多么热闹、人流多么汹涌,公共厕所是几乎没有的。就以具有国际旅游名城美名的旧金山为例吧,在著名的渔人码头,仅有相隔甚远的两座公共厕所,简陋得很不成样子;在华埠的花园角广场,也有一座公共厕所,其脏其臭声名远播,此外,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公众可以自由出入的厕所了。以我的经验,我出门之前,一定要上一趟厕所,以免到了街上,有“内急”而无外泄之处。至于那些外地人、游客,那些不想用吃一顿饭换取上一趟厕所权利的人,走在街上是多么地没有安全感——要是突然“闹肚子”该怎么办?
旧金山的游民数量之多,几乎冠居全美。人们对此见惯不惊,很少想过这样一个问题:那些夜宿街头的民众,到哪里上厕所?答案其实很简单:就地解决。所以,在街道的僻静角落、小树丛里,时常可以看到一滩滩的大便、小便。前天正午,我在金碧辉煌的旧金山市政大楼前面的街上,无意间看到一位硕壮的非裔男子,躲在一辆停着的小卡车后面撒尿,而这种光天化日之下当街便溺的情形,我并非第一次看到。我相信,没有谁愿意看见这一幕。
如果我有机会面见美国总统,我只向他提一项要求:修公共厕所。我知道,美国人的家里,都有很漂亮的抽水马桶,但我同样知道,喜欢出门远游的美国人,没有谁能够将那个抽水马桶,绑在自己的身上。
程宝林,诗人、散文家,1962年出生于湖北荆门市。1994年,应美国加州DjerassiResidentArtists Program之邀,初访美国,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8年夏,以美国移民局核准之“杰出人才”身份,举家移民美国旧金山地区。曾获聘《世界日报》、《美华文学》、柏克莱加州大学延伸教育中心等机构,任职编译、执行主编、讲师等。程宝林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和旧金山州立大学(SFSU)英文创作系,获艺术硕士(MFA)学位。二十多年来,程宝林诗歌、散文作品被收入约100部选集,散文《一支铅笔》入选初中三年级《课外语文》教科书,列第12课。其诗歌及中国当代诗歌译作,散见于美国和欧洲英文刊物,并有作品被译为英文、日文和越南文发表。
程宝林主要作品:
诗集《雨季来临》、《未启之门》、《纸的锋刃》、《迎风奔跑》;散文随笔集《托福中国》、《国际烦恼》、《心灵时差》、《一个农民儿子的村庄实录》、《故土苍茫》、《洗白》;长篇小说《美国戏台》;新闻编著《星光作证——中国艺术节》(合编)。
如果说,我有一百个理由热爱美国的话,那么,我至少有一个理由不爱,或者说,不怎么爱这个美丽富饶的国家。我这一近乎武断的结论,缘于美国几乎所有餐馆门上都张贴着的一句话:Restroom for customers only (卫生间仅限顾客使用)。
餐馆这种美酒佳肴的场所,门前却挂着“入厕者免进”的“谢客牌”,总觉得不协调、不雅观、令人不快。其实,站在店家的角度想一想,门庭若市的餐馆,客人鱼贯而入,竟是直奔卫生间而去,一阵“哗哗”的水响之后,绅士淑女扬长而去,最多留下一声“三客游”(Thank you),这生意也就晦气得很。有一天,我看到华埠一家中餐馆的门口,在“卫生间仅限顾客使用”这句中英对照的“标语”下面,还用括号加了字体稍小的四个中文字:“面斥不雅”。这相当古雅的四个字,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当面驳回你上厕所的请求,怕你面子过不去。”
在中国的任何一家餐馆门上,绝不会有这一行字,因为,在大街小巷里,随时都可以看到醒目的指示牌,上面写着W.C(公厕)的字样。如果我说,便溺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一,相信不会有任何人敢于反驳。中国古话说,人有“三急”,不急时浑然不觉厕所之可爱,真到急得火烧火燎时,你就会觉得,厕所就是天堂。如果我进一步说,入厕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相信也不会有多少人反对。那么,在人权成为时髦话题的今天,我要在此大声讲出真话:中国人民的人权,至少在享受入厕自由方面,大大优于美国。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城市里,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公厕改造,别墅型的、花园式的、播放音乐的、自动喷香的现代公厕,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街小巷。也许,在一些偏僻的小巷里,还有一些厕所有待改进,但外地人、游客置身任何一座陌生的中国城市里,因找不到厕所而急得要哭的情形,是绝不会出现的。
相反,在美国的任何一座城市里,不管街上多么热闹、人流多么汹涌,公共厕所是几乎没有的。就以具有国际旅游名城美名的旧金山为例吧,在著名的渔人码头,仅有相隔甚远的两座公共厕所,简陋得很不成样子;在华埠的花园角广场,也有一座公共厕所,其脏其臭声名远播,此外,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公众可以自由出入的厕所了。以我的经验,我出门之前,一定要上一趟厕所,以免到了街上,有“内急”而无外泄之处。至于那些外地人、游客,那些不想用吃一顿饭换取上一趟厕所权利的人,走在街上是多么地没有安全感——要是突然“闹肚子”该怎么办?
旧金山的游民数量之多,几乎冠居全美。人们对此见惯不惊,很少想过这样一个问题:那些夜宿街头的民众,到哪里上厕所?答案其实很简单:就地解决。所以,在街道的僻静角落、小树丛里,时常可以看到一滩滩的大便、小便。前天正午,我在金碧辉煌的旧金山市政大楼前面的街上,无意间看到一位硕壮的非裔男子,躲在一辆停着的小卡车后面撒尿,而这种光天化日之下当街便溺的情形,我并非第一次看到。我相信,没有谁愿意看见这一幕。
如果我有机会面见美国总统,我只向他提一项要求:修公共厕所。我知道,美国人的家里,都有很漂亮的抽水马桶,但我同样知道,喜欢出门远游的美国人,没有谁能够将那个抽水马桶,绑在自己的身上。
程宝林,诗人、散文家,1962年出生于湖北荆门市。1994年,应美国加州DjerassiResidentArtists Program之邀,初访美国,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8年夏,以美国移民局核准之“杰出人才”身份,举家移民美国旧金山地区。曾获聘《世界日报》、《美华文学》、柏克莱加州大学延伸教育中心等机构,任职编译、执行主编、讲师等。程宝林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和旧金山州立大学(SFSU)英文创作系,获艺术硕士(MFA)学位。二十多年来,程宝林诗歌、散文作品被收入约100部选集,散文《一支铅笔》入选初中三年级《课外语文》教科书,列第12课。其诗歌及中国当代诗歌译作,散见于美国和欧洲英文刊物,并有作品被译为英文、日文和越南文发表。
程宝林主要作品:
诗集《雨季来临》、《未启之门》、《纸的锋刃》、《迎风奔跑》;散文随笔集《托福中国》、《国际烦恼》、《心灵时差》、《一个农民儿子的村庄实录》、《故土苍茫》、《洗白》;长篇小说《美国戏台》;新闻编著《星光作证——中国艺术节》(合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