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无绝招 拳无空招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xiaoh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拳无绝招,拳无空招”是恩师在世时常谆谆告诫我们徒子的话,是“八仙门”拳艺的核心与灵魂。
  
  拳无绝招
  
  1.层次:天下武林门派林立,各有所长。既然能开门立派、自成体系,并且流传至今,定然有其独到之处,必经历实战检验。这些拳法若学得精、练得好,搏击之时又能运用自如、恰到好处,那么这些招法都可以称为绝招,而不是所谓的独有几手是绝招,剩下统统都不是绝招。
  但是,如果说有机缘遇到明师倾心传授绝技,怎奈徒弟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学精、练好,不善运用,那么在师傅手中是绝招,在徒弟手中就不是绝招。
  习拳者层次不同,“绝招”的效果也不同。
  2.相对而言:由于习拳者先天素质不同,机遇不同,悟性不同,习拳的时间长短不同,同样的招法、技巧,各人修炼层次不同,水平也就不同。所以,高手在低手面前游刃有余,招招都是绝招,低手在高手面前束手束脚,招招都不是绝招。有道是“强中自有强中手”,高手在更高的高手面前就是低手,低手在更低的低手面前就是高手。许多形意拳名家善用崩拳赢人,但是,同样用一个崩拳,对付一般人可以,拿来与号称“半步崩拳打天下”的郭云深先生对阵,这一拳在郭先生面前崩得出去吗?肯定崩不出去,原因无他,因为是遇到了更高的高手。所以对于绝招这个,问题应该相对的来看。
  3.特殊现象和普遍原理:拳谚“一招鲜,吃遍天”、“千招会不如一招熟”讲的就是绝招的特殊性问题。习拳者在实战中运用一些独特、少见的拳法招式,能出其不意的战胜对方,因而把这些招法视为绝招。或者把适合自身条件、自己特别喜欢、用起来非常顺手、能立竿见影的拳法招式勤加演练、熟悉自如后,视为自己取胜的绝招。但是不管什么招法,“一招鲜、一招熟”的威力都是建立在习拳者本身的综合素质上的,如快打慢、硬打软、巧打拙等。都没有离开技击的基本原理。
  晚清时期,董海川先生与郭云深先生的一战,三天未分胜负,坐下来一谈,发现虽然拳式各异而理却相通。郭先生攻无不克的崩拳绝招没能拿下董先生,董先生神妙绝伦的八卦掌同样也没能拿下郭先生,因为两位先生的内在修为、拳术造诣已是非常之高,就是从没见过的拳法招式,在他们眼里也不过如此,因为它们没有离开技击原理这个框架。所谓绝招表现出来的是各有侧重罢了,但总不外乎攻和防这两个方面,有矛就有盾,只是看谁能把矛磨得更锐利,谁把盾打造得更坚固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化解不了的绝招。
  
  拳无空招
  
  1.拳法招式为实践而设计:武术起源于原始人类与野兽搏斗和部落之间的生存战斗。在当今世界,它的社会功能依然是防身制敌,至于健身和观赏作用,只是它的两个辅助作用。因此技击是武术的根本属性,实战是检验它是否正确的惟一标准。换句话说,所有的拳法招式是为实战中克敌制胜而设计的,离开了这个原则,所有的拳法招式就是空招,就失去了武术的本来面貌。习拳者可以十年不用,但是一旦运用于防身抗暴,往往面对的就是可能致伤、致残或致死的结果,而这时习拳者如果使出了华而不实的空招来,这不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嘛!
  2.拳法招式灵活运用:有机缘学习到了好的拳法招式,然而不知“学有定规,用无定法”的道理,不懂变通,运用不自如,再好的招法不能学以致用,也是空招。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运用变化,存乎一心,现以本门散手技法之一“连五捶”为例说明。连五捶技法要求“走圈走环,环中找直,直中找点”:“走圈走环”为本技法总纲,“环中找直”即寻找机会发力为直,“直中找点”为落准打击力点,后两句须相机而动,因为搏击时双方在不停移形换位,情况瞬息万变,举例示范的拳架仅是就一种典型的状态而言,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一道尽,实际运用须在此拳架上变通而行。如距离稍远可变捶为爪,距离稍近可弃捶改肘,只要不违背技法要求,能得机得势得实都为可行之招。所以实战中,每一招法,都要力求做到因势而动,有的放矢,攻其弱点、破绽,不可拘泥僵化、死搬教条,以免有空招出现。
  3.招法运用要有成效:运用招法,应该具有强大的威力,攻敌为必所救,攻敌为无所救。实战之中,运用技法的目的是为了解除对方对自己构成的威胁,进而制服对方,达到防身抗暴的作用。因此仅仅做到能学到精妙的招法、能灵活运用还不够,还必须要做到卓有成效。欲想做到此点,实际上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须假以时日,不辍修炼、完善,因为这是胆魄、功力、技法三者的综合体现。胆魄不够,临场心慌意乱,手酥脚软,平日所习忘之光光,谈何运用;功力不够,发出的拳脚毫无威力可言,不能摧根拔节、摧枯拉朽,招法用了也是白用;技法不够,不能让对方的力走空、让己方的力落实,若遇明手,必为对方所趁。这三者合一的要求是非常之高之难的。但是,也只有朝这个方向努力,只有这样,招法的运用才能有成效,否则是徒具空招。
  “拳无绝招,拳无空招”是本门从辩证的角度来对待武道。“拳无绝招”是告诫自己不要自满自大,艺无止境,没有谁敢说自己已学尽天下武技,悟尽天下武学,纵横四海无敌手;“拳无空招”是激励自己不要自卑自闭,要充满自信,只要循序渐进,不断进取,不断的积累,是可以追求到武道的真谛的,要把自己始终放在“在路上”的位置,不懈努力、求索。进而言之,“拳无绝招”是说没有破不了的招,也没有永远无敌天下的人,人首先要砸碎自己心灵的枷锁;“拳无空招”是说只要不停努力,总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人要有坚定的信念。“拳无绝招,拳无空招”合起来说,真正的绝招、实招其实是指人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屈不挠的斗志,这才是无敌的。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导弹可攻击千里之外,取人性命如探囊取物,生化学武器、常规武器,致人死地的东西方法真是太多了。在当代,武术仍不失为一种生存竞争、防身抗暴的手段,但是其作用也只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通过对武术的修炼,培养出坚忍不拔的毅力、不屈不挠的斗志来面对现实生活,我以为这才是如今武术的真正内涵与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在美国西部城市西雅图的老城区有一座很普通的公墓,这座公墓是利用不太高的山地建起来的,确切地说,这座山是横亘美洲大陆的洛基山脉的一部分,而在人们的眼里,还不能把这座小山与庞大的洛基山脉联系到一起。  在这座公墓里安葬的有富翁,也有工人和农民。而在山顶处的一角,有两处墓地虽然与其它墓地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只要是对中国武术稍有些了解的人,看了墓碑上的字以后,都会立足驻目。因为这是功夫之王李小龙及其儿子李国
期刊
天气最冷时,每个人晚上都睡得很香。半夜的大雪纷纷扬扬从铅灰色的天空坠落,树枝低沉,学校路灯下,光柱冷冷清清,穿红色棉袄的老太婆一边缩着脖子走,一边用力拍着手掌,白雪落在白发上也丝毫不在意,笑着唱,“郎在欢心处,妾在断肠时,委曲心情有月知,相逢不易分离易,弃妇如今悔恨迟,君忆否,当日凤凰欣比翅,又记否,蝶负恩情过别枝,你又可知否我久病成痨,不久会为你伤心死……”
期刊
太极拳门派林立,而且一个老师一个教法,不能随意说人家对还是不对。虽然习太极拳者都尊崇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但理解不同,练法就会有异,结果当然不一样。  有的拳家以左右掌掌心相对,又左右外分取开合式,内功如何运行不得而知,但人家这样做一定有道理,门外人不可妄加评论。从双手动作上表示开合,容易被人接受,但内涵难以把握。如果开合置于双手,动作大了些,开合一定要在瞬间完成。从太极内功讲,开合应该在腰间,谓
期刊
我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自幼喜武,十几年来修炼太极拳,年轻时学练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以及42式、48式太极拳、太极剑,近年来专修吴式太极拳、剑。  太极拳博大精深,为进一步深研吴式太极拳,我不顾一切地寻访明师。终于,通过《精武》,我认识了北京的祝大彤老师,并拜在他门下习练吴式太极拳。在长期订阅《精武》的同时,我特别注意搜集祝师的太极拳理论文章。祝师写的文章,阐发太极拳义与众不同,既通俗易懂,又说理
期刊
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性很强的拳种,除了我们常用的□、捋、挤、按、采、挒、肘、靠等八门劲外,还有手上的串子、脚下的绊子,以及擒拿与反擒拿等制敌方法。  “金丝缠腕”是赵堡太极拳擒拿术之一,是在技击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法。“金丝缠腕”利用手腕的内转外翻牵制对方的手腕活动,使其腕关节疼痛不堪,令其下跪受制。此招不但可以擒拿牵制对方,同时对方在擒拿我时,我可以利用“金丝缠腕”来解脱对方的擒拿,反擒对方。  擒拿
期刊
问:请介绍一下我国明清两代的武学著作家及当时的有关武术著作。  答:明清两个朝代产生过许多著名武术家,同时也是极负盛名的武术著作家,涌现出了数量可观又在武术史上影响甚大的武学专著。以前本栏目介绍过一些这方面的人和相关资料,今辑之资料是本刊以前尚未刊发的。  ①程宗猷,号冲斗,安徽休宁人。生于1561年(明嘉靖四十六年),卒年不详,是明代著名武术家之一。著有《少林棍法阐宗》三卷、《蹶张心法》一卷、《
期刊
《少林寺短打身法统宗拳谱》是1992年本人无意中发现的。此书在身边十年有余,因为传抄本为繁体字,加上本人悟性有限,故仅悟十之二三。1997年,河北万家庄高洁同志曾供稿数则,乃本书之“问答篇”数项,题名为“少林散打问答歌”。  我乃一平常的农家武者,走向习武之路已十五载,虽习武不辍,却未成大器,现特将珍藏十年之“拳经”献出,与同道共研。正如“拳中序”之言——“有志其业者,务以意会,法以神传,必当竭尽
期刊
第一次见到选杰先生是在北京太庙,当时我正随王玉芳老师学习大成拳养生功法,她老人家用手一指,对我说:“那就是王选杰!”语气中透着自豪。向不远处望去,只见选杰先生正在转圈踱步,形神潇洒,令人敬畏,身边带着的几名弟子,似乎随时准备动手,使人有不敢近前之感。那时我立刻意识到:这才是真正的武术,而平时在影视及公园中所见的,不过是花架子而已,并马上产生了随选杰先生学习大成拳的念头。  其实,在此以前早就听说过
期刊
“好球,三振出局!”裁判高声的呼喊在邱一澈的耳里刺耳万分。
期刊
2002年10月12日至30日,祝大彤老师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到地处南粤的广东省梅州市,传授吴式八十三式传统内功太极拳。该拳师承全佑——王茂斋——杨禹廷,是吴式太极拳在北方有较大影响的派别。其特点是中正安舒、中规中矩、架高步小、虚实分明,不主动、不妄动、不乱动,以松为灵魂,以神为主宰,强调松柔、松空、松无、神舒体静的太极拳修炼境界,要求周身松柔、松空、松无,以自然的心态和动作修炼太极拳,心神意念,周身
期刊